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江边,东山脚下,一千六百多年前一代名士谢安曾经在此“东山再起”,成为当时著名的政治人物。而今却有这么一位残疾人,他立志在此开荒种地,办起了东山综合农场,并成为浙江省十佳再就业明星,他就是残疾下岗职工喻平。 残疾,从小磨练了他顽强的性格下岗,但不能失志 喻平的人生道路是在辛酸、坎坷中成长起来的。童年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有着一个美好的回忆,可他自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先天性下肢肌强直”,使他胯部不自由,膝盖不能弯,脚肌乏力,蹲不下,走不快。上学了同学们跑步、打球、追逐,而他只能在边上看看。残疾!伴随着他的痛苦、眼泪和沮丧,也正因如此,从小磨练了他顽强不屈,刻苦坚毅的良好品质。 1978年,喻平以优良的成绩高中毕业,次年被分配进入上虞信托贸易公司工作,在当时这个被认为还不错的单位,喻平工作了15个年头,凭着他的勤奋刻苦,从营业员到商店负责人,历年被评为单位和系统的先进生产工作者。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制的深化,1993年,商店被出租,喻平下岗了。从熟悉的充满自信的工作岗位上走下来,他的精神一下子恍若跌入了万丈深渊。在那一个个静静的深夜,喻平想起了小时候父母背着他跑遍全国各大医院诊治的情景,虽然花去了大量的钱财和心血,但终因不治之症而终身残疾,从童年到青年到走上工作岗位,现在人近中年,一个靠领工资养家糊口的汉子,怎能眼睁睁看着全家生活陷入困境? 然而一个残疾人要重新找到工作实在太难了,没有单位愿意收留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寻找和失望中,喻平想到了自谋生路,他跑市场,灵市面。农民出生的妻子理解他,女儿期望他,于是他借钱去义乌批发市场进货,第一次做起了地摊生意。拥挤的人流,沉重的包裹,残疾而又矮小的喻平步履艰难地穿行在人群中间。记得有一次他扛着大包小包从汽车上跌下来,身体重重地摔在地上,痛得他足足坐了半天,才慢慢起来。在常人看来一些轻而易举的小事,对喻平总要加倍地付出,其中的艰辛,只有他才能够亲身体会。 披荆斩棘,只为开创一条再就业新路 设地摊,摆菜摊,最终都因受身体残疾的影响不很理想,那一年他冒出去农村走一走的念头。喻平幼时随母亲在上浦长大,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特别喜欢亲近大自然,在走访中他看到农村抛荒山地严重,感到很可惜,再加上农村由于信息和人才缺乏,他觉得农村也许比城里有发展前途,于是他萌生了下农村“上山下乡”的意向。正好当时上浦镇有一片荒山无人耕种,1994年9月,喻平与上浦镇订立了承包荒山90余亩的合同。 喻平承包的荒山在东山脚下的一个山岙里,六七十年代曾经是镇里的一个五七中学,但现在20多年荒废不用,十多间低矮的平房早已破败不堪,房顶已经坍塌,窗户连窗框都已不见踪影,留下的只是一片断垣残壁。从山岙口望去,满山的荆棘已找不到一条进山的道路,野草和灌木长得比人还高。喻平用向亲朋好友借助的钱买了几把锄头铁耙,叫了几位农村的老人,开始砍柴修路,找水生火,以最原始的方法,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现已70多岁的方水泉是喻平的姨夫,也是最初和喻平一起开垦农场的老人。他指着修葺后的房子说,当初我们用竹簟挡风雨,用薄膜糊窗户,晚上听着一些不知名的野兽的啼鸣声,白天修房舍、开荒山,苦呵!是我的外甥鼓励我。我外甥这么肯吃苦,我能不帮他吗? 身体跌倒了可以爬起来,精神滑坡了就再也起不来了 外表看上去今年已40有余的喻平只有1.53米高,再加上腿脚残疾,个人的力量实在难以与常人相比,但开荒山、搞种植、建棚舍、搞养殖,样样都得他自己动手。第一年他养殖了5000余只鸡鸭,但由于缺少经验,到出售时只剩下2000余只;养殖的猪,又因投放饲料成本过高,出售价低而无利。再加修建棚舍、购进苗木又花去大笔资金,农场经济严重亏损,债主纷纷上门讨债,赊欠饲料公司的十多万元的货款也难以支付。这时一些支持他的人动摇了,他们怀疑说:“四肢健康的正常人都从农村往城里跑,你一个行动困难的残疾人从城里往山上跑,呆得不能再呆了。” 初次创业的失败,使喻平认真地反思,他望着辛勤改良好的山地,修建好的猪舍、鸡棚,抚摸着起茧的双手和残疾的下肢,相信自己再就业的路没有走错。为了开辟市场增加收入,他投资7000余元,购买了一辆残疾车。学会开车后,他天天进市区跑市场,谁知20多天后,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使他本已残疾的左腿又再添新伤。医院检查,左腿平胫骨粉碎性骨折,动手术、上石膏,躺在病床上,花去医疗费2万多元。伤好出院的那天,喻平又要往农场跑,他和女儿说再见,女儿望着他,一声不响,看了一会突然“爸爸”一声就大哭起来。喻平的心酸了,他也流泪了。做爸爸的没有给你父爱,但你会理解的,爸爸没有退缩,以后你会为有这样一个自强不息的父亲而感到自豪的。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喻平最爱唱的是这首歌,他常常以此激励自己。几年农场生活,喻平俨然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而且更具知识型和技术型,他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购买书籍学习技术,试着给畜禽治病,学会了给猪、鸡看病打针。第二年经过调整结构,悉心经营,第三年春,农场经济从亏损中走了出来,他还清了债务,走上了良性发展的成功道路。 路是人走出来的,创业的道路没有止境 经过8年奋斗,目前喻平和他的上浦东山综合农场已有山地300多亩,其中杨梅200多亩,板栗、雷竹、茶树、蚕桑、青梅等80多亩,还有小型的鸡、鸭、猪养殖场和鱼塘,资产总值已达70余万元,在创业的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随之而来的各种荣誉也给他戴上了耀眼的光环。所在地上浦镇命名农场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1997年他被评为“上虞市首批农村青年星火示范基地”,1998年“上虞市十佳农村青年带头人”、“上虞市十佳再就业明星”、“绍兴市再就业明星”,1999年“上虞市残疾人种养十佳”,2000年,喻平还被评为“浙江省再就业双十佳先进个人”,今年他又被评为“绍兴市十佳再就业明星”…… 指点着挂在墙上的一块块奖牌,喻平感到无尚的欣慰,毕竟自己的一番艰辛和汗水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赞誉,但自强的他并没有沉醉在荣誉堆里,他永远忘不了那些曾经支持过他的领导和亲戚、朋友,荣誉更激励他奋斗不息。就在记者见到他的那一天,他刚刚从省残联组织的残疾人电脑培训班上学习回来,他翻开红彤彤的电脑结业证书说,他打算上网做主页,以后东山农场要推介出去,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 与那些传统农民相比,喻平有他的毅力和吃苦精神,但更具现代农民的科学精神和经营头脑。他多次主动参加一些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和辅导活动。在他的书架上有一本农技信息书,上面刊登了全国各地的农业实用技术信息来源,他已与其中的几家电话联系,意欲购入新技术。特别是前年他承包了200多亩杨梅山,山上的杨梅种植虽已有十四五年,但从未结果,当年他请省农技专家梁生苗前来指导,经过嫁接、整枝等培管措施,杨梅生了。这还不够,今年下半年他还打算搞杨梅大棚,“果树大棚设施栽培”项目已经科委审批立项。 果桑的提前上市、杨梅的大小年调节、波尔山羊的引进……说起农场的发展前景,喻平似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经。昔日的东山隐居之地,而今成了喻平大展现代农业蓝图的理想场所。喻平从失败中走过来,走着再就业的辉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