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月球”乃大势所趋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探测与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外星球,所以月球是人类走向深空的首选目标,也是人类探测太空并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前哨站与中转站。 人们以前只能靠肉眼观测月球,直到16世纪望远镜发明以后,人们才发现月球上有环形山。真正对月球的了解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1959年至1976年,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45个对月球的各种探测器,取得了很大成绩。前苏联的“月球号”拍摄了月球另一面的照片,把月球的整个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伟大壮举,运回382公斤的月球样品,并把人类的脚印深深印在了月面上。 月球探测从1976年以后沉寂了近18年。一方面是因为大家意识到,虽然人类登上了月球,但耗资太大,效率太低、探测水平不高,所以必须要采取新的思路、新的技术和新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有冷战结束和前苏联解体的因素。经过总结和反思,198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提出了“又快、又好、又省”新的空间探测战略,1989年老布什宣布要重返月球。1994年,美国发射了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科学研究上都具有更高水平的“克莱门汀号”环月探测器,不但开始了全月面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探测,并意外发现了在月球南极区水存在的信息,从而掀起了新一轮的探月高潮。 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加大、载人航天等主要空间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空间军事活动的需要,月球已经成为各国21世纪深空探测的首要目标。目前,美国、日本、欧空局、俄罗斯,还有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和组织都制定了探月计划,并酝酿在近20一30年内联合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开发和利用月球的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从各空间国家月球探测计划以及相应的科学目标可以了解到,未来月球探测与研究的走向必将是朝着如何利用月球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以及独特的环境资源方向发展:①月球能源的全球分布与利用方案研究;②月球矿产资源的全球分布和利用方案研究;③月球特殊空间环境资源(超高真空、无大气活动、无磁场、地质构造稳定、弱重力、无污染)的开发利用;④建立月球基地的优选位置、建设方案与实施研究。 从发展的角度看,未来的月球探测器不再是单一功能,而是集月球轨道器、着陆器和中继星于一身的一体化设计。如日本计划在2003年发射的“月神”号探月器不但携带了将进行全月面探测的绕月卫星,而且还携带对月面进行实地勘测的着陆器。未来的月球探测工程还是一项长周期、大投资的重大工程,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自完成,国际合作是发展的需要。 中国不能做探月的旁观者 1984年,联合国通过了《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简称《月球条约》),规定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团体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月球的探测、开发与利用是没有政治边界的,谁先到达,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利用。 整个航天技术分为三大领域:卫星应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我国在前两项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深空探测现在还等于零,而开展月球探测将是我们实现深空探测零的突破的最佳选择,不光能改变我国深空探测的落后局面,而且它对我国经济与高新技术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它能使我国早日成为在空间活动方面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家,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中国探月万事俱备 从1962年开始,我国学者特别是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的研究人员就开始了对“月球号”、“徘徊者”、“勘测者”、“月球轨道”和“阿波罗”等月球系列探测器进行跟踪性与综合性研究,参与了Apollo一17样品的研究工作,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合作性研究,积累了相当的研究基础,形成了一批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基础研究队伍。在工程技术方面,我国现有的运载火箭与发射场能适应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基本要求;月球探测器的各分系统如结构、热控制、姿控、轨控、电源、测控、数据管理等系统大部分可继承已有的研制成果;我国已具有多年研制空间环境探测器和空间遥感器的能力与经验;我国现有的地球测控网完全能完成月球探测、遥测、遥控。所有这些都为实施我国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可以看出,中国开展月球探测已经不再是一个梦,而是具备了实实在在的能力。 中国的探月不会重复别人的工作,虽然我们起步很晚,但起点很高,而且花钱不多。随着航天技术的日臻成熟,探月成本已经大大降低。 例如,美国在1998年实施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月球勘探者”计划,只花了6200万美元,远低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印度拟议中的首次月球探测计划总投资也仅约合人民币7亿元。我国完全有能力采用经济适用的空间技术,把首次探月成本控制在10亿元之内。 正在酝酿中的第一次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射卫星到月球轨道上,重点对月球的形貌特征、资源性元素分布规律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初步探测。第一步是做卫星探测。第二步是软着陆,再加上月球车,在月球上进行探测。第三步派机器人上去,选择一个最好的地方采样,然后要返回,为载人返回做准备。 目前,我国一期探月工程的综合论证已完成,科学目标、工程技术实施方案也已落实,可以说,一切已是整装待发。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鲜艳的五星红旗同样会插在离我们38万公里远的月球上。 (摘自《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