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状元殿试卷 天下第一策

——兼析明朝上虞状元罗万化的殿试对策

单滨新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诗人孟郊46岁进士及第,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写下了这首《登科后》。

在科举时代,高中状元(进士第一名)是悬梁刺股的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头等大事。然而涉足科举、考中状元有一个十分艰难的历程。从童生到生员(秀才),要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级考试;从举人到贡生到进士,要依次经过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和殿试(第一名称状元)这三级考试。自宋代以后,乡试、会试和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三年中只产生一名状元。考生们赖以角逐状元之位的,便是一篇“命题作文”——殿试对策。

所谓殿试对策,就是由皇帝(或以他的名义)针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问题“策问”,应试者在规定时间、规定地方就此写一篇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皇帝根据“对策”优劣钦点进士位次——状元、榜眼、探花。状元的殿试卷也称“状元策”,自然堪称当时的“天下第一策”。

我国的科举制度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自隋朝中期创立到清朝末年废除,历经唐、宋、元、明、清,有着近1300年的历史,曾产生出552名文状元。往事如烟,科举制度消亡已近一个世纪,“状元策”也成为历史陈迹,难以寻觅。

最近,笔者在翻阅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历代状元殿试对策观止》一书时,发现保存下来的百篇左右的“状元策”中,浙江籍状元的殿试卷占17篇,其中绍兴籍的占3篇,分别是宋朝姚勉、明朝罗万化和清朝陈冕的殿试对策。这三篇“状元策”中,上虞人罗万化的“对策”最具典型意义。

根据史书记载,罗万化(1535-1595),字一甫,号康州,会稽伧塘(今浙江上虞长塘)人,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文状元,后官至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他为官清廉,不慕名利。晚年多次上书乞归,病逝于归家途中,谥号“文懿”。

与其他历史文化遗产一样,“状元策”也是精华与糟粕并存。但作为当时最“优秀的”人写出的“最好的”策文,它还是具有一定的史学、学术、文学和审美价值。

如罗万化的殿试卷,属于明朝最高级别的试卷,可以反映当时殿试的真实情况,如皇帝如何“策问”,进士如何“对策”,试卷和内容怎样。这在当时和现在很少有人能对之有具体真切的认识。现在,阅读罗万化的“状元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一些朝政,这种真切感恐怕是任何介绍材料难以提供的。在罗万化当年的殿试中,皇帝的“策问”开宗明义,凡420字,曰:“君天下者,兴化致理,政固多端。然务本重农,治兵修备,乃其大者”,即君主当以重农兴兵为急务。随后连提三个问题,即如何使人民归农务农?如何行屯盐之法?如何抵御异族侵扰?这些问题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现实情况的直接反映,可以与记载当时历史的有关史料相互印证。正因为如此,状元的殿试卷,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把握历史。

罗万化的殿试对策洋洋洒洒,共4100字,对上述三个问题都作了严密、详尽的回答。他针对当时许多人离开土地,“游惰者多,归农者鲜”的现象,提出一家之言:“欲驱天下之民皆力于本,其道无他,唯贵谷粟而已矣。”对于实行屯田之法,他认为应进行“履亩而正界”、“间岁而代耕”的工作,也就是要对天下的土地进行清丈,对服役士卒实行代耕。“履亩而正界”的措施,终于在10年之后的万历六年在全国实行,并有效地抑制了豪强地主的侵并,可见罗万化是有灼见的。对于如何抵御异族侵扰,罗万化提出“重将帅”、“先决战”、“先理财”三条对策。结合当时历史,这几条建议都是比较正确的。从罗万化的“状元策”中可以看出,殿试卷的“策问”和“对策”都是围绕“问题”展开,这些“问题”在当时属于“时务”,在今天,它们是应该纳入“学术”范畴的。因此,每篇“状元策”便都可以视为是当时对那些学术问题的研究论文。

“策”是古代文学的一种样式。由于殿试对策在内容和体制上的严格规定,使得许多“对策”雷同刻板,不见鲜活。但高手为文正是在这种有限中达到无限,从规范中获得自由,于单调中极尽变化。进士们在追求圆满答案的同时,往往很注重在行文中体现自己的修养、气质、性情和抱负,以文见人。因此,“状元策”从谋篇布局到字斟句酌以及起承转合,都不失时机地展示出作者的文学才华和为文技巧,使“对策”达到典雅严整又不失个人风格的形式之美。拿罗万化的“对策”来说,篇幅并不太长,但内蕴丰富,言之有物,句句有所指,句句有所陈;整篇对策文情并茂,富于感染力,其审美和借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罗万化的这种个人文学风格,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文学好尚。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