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经济要闻

娥江周末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总编信箱

 

娥 江 周 末


躬耕梨园半世纪

本报特约通讯员 邵鹏飞  记者 陈智尧

      

《女儿红》、《金殿赐鸩》、《孝女曹娥》……这些剧名可谓耳熟能详,越剧迷们对其剧情更是如数家珍。可是,要问起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的原著者,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这位“大名鼎鼎”而又普普通通的剧作家就住在东关街道镇西居委。要不是经人指点,我很难将眼前这位笑容可掬、如邻家老伯一样的老人同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这样的称号联系起来,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何仁山老师。

何仁山,1938年5月出生于上虞东关。1954年就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处女作《黄鳝将军》,从此走上文学之路。1960年开始从事专业戏剧创作,已先后创作大型剧本30余部,多次获“田汉戏剧奖”、“浙江省优秀剧本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

上面这段简历是从何老师出版的集子《女儿红》的扉页上摘抄的。我和何老师素昧平生,这次冒昧拜访,打断他的写作,何老师不但毫无愠意,而且亲自沏茶,还题名赠送著作一本。在浓浓的茶香里,何老师用富有磁性的嗓音,缓缓和我道来……

何老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爷爷是清朝进士,官拜翰林。父亲大学堂毕业,在东关开办私立“仁端”小学。家庭环境的熏陶,让幼小的仁山耳濡目染,还在读小学时,他就读遍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为了读懂这些,小仁山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就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弄懂为止,有好几次一边烧饭,一边看书,结果把饭烧焦了还浑然不知。小仁山另一大爱好是听民间故事,一有机会就缠着姥姥、外婆讲神仙鬼怪的故事,也常常跑到村头听大伯大爷讲各种稀奇古怪的传说。每逢村里太庙演大戏,那是小仁山最快乐的时候,他可以目不转睛地整整看一个通宵,一点也不会觉得累。别的小孩子是看热闹,而他却在看“门道”,一颗戏剧的种子已在心头萌芽。何老至今清楚地记得,在读初中时,看了第一部彩色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他深深地被其优美的旋律、抒情的唱腔、曲折的情节打动、折服,一股创作冲动不禁油然而生。根据流传在当地的一则神话传说,何仁山动手写起了剧本,一部洋洋洒洒8000字的大作《黄鳝将军》很快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寄来“润笔”26万元(旧币),在小镇引起轰动,要知道当时一年的书杂费为10万元。小仁山大大方方地请同学们吃了一顿,接着,天津美术出版社还根据剧情出了连环画。

初中毕业后,由于家道中落,小仁山未能继续求学,16岁的何仁山担任了东关区文化站站长。在工作中,他与各地剧团有了密切的接触,深入了解到演员走台、着装化妆、舞台布置等戏剧舞台艺术,为进一步创作打下基础。1960年他远赴湖南长沙越剧团专搞戏剧创作,文革时被派往章镇龙浦“支农”十年,1981年调入丽水地区越剧团,期间赴中央戏剧学院进修一年,1991年至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直到退休。

曲折的人生经历不但没有消磨何仁山的意志,反而使他积累了更多的第一手素材。何老的戏剧作品大都源于民间,大量运用俚语、方言,朴实无华而又寓意深远,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现实意义。著名剧作家、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薛允璜评价何仁山的戏剧作品“如品尝绍兴黄酒甘美醇厚,雅俗共赏”。

退休后,何老仍笔耕不辍,且收获颇丰。他创作的小戏《少年闰土》在全国首届蒲公英大赛中获戏曲创作金奖,这几天正应邀为上海越剧团写一部小戏,反映改革后我市崧厦人如何做大“伞”业的故事,现已完成初稿。马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播放由他写的剧本改编拍摄的五集越剧连续剧《太平私盐案》,前几天中央电视台已将样带寄到家里,越剧迷们可在春节期间一饱眼福了。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