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王旭烽来去匆匆,专程从杭州来到上虞,送来一张十七万字《茶者圣·吴觉农传》文稿磁盘,并一再说明文中写到我与吴师交往事迹较多,请审核后予以更正,以便与《人民出版社》签约,计划在2003年3月如期出版。当时非常高兴,在我的忘年交中有这样一位认真好学的青年作家,怪不得她能出色地撰写发表400多万字的小说、剧本……名闻全球,其中130多万字的代表作《茶人三部曲》,第一部《南方有嘉木》获1995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长篇小说奖、浙江省第二届鲁迅文艺奖,2000年10月,《茶人三部曲》第一部《南方有嘉木》、第二部《不夜之侯》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第三部《筑草为城》获浙江省文学奖,这是勤奋好学、奋笔疾书的结晶,我曾以《天道酬勤》四字相赠于她。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尤其是我们绍兴地区的绿色珠茶,饮誉全球,为世界人民所称道,古往今来的乡贤们,握笔疾书弘扬茶文化的诗词不乏其人,陆游遗留给我们的500多首有关茶叶文化的诗词,有几首儿童也会背诵就是有力的见证。而以茶为题,有序地撰写小说就凤毛麟角了,青年作家王旭烽就破史而出,令人欣慰。 记得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陪同王旭烽深入会稽山、四明山茶区访问农民、体验生活时,被她生活俭朴、不怕艰苦、勤于笔耕的精神所感动,在瞻仰吴师雕像时,即席草就《随笔》一首: 最崇嘉木奔茶乡,巾帼作家意志强。谱写茶叶兴衰史,旭烽丽日两辉映。 虽时过境迁,转眼已近10年了,今天回忆犹新,记一笔,还是有一些现实意义的。 作为一个茶人,认为《茶人三部曲》是茶叶史家的兴衰史,是王旭烽以杭、赵、吴三家为主线的倾力之作,通读一遍,是有教益的。与她长期接触中,深悉她是一位勤奋好学的青年,也是一位重情的人,因此在《茶人三部曲》中有条不紊写出了人间感情、真情、爱情、柔情、激情、友情……脉络分明、细腻动人、妙笔升华,如实地道出了人间的情谊。在《南方有嘉木》中,作为“忘忧茶庄”的主要角色沈绿爱,带着儿子不远千里,奔赴浙江与福建毗邻的景宁畲族群居、群山环抱的惠明寺,与避难在寺院中辛亥革命的有识之士独臂将军赵寄客,共同商讨精制惠明茶,送往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参加展出事宜的时候,在山青水秀的惠明寺中,这位品貌出众、身材适中、衣着华丽、似出水芙蓉一样美丽的中年妇女沈绿爱与参加同盟会的民主革命党人赵寄客一旦重聚,分外高兴,真的,不是儿子在旁和有碍民族礼节,真会痛快地拥抱和接吻,然畅叙之情仍溢于言表,在月光皎洁夜深人静的当天晚上,有过一段情投意合、精神兴奋、身不由己、情溢斗室、只可意会、不可言喻的欢乐境界。 王旭烽撰写《茶人三部曲》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重点叙述了太平天国、清朝末期、民主革命、军阀割据、抗日战争暴发,一直到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杭氏家族与他们有关人士赵、吴两家各色人物,在战争中经历了各自的人生。杭家的沈绿爱、杭嘉草等女性惨死在日寇的铁蹄之下,寄草、杭忆、杭汉作为新一代杭家的儿女投入了伟大的革命战争,有的在战争中牺牲了,有的为了胜利后的明天,坚持着中华茶业建设,杭嘉禾作为茶叶世家的传人,在漫长的革命事业中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劫难,呈现出中华茶人的不朽风骨,读来令人敬佩。 在我的忘年交中,有著名记者、总编、作家、美术家、雕塑家……他(她)们都淡泊名利、敬业爱岗、忠于职守、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在各个领域中奏出了青春之歌,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了无私的奉献!“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这是先贤们继往开来的哲理名言,我们在深刻理解的同时,看到了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感到高兴庆幸! “三人行,必有吾师”,王旭烽同我谈起,这是她的座右铭,她赠我的《茶人三部曲》的扉页中,除上下落款外,中间还另行撰写了“薪尽火传”的四个行草,亦显示了她虚心好学的精神。走笔至此,我想借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诗词:“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相赠于王旭烽,愿共勉之,来结束这篇拙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