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今 日 上 虞


劳动工资:为何年年清欠年年欠?

本报记者 徐芳



又到年关,有关民工能否拿到辛苦钱回家过个安稳年的话题再次被提起,为民工讨要工钱的“春雨行动”今年也提前一个月开展了。在我市劳动保障部门,这样的气氛正越来越浓厚,负责监察和维权的工作人员每年的此时都是连轴转,一刻不停。就在11月初,一家开业不久的美食城就遭遇了包括服务员和厨师在内的50多人的集体炒老板“鱿鱼”事件,而在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地上,30多名建筑工人为讨要已经欠了近10个月的工钱而无心干活,最后只得商量着推选几名代表到劳动部门投诉。

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估计投诉和查处的相关案件将超过去年的一倍,进入11月以来更是以每天2-3起的速度增长,而且牵涉的人数越来越多。从全省来看,目前70%的突发事件和劳资纠纷是由劳动报酬问题引发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拖欠。近年来,全省每年由劳动保障部门追回的工资都有近一个亿,就我市来说,每年追回的工资也有将近百万。

劳动法中规定按时足月发放工资,即一个月至少发一次工资,当月工资当月发,决不允许超过一个月。如果超过了法律规定时间,用人单位要交付25%的滞纳金,而且劳动监察部门还可以给予其1至5倍的罚款。但是,为什么年年都严厉声讨拖欠行为,而年年都有拖欠现象发生,甚至越演越烈呢,拖欠工资真的成了一个毒瘤,割之不去了么?

劳动部门分析,拖欠可分为短时间资金周转不灵,与民工达成支付协议,但也违反相关劳动法的善意拖欠,更有故意不支付甚至逃避的恶意拖欠。前者,一般都通过加强监督和督促,促使企业按时发放到位,而后者,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是一种恶劣的违法行为,也是讨要工资的主攻对象。工资拖欠之所以屡有发生,问题非常复杂,既有用工单位恶意欠薪、工程发包不规范、劳动合同不规范等原因,又有大多数农民工文化法律素质低、与用工单位相比处于绝对弱势、没有力量为讨薪付出过多的经济和时间成本等等原因。确实,让一个口袋里只有维持一日三餐几元钱的农民工、一个连用工合同都不会签、在城市举目无亲、一天要劳动十几个小时的农民工,往返于劳动部门、法院、律师事务所,周旋于官员和老板之间,为自己维权确实太难了。

有关专家指出,从大环境上看,追要拖欠的工资,甚至不让拖欠再成为话题,单纯要求农民工提高法律意识明显不现实,急需的是一种体制和强有力的法律处罚措施,像“春雨行动”等确实为民工讨要到了辛苦钱,但限于人员精力和相关处罚处理上的难题,对众多农民工来说,“春雨行动”还是一些“远水”。从清欠的整个过程看,法律是最重要的一环,既然恶意欠薪属违法行为, 就应当首先从法律的角度来研究对策。也有专家这样设想,根据欠薪问题所涉及的对象和经常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把劳动、司法、工商、金融、公安等相关部门集中在一起,组成有一定规格和权威的“一站式”的服务机构,既负责为农民工讨要工资,又分别通过本部门的职能对用工单位进行监督,在职能上形成合力,在地点上相对集中,在程序上简便易行,从而使农民工有固定的地方说理,并能真正把钱要到手。 

而我市在这些方面都作出了具体的探讨和实践。我市劳动监察大队的负责人陈建中告诉记者,劳动部门作为直接管理部门,已经积累了一系列的操作经验,包括加强对日常劳动法执行情况的督查,建立企业用工方面的动态档案,公布相关举报电话,加大查处力度等,从今年开始,我市还在各个乡镇(街道)设立了劳动保障所,直接处理有关工资纠纷等一系列案件。我市还建立了由市公安局、法院、总工会、妇联等12家部门单位组成的劳动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不仅在年末组成专门的督察组加大查处力度,还开辟了“清欠绿色通道”,大大加快了农民工拿到工钱的速度。

除此之外,我市目前还在积极出台有关建立欠薪预警机制的劳动保障地方性办法,从制度角度对这一顽疾加以整治。和打造信用浙江相结合,我市也积极参与到有关企业信用工程的打造中去,让劳动保障诚信企业上网公示,既表彰了诚信企业,也对其他企业提供了示范。目前,对照严格的“两个定性”,即有否违规用工情况,有否无故欠薪;“四个定量”,即失业险、医疗险参保率、劳动合同签订率、工伤保险参保率等标准,打进浙江信用网的我市企业已达五家,而积极争取进入的企业增加之势也很明显。从这些情况来看,一方面社会对企业劳动保障上的要求在不断增强,同时,企业通过这方面的建设来赢得更多的无形资产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拖欠不仅仅造成对农民工具体生活的影响,工资潜在危害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者指出,它最大的危害则是对一个经济社会诚信度的危害;对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来说,它的影响更是深刻而久远的,等到拖欠成为一种习惯,那么这个地方的经济便无发展可言,再多的开放,也缺乏吸引资本进入的魅力,清欠就这样和维护一个城市的信用紧密联系在一起,需要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

今年以来,记者在乡镇(街道)和企业采访时都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招工难,招到合适的较高素质的工人更难,仅汤浦这样一个镇,明年的招工需求就在2000人以上。很难想象如果这个地方的工人今年拿不到工钱,明年一定不会再来。这就是清欠的最终要义之一。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