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读书与眼睛

陈荣力


     

写下这一题目,给人的第一感觉,也许是蛇足。除却盲人,读书的第一要素便是眼睛,这是连七八岁的小孩都懂的道理。但细究起来,读书与眼睛的关系却并非只如生产与工具那么直观和简单。先说一个现象,读书固然要有一双不错的眼睛,但大凡读书之人,其眼睛往往与“不错”两字无缘,因此为了读好书或保证读书,在爹娘天生给予的眼睛之上,再添一副人造的眼镜,这既成为读书人一道普遍的风景,也是读书带来的副产品之一。至于将眼镜与学问划等号,或明明是视力佼好者,为冒充斯文和学问,无端地戴一副眼镜,则是读书衍生的另一种黑色幽默了。

当然现象并非本质。真正的读书人或读书的性情中人,或多或少都明白,无论眼睛和眼镜的质量如何,读书更重要的还必须有一双看不见的眼睛。这双眼睛既不是爹娘天生给予的,更不能用钱就可以购买和配置,那就是读书者拥有的心灵的眼睛,或者说读书人具备的灵气和悟性。窃以为能否具备或拥有这双眼睛,对读书者来说实在是至关紧要和事关成败的。

有的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因为没有这双眼睛,充其量只是一架读书的机器;有的人虽具备了这双眼睛,却无从意识或任其掩藏遮蔽,最多也只是一个读书的过客。因此只有具备了这双眼睛,你才能知道什么书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样的书该怎样读;只有拥有了这双眼睛,你才会明白什么叫有字书,什么叫无字书,什么时候书才能越读越薄;也只有瞪大了这双眼睛,你才可真正领略什么是读书的香、甜、美,什么是读书的苦、辣、涩,“三更灯火五更鸡”也许只是一种无奈的徒劳;同样只有擦亮了这双眼睛,你方能蓦然感悟“书山有路”,“勤”并非惟一的途径,“学海天涯”,“苦”或许不是最好的方舟,“心有灵犀一点通”,恰恰大有英雄用武之地……

当然拥有或具备这双“眼睛”,靠天赋,更多的还在于自身的锤炼和磨砺,就像世界上没有一双相同的眼睛一样,拥有或具备这双“眼睛”的方法和途径也各不相同。就我个人的体验,一要勤于广涉博览;二要善于比较归纳;三要长于思考写作。俗话说,窗户越擦越亮,刀剑越磨越快,关键还是在读书中要有意识地多去调动、多去使用这双“眼睛”。

拥有了身体和心灵两种眼睛的读书人,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但离一个成功的读书人或好的读书人仍有距离。成功意义上的读书人或好的读书人,更具备另一种能力:那就是善于发现和领悟第三种眼睛——文字中眼睛的能力。此话并非故弄玄虚,读书的第三种眼睛——文字中的眼睛是确实存在的。这第三种眼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汉字与其他文字相比,其最大的魅力就是在视觉艺术和文字艺术之间搭起了桥梁,文字其实就是一双双张望的眼睛,通过这些张望的眼睛,我们完成了对各类艺术由视觉向内心化的审美过程;第二,具体文章中那些有文字承载的思想、学问、意境和审美,一定意义上也是一双双睁着的眼睛,当我们在阅读、接受、理解它们的同时,它们反过来也对阅读者进行着甄别、检验和考问。所以文章也好,文字也好,永远是醒着的。

读书的过程,是生命张开的过程,是感观充分触摸和延展的过程,也是提供生命时时葆有敏锐和鲜活的过程。而这种张开、触摸和延伸,这种敏锐和鲜活,很大程度上依赖或决定于身体、心灵、文字三种眼睛的融化和互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实现了这三种眼睛的融化和互动,读书方可称得上进入了化境。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