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名家“题词”滋味长

益尔


     

近几年来,我曾先后请一些名家“题词”——无附庸风雅之意,只为记录一段交往之谊,收藏一袭人格之美,寻觅一线人生之路。

华君武,一代漫画大师,九十年代我曾托娄先生“求”得两幅漫画。因视作品讽刺犀利、寓意深刻,故有感而发,撰成杂文在省级报刊发表,并斗胆寄给华老,请其指正。后娄先生传话给我:华老颇示谢意。闻之,我则大喜过望。有一天,与娄先生闲聊,说及有意请华老“题词”时,娄先生应诺:不妨试试。一月不到,娄先生来电欣然告知:华老已拨冗“题词”,且题得有“趣”有“味”。待其托人送达,展卷而示,但见尺幅上赫然题曰:“我不是书法家,娄先生硬要我出丑,只好厚脸皮了——‘业精于勤’。”其幽默之趣、谦逊之态,可谓呼之欲出矣。而今这幅“题词”,挂于我书房内,每每读书作文,抬头凝睇,不禁思潮滚滚,情意涟涟。华老的漫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用生命的激情构建了独特的艺术世界。然而,他常对人说:“我不敢当大师,大家喜欢我的漫画是我最大的光荣。”当其人民艺术家的风范定格于我心之时,又何以不砥石厉我笃志苦学,勤奋好学?

在名家看来,读书学习怕是至关重要的。可不?我曾作过专访的中国文联名誉副主席、浙江文联名誉主席、鲁迅的学生黄源先生,两年前给我的“题词”是:“学无止境。”其时,黄源老已是九十五岁高龄,然而这位在浙江医院疗养的耄耋老人又何曾放弃过读书学习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位跨世纪的文化老人从未停辍过读书阅报,他自要在书林中谛听时代前进的宏曲。他不会老,他那颗饱经风霜的心永远与时代齐律。当一位“活到老,学到老”的楷模矗立在我眼前时,我又怎敢怠志懈学?

一代名导、乡贤谢晋,又何以不是笃学典范?不说他平日执导翻遍了多少书籍,单看他家里的藏书,就可见一斑。逢年过节回老家,总能见其“一册在手,孜孜不倦”。在兴味浓浓里,竟臻于“物我两忘”之境,一直披览至凌晨。“读书,可以延长人的生命;读书,是我最好的休闲方式。”一番独到的领悟,怎不令人肃然起敬?难怪他给我的“题词”是录自另一位乡贤王充的名言: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每每温习,屡有新解。这“题词”又何以不成为我的座右铭,并助我一生?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与原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张玉凤女士有过不下六次的会晤。因为熟了的缘故,后来我们皆称其为张大姐。张大姐为人坦诚,脾性温和,绝无霸气,且写得一手清丽娟秀的好书法。有一天,见其开笔挥毫,我便有意凑了过去。没等我开口,张大姐就爽直地说:“你是当官的,我赠你一幅,如何?”闻之,我自喜出望外。不到几分钟的工夫,在张大姐提笔顿挫腾挪中,一幅“海纳百川”的书法作品,便是那样鲜丽活亮地展现在我面前,开我胸臆,添我雅量。而今每当我有烦意袭来之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掏出张大姐的“题词”,久久凝视,于是,满身愁虑终烟消云散、杳无踪影,并欢愉复还、元气回升。

……

名家“题词”,自不啻于此,然而,每一幅题词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个精美动人的故事。它似缕缕春风,吹豁我曾经朦胧的心扉;它似阵阵碧波,推我人生之舟不断前行;它似点点繁星,照耀着我去描绘充满憧憬的梦幻。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