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送河清老师远行

刘祖香


     

驾鹤西去九重天,
阔别师友喜相见。
不速之客远方来,
谈笑风生聚九泉。
河清师长远行了,走好!
                       注:(黄源:别号河清)

昨天(2003年元月二日)晚上七点五十五分接洪蓉芳学妹电话,突然获悉黄源老师走完了九十八个风风雨雨的春秋,于2003年元月二日午后三时十五分谢世了。当时著名画家梁平波及时赶到送行,我因远在越州地区,又加信息缓慢,失去西送机遇,殊感遗憾!现在惟一的祝愿,只有说声:黄师,您远行了,走好!

黄源是我敬爱的老师之一,20世纪30年代他在上海随鲁迅、茅盾的指引下,创办了《译文》刊物,当时在一起的有巴金、丁玲、夏衍、冯雪峰、萧军、萧红、骆宾基、楼适夷……文坛名人,私交深厚,有真挚感情,难怪黄源老师与我交往中,常常说出:“千金难买真挚情”这句颇有哲理的名言。

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奉命援外,出任贝宁人民共和国茶叶专家组长,集中北京学习外事纪律、外交政策时,有一次抽空拜望骆宾基老师,适逢丁玲、萧军都在座,他们共同对我吩咐:“祖香,你在杭州附近工作,一定要代表我们常去看望黄源老师,每年至少两次。”此后,我当遵嘱每年专程到杭州葛岭路13号探望问候,因此常受到黄源、巴一熔老师和洪蓉芳学妹的款待。当然,黄源老师伴巴一熔老师也来过我家三次,没有一点文坛名人和长辈的架子,平易近人,坦诚而中肯,情谊俱增。

我清楚地记得,他老人家来我家作客时,愉快地追忆往事,深有感慨地说:“二次世界大战前,我随鲁迅十年(1927-1936),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跟随陈毅将军兵营生活十年(1937-1949),在二个十年的共同战斗生涯中,两位先贤指明了我前进的方向,我有幸得到了两位良师益友的引导,感到自豪。”

“诚恳待人,情感倍增,无情未必真豪杰”,在平常交谈中,黄源老师常常喜欢重复说明上面二句话的,今天我深有感触:这分明是来激励我们培养感情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做人的道理。

2000年7月12日,我的一部将近20万字的《茶馨墨香》拙著由大连出版社审稿后即将出版,他老人家为我撰写了“序言”,并另赠我“业精于勤”墨宝一幅,鞭策鼓励我加强学习,更好地为人民事业作出贡献。

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九十高龄时期,还勤于笔耕,为青年人出版的著作——《沙可夫文集》、《运河之子》、《朱生豪传》、《笛王春秋》……撰写了“序言”,另外,还撰编了《黄源回忆录》、《鲁迅致黄源书信手迹》、《黄源影集》三大册,2001年10月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真是学到老,做到老,达到了共产党人永不离休的思想境界。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追忆在1955年下半年,黄源老师与文艺界有关人士用20个昼夜,完成了《十五贯》改编排演任务,分赴全国各地演出,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高度评价和千万观众的赞扬,弘扬了正义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好人有口皆碑,这是不可磨灭的真理,海盐县人民政府为了弘扬民族文化,继承革命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文化名人黄源老家——海盐风景秀丽的南北湖畔的万苍山麓建造了一座具有民族风格、江南园林特色的“黄源藏书楼”,黄源、巴一熔两老捐赠6344册藏书及一批珍贵的革命文物,供人参观学习,这是文化战线上大喜事,也是一个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场所。

黄源老师有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青年时期追随鲁迅,投身革命文化活动,中年时期,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是一位传奇式的文化战士。建国后,主持领导文化工作,敢于改革,敢于实践,与时俱进,是一位杰出文化开拓者。风风雨雨,兢兢业业七十余年,光明磊落,无私奉献,是我们后辈的楷模,永远学习的榜样。

2003年1月3日撰写于曹娥江畔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