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治一治“口袋书”

赵畅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家长向媒体反映,自己的孩子整天沉湎于“口袋书”,担心这类图书会有害其身心健康。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够远离这些不健康读物,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暑假。家长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据了解,暑假期间迷恋“口袋书”的青少年不在少数。“口袋书”一直被人称作“精神鸦片”,对此,我们不可小觑。

不知从何时起,国内一些地方的书店和租借店,摆着一种六十四开大小的图书。由于只有巴掌般大小,轻盈小巧,适合携带,被称为“口袋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书大多没有书号,没有标明出版社和出版日期,显然是非法出版物。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不起眼的小图书大多内容粗俗,格调低下,对青少年颇具腐蚀性。

由于“口袋书”一般封面精美、成本低廉、出版周期短,很受青少年青睐,甚至成为一种潮流。“口袋书”之所以多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根本原因在于其内容。倘若是古今中外名著或科普读物,其益处无须叨言。但如果是低级、无聊,甚至下流、迷信文字,那危害可就大了。戕害心灵暂且不说,还极易诱导青少年以身效行,违法犯法。毋庸讳言,现在流传于青少年中间的“口袋书”,大多宣扬爱情至上主义,有的宣扬黑社会义气,还有的刻意混淆是非观念,污人耳目,毒害心灵。

不少“口袋书”的炮制者把自己阴暗的、不健康的人生观注入其中,而出租、出售这类图书的不法商贩只管大把捞钱,把人类的良知和公民的责任抛至九霄云外,最终贻害青少年。一些经不住“口袋书”内容诱惑的学生无心上课,争相传阅,甚至回家也偷偷看。有些家长从孩子的书包里发现这类小书,不禁为之担忧。显然,这类小书销售越多,对青少年的危害就越大。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辨别力不强,控制能力差,好奇心较重,听任这些低级趣味的东西传播,容易走入歧途,变成“问题少年”,对他们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一问题非常重视,大力开展整治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图书”的专项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以为,整顿治理图书环境是非常必要的,但似乎还不够。扫除文化垃圾,净化儿童心灵,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仅就图书出版界而言,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用良币驱逐劣币”。“口袋书”的出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一方面,能够正确引导青少年的阅读观,为他们提供健康向上的课外读物; 另一方面,由于受众面广,出版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出版社“勿以书小而不为”,理应为青少年献上一道道精神大餐,进而把地下“口袋书”彻底埋进垃圾堆。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就像一门十分精细的医术,它要医治并完全治愈脓疮,但不承认挖除是个好办法。面对“口袋书”这股潮流,如何对青少年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能自觉远离这些文化垃圾,是每一个家庭和教育工作者的长期课题。由此,我想中小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倡导正气。要清除孩子心灵中的“杂草”,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是:在孩子的心田上种满“庄稼”。换言之,多给青少年推荐一些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方面的杰出人物的故事和健康读物。多带孩子探访大自然,陶冶孩子的情操;多带孩子去参加劳动,培养孩子的美德。多劝阻中小学生传阅充满暴力、色情内容的口袋书和其他非法出版物。扶正才能更好地祛邪,正气兴,则奢靡之风必定式微。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