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宋建明) 我市今年抓住“台资板块”空前活跃的亮点,继续加大对台招商的力度。仅引资主战场之一的精细化工园区,上个月就组织了2次赴外地台商投资密集区的招商引资活动,签约2只,达成意向2只。 去年,我市利用台资陆续向岛外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本地机电、化工两大优势产业的优势企业赴台进行经贸交流与考察,广泛接触了岛内染料、颜料等行业的台商、台企,并在台举行较大规模的招商说明会,引发了一波台商来虞考察投资热。“台资板块”首次超过全市引资总额的半数,尤其在化工园区,随着“昶和”、“正裕”等台资企业的落户,带动了数百台商前来考察洽谈,并有效提升了我市化工产业的档次。 日趋活跃的“台资板块”自然成为我市今年招商引资重点挖掘的一桶“金”,三大招商主战场齐擂战鼓:精细化工园区突出引进科技型、绿色环保型精细化工项目,已列出对台招商的时间表,几乎每月都有招商活动,招商小分队在东莞、昆山、厦门等台商投资密集区开展驻点招商;上虞经济开发区则利用高新技术孵化器的优势,重点吸引高新技术项目,努力实现招商引资与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并辟出500多亩地设立外商投资区;利用块状经济优势建立起来的乡镇工业园区如崧厦伞业、沥海电化铝等,去年均成功引进台资配套企业,提升了区域经济竞争力,今年又利用块状集聚的优势,对台招商引资成效日显。 在对台招商中,我市制定三条策略以谋定胜局。一是在大范围招商的同时,今年特别重视专业招商、个别招商和中介招商,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近,我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正加紧筹备中,这对台资集聚和“以台引台”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二是特别重视引进龙头大企业,以达到带动一大批、引进一大串的目的,实行重点招商项目市领导重点联系,重点项目审办有关部门专人帮助办理。如落户我市一期投资近千万美元的台湾上市公司“昶和纤维”最近搞省级环评,市外经局、环保局、化工园区管委会等多次与省环保局取得联系,终于在春节前以较快速度顺利通过。三是大胆创新,将招商引资政策的“优惠点”和“激励点”前移,使投产获利后的税、费减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向降低台商的初始投入成本转移,实行“低门槛进入”的引资策略,大大提高了对台招商的竞争力。 为进一步做大“台资板块”,我市扎实落实措施:市财政今年安排300万元招商资金,“两区”及各乡镇、街道也落实相应的招商经费,确保招商有专人、有专车、有专款;市财政还拨出100万元专款作为奖励基金,乡镇、街道也拨出专项奖励款,以调动各级各类人员引资的积极性;我市还着力培育现有的台资企业,使“国祥”、“三荣”等一大批成功的企业成为我市优越投资环境最有说服力的宣传者,进一步增强台商投资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