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正式的执照名称还没批下来,徐杨华为自己取好的“虞南山珍农产品经营公司”的牌便没有挂在门前,而他自己的名字和联系电话号码在他临街的房门旁大而醒目,无声地告诉着我们和路人,这房子的属性。 徐杨华是去年才买下的这幢原粮管所的用房,兼做收货的场所和临时的家。宽敞的院子和房间,几台磅秤占据着主要位置,一张条桌上放着半新的计算机和几张报纸,像是徐杨华算账计量的台面了。 徐杨华告诉我们,今年春笋收购到现在已达90多万斤,旺收时节达6万斤一天,雇了六七个人还忙不过来。正说着,有村民来卖笋,还没等徐杨华起身,旁边一直坐着笑眯眯倾听的一位精瘦老者嗖地站起身,边走边回头跟徐杨华说了两个字“罗氏”(音)。徐杨华答应了一声。原来老人就是徐杨华的父亲,刚才说的是老一辈贩销行的人说的行话,“罗氏(音)”即为四毛一斤。 看着我们稀奇的表情,徐杨华不无自豪地谈起了父亲,他说,我是在父亲腿肚子边转出来的,我干到今天,都少不了父亲在前头领着。 现年75岁的父亲,14岁起便在下管的山货行做伙计,1983年前后,国家号召发展个体户,下管镇里开起了大大小小的山货行,而其中规模最大影响也大的下管山货协理行,徐杨华的父亲便是几大股东之一。“那时山货行的经理还代表上虞到绍兴介绍经验去呢!”一旁的一位镇干部插话说,而徐杨华的父亲在一旁只微微笑着,不出声。 父亲带着徐杨华走乡串岭,也带着徐杨华接触一个又一个收货的客户,让徐杨华吃足了苦,也给徐杨华留下用之不竭的网络资源。徐杨华记得,他第一次贩下管栗子到杭州去卖,谁知收来五毛一斤的栗子,在杭州七毛一斤都有人抢,那一笔就赚了150元钱,20多年前的150元钱,让徐杨华足足兴奋了一段时间。几十年的风雨磨炼,让徐杨华爱上了贩销这行,等到父亲年纪大了,徐杨华便成了后继者。 现在徐杨华有五六十家固定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他收来的山货供不应求。粗粗估算,仅一年的笋和笋制品,经徐杨华的手,俭民村每户人家平均就可收入800多元,全村480亩笋用山没有一颗笋卖不出去,而且收购价都比市场价高出许多。从不欠农民一分钱,这也是父亲面传身授的,搞贩销最重要的是“诚信”,取信于客户,取信于农户,这就要求以实实在在的价钱和质量来说话。像春笋,收购来之后必须分级分档次归类,才能适应不同客户的需要,再忙的时候,也要分到位,不然货被退回是小事,你的信誉就没有了,就会影响到生存。 徐杨华有着久经历练后过人的对市场的敏锐性,去年搞下管板栗贩销的,春节前的收购价和之后的出手价几乎一样,由此90%以上的贩销户都亏损,而徐杨华则早在春节前脱了手。 徐杨华现在是俭民村的行政负责人,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有三四户人家搞起了贩销。徐杨华的父亲说,他们是遇上了好时候。以前走村入户上门收货,还要遇上收税的,收票的,稍有不从,给你戳破收货车轮胎那是轻的。现在,连特产税什么的都有减免,收货也有“绿色通道”,镇领导还和大户挂钩,环境好得真不能比了。 在告别徐杨华父子出门的时候,我们偶然中看到了那块曾经辉煌一时的“下管山货协理行”的牌子,旧迹斑斑的牌子似乎说着下管山货行变迁的故事,有变的,也有不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