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浅说“舜避丹朱于上虞”

高志林


     

《水经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

《尚书注疏》“舜典”中载:“孟子云,尧崩,三年丧毕,舜避丹朱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子而之舜;狱讼者,不之尧子而之舜;讴歌者,不之尧子而讴歌舜。”

舜何以要避丹朱来到上虞呢?这就得从“尧舜禅让”说起。

尧有九子,长子名丹朱。丹朱骄奢淫逸,为人暴戾。洪水泛滥,百姓忧心如焚,而丹朱却无动于衷,大泛其舟于洪涛中取乐。洪水退后,舟搁浅于泥,丹朱竟逼百姓堆沙推舟。“陆上行舟”便典于此。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尧舜禅让”的亘古美事。

关于唐尧的禅让,太史公在《五帝本纪》中如是说:“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传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得一人’”。

其实,“尧舜禅让”是件偶然的又极其复杂并十分艰苦的事。最先,唐尧看好的是巢父与许由。此二人是阳城(今山西洪洞)的大贤,威望很高。唐尧亲自登门拜访巢父,将禅让之意说了一遍,巢父听后不接受。不日,尧继访许由。许由不但不接受禅让,而且遁耕于洪洞的箕山中不出。可尧十分看重许由的智慧和公心,使紧追至九箕山,说:禅让不受,做个九州长吧。而许由连九州长也不肯接受。然尧还是执意劝说不愿离返。于是许由感到这是一种大辱,遂奔至溪边,清洗听脏了的耳朵。《史记》注引皇甫谧《高士传》时,是这样记着的:“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许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盛欲求其名,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真可把唐尧气坏了。

唐尧虽碰壁而气恼,然为了天下黎民,还是忍气吞声地继续出访求贤。当唐尧来到历山(我查阅过资料,关于舜耕历山的传说地,全国竟有21处之多。这也许因舜年轻时遭后母及名叫象的异母弟的虐待,迫使其四处漂泊,或后来百姓出于钦敬,都希冀舜帝曾在自己家乡劳作过而为荣之故),偶然发现了躬耕垅亩的舜,其犁辕上拴有簸箕,不解,上前问其由。舜答:牛惰走慢,要用鞭策,而牛拉犁本够苦,再鞭之,于心不忍,所以拴个簸箕,不管那个牛走慢了,就敲几下簸箕。如此,左牛误以为是在抽右牛,右牛错觉是在鞭左牛,两牛都走快了,何必鞭打呢。唐尧闻之,不胜感佩。曰:舜乃对牲尚能爱怜体恤,让其承以帝业,定会爱民如子。然而,唐尧毕竟对舜了解甚微,心里总不踏实。因此,决计以娥皇、女英两女下嫁的代价来考验舜的治家本领。最后,又将九个不成器的儿子与舜一道生活,以进一步考验锻炼舜的教化才能。关于此事,《五帝本纪》中如此载:“……舜……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女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大家主动互让地界),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大家互让住所);陶河浜,河浜器皆不苦窳(所制作的陶器质量都很好,无破损的)。一年而所居成聚(一年后舜住的地方就变成了村庄),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试舜王典、百官、皆治。”

舜接位后,禁贪贿,改陋规,减徭役,一秉大公,注重教化,仁爱为本,与民同吃同住同劳作,可仍觉得见闻有限,惟恐决策有误。故又特地在自己门前设置“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以志弥补不周。他布告天下,想荐贤献策,均可击“鼓”进言;不管是谁,发现“帝”有过失,皆可立“木”前月旦藏否,品藻评说。

通过“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舜悉颛顼和帝喾的子孙们,不仅贤德,而且能恩施百姓,便一一委以重任,同时也获悉帝鸿氏、少皋氏、缙云氏的后代以及自己的妻舅丹朱,或怙恶不俊,包庇奸邪;或利欲熏心,搜刮民膏;或行若狐鼠,散播恶语……这样,舜将他们一一发配荒域或降职使用。如此,丹朱便鸠集簪缨之族的贵胄子弟,向舜作乱。是平乱呢还是避丹朱?舜审时度势后终于作出“避”的决策。

“避”,避地。《辞海》解:“旧谓迁地以避祸患。”舜究竟是从何地避迁上虞的,笔者浅学,不得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舜决不是身居上虞而再避至上虞。因此,上虞新旧县志都如此载:“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虞舜为避唐尧之子丹朱之乱来到今百官镇,文武百官随舜而至,因有百官桥古迹、百官镇地名。又,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娱(通虞)乐,故曰上虞。‘上虞’之名由此而来。”这个说法,笔者以为是可靠的,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近日,读郭庆祥先生的《王充论虞舜》,文中有“舜以虞地得达”句(引王充语),笔者以为极是有理。舜避至上虞后,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文韬武略,平定天下终于开创了一个继“尧天”之后的“舜日”。这便是“得达”的最好佐证。但对于郭庆祥先生的“‘虞’是舜的‘兴昌之地’,重本不忘始,所以用‘虞’为号……”说,笔者存有异议。其一,“上虞之名,当自殷周以来所旧有矣。”(《上虞县志》)这已很清楚了,在殷周以前是无上虞这个地名的。因此,郭先生的“所以用‘虞’为号”的说法似乎欠妥;其二,笔者依据《上虞县志》“因相娱(通虞)乐”句,查阅了《辞海》“虞乐”,解有二。一曰:“古官名。掌管山泽。春秋、战国时或称虞人。”传说,舜的祖辈是看山泽之人,故舜加“虞”为号(或许这个“号”是后人给加上去的),是否可以从舜尚祖来推断;二曰:“古时既葬而祭之称。谓虞(娱)乐安神。”大家都知道,历代封建皇帝都以“封祭求天谕”来确保自己的帝位。同样,舜避上虞这个地方后,当然是携百官祀天、祀地、祭神、祭祖宗的。古时的祀、祭,都是以鼓乐为先的,因此才有了“虞乐”这一文辞。因此,用“虞”为号,是否有借“天道神力”辅佐之意。

综上所述,笔者确信:是“舜为避唐尧之子丹朱之乱”来此隐居而成辉煌大业后,这地方才有了上虞之名,山有虞山之称。

当然,笔者知浅才薄,虽做了这篇文字,但不一定有说服力,切望学者、教授们批评指正。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