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有一位老摄影家,他跑遍了虞山舜水的许多村落,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照片,记录了农村从复苏走向繁荣的历史,记载了农民的欢笑和疾苦。
    在拍摄作品的过程中,他不慎跌断了腿,他说,三脚架就是他的腿,从此,人们看到他拄着三脚架,攀登在山间的身影。
    作为第一任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他带领一大批热爱摄影的青年,让上虞的摄影创作渐入佳境。
    我们听一听他的故事——

生命在镜头中闪光

———记我市老摄影家谭寿焕

见习记者 刘金平


     

三脚架是我生命的支点

谭寿焕是一个忙碌的人,尽管已经退了休,仍很少有停下来的时候。等到终于相见时,却见他拖着一条并不健康的腿,似乎很难承受他高大身体的重量,一瘸一瘸,很吃力地走动。

1992年7月12日,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谭寿焕的右腿留下终生的遗憾。当时,已经退休的他承担着撤县设市大型画册《上虞风貌》的摄影任务。在拍摄的大量照片中,因为独差一幅《梯田》,便去我市最高峰覆卮山寻找最佳拍摄点。去覆卮的路崎岖坎坷,他在那里拍完照回来时,自行车遭遇石头相绊,眼看就要连车带人摔在水沟里,老谭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摄影器材进水。他紧紧地把相机抱在胸前,赶紧用脚一蹬,便重重地跌在了稻田里,造成右腿股骨粉碎性骨折。闻讯而来的人们把他抬到同行的县税务局小苏家里,乡亲们见来了客人,纷纷拥到小苏家,围着圆桌,隔着窗户来看他,还与小苏热热络络地话起了家常。“这是个难得的镜头,税务员和老百姓如此融洽!”老谭突然灵感涌动,他不管医生正在为他拔火罐,强忍疼痛,斜躺在藤椅上用24广角近距离摄下这个情趣盎然的瞬间。后来他的这张题为《取民于心》的作品,获得全国“税收带来祖国美”摄影赛浙江省三等奖,绍兴市二等奖。

老谭是绍兴华舍人,1954年从绍兴调到上虞,从此扎根于斯,任过县文化馆副馆长,文化局副局长等职,还是上虞第一届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72年,为了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绍兴市组织摄影比赛,时任文化干部的老谭带着海鸥4A型相机到处寻找镜头。当时的上虞搞摄影的人极少,无论是拍摄过程中的构图、用光、取景,还是冲洗时的水温、定影和显影时间,他都得自己对照书本琢磨,再不,就是找照相馆老师傅求教。第一次参加比赛,老谭的《农家宝》和《丰收在望》两幅黑白作品就入选展出,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从此便爱上了这一行。

退休后的10年,是老谭创作上的高峰期,退休前的行政事务繁忙常常使他无暇顾及于摄影,退休后,时间的宽余让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10年中,他拖着这条腿,用三脚架作支撑,跋山涉水,走村串巷,跑遍虞山舜水的许多村落,只为捕捉生活中一个个瞬间的“闪光”。他还背着10余公斤的照相器材,到过丽水、金华、台州、安徽、南京等数十个地方,记录那里的风土人情。可以想像他在创作时要克服怎样的艰难。但他说,只要能拍到好作品,我就会忘了劳累,忘了身体的痛楚。他还说,虽然我的腿不便,但三脚架就是我的腿。

生活是我创作的源泉

从事摄影创作30多年,老谭有自己的体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一幅好的作品是“长期积累,偶而得之”。他说,拍摄好的作品要有机遇,只有经常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注重平时积累的人,机遇才有可能垂青于他。这些年他拍摄的作品有万余幅之多,《过把瘾》等百余幅作品在全国、省级以上获奖入选。《泱泱绿洲》、《向上》等300余幅作品在《香港大公报》、《老人》等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期间他还出版了大型画册《上虞风貌》和《谢晋故乡行》。他的业绩也因此入选《中国摄影家大辞典》。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环保摄影大奖赛上,谭寿焕的《断流与断情》从2500余幅摄影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二等奖,《新民晚报》、《新闻记者》都刊登了此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这是一幅内容和形式都极美的作品,画面中老人历尽沧桑却又无可奈何的脸,凝聚沉重失落感的眼,小鸭们四处彷徨无家可归的窘况,以及画面上一片狼藉又干枯的土地,给人一种深深的惆怅和悲情。这里原是一条河流,因为环境污染而断了流,失去了源源不断的水资源,人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作者通过作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吁全社会应对环保引起足够的重视。《新民晚报》总编在授奖大会上激动地说:“这是一幅唤醒人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好作品,一幅具有强烈震撼力的杰作。”

谭寿焕此次有3幅作品入围。《断流与断情》是他一次去外地采风时抓拍到的。那是一个早晨,老谭在一块荒滩边寻找创作素材,刚好碰到一位赶集回家的老人正蹲在那里歇脚,刚买的四只小鸭在她脚旁溜达,周围一片荒芜,十分的安静。再看老人时,一双忧郁的眼睛深深地打动了老谭,激发了他心里的创作欲望,马上用侧逆光拍下了这个画面。再次在高手云集的全国比赛中获得了大奖。

翻开老谭的摄影作品,你分明可以感觉到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厚重,19世纪60年代的围涂造田,70年代的上浦闸建造,80年代的分田到户,90年代的撤县设市,新世纪的城市新貌等等,都浓缩在他的相册里。

在他的作品里,你还会发现,他用相机记录的更多的是农村和农民。也许是他自己也出生于农村生长于农村的缘故,谭寿焕对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人们有着特殊的情愫,他三天两头往农村跑,与农民朋友频繁地接触,融洽地交往。每一次走进农村的广阔天地,他的心志都得到涤荡,他陶醉其中,用眼睛去感受,用心灵去拍摄,一幅幅好作品也就接二连三地诞生了。他以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变化的作品《逢春》上了《中国农民》杂志封面,作品中那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和花丛中老太太满脸舒心的笑,不正是农村改革带来的新变化?他的《栗中之魁》色泽明亮,富有质感,板栗丰收的喜人景象跃然纸上,理所当然入选全国农村摄影大赛……。

与谢晋的友谊老而弥坚

谭寿焕为谢晋拍摄了千余幅照片,选择精粹汇编成大型画册《谢晋故乡行》,谢晋在回赠老谭的此书扉页上写着:“真绍兴,寿焕兄。”

其实,谢晋大老谭8岁,他们相识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谢晋来春晖拍作品,在县委宣传部工作的老谭去帮他做后勤,谢晋拍了一个月,他足足陪了一个月,其为人的实在和工作的勤奋给谢晋留下很深的印象。19世纪80年代,上虞成立文联,老谭去上海邀请谢晋,谢导千方百计从百忙中挤出时间,应邀前来,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县里组织的活动。

谢晋喜欢老谭替他拍照,一架相机让他俩的友谊老而弥坚。每年回上虞,他必定第一个打电话给老谭,或者直接来看望老谭夫妇。而老谭呢?总是背起相机陪伴谢导左右,拍下他回到故乡的点点滴滴。1992年撤县设市大会时,谢晋坐在台上,望遍台下,就是不见老谭的身影,便问身边的人,“老谭怎么没有来。”得知他的腿受伤了,谢导甚是紧张,仪式一完,便急匆匆来看望老谭。才到楼下,就心急地大喊“老谭,老谭”,上楼后见他精神还好,才吁了口气。

这些年,老谭曾陪着谢导去寻觅他童年的足迹,同他到余姚外婆家寻祖,带他走遍虞舜的山水探寻历史,为他寻找拍摄景点……他定格下谢晋工作时的严谨与投入,记录了他生活中的恬淡和随和,还有享不尽的天伦之乐……在他的照片中,谢晋既是一代名导,又是慈父良夫,还是个热爱家乡的游子。谢晋曾不止一次对老谭说,你的作品总是平视的多,这是你的不足之处,拍照也如同拍电影,要拍出情,拍出神,才算是完美。那次,谭寿焕帮谢导去东山寻找拍摄场景,谢导走累了,就在东山脚下的大石头上坐下休息,老谭赶快按下快门替他照了一张。照片中的谢晋气定神闲。谢导高兴得不得了,他告诉老谭,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它构图好,含义深,拍得又自然,能在自己老祖宗谢安东山再起的地方留影,实是一件幸事。待到谢导谢塘老家的新居落成,老谭把照片放大相送,他更是喜不自胜,把它挂在新居的最显眼处。
在谢导的眼里,老谭是一个典型的绍兴人,一个诚实可靠值得托付的人,就连他的夫人和孩子们也把老谭视作自己的亲人,大儿子谢衍来上虞拍《女儿红》也是他四处张罗。谢导家找保姆,在老家建房等,都请他协调打理,他也不负所托,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办妥。于是,谢晋又替他第四个儿子写了“感谢你多年的劳动与友谊,阿四爸爸。”赠与老谭,千语万语都浓缩在这句话里。

老谭说,他还要把谢晋的照片再整理整理,打算到时再出一本有关他的摄影画册。

摄影技术薪火相传

作为上虞第一个用相机记录生活的人,谭寿焕一直想让上虞的摄影事业红火起来。1985年,他牵头筹建市摄影家协会(当时叫摄影工作者协会),把分散在名个工作岗位上的摄影爱好者组织起来。让他们参加摄影培训班,经常给以专业理论培训,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带他们去野外采风,白马湖、康家湖、皂李湖、洪山湖等地,都留下摄影爱好者的足迹。他还经常组织摄影比赛,让他们在相互学习摧摩中互相提高。初略一算,他已为社会培养了近100名摄影人才。在他任摄影家协会主席的5年间,我市的摄影创作得到了繁荣和发展,共有15人加入省摄影家协会,3人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20余件作品在地市级以上获奖,一青年会员的《东山奇石》还入选国际影赛。目前我市摄影协会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他是功不可没的。

现任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的刘育平说起老谭满脸敬重,“老谭是我的老师”。刘育平原来从事文学创作,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专多能型人才,他学起了摄影,并拜老谭为师,在他那里,他学会了黑白照片的冲洗,懂得了用最佳的角度和构思去创作一幅幅作品……

戚首贤是老谭在半年前一次偶然中认识的,他见小伙子的摄影积极性高,人又聪明,鼓励他加入市摄影家协会。他带小戚去长塘找感觉,带他参加全国摄影赛……全然忘了自己是个行动不便的人。短短半年,戚首贤就获得3个省级以上大奖。小戚说,这是谭老师的功劳,是他的行动感动了我,使我成了摄影创作的发烧友。

如今,年已七十有一的老谭还在市老年摄影协会中,辅导着80多名学员,在他的悉心传授下,学员的进步很快,这些原本对摄影一窍不通的老人们,从此便爱上了摄影,忙于摄影,老年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如今,他们中有9位老人已在市内各类摄影赛中获得一等奖。

老谭没有其他爱好,始终与相机为伴,他的退休金一半以上化在了摄影创作中,而今,他依然活跃在摄影领域。他说,乘着现在脚还可以走动,抓紧时间多拍一些作品,等到自己不能继续拍了,再整理出版个人摄影精品集,搞一个摄影展览,也为后人留下一些历史镜头。这就是一位从事摄影工作30多年的老摄影家的执著追求。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