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山文化”的研究中,笔者发现:谢氏家族的知名成员大都爱好山水,乐于赏览丘壑之美。为了便于登出越岭,不论是谢安(320—385)还是他的侄孙谢灵运(385—433)都着一种特制的木底鞋,这种木屐底部前后有齿,可以分别取下,至于究竟是去前齿还是后齿,则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南朝文学家沈约(441—513)在《宋书,谢灵运传》中说谢灵运“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人们把这种木底鞋叫做“谢公屐”。 这种木屐非常出名,连唐代诗人李白(701—762)在诗歌中也一再提到它,把它叫做“谢安屐”或“谢公屐”。例如,在《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一诗中,有“吴风谢安屐,白足傲屐袜”的诗句;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等诗句。宋代高僧智圆(976—1022)还仿制过“谢公屐”,穿在脚上,登山陟岭,实际体会到这种木屐的妙处,从中悟出深刻的哲理,写了一篇《评谢屐》的妙文(见《全宋文》第8卷第250页,巴蜀书店1990年出版) 智圆为什么要仿制“谢公屐”?这是出于实际的需要。智圆长期卜居钱塘(今杭州市)西湖孤山,人称“孤山法师”。这位“孤山法师”喜爱山水,为了便于观赏,他在孤山西部的玛瑙坡上建造了一个亭子,这个亭子位于讲堂之北,由竹径盘纡斗上。他在亭子里平视崇山,下瞰巨浸,春容秋态,尽收眼底。这里的风景幽美,“昼雨收,暮云卷,林峦争翠,花木竞秀”,美丽的景色,“既若浓黛泼粉障,又如华衮映琉璃”。如此美丽的景色,令人着迷。他在讲经之后,一有空闲,就到亭子里“凭栏流睇”,以至于“瓦然终日,不知它营。”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山路难走,尤其是在雨后,山水下流,幽径受阻,往来不便。为了寻求便于登山陟岭的办法,这位颇具文史功底的“孤山法师”想到了“肆意泉石,寻山登岭,尝著木屐”的谢灵运,并且仿制了这种“谢公屐”。 “谢公屐”妙在何处?妙在它的底部分前齿后齿,可以装卸,在登山陟岭时,“上则去其前齿,下则去其后齿”,着了这种木屐,走山路如走平地,“在危能安,履险如夷。”这位“孤山法师”在实践中体会到了这种“谢公屐”的妙处。 “孤山法师”从中悟出了什么深刻的哲理?他从中悟出的深刻哲理,就是:“损有余补不足”。他说:“夫屐之上山也,则前昂而后低,去前齿者,损有余也,留后齿者,补不足也,故上山所以安且平也。屐之下山也,则后举而前屈,去后齿者,损有余也,留前齿者,补不足也,故下山所以安且平也。是故在危能安,履险如夷,无他也,损有余补不足也。”这位“孤山法师”算得上是一个颇具哲学功底的思想家,他进而认为,“损有余补不足”这一哲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他说:“持此道以履于家,履于国,履于天下,则何患于倾危哉!”他认为,如果违背这一哲理,就势必发生倾危。他说:“所以倾危者,由减不足以奉有余耳。此犹不率谢公之制,而纳常人之屐,乘陵陟冈者,必有蹉跌颠坠之患矣。”“孤山法师”用心良苦,他之所以写《评谢屐》一文,旨在“详灵运之用意,托此以矫世垂戒”。 在常人眼里,似乎不值一提的“谢公屐”,到了“孤山法师”手里,居然从中悟出如此深刻而有用的哲理,笔者除了对“孤山法师”的智慧和德行表示由衷的赞叹之外,还深感“东山文化”实在非同寻常,这是一个有待人们去发掘的丰富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