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经济要闻

娥江周末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伯阳洞

高志林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

每当念及悠远而巍巍的中华科学史纲,总要想到东汉的那部玄妙之极的丹经道书《周易参同契》。

刚从江西龙虎山回到上虞凤鸣山,我仿佛穿越了幽梦一般的时光隧道,重返东汉。凤鸣山崎岖山道上的片片苔迹斑斑的碎石,如同书页一样被我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的翻遍,于是,我感觉到了凤鸣山的空气里至今还夹带着丹药的芳香。浓绿覆盖着的“阴阳双鱼”走向的山脊下,暗藏着一个阴暗潮湿的石洞,古野气很重。足印泉潭孵石,鸟音头上,泉声脚下,花香也不淡,其境恰是无上古美。

我老早就想它,这个汉魏以来神仙丹道派时代大戏的主角;我老早想同它会面,谈谈关于丹道史学的话题,从而解开那部千古丹经道书的鼻祖——《周易参同契》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周易参同契》的作者是魏伯阳。他是古越上虞人,晚年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洞穴之中度过的。因为,是他太神秘、太诡异,我才奇想着洞中最好能遇上几位足著游履,首戴方山巾的越儒,摇头晃脑地神侃一通丹道方术事。然而,这实在是件难事,就是连古代的圣贤,都很难神侃我的这位远古同乡心灵的神秘。也正因为他的孤异,才使得上古传统文化中的隐士——神仙史到了他这份上便转了个弯子。无论偶然还是必然,他使这个坐落在古运河边上的阴幽之洞,无疑成了漫长道教历史长卷中夹着的一个诡秘的符号。

伯阳洞又称凤鸣洞,原是由一方巨石裂隙而成的。洞顶开天,其上有条千古之藤,杆粗成树,枝叶严蔽,藤枝漫山,既遮洞天,又覆山脊。藤下有一股泉流,淙淙垂入洞底,激起一片珠烟,掀起阵阵雾风,不由人顿起一种荒远、落寞之感。清人陈炳留诗道:

白日忽风雨,洞中别有天。
两山空一隙,百道落飞泉。
怒起喧如鼓,抛空散作烟。
桃源何处觅,到此亦神仙。

据传,东汉末期,在道家与道教史上,曾产生过两个划时代的人物,一是魏伯阳,一是张道陵。

张道陵后来构成了道术传统的世系,宋、元以后,一直成为江西龙虎山正乙派张天师的世家,与山东曲阜的孔子世家互相并陈。在中国文化史上,能够以学术思想,造成一二千年世家的系统,也就是这么两家,可谓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而魏伯阳却代表了上古传统文化中的隐士精神——神仙。结果只有给人以“不知所终”的疑猜罢了。因此,来凤呜山祭奠或寻踪的人很少。即使有人来问津,也只是还记得这位神仙曾经留下过一部《参同契》,被世界科学界承认为“世界化学科学领域中的 ‘第一本这方面的著作’”而偶尔用其大名向国外炫耀我们中国的科学史而已,而在志趣、情调、人生境界上能与他心心相印的人大概已所剩无几。

因此上,这个古洞自然是不会有多少人在意的。

但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这古洞里仙去的亡灵,却被大海彼岸的日本人尊之为圣,他的《参同契》竟然还被选进了读书人的课本之中,作为科学的范文来读呢!

魏伯阳的《参同契》,确是绞尽脑汁写成的。有几朝几代的人,竭其毕生精力,从各个领域研究摸索过它,其结果都毫无头绪。宋代理学的大儒朱熹,便自称他的一生,对于这部书的研究,是以失败告终。可是他还是不甘心,为了避免阳儒暗道的嫌疑,继尔化名崆峒道士邹诉,注过《参同契》。

今人周士一教授,曾于l984年,应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之邀,赴英国与老外们共同研究,整整花了两个年头,才算完成了《英译<周易参同契>》初稿本。可见外国的科学界人士,对于我们的这位神仙是无上的崇敬。

魏伯阳著这部书的目的,说确切一点,是为了说明修炼丹道的原理与方法,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和原理。为了整理自古以来的传承,证明人为的修炼,可以升华而成神仙的传统学术,他不动声色地借《周易》的“理、象、数”,和周、秦、两汉用在天文物理学上的原理与原则的五行、干支之学, 以及道家老子传统的形上、形下的玄学原理,一齐融会贯通,为丹道的修炼程序,注脚了一套完整的说明。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完整”,仅仅是人们的有限认为。要知道,宇宙与人体关系的秘密,永远是一个无穷的课题,也是永远不可能彻底认识它的。从根本上讲,我们所谓的知识,只不过是一些名词罢了,我们所认识的那些事物,当然包括魏伯阳对宇宙、人体的参同。这些物原本就是存在着的,是人类不认识它,便就要好奇地研究它。至于这些东西本身究竟是什么,魏伯阳与我们都是不得而知的。因此上,魏伯阳的“参同契”,说白了,只不过是“丹道修炼”的原理,与《周易》、《老子》的科学而哲学的原则,“如合符契”罢了。然而,魏伯阳确实比我们早出l700年就认识到了每个存在物不仅是神秘的,而且也是神圣的。之所以神圣,是因为每个存在物都是大自然亿万年演化的结果,蕴藏着天地之精华。宇宙学上有一个“人择原理”,这样来解释人与宇宙的关系:宇宙之所以具有这样的规律、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图景,是因为不这样就不可能有人来研究它;不这样,就不可能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和今人对《参同契》的研究……

“敲开石壁曾飞饮,炼得金丹不卖钱。”伯阳洞右石壁小窦内所刻的魏伯阳自白短句依稀可辨。从中,我们可以想见当年魏氏的炼丹,确是为了探索人体科学的奥秘。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告诉我们:“整个存在使我吃惊,从最小的苍蝇到神下凡化身为基督的神秘,每一件事物对我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而最难以理解的则是我自己。”这就充分说明人是最难理解的。魏伯阳似乎在1700年前就洞察到了这一点,他就下决心进行了研究。

据当今魏伯阳研究者周士一教授注释,《参同契》的主要内容是“药物、服食、御政”这三大纲要。然而它又如《老子》这本书一样,它原始的篇章次序,究竟是如何的安排,确费我们的疑猜与稽考,这恰恰又赋予了道家犹龙隐约的风味,大可与老子其人其书的互比隐晦。但有一条,古人也好,今人也罢,所研究得出的结论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参同契》确系中国养生学的一部祖述宝典,也是最早研究身心生命奥秘的一部科学之书。

《参同契》曾经影响过汉、魏的医学、生物物理学,乃至佛学与禅学,直至后来道教的经典《黄庭经》中所谓的“上药三品,神与 精”等思想的产生,以及《龙虎经》等著作的问世,都是由《参同契》蜕变而来的,无非另加上了一些宗教神秘的观念而已。由此,也就实实在在地玷污了《参同契》本存的科学原理。

魏伯阳为何要把《周易参同契》写得如此不让人读懂呢?原来这并不是魏氏的故弄玄虚,只是魏氏在著这部书时,东汉的文运走向正处在变今而仿古的变革时期,这才导致了文章风格的异端。另外,魏氏为了想说明天地日月气象变化的宇宙规律,藉以证明人身生命活动的原理,是与天地宇宙变化的程序,有着共通活用的规则。因此,他全面引用了《易经》的“象数”原则和“老子”的理论,反复论证着“月亮的盈亏与人的精神衰旺关系,太阳的出没与人气血的盈虚关系……”然而总因先圣古人的言辞所占比重过大,才出现了“难以读懂”的现象。

这里不妨录下已译成白话的《参同契》中的几段文字:

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烦。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日月相薄蚀,常在晦朔间。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饮食,交感道自然。……

名者以定情,字者缘性言。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

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字里行间,说明的不都是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的理论注解吗?不都是进一步阐明着要以“锻炼精神魂魄,”以到达老、庄所谓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真人境界吗?因此,它才称得上是一部“综合道家科学学术与儒家哲学思想融化会聚在丹道的炉鼎之中”的著作。正是如此,全世界的化学科学家们,才视它为一部最早化学“科学”之书。

读历史不止于读史书,游览名胜、探考古迹也是一种读法。读中国的千年道教史,我以为很有必要去上虞读一读凤鸣山“伯阳洞”。

我举着相机不停地拍了几张“伯阳洞”的照片,我愿铭记这个阴幽的千古之洞,只是为了牢牢铭记住一句话:洞孤、藤孤、泉孤,全都没有关系,不须在乎;只是心灵——人的灵魂,绝然地不能安于其孤。

离开伯阳洞往风鸣山顶登去,只见得古洞前仍是空空幽幽的一片。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