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当我初见徐达生时,那宽额广颐的脸相,那充满智睿的眼神,那硬朗挺直的身板,以及他那精妙绝伦的言辞——似从生命的深根处透出来的亮光,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 以后,随着交往的频繁,一个耿直、执着、理智、深刻者的形象,便在我心里不断丰满成型。我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大山的儿子。与之俱来的,则是一个又一个丝丝入扣、动人心弦的故事。这一串串故事,似一种种情绪攫住了我,在驱使我,拨动着我的思绪。 一 在浙东四明山麓,一条潺潺流逝的下管溪,犹若慈母浓浓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令她骄傲、自豪的子孙。1951年10月1日,徐达生就出生在上虞市下管镇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在下管溪玩耍,喝着溪水长大的徐达生,有一年有幸目睹了邻里同乡、一代名人徐懋庸重返桑梓的场景。前辈徐懋庸满腹经纶的儒雅,侃侃而谈的神采,幽默机敏的妙趣,着实令尚在读小学的徐达生大大地开了眼界。恍如被蓦然拨亮了的灯盏,少年之时的徐达生因此得以豁然开朗,并暗暗立下誓言:要向徐懋庸先生学习,立志做一个有知识、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由于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作人员,所以徐达生从小就喜欢乘火车,寒暑假时,他常往父亲那儿跑,在萧甬线上来回乘,真可谓从小“见多识广”,于是曾梦想今后当记者,走天下…… 岁月如驰,光阴荏苒。转眼到了1968年。3月12日,刚满16周岁不久的徐达生,带着对人生的向往和对理想的憧憬登上了北上的列车,跨进了淮河岸边的一座军营,成为某部特务连的一名战士,后来又调往陇海铁路以北的某特勤分队。在最初的军旅生活中,他学会了站岗、放哨,刺杀、射击、投弹、擒拿、格斗。由于表现出色,他在17岁那年入了党。入伍第三年年初,他被任命为某执勤分队排长,带领战士们摸爬滚打、看守执勤。1970年7月,他登上了改变他人生命运的舟楫——晋升为安徽省军区某部专职新闻干事,此时,还不到19岁。从此,徐达生与新闻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了挥之不散的情韵。 1978年,徐达生拥着对新闻工作的魂牵梦萦转业到了浙江省邮电管理局。虽说,开始几年他被安排在局办公室任秘书,然而,对新闻工作的那份可贵的追求,恰似一股无穷的力量时时冲击着他的心房。是啊,徐达生何时有过偃旗息鼓之念呢?担任秘书工作,不是为自己搞好业余新闻报道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么?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徐达生与孤灯为伴,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有关邮电工作的新闻报道。当徐达生的名字频频出现在《人民邮电》报、《浙江日报》等新闻媒体的时候,徐达生兼任了邮电部《人民邮电》报驻浙江特派记者。出色的业务能力和组织协调水平,令他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收获成功。从1985年2月起,徐达生先后任浙江邮电报社副总编、副社长,总编、社长。1989年5月,他又兼任《人民邮电》报浙江记者站站长。如今,他还担任省记协理事、省报协理事、省记协专业报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邮电记协常务理事、半月谈杂志社浙江通讯联络站副站长、新闻实践杂志社编委。 弹指一挥间,从部队任专职新闻干事起至今,徐达生从事新闻工作已经整整30年了。短短的人生星河,能有几个30年?30年又能有几多轮回?30年春秋,30年辉煌,徐达生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新闻工作,把最亮丽之彩涂饰在了人生底色上。 对30年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徐达生来说,这30年他干得最踏实、最酣畅,他无怨无悔。他知道自己的本性,明白放弃的和得到的分别是什么,因而他总是竭力保持自己不被扭曲的判断、不被搅浑的平静,最终找到了真正属于他自己对于事业追求的独特的方式。他对新闻事业付出的多,反过来得到的亦多。仅1991年以来,他就摘取了多项桂冠:1991年11月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3年11月荣获首届全国邮电优秀新闻编辑奖;1994年,因为抗洪救灾报道工作成绩突出,受到中国记协表彰;1997年12月,因担任省记协专业报工委秘书长成绩显著,受到省记协的表彰。 二 “总编,不光是领导,首先应是记者、编辑。”这是徐达生多年担任总编后悟出的一个真真切切的道理,而其中他又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呵! 自走上总编岗位以来,徐达生亲自采写并发表的消息、通讯、言论、署名文章和拍摄的图片及为主编辑的重要稿件就达3000余篇;作为《人民邮电》报记者站站长兼记者,所采写的稿件在《人民邮电》报和其他新闻单位发表达400余篇。采写或编辑的作品,获各类好新闻奖60余篇,其中大部分为全国邮电报好新闻奖和浙江省好新闻奖。 “下水”当记者与编辑,不仅为其他同志树起了示范的标尺,更是得其甘苦而对当总编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编辑部的同志,谁也不会忘怀,是徐达生总编“拼命三郎”的精神时时感召着他们,鞭策着他们。在报社,作为总编的徐达生在编辑、采访写作的数量上始终处于“第一”的位置。更令报社同志情不自已的是,10多年来,每次发生台风、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他总是带头深入到一线采访。险情就是命令,哪里有险情,那里就能看到徐达生采访的身影。 一个出色的记者和编辑,血脉里涌动的必然是良知良能,他必然肩扛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竭力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用明眸去看察社会的美丑善恶,用利笔去展演人世的风云变幻,用悟性去放送自我的真知灼见,徐达生便是这样一位新闻实践者。 1994年,徐达生了解到杭州市电信局面临国际数据通信高速发展的形势,根据邮电部和省局关于发展数据通信的指示,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经成立杭州电信局数据通信分局,且已经有良好的实绩和公众信誉度时,他趸拥一份新奇,更带着一份惊讶,敲开了数据通信分局的大门。当他参观了所有的设备,听取工作运转情况的介绍,特别是当他与职工们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时,他突然发现:数据通信分局在较短时间内,能够树立自我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令中国银行省分行、杭州市农行、市汽运公司、西冷集团、娃哈哈集团等30多家单位纷纷向杭州数据通信分局提出为其提供公众数据通信服务以及有关增值服务的要求,不就是因为有23名高学历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甘心为数据通信事业奉献青春的“白领”们的存在么?他们的言行举止,不是从一个侧面折射了电信部门广大职工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么?不也昭示了他们积极跻身世界先进电信技术行列的一种信心、勇气和智慧么?张望着他们那一张张并不生动但蕴含无穷内容的脸,一种在喧嚣的都市中未曾有过的恬淡,徐达生心中油然而生无限的敬意和深切的震颤,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白领风采》一稿。此稿在全国邮电报好新闻评比中,被中国邮电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一等奖。 平日里,徐达生总是做着有心人,任何有新闻价值的东西都躲不过他的眼神,掠不过他的耳廓。 1996年8月的一天,徐达生在杭州市邮政局参加会议时,听说了这样一件事:杭州市邮政局为确保高校录取通知书迅速无误地送达,7月就在报刊上登出《公告》,提出了专人收送、本人接收等6项服务承诺,各营业网确定了专门收寄、分拣和发送的人马。然而,当绝大多数中榜生的录取通知书送达后,剩下的6名考生几经查找,还是未能找到。在当地新闻媒体的支持下,杭州市邮政局公布了这些中榜者的姓名和误写的地址,结果1天之内就使4名自己还蒙在鼓里的中榜者喜出望外。杭州市邮政局对考生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爱,对邮政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徐达生。假若我们所有的邮政部门都能像杭州市邮政局这样进行换位思考,热情周到地关心广大考生,都能举一反三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邮政工作,则何愁邮政工作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如此想着、念着,徐达生再也按捺不住自己骤然涌动的情感,他立马打电话通知本报记者前去采访,初稿写后,他又作了精心的修改。此稿送新华社通稿后,还在本报以《杭州邮政局登报找考生》为题发稿。稿件一经刊发,自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此稿在浙江省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三 作为记者、编辑,徐达生是优秀的;作为总编,徐达生则尤为出色。 上任伊始,徐达生就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报社的重大新闻宣传报道方面。因为他深深懂得,能不能组织重大报道,如何组织重大报道,能够衡量一个总编的政治水平、新闻业务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10多年来,他既有探索的艰辛,又有开拓的风险,然而,更多的则是成功的喜悦。他曾组织了浙江邮电“两化一翻番全覆盖”、“齐心协力打硬仗,完成两个一百万”、“乡乡通光缆,一切为群众”等重点报道,深得领导和读者的褒奖。进入“九五”以后,随着浙江通信事业发展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徐达生脸上绽开了一道道舒坦的笑韵,心儿跃驿在通信业飙升幻化的彩虹里。簇拥着酽酽情愫,他与报社全体同仁殚精竭虑,组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战役性报道。无论是1996年“光纤到乡——让浙江全省农村享受光与电的欢乐”,1997年“电话到村——让全省父老乡亲在电话中与你说话”,1998年“再创佳绩——建成全省高速信息通信网络”的重点报道;还是1999年“阳光行动——掀起创建电话县(市)热潮”,2000年“创新服务——浙江电信永远的承诺”,2001年“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电信服务在浙江”的重大报道,都在浙江邮电新闻报道上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 坚持新闻工作正确的舆论导向,自离不开正确的新闻舆论监督。尽管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并不那么容易,然而,徐达生似乎从来没有畏葸退缩过。他常说:“如果我随波逐流,我的灵魂就会被谴责、遭拷打,便是总编良心的湮灭。”有一次,当记者了解到舟山地区某局有关领导对一位禁赌勇士实行打击报复的情况时,徐达生闻之竟拍案而起,很快他便组织采访调查组赴实地采访。整整7天7夜,记者们住在小旅店,吃在“小吃摊”,先后找了上百人了解情况,最终形成了一组《一次不寻常调动的背后》的连续报道。尽管其时,有关当事人上窜下跳、恶语中伤,然而,在省局领导的支持下,监督获得了圆满成功:被打击报复的对象调回了原单位,重新履行了入党手续,有关参与打击报复的某局局长和支局长或判刑或开除,落得应有下场。 遵循“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坚持“守土有责”,严格把好政治关、质量关,不让报纸版面“丢失”一寸阵地,这是徐达生当总编毫不含糊坚守的一大宗旨。在日常的编辑出版工作中,他不打“擦边球”,不搞“变通”,更不让有政治性问题和易产生误导的稿件从自己眼皮底下“滑过”。10多年来,他先后10余次把可能发生的“险情”堵住,把一些有可能“出问题”的稿件“撤”了下来。令徐达生聊以自慰的是,至今在军事、宗教、民族、外事、港澳台等方面的新闻报道中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作为总编,徐达生在加大新闻报道工作力度的同时,还致力于培育新人,培养人才,带好队伍。特别是对新分配进去的大学生,他都安排到通信生产第一线进行半年到1年的基层实践锻炼。每次他都是亲自送去,期满后亲自接回。平日里,他更是“手把手”教、“面对面”帮,从而使新来的同志能在较短时间里适应记者、编辑工作。为加强对报社内部的管理,他还先后建立了从总编到部主任、采编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而今在邮电系统,哪里发生新闻事件,哪里有“读者关心”的新闻热点,那里就有浙江邮电报的记者,他们不断地询问,不停地观察,他们的“口头禅”就是“跑新闻”。在公众活动的场所,他们总是钻来钻去,迫不及待地要抓住新闻焦点,采访新闻人物。自然,编辑也是上呼下应,按“读者需要”设计版面,构思主要新闻的地位、标题。见事见人,出品出人,报社在不断提升办报质量的同时,也形成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邮电新闻工作队伍。近10年来,报社先后有4人入党,7人被评定为中级职务,3人被评定为高级新闻专业职务,9人在部、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奖,1人被评为浙江省专业报“十佳”优秀新闻工作者,8人走上了县处级以上领导岗位。 更值一提的是,近10年来,报社从未发生过“有偿新闻”、“强拉广告”、“发行摊派”、“强制征订”等行为,而且报社办报质量跻身全国各省、市邮电报前列。在1998年全国各省、市邮电报编、校质量评比中荣获第1名,在“头版头条消息竞赛”中荣获组织奖。 四 作为社长、总编,徐达生一直信奉并实践其“三不三有”的座右铭。“三不”,即不辞辛劳,比其他同志干得多,干得好;不贪物欲,廉洁办报,以身作则;不怕碰硬,坚持原则,服从领导,服从真理。“三有”,即有主见,决策之前讲民主,决定以后讲集中;有胆略,解放思想,认定方向,百折不挠;有气度,谦虚待人,放下架子,虚怀容人。是的,徐达生时时以高尚的思想境界浸淫自我,以高洁的人格魅力感染别人,以高超的领导艺术驾驭工作。 叶茂源于根深,楼高缘于基实。徐达生在新闻实践的战场上,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纵横捭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始终未曾懈怠“充电”。自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以后,他又于1993年9月考取杭州大学新闻系新闻第二专科(学历视同本科)并毕业;1995年至1997年他就读于杭州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进修班,并以优异成绩结业。按他自己的话说,“任职后的近10年,是本人参加学习、‘充电’最频繁的时期”。 在加强邮电专业、新闻专业知识学习进修的同时,徐达生也十分注重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上升到理论,转化为成果。近10年来,徐达生结合工作实践撰写了大量的新闻论文,其中《关于新闻宣传喉舌作用的哲学思考——兼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新闻宣传的指导作用》、《“宽”、“短”、“新”、“活”与邮电新闻改革——浅谈浙江邮电报的新闻改革》两文被收录1996年版《中国新闻年鉴》,另外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在研讨会上获奖。2001年8月,中国邮电新闻工作者协会为此还专门编印了《徐达生新闻论文作品选编》一书,以“供各报组织新闻从业人员和通讯员培训时参阅”,这无疑是对徐达生从事新闻业务研究的最高奖赏。徐达生的论文,给人的是一种震撼,以及震撼以后一种畅美的感受。新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天地,只在庸人之间才辩论不休,在天才的笔下却是一马平川,四望无垠——它既有放乎千里的横向气势,又有入地三尺的纵向深度,艰深的理智思维和丰沛的内心情感构架起一座座拱型桥梁,高度复杂而又极端清晰的思维倾向始终占据上风,读之让人的思想得到净化,感到飞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因为徐达生充实了自我、提高了自身,因而才令他在领导新闻业务工作中做到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很好地履行了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在拥有成功与欢乐一面的同时,徐达生也有属于他的隐隐苦痛、忧闷的心灵一角。这一生一世中,最让徐达生难以忘却的,是大哥了。大哥徐达贤“文革”中因受刺激,于1997年9月2日失踪,据说是怀揣他写给的信出走的。当年,徐达生用整整半个月时间跑遍江淮大地,可就是不见其踪影。这无疑成了徐达生心中永远的痛,积累的时间愈久,苦涩的滋味越浓,分量也越发沉重。而今,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在花前月下,只要想到他那可怜的大哥,眼泪便立即潸潸涌出,以至还常有梦见大哥哭着醒来的情况。难怪徐达生时常感叹:“人生对于每个人的定义就是一种不确定、平静的等待,不知是上天的作弄,还是命运的无奈?”然而,徐达生承受着对大哥的深深眷念带来的人生涩涩酸楚,在自己的潜意识中用象征去象征自己,用命运去解构命运,以邮电新闻事业的飞渡为精神支撑,尽情享受其工作过程的纯粹、美好,暂且不问人间烟火,只管“云里雾里”、文里文外浑然一体,还原并升华人生的本质状态,这本身不就是一种奇迹、一种壮举么? 而今《浙江邮电报》已经向全省以至全国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然而,徐达生并没有因此陶醉,一直以来,他始终为一个问题所困惑,而痛苦。现代通信的“带”虽然很宽,但邮电报所拥有的读者面却被框定在一条窄窄的“邮电通道”上,因而报纸的社会影响面毕竟不大。带着自责、自愧,徐达生忽然顿悟:给邮电新闻世界一点新的东西,需要创造。世界上本没有“抒情纪录片”这玩意。从事邮电新闻工作的我们何必自作多情,把自己束缚在狭隘的小天地里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入世”,我们理应把邮电搬到社会大舞台上去,邮电记者要实现以内为主,逐步向外渗透、拓展的转变,在更广阔的时空交错的平台中,去演绎邮电新闻基业的新腾挪。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信心等待,徐达生率领他那支攻无不克、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温习弥足珍贵的往日足迹,保持记忆,保持一些对于历史的庄重的理解与在这个理解基础上必须解决的应有的超越,就必然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