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夏友甫的围涂情结

本报记者 孙大牛


     

前段时间,本报刊发周末特稿“沧海桑田的变迁”后,有位老人数次主动上门到报社,补充围涂史料,提供人物故事,赤诚之心,殷殷可鉴。

老人名叫夏友甫,今年69岁,夏友甫须发花白,但满脸正气,为人性格秉直,对事寻根问底。他生在沿海地区,几乎一辈子在虞北工作。曾历任沥东公社党委书记、77丘(省办试点)机械化农场机耕队队长、县联垦场党委书记、《2700》项目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县治江围涂指挥部副总指挥等职,在沥东和海涂工作期间,直接指挥或参加了69丘到91丘等10个丘围涂,经历多次的海涂抢险战役。1995年退休后,他寻访围涂当事人。踏看江堤滩涂,续写围涂治江史料。老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1969年至1991年这22年间,自己参加围涂治江抢险和开发海涂生产建设,两条腿走过的路等于走完了二万五千里海涂长征。而像他一样投身围涂事业的干部和民工许许多多,这许许多多的干部和民工们共同与大自然斗智斗勇,夺取了26万亩涂田,创造了围涂治江抢险的奇迹,形成了不畏艰难、与时俱进的愚公移山精神。他感到,要把上虞三十年围涂治江的历史补齐,要把三十年围涂治江的巨大成就写全,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前人的创业史和奋斗史。

谈起围涂治江抢险,夏友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1969年,县委、县革委会创新围涂治江方略,采取以围代坝,促淤固岸,以攻为守,主动出击的基本战略战术进行围涂治江,看准了三汇公社保江塘外淤涨的一片滩涂,抓住有利时机,组织了虞北沿海地区的沥东、沥海、三汇、三联、华镇、四埠、崧厦、联丰等八个公社的三万多名干部群众围涂造田。12月14日开始,上虞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围涂大会战打响了,经过17天奋战,筑起4113米长堤,围起69丘涂田3500亩。这次三汇保江塘外的围涂,把曹娥江出口向东北方向推了一程。接着,69丘西面连年淤涨,又围了70丘和71丘。三丘围成后,促使围涂北面淤出一大片滩涂,于是再围了73丘。73丘的围成,不仅为我市争得了大片涂地,还有效稳定了江道,为抵御洪潮增添了一道新的屏障。1974年8月23日,第十号强台风加上大潮汛,江堤被毁,县委县革委会发动崧厦、东关两区有关公社民工抗洪抢险,仍因大潮汛缘故,抢险失利。最后决定暂时放弃。24日晚上,69丘被潮水漏通,形成80米长、负于吴崧水位的深度大缺口,造成69丘、70丘两丘的庄稼颗粒无收。在县委副书记董士元同志指挥下,沥东公社三千大军日夜奋战,终于完成了抢险堵通任务。时任沥东公社党委书记的夏友甫在抢险现场奋战三天三夜,饿了,咽几块咸烧饼充饥,困了,喝几口柴子烧提神。为把握堤塘决口的底部深度,他不顾秋江猛水侵袭,常常亲自扎进决口水面,探明塘底深浅,给抢险决策提供准确数据。

类似的抢险故事,夏友甫还有许多。退休后,他经常把治江围涂的故事一件一件讲给家人听,家人听完了,他出门和围涂的战友聊。报上出现有关围涂的人物和事件报道。他都要千方百计寻到这张报纸,言斟词酌研究,见报道内容与自己知道的事实有出入,他就千方百计找到记者,提供相关情况。有的时候,记者撰写人物稿件,从某个人物或某桩事情作为切入口,舍弃了其他的人和事,夏友甫看了就不高兴,他说,69丘围涂,崧厦区区长严伯良是总指挥,为什么没有提到他的名字?1985年81丘东直塘保卫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为啥厚此薄彼,只讲了某一个人?报纸上的东西以后都是史料,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当有人告诉他,通讯不等于历史,它有一个写作角度问题,虽然能够成为围涂历史的佐证,但不等于史实。夏友甫听了,决定自己撰写围涂史。在夏友甫之前,涉及治江围涂史料整理的有两本资料,一本是治江围涂指挥部1995年编辑打印的《海涂专业志》,另一本是市水利局编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上虞市水利志》中第九章“治江围涂”篇。这两本史料只记录了69丘到91丘治江围涂的历史。夏友甫阅读各种治江史料,翻阅围涂简报,遍访抢险战友,求证各种史实,从1999年3月到2001年3月,历时两年,克服小学文化的语言障碍,编写了《上虞三十年围涂治江的巨大成就》近3万字的史料性文章。内容包括“上虞三十年围涂治江战胜了杭州湾‘三害’”,“以围代坝、促淤固岸,以攻为守围涂治江”,“曲折、代价和不屈的奋争”,“围涂治江工程向机械化和专业化进程”,“围涂垦区开发和建设”,“上虞围涂治江组织机构沿革和发展”等。夏友甫的“围涂史”时间跨度从69丘到96丘整个围涂全过程(在围的世纪丘除外),围涂重大事件的时间从年、月精确到日、时,弥补许多原来史料上的欠缺和不足。夏友甫的“围涂史”写成后,他复印几十份,送给市有关领导、档案局、水利局、围垦局存阅。

夏友甫说,我编“围涂志”的目的,是要让子孙后代知道,上虞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怎样在杭州湾口岸向大自然进行轰轰烈烈的殊死决斗,告诉他们上虞人民如何万众一心、移山填海,顽强拼搏,围海治江,战胜了杭州湾“三害”,向大海夺得了25%的上虞土地面积,保护了虞北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