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激赏”的真谛

周易


     

1919年9月,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编辑宗白华从来稿中,发现了寄自日本福冈,署名“沫若”的几首新诗,极为欣赏,他立即安排发表了出来。宗白华担任编辑虽然只有半年多一点,但他几乎是每期都发表郭沫若的作品。诗歌力图每期都有。1920年元月开始,《学灯》开辟“新诗”栏目,这个栏目几乎专为郭沫若而设。这样的“激赏”,对于郭沫若具有无限的鼓动力量。

在宗白华的“激赏”下,《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晨安》、《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槃》等一批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出色的诗出现了。我们为郭沫若的才华而歌,更为宗白华的“激赏”而颂。离开了宗白华的“激赏”,郭沫若其时的创作热情又何以奔涌?

“激赏”的意义,实在是太丰沛、太伟大了。无独有偶,当年胡适进北大时年仅27岁,风华正茂,人称“胡博士”。当时胡适以讲中国哲学史最为有名。此前讲这门课的教师是人称“两脚书柜”的陈汉章,他讲一年哲学史,只讲了个三皇五帝。胡适另起炉灶,按照自己研究的体系,从《诗经》讲起。这个变动引起北大师生的震惊和议论,反对声嘲笑声四起。然而,他却得到了时任校长的蔡元培的全力支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全力支持”与“高度评价”,不就是最好的“激赏”么?离开了“激赏”,在一片“震惊和议论”、“反对声嘲笑声四起”的环境和氛围中,胡适会承受怎样的尴尬呢?对其个人今后的学术声誉会招致怎样的贬损呢?难怪对蔡元培一直心存感激之情的梁漱冥说,蔡元培先生的伟大非止能聚拢许多人,更且能“激赏”培养许多人。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人都是需要“激赏”的,尽管“童年是一首歌谣,少年是一幅水彩画,青年是一章诗篇,中年是一部小说,老年是一本哲学”,由成熟走向练达,每一阶段都需要“激赏”,它“犹如寂静的星夜刮来的一阵清香,亭亭玉立的荷叶上滴落下的一颗露珠,万绿丛中凭添的一朵淡淡的小花。”

“激赏”,自有物质的和精神的这两种手段可用,但愚以为,精神“激赏”一定程度上比物质“激赏”重要,因为物质“激赏”,有时往往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且其效用亦是有一定限度的;唯有精神才是永恒的,这亦符合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精神“激赏”,亦有着多种多样的方法,给一种荣誉,提供一种宽松的环境,有时甚至只需花费片刻的思索和功夫——打一个电话、写一封短信、说一句话、做一个动作,就完成了“激赏”的全部。从报上读到这样一则消息:有一位国际海员,每年的节日,特别是圣诞节,他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朋友的祝贺卡。他在世界各地都有朋友,其实他只学会一个词——“漂亮美丽”。他能用19种语言说这个词,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会向在身边的外国朋友说:“您真漂亮美丽。”这个充满“激赏”情韵的词,使他赢得了遍及世界各地朋友的友谊。

是啊,“激赏”的目的是没有长短大小、高低贵贱之分的。“激赏”的意义唯在于消除生活中的磕碰,使人感觉到一个自新的形象,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并创造奇迹。记得当年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人向他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是的”,杜鲁门的母亲答道:“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杜鲁门母亲的话启示我们:“激赏”,并不一定要引导其做大官、发大财,让被“激赏”者认认真真工作、堂堂正正做人,才是本质的期望和最后的归宿。

“激赏”,是一种关爱人、引导人、塑造人的手段,因而还须讲究艺术,否则,只能事倍功半,以至弄巧成拙,前功尽弃。“乱捧”,乃为“激赏”之大忌。一位父亲,当从幼儿园刚回家的女儿说出“长颈鹿是哑巴”时,闻之大喜,竟断定“女儿智商极高”,已成为整个幼儿园的“一号才女”,将来必成大器。为父的心情当可理解,然而,这样“乱捧”究竟是悲还是哀呢?前些日子有人对儿童剧《小小聂耳》和《少年大舜》提出质疑:少年大舜在成贤明君主前,是不可能被人们当作“未来的君主”的;而聂耳一直到死也不知道他的《义勇军进行曲》将来会成为新中国国歌,但戏里着意渲染拔高,给人的是虚假的感觉。虚假的拔高,一定程度上与“乱捧”无异。虽说大舜、聂耳早己离我们远去,不会再受这种“乱捧”的干扰,然而,对于后来者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不能不令人们提高警觉,并引以为戒。

“激赏”,是一种恰到好处地帮助他人回眸的最佳途径——回眸美丽,回眸成功,回眸满足。“激赏”者在“激赏”别人的同时,对自己怕也是一种鞭策和砥砺。然而,“激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出来的。不是吗?有人怕“激赏”别人会折损了自己;有人怕别人形象愈是高大,自己愈是矮小;有人怕别人的荫凉大子,自己就永远生活在影子中。看来,“激赏”者自己首先要具雅量,没有宽宏豁达的度量,便无有“激赏”。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