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经济要闻

娥江周末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平常的安昌

陈荣力


     

沿河而筑的长街,一路铺陈的廊棚,逼仄幽深的小弄,三五相间的河埠,戏台、石桥、作坊、店铺,骑楼、翻轩、台门、老屋,间或有“风腊肠、扯白糖”的吆喝在耳边响着,有高高低低的酒旗迎风摆动,有三三二二的游客探头张望,有晃晃悠悠的乌篷慢慢远去。走进“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安昌,古朴和祥和里,更多地洇漫着的是一种家居的平常。

这几年“水乡古镇热”风靡一时,周庄的喧嚣、西塘的热闹、乌镇的浓郁、南浔的繁忙,一如幅幅色彩艳丽的油画,在媒体、在荧屏、在无数游客的心里、嘴上缤纷开放着;然而惟有安昌,似一帧淡墨疏笔的小品,在江南水乡、在古城绍兴一隅,小家碧玉素面青丝,将日子打发得流水一样平常。

其实,无论历史、人文、风情、习俗,还是景观、特色,安昌是毫不逊色于周庄、西塘们的。作为已有四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位于绍兴西北与柯桥毗邻而居的安昌,素有“金柯桥银安昌”的美誉。在船运为主的年代,安昌既是浙东航运线上的主要码头,也是绍兴西北部、萧山东部乃至毗邻上虞、杭州方圆百余里之地的繁华商埠,“挟水运之利,仗物产之丰”的安昌,更是当时整个浙东地区的重要棉花集散地。纵横相连阡陌交错的河道水汊,逶迤绵延长达数里的古街廊棚,鳞次栉比多达百余家的作坊店铺,凝重古朴画栋雕梁的台门骑楼,曲折幽深精致典雅的小弄院落,千姿百态大小不一的石桥河埠,这一切构筑了安昌典型江南水乡古镇的景致。而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头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穿梭的乌篷小船和腊月里搡年糕、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习俗,则使水乡古镇安昌,如一轴浓郁的风情长卷,将绍兴几千年的风情民俗渲染的淋漓尽致。尤其是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安昌“绍兴师爷”群落,更使千年古镇的安昌浸淫着一股深厚和灵秀的文脉。如果说“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是安昌独特水乡景观的形象描绘,那么,“社戏锣鼓伴月升,腊肠香味随风飘”则是安昌鲜明风情的具体写照。

说不清是什么原因,除了腊月里“闹腊月”时的安昌,人声鼎沸游客如织外,其余时间的安昌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普通水乡小镇惯有的淡泊甚至冷清。然而正是这种淡泊和冷清,使得你在悠然和闲适里,清晰地触摸一种熟稔的亲切和平和,浓浓地体验一种温暖的真实和平常。大俗大雅、大音稀声,这一切皆源于返朴归真。当历史、人文、景观和习俗、风情,作为一种资源被开发被利用,甚至作为一种商品被出售的时候,那么即使形象和外表打造得如何活灵活现,维妙维肖,你看到的感受到的只是一种仿制和造作的伪饰,朴和真其实早已离你而去。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对无数的旅游景点慕名而去,又失望而归的重要原因。而安昌的平常里充盈着洋溢着的,正是这种在其他旅游景点、乃至众多类似于安昌这般水乡古镇,所难以再寻觅的朴和真。安昌的一切既是安昌人昔日生活的延续,更是安昌人现今日子的铺展。即使在外地人看来,颇具商品气息、那沿街铺展的店铺作坊,也几乎都是在自家屋里卸一溜排门,摆一个柜台,卖一些自制的腊肠、布鞋、扯白糖,或搁一张木桌、放几件时令蔬菜,售几碗土酿的黄酒而已。所以在安昌你几乎看不到众多旅游景点千篇一律的工艺品、小摆设、书画、饮料、胶卷一类的东西,因为安昌只是过着普通和平常日子的安昌。

去安昌最好是中午或下午,当明亮而慵懒的阳光在街河上软软的泛着光泽,或透过廊棚将斑驳的石板路照得清晰光洁,你迈着同样懒散的步子,在旁河的长街上漫无目的地走。或踱进一条小弄探寻台门里暗绿的青苔,或登上桥头眺望骑楼上层层的飞檐,或蹲在河埠与乌篷船老大共咂一碗黄酒,或立足扯白糖摊前听煎糖的锅子“口扑噜口扑噜响”,或呆呆地瞧做鞋的老翁将鞋线拉得一短一长,或索性什么也不去、什么也不做,就静静地坐在廊棚下任过往的行人三三二二从身边走过,听家居的妇女粗茶淡饭、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聊。我想,这样的安昌,才是你要去的安昌,这种滋味就像你在吃了包装精美外观高雅的火腿肠后,再去吃安昌土制的风腊肠,终于明白,平常该是怎样一种令人向往的滋味呵!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