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闪光的人生

———记我市原信访办主任、共产党员肖汉雄

刘金平


     

无论走到上虞的哪一个角落,提起我市原信访办主任肖汉雄,总有人感激涕零,有人敬仰终生,更多的人说,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啊,对于一个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都献给了党的信访事业,一个赋予世上最难最烦的信访工作33年的执著不舍、孜孜不倦,一个退了休仍在为党忠心耿耿、默默奉献的老人,还有什么比他留给我们的精神更让人感动,更让人敬仰?

从1968年到2000年,从32岁到66岁,肖汉雄在信访工作岗位上干了整整33年。33年,让他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花甲老人;33年,让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变成了颇有造诣的信访工作专家、普受赞誉的“社会科学家”;33年,由他经手和办理的来信来访足有8万件。如今,这位当年“上虞的吴天祥”退而不休,正活跃在行风监督岗位上,为我市的行风建设鞠躬尽瘁,尽最后的一份力。

图的就是为人民群众做一点事情

肖汉雄常说,凡是来信访的群众都是最无助,最没有背景的,如果我们对他们漠不关心,岂不是太伤了他们的心,作为信访工作者应该满腔热忱地对待群众来信来访,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尽心尽力为群众解忧。正如他所说,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实践了一名信访工作者、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对事业对人民的忠诚。信访老户陈氏三姐妹一兄弟只要说起老肖,直夸他是个好人。要是没有老肖,他们也许现在还在上访。陈家兄妹在“文革”中遭人报复,先是姑嫂三人被停工97天,后被抄家,再又因县广播站毛主席像被烧受到猜疑,兄长被关押,姐妹三个被剪发陪斗,种种恶运迫使陈氏兄妹从1966年开始7上北京喊冤。上级多次发函发电催办。肖汉雄自从到信访办工作,就时刻关注着这件事,对他们兄妹四人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期间,他多次了解情况,对照政策,协商调解,担起了大量具体的落实工作。为了陈氏的上访案,他不知问了多少人,走了多少回头路,有时候食而无味、睡不安枕,梦里都在想着这件事情。他帮陈氏兄妹平了反,替小妹安排了工作,解决了三姐妹的住房,帮她们退休后开起了书店,其中陈氏兄弟的几个子女在他的帮助下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陈氏兄妹被抄的物资当时变价处理1400元,由于陈氏兄妹难以接受,老肖替他们转存了30来年,已经变成了9000余元。老肖长达30来年的真诚和热情终于渐渐抚平了陈氏兄妹心灵上的创伤,他们也终于想通了。去年陈氏兄妹终于领走了这笔款子。现在每逢老肖走过她们的书店,姐妹三个总要拉老肖到店里坐一坐,说一说心里话。

这样的例子,在肖汉雄的信访生涯中有很多很多,每年单他亲自处理和协调解决的信访案子不下百件。这么多年,他跑遍了上虞的每一个乡镇、绝大多数村落,有时甚至还跑到山东、江苏等地调查取证,更多的时候为了一件案子要一次跑上半个上虞。没有小车,没有很好的路况,他就半路骑脚踏车,半路徒步,一路风尘,满身劳累,33个365天,从无怨言。1996年,已到退休之年的老肖,在市委领导要他退休不退岗时,毅然放弃了颐养天年的打算,一头钻进老本行,一干又是六年。

由于历史的原因,从土改、四清等政治运动中的错划成分到“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从60年代的“精减下放”、知青下乡到70年代的“成户下放”、割资本主义尾巴等都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信访的热点。面对这些比较集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肖汉雄大刀阔斧,一一加以攻克落实。比如范围比较广的知青养老保险问题,全县当年有1万多名知青上山下乡,除了大部分后来被国有、县以上集体企业招工外,一部分安置在乡镇、街道企业工作,这些企业有的倒闭,有的经济效益不好,养老保险成为这些知青普遍关心的问题。肖汉雄一方面外出取经,一方面着手调查研究,给县政府写了报告,最后政府于1996年底出台了有关政策,使1280名知青在达到退休年龄后能按月领取养老金,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90年代后期,下岗职工上访成了信访重点,有许多还是集体上访。面对一群又一群接踵而来的上访者,老肖一方面充当受气筒,耐心倾听他们的发泄,一方面又做起了劝说和解释工作,同时深入调研把情况如实向市领导反映,如原棉纺厂压锭后的下岗工人多次前来上访,最后市里专门为他们落实了政策。

有人说,信访难和烦自不必说,还清苦没有油水,不明白老肖为何长年累月在这个人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岗位上拼命工作,他究竟是图个啥。老肖说,我啥也不图,图的就是能为人民群众做一点事情,这样我的心里也就满足了。

他为上虞信访事业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

1994年11月,在全国信访干部培训班上,作为特邀者的肖汉雄作了“我是怎样当好信访办主任的”经验介绍。他融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于一体,把经验和做法概括为“敢、新、实、勤、巧”五个字,即工作魄力上要敢作敢为;工作思路上要推陈出新;工作态度上要手勤脚勤口勤脑勤;工作方法上要巧妙艺术。受到中办国办信访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同行的声声赞许,认为这是老肖个人信访工作史的真实写照和生动展现,很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后被泛称为“五字诀”,在信访刊物上刊出。1997年4月,中办国办信访局领导专程来上虞考察,对上虞市长期坚持市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浙江信访》还以“耿耿廿载架金桥”为题作了长篇报道。这个制度的倡导者就是肖汉雄。那是24年前,当老肖在全省信访工作会议上听说瑞安县建立县委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时,他心头一喜:何不在上虞也建立这个制度。回来后,他立即拿出了初步方案,得到了县委领导和县委常委会的一致肯定,从此,这项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工程深深地扎根于虞舜大地,而且每月一次的领导接待日由市委常委扩大到人大、政府、政协等。虽说这24年中领导换了好几任,但这项制度却经久不衰,越发弥坚。在肖汉雄的提议下,我市还于多年前建立了逐级上访制度。当年,信访办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一年时间内发了七个文件,营造舆论氛围。同时,老肖主动上门,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帮助乡镇配备专职信访干部,对村级信访职能作了进一步充实。事实证明,逐级上访制度是十分有效的,在实施的第一年,市信访办受理的信访总量就比上年减少了11.1%。通过多年的运转,这项制度已越来越散发出它的魅力,全市信访网络进一步健全,大量的信访问题都在基层得到顺利解决。对信访工作情有独钟的老肖,对信访工作资料亦是“爱屋及乌”,每一份案件都有详细记录在册。在他的长期积累和精心整理下,我市的信访工作资料从1968年建立来信来访接待室到现在,已有980余卷,方方面面资料一应俱全,井然有序。无论什么时候的信访案件,只要能说出姓氏笔划,都能很快找到。在退而不休的六年里,他又潜心整理了“历年信访制度”、“信访工作大事记”两大汇编,详细记载和全方位生动展现了我市信访工作的全过程,也为自己33年的信访生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肖汉雄曾先后被评为绍兴市和省信访工作先进工作者,10多次被评为上虞市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1995年他作为从事信访工作25年以上的专职信访工作者,获得第四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颁发的荣誉证书,他的先进事迹在《中国信访写真》一书中刊载,他领导的信访办也多次获得各级先进集体的荣誉。肖汉雄不愧这样的荣誉,正如现任市信访局局长高建荣在老肖退休那天深情撰文:作为同行,我们感谢肖主任为上虞信访工作所作的贡献,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他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品格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将始终激励和鞭策着每一位信访工作的后来者。

有机会发挥余热,他心里充实

20世纪的最后一个工作日,64岁的肖汉雄正式退休了。离开了深爱着的工作岗位,老肖感到有一种失落。他觉得自己还没有老到走不动了,还可以再干几年。因此,当市纠风办聘请他做行风监督员,监督全市21个行政管理部门的行风建设时,他一口答应。从此,我们又可以看到老肖来回在各个部门之间、群众之中,仍然忙碌的身影。老肖热爱这份新工作,犹如热爱他的老本行。为了把行政部门的行风搞好,他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去年全市行政管理部门行风监督组成立之时,不巧他的小儿子突遇车祸身亡,儿子的死让他异常悲痛。其他监督员本想让他在家好好休养,调整一下心情,可是老肖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强忍着悲伤来到纠风办,主动要求分配任务。知道老肖遭遇的同志被他这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打动了。之后,老肖和其他监督员一起参与了21个行政部门的明查暗访,这一回,又是一个月。去年七月份,监督组再次组织明查暗访活动,时间比较紧张,而老肖的老伴又生病住院了。别的同志劝他不要参加此次活动,还是陪老伴要紧。老肖却不是这样想:既然领导信任我,让我干这行工作,就要认认真真地把它干好,不能因为家里的事情借口不干。老肖征得老伴同意后,从丰惠请来了好朋友,由她代为照顾。老伴住了半个月,老肖也忙乎了半个月,只能每天清早和晚上去医院看一看。老肖的这份工作时间不固定,有时候整天在外头走访,有时候集中起来开会,更多的时候则听听群众在说些什么,时刻要注意搜集信息,说轻松也轻松,说忙也忙。但老肖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他说,行政部门的行风建设关系到我市投资环境的好坏,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丝毫都马虎不得。听说曾经有人高薪聘请老肖去绍兴搞管理,他没有去,而他做行风监督员却没有任何报酬。不少人为此纳闷,他为何如此执著于此?老肖说,退休了,能有机会发挥余热,我心里充实,就此而已。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