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经济要闻

娥江周末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永远的旋律

马亚振


     

年初,北京的友人从电话中传来《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去世的消息时,我又一次取出碟片,一遍又一遍再聆听这支辉煌的歌。在所有的民族音乐中,很少有歌曲像《黄河大合唱》那样给予几代人以力量、以振奋。

第一次听到《黄河大合唱》是在少年时代,在著名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有这组合唱歌曲。在那气势磅礴的乐章里,第一次感受到中国人民的苦难与抗争,体会到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直到如今,还能清楚回忆起当时看电影的场景和细节。后来,在学校组织的合唱队中,《黄河大合唱》几乎是不变的保留节目,我曾一遍又一遍地唱过这首回肠荡气的歌曲。九曲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在《黄河颂》里,我们能感受到黄河奔流的力量;从黄河船夫的号子声里,我们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黄水谣》里,倾诉的是对美丽家园的热爱;《黄河怨》里充满着对侵略者的仇恨;“保卫黄河”这同仇敌忾的怒吼,令一切侵略者丧胆,这是全中国人民的战斗呼喊:“啊,黄河!怒吼吧!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大型声音作品中的杰出典范,也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创作史上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1938年11月随着武汉的沦陷,我中华大片国土被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诗人光未然率抗敌演剧队赴吕梁山进行抗战宣传,在壶口附近东渡黄河,当诗人面对黄河的惊涛骇浪和船工们与风浪搏斗的勇敢坚毅,内心的创作欲望也如黄河波浪一样翻腾起来。1939年,诗人回到延安,就创作出了长诗《黄河吟》,并亲自朗诵了这首长诗。诗歌本身的荡气回肠和诗人充满激情的朗诵,又激发了作曲家冼星海的创作热情,不久,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就在战火硝烟中诞生了。六十余年过去了,《黄河大合唱》的旋律永远回荡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六十年前,延水河边,宝塔山下,聚集了一群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同时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延安颂》、《五月的鲜花》、《毕业歌》、《歌唱二小放牛郎》等,都是传唱不衰的优秀歌曲;《小二黑结婚》、《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也都是现代史文学艺术上的经典之作。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文艺发展的根本方向问题: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无产阶级的和人民的作家必须以为人民服务的态度,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的立场上去反映生活,必须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间去,才能够写出反映人民的生活、符合人民的需要的作品。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这些观念也许已经为不少人所渐渐淡忘,现在的年轻人知道有《流星花园》和F4、但不知道《小二黑结婚》的不在少数。作为文艺工作者,就更有责任和义务,时刻不忘记自己的使命,以优秀的作品奉献于时代和人民,给后人留下更多的如《黄河大合唱》这样的优秀之作。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的时候,再一次聆听《黄河大合唱》,一种庄严和感情油然升起于胸臆。是的,一个伟大的时代必须要有伟大的文艺作品,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正是这种史诗般的伟大作品,这是时代和人民的期待,也是每个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