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多哉:有绍兴兰亭碑林、有镇江焦山碑林、有曲阜孔庙碑林……但碑林中之佼佼者,西安碑林首屈一指。西安碑林不仅藏碑数量最多(2500余件),年代最长(自秦汉至现代),而且汇集了历代书法名家写帖(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等),集篆、隶、草、行、楷之大成。 西安,十几年前我也去过,但未去碑林,最近又到了西安,终于与碑林见了面。西安人以阳平声读“碑”字,初听,还以为是哪个商品洋名。现在的“碑林”,正式名称是“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舍建筑完全是古代庭院式,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占地三万余平方米,共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庭,还有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室,可见其规模之大。 如此规模的碑林,经过多少前人呕心沥血的经营啊。古代并无独立的碑林,它是附属于孔庙和太学的,而凡孔庙都有“大成殿”,西安碑林的“大成殿”毁于1959年雷电引起的火灾,原址已辟为广场。馆内收藏了几千块碑石、造像,形成碑林的最早年代是1087年的北宋年间,当时又称“碑院”、“碑洞”,以后这两种别名逐渐废弃不用,到了明代典籍中就正式启用“碑林”的称谓。辛亥革命后,随着科举制度的没落,府学消亡了,文庙也失去了显赫的地位,西安碑林就此成为独立单元。 听着向导的讲解,我浮想联翩。从公元175年东汉灵帝在都城洛阳太学立“熹平石经”(包含六经文字),46碑(20万字)于太学门外,成为今日碑林之滥殇,于今已将近两千年了。这两千年当中,经历了多少次的朝代更迭和战乱频仍,碑石遭受的磨难,就像中华民族遭受的磨难一样是数不尽的,甚至遇到某些军阀和官僚,将碑石移作建筑用材。尽管“熹平石经”现在只剩下残石一角,但是历尽劫难,大量的碑刻还是保留下来了,让后人能看到历代精湛的书法和探寻中华历史的纵横。我不能不深深感谢前人的辛勤耕耘,筚路蓝缕的精神。 汉唐时印刷术尚未发明,古人铸碑,目的在于藏之久远,但是碑石坚固,挡不住动乱年代国运衰微下的粉身碎骨的命运,前面提到的“熹平石经”,刻成后第二年就爆发“黄巾起义”,几年后又发生“董卓之乱”。不久,到了三国北魏,任洛州刺史的两位官僚,因信奉佛教之故,取太学石经为营建塔寺之石料,以后又几经迁徒,最后到了长安已“十不存一”了。 只有国运昌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才是最坚固、最可靠的长城,它拱卫着中华文化的无尽宝藏,包括西安碑林在内。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邓小平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到西安碑林来过,还吸引了不少外国的首脑人物前来欣赏华夏文化的瑰宝,这些都是碑林历史上创新的先进性的反映,碑林文化的发扬光大,让全世界都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那天在参观当中,见有三个工匠正在拓碑,还未走近,就听见有节奏的“拍拍”声响。我也是第一次见到拓碑的实际操作过程,原来是先用极薄的棉纸粘糊在碑身上,只见工匠左手持墨板,右手执一柔软棉布墨扑,以墨扑击打墨板,再以墨扑击打碑上文字,碑上文字都是阴文雕琢,除平面部分外,凹陷部分不着一点墨色,白色字迹就凸显出来,通过不断击打,最后再把棉纸揭下。这样,碑拓程序就完成了,再通过缩小或放大,影印成册,一幅碑帖就可以面世,它可以供全世界爱好汉字书法艺术的人士玩赏临摹,也可以供历史研究者作为研究的原始资料。 从碑林出来,望着渐渐远去的碑林门坊,西安碑林真是一座不朽宝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它不仅是一座现成的宝库,它还是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的前进基地。 愿西安碑林,永葆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