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社 会 广 角


一名“老破”变成老板的故事

      

开春,省板栗之乡岭南乡的雅庄村举办板栗栽培技术训练班,慕名请下管镇的一位种植大户去讲课。在培训班上,这位“土八路”讲得头头是道,在场的农户不时点头称好,因为这位汉子讲得符合实际,又通俗易懂,怪不得栗农们听得津津有味。可你哪里知道,这位如今被市委组织部、市科委聘任为农村“星火农技师”的山农,过去曾是出名的“破脚骨”呢!

他叫周顺太,今年已经60有余,家住下管镇洙溪村。说起他的事,还得从他中年时开始。那时正处于非常年代,一切都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年夏收夏种,他插秧达不到密植规格,被生产队长发现后,当晚就把他当作破坏“双夏”生产的活靶子批判。对此阿太极为不服,当场顶撞了干部,从此后他成了批斗会上的常客,而他则认为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越发不可收拾,除夕夜跑到村支书家耍无赖,大年初一上大队长家骂娘,在歧路上越走越远,直到走进大墙进了“宫”。

几年后,周顺太回到了家乡。“呀!变样哉。”他展眼望去,一处处荒山疏林变成了一山山板栗竹林,一间间平房草屋换成了一幢幢新楼。走进左邻右舍,眼见一块块“五好家庭”、“开发先进户”的牌子挂在墙上,耳听干部讲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前那种批来批去的现象全不见了,镇村干部和农户们还常登门问寒问暖,鼓励他堂堂正正做人,艰苦创业致富,村里还把1幢占地300多平方米的房屋无偿供他使用。镇党委书记王世校亲手把写有住宅、办公电话号码的联系卡送到他手中,并说:“有困难尽管找我。”这一切深深打动了阿太的心,他回想了自己的前半生,终于悟出了做人的正道,“干违法乱纪的事,到头来自讨苦吃,有劳而不劳,哪怕最穷也无人爱惜”。从此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以前损失的时间争回来。

有了理想,奋斗目标自然而来,周顺太把目标瞄向了山上。在村里的支持下,他先后承包了后山湾、前山岗、石龙等7处陡坡岩石山,一心扑在营造绿色银行上,一年中有340多天风雨无阻在山头,为延长劳动时间,他还常带着干粮上山作中餐。就这样,在5年时间里,他用旧了8把锄头,伐钝了5把砍柴刀,先后在山上投入了5万多元资金,终于把80多亩荒山陡坡改造成一块块梯田,分别栽上板栗、日本甜柿、黄花梨、青梅等经济林,还建了一个苗圃,被镇确认为种植大户。

为使这批栽在岩山瘠土上的经济林优质高产,老周还虚心学习科技知识,他先后到陈溪、丁宅等地拜了3位省、市科技示范户为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实践探索,他掌握了“苗接”改“根接”技术,缩短了育苗培育时间;改纯施化肥为增施含多种元素的菜油沉渣、农家肥等有机肥,以提高产品内质;全面人工矫正树型,延长林间日照,提高结果率和删摘密果、病果以促粒大饱满等一整套技术措施,促使了幼苗的早成林、早投产、早收益。

汗水换来名利双丰收,如今周顺太开发的7处经济林早已全部投产,去年已出产板栗、青梅等90多担,今年据目前结果情况分析,仅板栗就可采收80多担,按他自己的话来说,今后我每年在山上至少能领到1万多元养老金。

过去的“老破”如今成了老板,人们对他刮目相看,本镇和外乡镇的一些村还常请他去讲课,作辅导呢! 

(周森根)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