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社 会 广 角


    在我市的经济舞台上,阮水龙带领的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上正如日中天、鹤立鸡群,上缴国家和地方的税金总额位居全市第一。阮水龙在管理上一直“小气”得很,但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上又常常是一掷千金,十分慷慨,至今,他和龙盛集团共向社会捐赠总额达3600多万元。请看——

他,要做物质和精神的双富有者

———记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水龙

本报记者陈胜龙

      

2002年12月26日,全市“送温暖”捐赠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尽管是隆冬时节,但在会议室内却是春意融融。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文光说的一番话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倍感亲切。“我们要大力弘扬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向社会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通过扎实开展‘送温暖’捐赠活动,激发更多的人特别是先富起来的人慷慨解囊,进而激发全社会都热衷于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的善举义行……”

台下,一个脸膛黝黑、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的古稀老人这时正听得津津入味,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全国“染料大王”,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阮水龙。听着徐代市长的讲话,老阮内心感慨良多,他自言自语道:“龙盛集团一定要在这次捐赠活动中带好头。”

第二天,阮水龙组织召开公司董事会,就捐赠帮扶活动进行专题研究,决定捐赠150万元资金用于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和教育事业。150万元资金共分三个层面:一是公司经营层人员从年终奖金中拿出100万元;二是公司董事长阮水龙个人出资捐款40万元;三是发动中层干部和部分员工捐款10万元。不久前,这笔款子已交到市慈善总会。

在人们的心目中,阮水龙一向是一个精明而又“吝啬”的企业家,这次大气魄的乐善好施之举不免令人感到有些好奇。面对记者的提问,老阮却显得从容不迫。他说,龙盛集团能够有今天这样一个规模和档次,不是我阮水龙有多大能耐,关键靠的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现在,我们已率先富起来了,但必须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更不能忘记身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尚未摆脱贫困的社会弱势群体,我们要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可以说,龙盛集团发展壮大后的10多年来,一直向社会、向人民群众尽回报之责。

记者在采访中专门查阅有关的数据资料,自1990年以来,龙盛集团共向各种社会事业如造路、教育和弱势群体等捐赠总额已达3600多万元,这在上虞市内完全称得上是独树一帜。

对此,阮水龙非常坦诚地对记者说,先富裕起来的人首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的目标是要努力成为物质与精神的双富有者。

屈指算来, 他,阮水龙,可谓是上虞创办乡镇企业“元老级”人物了。还在一片“打倒”声中的1970年6月,他就带领10多个“赤膊弟兄”在称山脚下创办了当时的氵里海公社微生物农药厂(龙盛集团前身)。

回顾办厂以来30多年的风风雨雨和坎坷历程,阮水龙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不免热泪盈眶,思绪万千。他说,这些年龙盛集团在回报社会、兴办公益事业上常常是一掷千金,但在管理上我却是非常精打细算。管理是“龙盛”的立企之本,也是企业成功的最大亮点。

阮水龙的话是有道理的。作为上虞企业界实力派的杰出代表,作为全市惟一进入全省“五个一批”大集团类的企业,作为改革开放之初参与“五虎争雄”而今仍威风八面的化工巨头,许多人打心眼里对阮水龙的管理方法会发出由衷的感慨,从纯企业管理的角度而言,上虞乡镇企业的发展史确实应当为阮水龙和他的龙盛集团作一些全面、客观、公正的评述。

说到管理,许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阮水龙的精明。改革开放20多年了,阮水龙精打细算的管理方式也像龙盛集团的发展一样与日俱增。不管是在前10年那种“抢滩式”发展、干什么似乎都赚钱的年代里,还是在如今已形成“买方市场”、什么似乎都不缺的环境中,阮水龙始终不放松管理上的任何一个环节,理直气壮地喊响“向管理要效益”的口号,坚信“铁算盘”定能拨出大名堂。

由于崇尚日本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理念和仿效日本企业严格的管理方式,阮水龙在上虞企业界享有“最精明的经营者”称誉,有人甚至还给他起了几个绰号,譬如“铁公鸡”、“桐油畚斗”。别人这么叫,阮水龙也不生气,在管理上依然坚持我行我素。他说,企业管理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好的管理,纵然有金山银山也会被消耗殆尽。

每次新闻记者到“龙盛”采访,阮水龙总会津津乐道地讲起他“称石头”的故事。1991年夏,龙盛集团搭建一座假山购进一批太湖石,阮水龙觉察到车运量不足,又未经地磅称,他便指令装卸工把石头一块一块抬到磅秤上称过。果真不出所料,10吨一车的石头竟缺了2.09吨。他据理力争向对方补回短斤缺两的损失共3600多元。通过这件事,阮水龙在全厂职工大会上多次现身说法,对员工进行教育:“家大业大更要精打细算,如果处处大手大脚,我们就会变成败家子!”

阮水龙认为,管理无处不在,它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这几年,龙盛集团上的技改项目虽不多,但上马的每一个项目都取得了上佳的效果。以阮水龙为首的董事层坚持“对看准的项目就大干快上,看不准的则摸着石子过河”。但每次在项目签字时,他多多少少都不免会手发抖。乍一看,财大气粗的阮水龙董事长此举显得很不潇洒,也似乎缺乏大将风度,但这却是极端负责的表现。他用发抖的手签出的字虽然不会龙飞凤舞,但却凝重、扎实、可靠。老阮很实在地说,决策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我们不滥交这方面的学费!

近几年,国内染料化工行业由于重复上项目,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加上市场疲软,需求低迷,不少厂家为了产品促销,纷纷展开价格大战,有的甚至保本销售、亏本销售,整个染料行业很不景气。但龙盛集团恰恰是在这种冷酷的现实面前,依靠过硬的管理,挺起脊梁,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跃。依靠管理水平比别人高出一筹,龙盛集团的一些高科技染料产品不但质量过硬,而且产品销售价竟低于其他厂家的成本价,在“买方市场”中营造了属于企业自身的“卖方市场”,令其他化工企业的老总只好仰天长叹了!

经过10余年努力,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负众望,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化工染料企业和全球分散染料生产的“单打冠军”。阮水龙很实在地说,“龙盛”之所以能够乘风破浪,一直在同行竞争中占据主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管理上的精打细算,没有管理,我们不可能走到这一步。

有人认为,作为一个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闯荡的企业家,应该具有政治家的眼光、军事家的谋略、冒险家的胆量、金融家的手腕。

且不说这一观点正确与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尤其是要有大局意识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多年来,阮水龙不但富而思进,而且还富而思源,他不说大话,不讲空话,带领龙盛集团一直向国家和社会回报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自1997年以来,龙盛集团每年上缴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税金都突破千万元大关,连续几年保持全市第一纳税大户的荣誉。2002年,龙盛集团上缴税金达到了1.18亿多元。阮水龙说,我们“龙盛”要做一头牛,一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剽悍勇猛的牛,一头开拓进取的牛,一头知恩图报的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像抓经济发展一样,阮水龙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讲究的同样是求真务实。阮水龙认为,扶贫济困是美德,实实在在是美德,是科学,更是一种精神。“实”是一个企业家的必备素质,也是不负重望、干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功。作为一个像样的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我们只有造就出龙盛人特有的精神面貌,才能确保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阮水龙经常在各种场合说: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地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我们“龙盛”始终不会忘记国家和人民,对于生活比较困难的群众,我们一定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龙盛人说到做到,他们时刻想着群众,即使在生产经营相当繁忙的季节,也经常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公司董事会每年决策时总忘不了要做出几项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决议。一笔又一笔充满龙盛人爱心的巨额资金究竟为社会和人民办了多少好事、实事,记者已不可能一一例举。好在受益的群众却清楚地记得:1997年8月11号台风肆虐,使上虞不少地方的群众蒙受自然灾害,自己同样遭受重灾的龙盛人却第一个把15万元人民币通过民政部门送到了灾民手中;1998年夏天,长江发生特大洪灾,在这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向灾区献爱心活动中,龙盛人又是把集体15万元、阮水龙个人5万元人民币捐赠给灾区人民……

饮水思源,阮水龙对道墟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倍加感恩,对这里的父老乡亲更是倍加关爱。1997年,龙盛集团出资30多万元对杜浦村境内的江山大道进行硬化,阮水龙个人先后出资80多万元对汇联村主干道路进行硬化,使父老乡亲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的历史;1998年起,龙盛集团每年出资建立了常年性的“敬老优学济贫”工程,对邻近几个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9日发放敬老金,对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每学期发放优学金,对特困户每年发放与民政部门等额的济贫金;1999年,龙盛集团又大手笔地出资750余万元,对自人民西路至杜浦闸头的经肖公路进行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冠名为“龙盛大道”……

阮水龙对穷苦人一直关怀备至,经常深入到贫困户中访贫问苦,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上的一些实际困难。当获悉上虞市下岗职工生活十分困难,阮水龙义不容辞拿出10万元;当闻悉上虞化工机械职技学校学生应娟莉家境贫寒即将辍学时,阮水龙当即慷慨解囊,包揽了她在学期间的所有学杂费和部分生活费……

阮水龙说,龙盛集团能够为社会做点好事、实事,关键靠的是企业的发展。但对于今天的辉煌,老阮始终不敢懈怠,他说,龙盛集团今后仍要不断强化危机感和责任感,别以为企业20多年一直没有遭受曲折就沾沾自喜。大浪淘沙,曾经有一批红得发紫、效益可观的企业,几乎是转眼之间便跌入困境,风光不再,甚至一蹶不振,从此退出“江湖”。这已经被无数事实所印证。“龙盛”坚决不做“流星”式企业。他最后百感交集地说:辉煌从艰辛和拼搏中来,企业创办30多个年头,个人觉得虽然没有丰功伟绩,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业,却也是有滋有味,回味无穷。对党和人民还是交出了一份比较圆满的答卷。是非功过由人说,个中甘苦自心知。如果没有困难,没有阻力,没有曲折,历史就会显得平淡,人生就会变得乏味,“龙盛”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