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今 日 上 虞


百姓经济的魅力

——热烈祝贺首届中国伞节在崧厦举行

本报评论员


不找市长找市场,一方百姓靠民智、民资、民力,走南闯北,顽强拼搏,催生出一方产业,富裕千家万户,这就是百姓经济。崧厦伞业正是这种典型的百姓经济!

崧厦伞人从修伞绷伞开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转入正规的伞具生产,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成为闻名遐迩一大产业。据统计,崧厦镇共有制伞企业1110家,伞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2002年生产各类伞具2.5亿把,产值达到39.4亿元,占国内伞业总产值的25.9%,成为全国最大的伞制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2002年被中国轻工联合会命名为“中国伞城”,崧厦伞业专业园区被省级十家单位联合命名为浙江省伞业工业专业区。崧厦伞业已成为我市经济最具活力、最为看好的块状经济,增长速度、招商引资、外贸出口、居民收入,无不业绩骄人,名声赫赫。“有阳光和雨季的地方就有崧厦伞”、“崧厦到处都是伞业老板”、“崧厦毫无伞具资源优势,却成了全国最大的制伞基地,不简单!”——许许多多外来参观者、投资者慷慨地留下了他们由衷的赞美、惊叹,也强烈地感受百姓经济的巨大力量。
崧厦伞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来自崧厦百姓渴求富裕幸福的永在的原动力,来自他们驾驭市场经济的蓬勃的创造力,来自他们进击国内外市场的不屈的竞争力。

崧厦伞人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创立起一方巨大产业。修伞绷伞、贩运伞件、家庭作坊、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千方百计、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崧厦伞人从吃苦耐劳中逐渐积累起物质资本,营造起一个个创业门户,捕捉着一个个发展机会。传统的重商意识,使崧厦人学会了跑“三江六码头”,培育起很强的市场经济意识,这种意识时刻在促动着他们进击市场、创业创新;人多地少、生计困难,这种劣势被崧厦人转变成不畏艰险、穷则思变、勤劳勇敢的巨大优势;亲邻互帮、合作精神、义利兼顾、敢立潮头、勇于争先,成为搏击市场经济的强大力量和发展资源。

崧厦伞人的精彩,在于他们牢牢抓住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不放,努力开掘其源源不绝的能量,探求其纵横捭阖的规律,拓展其一往无前的路径。他们是探险者,是拓荒者,在短促的时间里,完成了资本、观念、技术的原始积累;在特定的区域中,运作起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最经济的互动;在乡村原野上,召唤出一座座工厂、一个个伞业专业村、一批批“伞件老板”、一大片伞业工业园、一长条伞业产业链。

一步步探索,一步步迈进,崧厦伞业不断取得发展壮大。当年千军万马的伞人队伍奔向四方修伞绷伞,在虞北大地上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诗篇,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后来的家庭作坊、私营企业、外资加盟创造了新的经济,拉开了新的致富战场,促成了产业的生成、壮大和成熟。如今,我们感受到了崧厦伞业发展的又一轮新的冲击:大上更大,由大变强,成为全国制伞业的领跑者。

当然,百姓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当地政府关心和支持。在崧厦伞业的起步期、成长期,崧厦镇党委、政府发挥了“助推机”的作用。当崧厦东大街、西大街摆满伞布、伞架及其它伞配件时,崧厦镇政府适时建造起国内第一个伞件市场;当崧厦伞人不满足于家庭作坊生产时,崧厦镇政府及时搭舞台,筹划起伞业工业园区;当产业发展需要完整的产业链作保障时,崧厦镇政府充当主力军,开展招商引资;当崧厦伞业需要品牌和知名度时,崧厦镇政府出台名牌奖励制度进行促动,并成功申报“中国伞城”;现在,崧厦镇政府又承办起首届中国伞节,促进崧厦伞业经济与世界伞业经济接轨。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我们不能超其规律逾越阶段,但可以加速。崧厦镇强势、理性的政府行为,是崧厦伞业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强后盾。
这是一方充满朝气的产业,每日每时都在诉说着新的动人的故事,每日每时都在生长着新的蓬勃的创造。产业的创造者们正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诠释着百姓经济的真谛,诠释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髓。

滚滚娥江,前浪后浪,奔腾不息,其势不可挡。崧厦伞业已是自由挥洒,一路迅跑在前。虞舜大地更多的产业将自辟新径,群起而奔腾,一道汇入波澜壮阔的杭州湾,融入全球经济的大潮中。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