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往往存在着设施欠缺、师资不足、教法单调的弊端。如何让农村学校艺术课堂充满生命力?市教体局的做法是:设立实验园区,辐射带动;开展课题研究,整体推进。 1999年,我市被确立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后,明确提出:要让农村艺术课堂充满原生态生命力,以艺术教育为切入口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市教体局在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在崧厦建立了艺术教育实验园区,确定艺术教育基础较好的18所中小学、幼儿园作为课题实验的基地。 与此同时,我市注重抓好艺教基础设施建设。市教体局从1999年起,每年专门安排15万元艺术教育课题实验专项经费,用于补助承担课题实验学校添置艺术教育设施和师资培训。近三年全市用于艺术教学器材的经费达500多万元,其中课题实验学校投入10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艺术教育的条件。 为培养艺术教师,市教体局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让有一定艺术基础的教师培训半年后改教艺术课,鼓励艺术教师进行学历进修,与大专院校挂钩培养艺术骨干教师,近两年选送60多名艺术教师分别去中国美院、绍兴文理学院等学校培训;开展艺教优质课比武;利用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基地面积培训中小学艺术教师。另一方面通过调研分析会、问题恳谈会、“零缺陷”专题报告会及专题讲座、课例分析观摩、个案演示解剖、教法擂台研讨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千方百计激活教师教学改革的热情,激扬教师教法创新的创造力。 1999年,我市承接全国艺术教育二级实验课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方法”这一课题实验任务后,市教体局即提出艺术教育实验总体方案,并确定《学校艺术活动课题研究》、《学校艺术教育本土化对小学生价值趋向影响研究》等22个实验子课题,提出了“着眼教育发展,立足乡土乡情,创新搞活课堂,让农村艺术课堂充满原生态生命力”的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了一系列研究活动。如“乡风·艺趣”农村艺术课堂大展示、“乡风·热土”农村艺教教法创新研讨会、“非常课堂”乡土艺教创新教法演示、农村艺教教法“个案追踪”、“零缺陷”研究答辩会、“一课一例一课”优课教法赏析等,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比武”、“送教乡下——名优教师示范课评价”、“教师素质风采展课堂创新大展示”、“土法追风——农村艺术课堂教法创新与区域文化研究”等活动,探究农村艺教教法创新的切入点。 带着问题去研究,带着理念去创新。全市上下艺术课堂呈现出红红火火的创新场景。如“个案零缺研究小论文比赛”、“土法创新课堂精彩片断评析会”、“优课点击”名优教师示范观摩、“案例解析答辩教法细化微格研究”等,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教法探究。崧厦艺教园区率先开展艺教教法创新现场会,围绕“伞”字做文章,开展园区一条龙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实验。各校教法创新艺潮汹涌,蒿坝镇小的“农技美术一体化”研究,把农村孩子对科技的热爱与美术、音乐课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金近小学的“童话一体化艺术教学”又把看的童话、学的童话、想的童话与唱的童话、画的童话有机结合,创造出了影响深远的童话艺术教学新经验;章镇山区小学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创造性地尝试“山娃子”艺术系列课堂教法,如“劳技美术大综合——根雕艺术”,利用石子、黄沙、树叶等开展的“自然生物与音乐大结合——身边的音乐节奏”,根据农具、土产开展的“家乡的歌谣案系列”等,出现了“时时有艺教的新课堂,处处有艺教创新的新作品,个个是艺教教法实践的能手”的农村艺教新气象。在浙江省中小学音乐美术教法创新和实践优质课比赛中,我市推选的一堂音乐、美术创新课获省一等奖;有18篇教法创新论文,分别获全国、省音美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有1000余幅学生作品获全国、省儿童画作品一、二等奖。( 顾松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