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沧海桑田的变迁

本报记者 孙大牛


     

逐潮缚蛟龙

1969年腊月的一个早晨,沥海联围闸后临海的一片淤积滩涂上,有一群“泥腿子”在填土筑坝。刀刮似的寒风吹走忙碌民工雾白色的呼吸,一坝围成了!

这是上虞农民第一次正式意义上的围涂造田。所围的海涂面积约3500亩,因为是1969年围成,后称这块涂田为69丘。这块围涂虽然带有些民间自发性质,但也调集了近海的三汇、沥海、沥东、四埠、新建、盖北、联丰、谢塘8个公社数千名民工。

上虞地处于杭州湾南岸,祖祖辈辈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看惯了沧海桑田的变幻。据史料记载,自宋代以来,曹娥江下游江道一直在萧绍海塘与百沥海塘之间的出海口摆动,从钱塘江、曹娥江下来的大量泥沙在上虞45公里海岸线沉积,形成大片滩涂,沿岸群众见“淤久滩固而建丘”,在茫茫滩涂上垦种谋生。他们既有淤涨时围塘耕作的喜悦,但更多的是经常遭受坍江带来的痛苦。由于潮流、江流双向水流作用,淤涨的海涂时涨时消,江道摆动非常严重,沿海群众素有“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民谚。解放以来,因江道摆动出现大坍江3次,坍毁耕地4万余亩。1966年的大坍江,整个南汇乡全部坍失。因此,沿海群众曾把自己的苦难编成打油诗:沿海百姓苦难熬,潮头一响心发跳,年年搭舍年年逃,做人好比沙头鸟。吃尽了江道摆动苦头的虞北人民立誓要驱浪逐潮缚蛟龙,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方面对沿海堤塘进行全线加固,另一方面利用江道时淤时坍的活动特性,探索出一套在堤外以围代坝、稳定江道的有效办法。这套虞北劳动人民创造的办法,后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围涂造田手段。

69丘围堤合拢后,围涂民工躺坐在涂地歇脚。涨潮了,一名民工起身小解,猛地发现一条小通海滩潮流沟慢慢向围坝逼近,一眨眼功夫,泥筑的围堤出现细细的裂缝。这位民工一声惊呼,歇脚的民工腾身而起,扑向围堤。这时,围堤已有3米的缺口,众民工手提肩扛,填泥救堤,但围堤却在潮涨潮落中不断溃散,缺口面从3米到6米、20米、30米……围堤民工捶胸顿足,又无可奈何。三汇公社党委书记余孚定、三汇公社光荣大队党支部书记杜来云和联丰公社联塘大队支部书记徐水敖等人走访了海边的老人,寻求围堤经验。有位老人告诉他们一个带有迷信色彩的传说。据说,清朝年间,有一次海塘决口,屡堵不止。后从虞南山区割来山柴,和着泥土填坝柴生于山,取意以山填海,塘堤因此变得坚固,潮水终于被挡在塘外。余孚定等人想,虞北是平原地带,少山,柴草非常紧缺,但当地却盛产棉花,棉秆到处都有。他们调来大量棉秆,填压在坝口,加土、戽水、踏实。围堤终于经受了下一次大潮汛的考验,首次围涂造田成功了!

大兵团会战

经过69丘的操作练兵,我市围垦海涂纳入每年重要的工作议程。1970年12月,崧厦区围垦海涂指挥部组织全区10个公社3万民工,从69丘北横塘开始筑堤,向西1.5公里再转向南3公里,与三汇西大堤衔接,围起70丘海涂4500亩。1971年11月至12月,崧厦、小越、东关三区27个公社组织3万民工,相继在70丘西侧围涂1万亩。接着是74丘、75丘、76丘、77丘、81丘、84丘、91丘和96丘围涂。每次围涂,都演绎着一场场可歌可泣的故事,都升华了现代新愚公的精神。其中76丘围涂是阵容最大、围涂线最长的一次战役。52个社镇、15万民工参加围堤,围涂面积5.5万亩,堤塘长达10多公里。

每次围涂战役拉开帷幕,围涂前线变成了人的海洋,全线民工挑土筑堤,号子齐鸣。采石队、船运队、捞沙队、戽水密实队、砌石队、抛石队、护塘队、施工队、建闸队、架桥队、疏浚队各司其职,穿梭运作。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商业、电力、通信等单位人员配套进驻,提供后勤保障。一支强大的通讯报道队伍出入其间,及时采写现场新闻,一份份散发油墨清香的《围涂通讯》在工地传阅,通过高音喇叭广播。晚上,电影放映队和乡村文工团来到民工驻地,演出文艺节目,丰富民工的文化生活。

这是一次又一次的大兵团作战,上至市(县)委、市(县)政府班子领导、治江围涂指挥部、各乡(公社)村(大队)负责人,下至全市各地调集的施工民工和“五匠”人员。他们采石矿、开河道、运材料,掘土担泥,围坝筑堤。杜来云、李海龙、蔡德亿、姜林坤等围涂历史的见证人讲起围涂,故事连篇,感慨良深。据说,二十多年围涂堵通,全市民工都付出了劳动的汗水,而三汇人和盖北人常常主动承担最苦最累的工程地段,被称为“敢死队”。75丘围涂,正值天寒地冻的腊月,一天早晨,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5度,一场“冻煞潮”刚刚退去,民工们感到十分的寒意。脚踏在海涂泥土上,一踏一汪水,冒出泥面的水经刺骨的寒风一吹,飒飒结冰。民工们犹豫了,止住了脚步。时任盖北公社党委书记的朱菊生见情,大喊一声:“有种的跟我来”脱掉鞋袜,光着脚丫跑进涂地。这一喊振奋了大家的士气,所有民工成群结队赤脚跨入滩涂,他们依靠不停的劳动抵御着寒冷的侵袭。

1991年,年已六旬的杜来云最后一次“出山”,担任91丘围涂指挥部工程的总顾问。从1969年开始,他参加了上虞的每一次围涂,22年的风霜雨雪,浸白了他漆黑的头发、销蚀了他强健的体魄。由于年复一年在泥水里滚打,在风雪中操劳,他的气管哮喘已经非常严重。但当县委领导请他再一次“出山”时,杜来云依然像老黄忠那样披盔带甲上了前线。海涂上连续操劳七天七夜,杜来云旧病再次复发,心肺功能濒临衰竭,但在尚能开口说话时,他总是说:“再呆一天,再呆一天。”结果是救护车把他接回县城,回家后大病一场。

与大海争地

值得一提的是,围涂成功并不等于一劳永逸,在许多情况下,已围海涂还要经受潮汛、台风、江流摆动的影响,虞北群众经常处于抢险状态。尤其是7至9月台风和大潮汛交汇期,大风、大潮、大雨,冲击海塘惊心动魄,每当狂风暴雨袭击之后,堤塘千疮百孔,满目疮痍。面对惊滔骇浪,人们日夜挑土补缺,采石护坡,移山填海,常年抢险保丘,不屈不挠地与大海争地。1985年,曹娥江出口江道急剧摆动,大片滩涂坍塌,17.5公里海塘直接临水,最深地段达到吴淞水位负22米。已抢险数年的81丘东直塘再次临水告急,堤内已围的大片涂田面临潮水吞没的危险,10多年来全市人民的围涂成果随时都会付诸东流。当时,县领导班子成员全部赶赴险堤现场,全民发动、全力以赴保海塘,驻虞部队也前来支援。一场与大自然抢时间、争速度、比智慧、比勇气的硬仗打响了。经过先后三个多月的全力奋战,潮水逐节“败退”,堤塘保存了下来,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得以保全。

一直从事农业工作、时任市(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姜林坤,经常提起81丘东直塘保卫战和91丘围涂抢险阵地战的壮观景象。91丘围涂堤线东自81丘北塘,向西北3.6公里转向西4.2公里,再转向西南,至84丘西塘角上,全长8950米,围涂2万亩。当时,围涂工程引入了机械化设备,已采用人工挑筑和机械化施工相结合方式,西半丘的出击河、西堤、北堤全部采用泥浆泵疏泥,东半丘仍发动4万民工挑土筑堤。在施工过程中,发现81丘外塘脚边有个大通,通内潮水湍急,围了好几次都围不住。民工们束手无策,指挥部也一筹莫展。当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强行拦截,另一种是绕道而走。强行拦截的结果可能是屡筑屡毁,需长年抢险,绕道而走的坏处是大通潮涨潮退,使大片可围滩涂退还给大海。负责该片围涂地段的盖北指挥部灯火彻夜通明。凌晨1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围涂总指挥也赶到现场,连夜研究对策。第二天早晨,指挥部决议出来了:强堵按照潮水的力度和走势,设计确定了堤塘厚度和筑堤材料,调集战斗力最强的泥浆泵队和垫堵质量好的土工布袋、草包材料,仅用了一个晚上,在40多米宽的潮流沟上搭起了便桥,等到早晨潮水一退,一千名盖北精壮汉子递袋运泥,手手相传,上下班轮流作业,外层土工布袋筑基后,中间用泥土叠堵,再用泥浆泵吹填夯实。经过7个多小时连续紧张的堵筑,围堵成功了,潮水终于挡在堤外。堤内大片滩涂有了坚固的屏障,81丘北横塘也从临水塘变成二线塘。

围涂造田,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垂千秋的伟大事业,对增强我市综合实力,提供参与区域经济竞争的场地,创造社会资源财富,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围涂造田增添了新的土地资源,缓解了日趋严重的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围涂造田促成了曹娥江出口江道的固定,为综合治理曹娥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围涂造田创造了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 ,为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市委、市政府对杭州湾上虞新区的开发力度加快,广袤的海涂,将成为接轨沪杭甬的最重要基地、“长三角”金南翼的璀璨明珠。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