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三名科学家分获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日三名科学家荣获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日瑞三国科学家分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两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解读二00二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 ●小柴昌俊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随想 英美三名科学家分获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7日决定,把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分别来自英国的悉尼·布雷内、来自美国的罗伯特·霍维茨和来自英国的约翰·苏尔斯顿,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 “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这些细胞死得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犹如秋天片片树叶的凋落,所以这种细胞死亡又称为“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生物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要。人体内每天都有上万亿细胞诞生,同时又有上万亿细胞“程序性死亡”,两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如果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就可能导致细胞恶性增长,形成癌症。如果不该死亡的细胞过多地死亡,比如受艾滋病病毒的攻击,不该死亡的淋巴细胞大批死亡,就会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艾滋病发作。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3位获奖者利用线虫作为研究对象,先后发现了“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并发现了与之相关的一些基因,证实了人体内也存在相应的基因。对这些基因的研究,有助于研究针对癌症、艾滋病和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新疗法。 返回页首 美日三名科学家荣获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8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以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赞这3名科学家为人类观测宇宙开启了两扇新的“窗户”,从而改变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方式。他们的重要发现使人类可以借助中微子和X射线这些宇宙中极其微小的物质,提高对太阳、恒星、星系和超新星等宇宙中巨大天体的认识。 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的新闻公报说,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早在上世纪30年代便预测了神秘的中微子的存在。在太阳和其它恒星内部发生核聚变时产生的中微子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因此尽管每秒钟有数万亿个中微子穿过我们的身体,我们仍然很难发现它们的踪影。 最终能够捕捉到中微子应当归功于雷蒙德·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前者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探测器,其主体是一个注满615吨四氯乙烯的巨桶。该探测器埋藏在美国的一个矿井中。戴维斯利用这个探测器,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成功捕捉到了约2000个来自于太阳的中微子。小柴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另一个巨大的探测器证实了戴维斯的成果。戴维斯和小柴还在1987年成功捕捉到了一个遥远的超新星爆炸后释放出的中微子。由于他们两人的发现,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学科——中微子天文学。 今年的每项诺贝尔奖奖金额均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07万美元),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将得到其中的一半,另一半则为贾科尼获得。 返回页首 美日瑞三国科学家分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9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约翰·芬恩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 返回页首 两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9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具有美国及以色列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 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说,把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半授予卡尼曼,是因为他“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 史密斯则由于在实证经济学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获得另一半奖金。皇家科学院说,史密斯为实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他发明了一系列的实验方法,从而为对经济学进行可靠的试验确立了标准。 返回页首 解读二00二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 据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基因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对它们的研究又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这些细胞死得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犹如秋天片片树叶的凋落,所以这种细胞死亡又称为“细胞凋亡”。 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诞生固然非常重要,但细胞的死亡也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受精卵分裂逐步形成大量的功能不同的细胞,发育成大脑、躯干、四肢等。在发育过程中,细胞不但要恰当地诞生,而且也要恰当地死亡。人在胚胎阶段是有尾巴的,正因为组成尾巴的细胞恰当地死亡,才使我们在出生后没有尾巴。如果这些细胞没有恰当地死亡,就会出现长尾巴的新生儿。从胚胎、新生儿、婴儿、儿童到青少年,在这一系列人体发育成熟之前的阶段,总体来说细胞诞生的多,死亡的少,所以身体才能发育。发育成熟后,人体内细胞的诞生和死亡处于一个动态平衡阶段,一个成年人体内每天都有上万亿细胞诞生,同时又有上万亿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健康的机体中,细胞的生生死死总是处于一个良性的动态平衡中,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人就会患病。如果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就可能导致细胞恶性增长,形成癌症。如果不该死亡的细胞过多地死亡,比如受艾滋病病毒的攻击,不该死亡的淋巴细胞大批死亡,就会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艾滋病发作。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科学家就开始探索“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奥秘。要揭开这一奥秘,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对象,像细菌这样的单细胞生物太简单,而像哺乳动物这样由大量细胞组成的生物又太复杂,科学家最终选择了线虫。线虫长仅1毫米,细胞数量不多,功能也不复杂,而且它身体透明,便于用显微镜观测。 布雷内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正确地选择线虫作为研究对象。这一选择使得基因分析能够和细胞的分裂、分化,以及器官的发育联系起来,并且能够通过显微镜追踪这一系列过程。霍维茨发现了线虫中控制细胞死亡的关键基因并描绘出了这些基因的特征。他揭示了这些基因怎样在细胞死亡过程中相互作用,并且证实了相应的基因也存在于人体中。苏尔斯顿则描述了线虫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具体情况。他还确认了在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控制作用的基因的最初变化情况。 这3位获奖者的成果为其他科学家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提供了重要基础,后来科学家又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科学家们发现,控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有两类,一类是抑制细胞死亡的,另一类是启动或促进细胞死亡的。 返回页首 小柴昌俊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随想 据新华社东京10月9日电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小柴昌俊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日本引起轰动,日本科学界乃至整个社会都为之欢欣鼓舞,在经济低迷、股票暴跌、社会治安变差等坏消息不断的今天,这一喜讯着实令日本人高兴。 日本人高兴是有理由的。首先,小柴获奖是对日本整体科技实力的肯定。众所周知,“科技立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投入的科研经费仅次于美国,2000年度美国为2280亿美元,日本为1305亿美元;日本的科研人员数量也是世界第二,截至2002年4月1日,日本科研人员达72.8万人,仅次于美国的110多万人。正因为如此,小柴昌俊才能继2000年白川英树、2001年野依良治获诺贝尔化学奖后,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都是科研攻关小组的负责人,在科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像群山的主峰,又像大合唱中的领唱。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他们的表彰也是对他们身后无数无名英雄的肯定。日本科学界人才辈出,整体实力强大,因此连续三年获奖也不足为奇。 其次,这是日本基础科学实力雄厚的证明。自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日本共获得11个诺贝尔奖,其中物理学奖就占4个,除了江崎玲於奈1957年发明的新型半导体直接应用于生产之外,其他3人都是在理论物理学领域颇有建树。汤川秀树早在1934年就预言了介子的存在,朝永振一郎主要从事介子和其它基本粒子关系的研究,小柴昌俊则捕获到超新星大爆发时释放的中微子。这些都说明日本在理论物理学领域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 再次,这还说明日本人为之骄傲的东京大学确实是世界一流的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就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重大自然科学国际奖项的多少是一个重要指标,而享誉全球的诺贝尔奖就可以说明一定的问题。日本在过去53年中,共获得11个诺贝尔奖,得主全是东大毕业,其中有好几位都是东大的教授,这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东大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返回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