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8月,陈望道先生翻译出版的最早译本《共产党宣言》在国内问世。从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毛泽东主席生前多次谈到,1920年他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时曾阅读过陈望道翻译的最早译本《共产党宣言》,这本书对他如何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给予了极大的启示,使他更加坚定了投身革命的信念。 但建国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产党宣言》的最早译本一直没有找到。1975年,全国四届人大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见到时任上海复旦大学校长的陈望道先生,关切地问道:“《共产党宣言》最早的译本找到了没有?”陈望道摇摇头。周恩来遗憾地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这是马列老祖宗在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那可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 如今,可以让一代伟人们感到宽慰的是,《共产党宣言》最早译本已在国内陆续发现数本,而珍藏在上虞市档案馆已有10余年的那本,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共产党宣言》首译本,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本《共产党宣言》一眼看极其普通,掂起来也轻若无物。但有谁会想到,正是这本极不起眼的小册子,问世后却像平地一声惊雷,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浪潮!令人惊讶的是,经过了80多年的风雨磨砺,这本书竟然没有受到一点损害,几乎没有任何污损之处。由此可窥见到珍藏者的一番良苦用心。小册子封面为水红色,繁体字,封面正中,是一幅水红色的马克思半身像,依然十分清晰。首译本初版是将“共产党”误印为“共党产”,这也是首译本区别于其他版本的重要特征。 那么,这样一本保存良好的《共产党宣言》首译本究竟是怎样在我市珍藏下来的呢? 据考查,这本《共产党宣言》是我党早期领导人、虞籍人士王一飞赠送给同乡夏禅臣先生的。王一飞与夏禅臣同为丰惠镇人,从小情同手足。1916年,夏禅臣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王一飞考入省城另一所师范学校。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王一飞前往上海探索革命真理,第二年,加入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陈望道先生在上海出版《共产党宣言》首译本1000册,王一飞成为最早拥有《共产党宣言》首译本的读者之一。1921年,王一飞与刘少奇等人一起赴苏联留学,仍与夏禅臣保持着书信往来,夏禅臣还陆续寄了一些钱资助王一飞。就在这期间,王一飞从苏联莫斯科给夏禅臣寄来了当时的一本禁书《共产党宣言》。也就是陈望道最早翻译的首译本,是王一飞由国内随身带到苏联去的。王一飞留学回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共湖南省委书记,1928年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杀害。 夏禅臣先生是一个比较正直、进步的知识分子。从此,他不管走到哪里,都把这本书保存在箱底,作为对挚友王一飞的深切怀念。抗战时期,日寇曾多次攻陷当时的县城丰惠,夏家也被抄家,幸运的是夏禅臣在乡下避难,《共产党宣言》一直随身携带才免于劫难。以后,夏家虽屡遭不测,但这本经历了战争风云和白色恐怖的《共产党宣言》仍然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1962年,夏禅臣先生在一所中学退休,他把书柜的钥匙交给了已经在杭州大学化学系学习的儿子夏云奇。第二年,夏禅臣先生病故。夏云奇出于好奇打开了父亲的书柜,在琳琅满目的书籍中,他发现了那本十分简朴的《共产党宣言》。不过,他当时远没有意识到这本书的真正价值,被存放到极不显眼的地方。“文革”中,作为书香门第的夏家有许多藏书被人当作“四旧”烧毁,但恰恰这本《共产党宣言》被保存了下来。 1988年,时任丰惠中学副校长的夏云奇在《人民文学》杂志上看到了作家李存葆写的报告文学《大王魂》,讲述了山东省广饶县大王村群众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怎样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一本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的动人故事,给夏云奇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时感到有一种强烈的震憾。他想到自己家里也珍藏着这样一本《共产党宣言》,而且还要比大王村的那本保存得更好,肯定是珍贵的国家级文物。考虑再三,他萌生了向组织上捐赠这本珍贵文献的念头。 1991年,建党70周年前夕,夏云奇与90岁的老母亲商量之后,写下了一份捐赠报告。文中写道:“这本《共产党宣言》首译本,是20年代初上虞的革命先辈王一飞同志寄赠家父的。如今,共产主义事业经历70年的风风雨雨,已在中国古老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累累。这本见证了我党发展成长壮大光辉历程的《共产党宣言》理应献给党、献给国家,以告慰烈士在天之灵……” 1991年6月底,这本凝聚着夏家两代人心血的《共产党宣言》首译本,开始收藏于当时的上虞县档案馆。不久,上海市档案馆和中共上海一大会馆专家曾对该书作了鉴定,认为这确系当年陈望道先生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从此,这本《共产党宣言》首译本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据市档案馆负责人介绍,我市收藏的《共产党宣言》是保存最完好的一说,并非空穴来风。据悉,我国目前已搜集到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如现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是浅蓝色封面的1920年9月的再版本;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则是1924年6月的第三版本;北京图书馆存有一本没有封面的《共产党宣言》,虽也是1920年8月的首译本,但可惜已是残本。至今,在全国已发现同为1920年8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首译本,共有6本,在这6本首译本中,夏云奇捐赠的这本《共产党宣言》首屈一指,北京图书馆那本没有封面,上海档案馆那本已遭侵蚀,山东广绕的那本装线被拆、线张焦脆,封面褪色。惟有上虞的这一本不仅没有破损和污渍,而且纸张完好,不愧为是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 市档案馆的负责人说,非常感谢夏云奇先生对党的真挚情感,他在捐赠时曾反复要求我们将此书送中央档案馆作技术处理,为保存完好这本珍贵的革命文献创造了条件。在建党81周年之际,我们不禁对夏云奇这位普通而又执著的共产党员充满了无限的崇敬感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