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经济要闻

娥江周末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总编信箱

 

娥 江 周 末


山花烂漫

——上虞民间文艺探访

      

(本报记者 高放)年关将近,记者下乡采访时,发现许多村敲锣打鼓、舞龙耍狮好不热闹,听村民们说,正在为2月4日的全市文化特色村会演准备节目。许多村民告诉记者,即便不参加演出,逢年过节的大伙也要好好乐一乐、耍一耍,庆祝如今的好日子。在城镇、在农村,源远流长的上虞民间文艺,正如一簇簇烂漫的山花,给安居乐业的群众增添着喜庆和欢笑。

(一)民间文艺 源远流长

上虞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化兴盛,孕育了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

从我市出土的战国时的陶扁钟、三国时期五管瓶上的堆塑和西晋青瓷谷仓的弹瑟堆塑等都有上虞民间文艺的反映。

上虞的民间文化艺术是历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它产生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在民间有着丰厚的土壤,以至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我市的民间文艺门类繁多,有民歌、民器乐、民戏曲、民舞等,特色精湛,队伍广泛,特别是民间吹打乐最为流行。

民间吹打乐,是上虞民间文艺的精华所在。像《流波曲》、《四方曲》、《文武辕门》、《花二场》等一些优秀曲牌经历代民间艺人的一再创作,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曲目。民间吹打的一些旋律广泛地被越剧、绍剧吸收,成为地方戏曲的锣鼓牌子。浓厚的民间音乐底蕴孕育了孙文明、屠咸若、连波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音乐家。历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民间吹打乐艺人,先后成为越剧界、音乐界的知名人士。就是现在的上海、南京、西安、重庆等地的越剧团的主胡、司鼓等,大多是上虞的民间艺人。用一句毫不夸张的话说,凡是有名气的越剧团里,都有上虞民间艺人的身影,以至在越剧界有“嵊州前场(即演员),上虞后场(即乐队人员)”之盛誉。

旧时的上虞民间文艺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与迎神赛会紧密相连。迎神赛会是旧时农村的盛大庆典,每到农历三月间春耕前举行,每当那时周围群众倾巢出动,整个活动长达半个多月。“东关十里逐笙歌,百戏鱼龙烛队多,照出隔江明月好,估灯千百下曹娥 ”。这首诗就生动地描述了旧时上虞地区、曹娥江两岸迎神赛会时鼓乐喧腾、热闹非凡的动人景象。

另外在逢年过节、婚丧喜庆日子里,民间艺人们或吹打、或歌舞,以表达喜怒哀乐。

解放后,迎神赛会被取消,许多民间艺人先后年老或去世,活动日渐减少, 艺人组织也处于解散半解散状态,再加上一些民间艺术涉嫌封建迷信受到冲击,许多民间文艺相继失传。

(二)抢救发掘 重放光彩

民间文艺作为一种传统的群众自发的活动,一方面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但同时也难免有糟粕成分。上虞对这些具有浓郁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的处理,始终遵循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扶持。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市组织了专门的班子,着手对民歌、民间器乐曲和民间舞蹈进行抢救、搜集整理。特别是1983年至1987年期间,集中力量对民间器乐和民间舞蹈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先后普查了当时50多个乡镇1512个村,掌握了解放前300多个民间十番班、打番班、轩、斋、哑鬼会等民间艺术团体,解放后乡、村民间吹打乐队的活动状况;走访了解了200多位民间艺术的艺术活动情况;普查了民间器乐曲“大敲”、“小敲”、“细吹细敲”、“婚丧喜庆”、“道教音乐”等的历史沿革、曲种分布、演奏场合、演奏形式、乐队编制以及道具装束等情况;发掘了10多个门类的77种民间舞蹈形式,重点整理排练有20多个场次、可演3小时左右的大型民间舞蹈“哑目莲”,并录了像。经抢救发掘整理后,有25首民歌、21首民间器乐曲等分别被编入《浙江民歌汇编》等卷目中。

为了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我市的民间文艺的继承和发展,丰富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1997年伊始,我市提出创建“中国民间艺术(吹打乐)之乡”的活动,并于1998年获得成功,其中,裕丰等10个村被命名为民间艺术之村。2001年,我市又开展文化特色村创建活动。

(三)竞相参与 高潮迭出

尽管电影、电视早已走近人们的生活,但在农村,无论是喜庆、拜年或新兵入伍,农民仍喜爱用吹吹打打表达他们朴素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闲之余,他们吹拉弹奏、抚琴弄弦、甚至扯着嗓子吼上一段家乡曲调,近朋亲邻闻声相聚,一起沉浸在如诗如画的乐曲声中,困乏顿消,神清气爽,那浓浓的和睦气氛迅速向四周弥漫。

难怪,在1992年撤县设市、1998年民间艺术大会串暨民间吹打乐擂台赛和建国50周年活动中,无论是山头还是海头,民间艺人对各项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你方唱罢我登场,尽显各自风采。一位民间艺人献出了几代珍藏的民乐曲牌。原沥东镇的吕家埠乐队,自备行头,组队参赛,当他们身着白绸衫、腰系白彩飘带,唢呐齐鸣、锣鼓喧天、招军雄壮,以一曲热烈奔放的《花二场》亮相在演出队伍中时,民间吹打乐那厚重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强烈地感染了现场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

各乡镇对弘扬民间艺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配合全市活动,组织各种各样的乡镇、村落文化艺术活动作为呼应。

古城丰惠,民间文化积淀深厚,雕刻、泥塑、舞龙、舞狮、刺绣、剪纸异彩纷呈。其中,丰惠镇西蒲村的布龙,在解放前就是一方百姓节日、喜庆不可或缺的角色。文革后,“双百”方针又使布龙在’90沪虞冬季商品展销会、1992年撤县设市等盛大经济文化中大出风头。在“民间艺术之乡”创建活动中,丰惠镇面对“年老色衰”的布龙,毅然出资万元推陈出新,并专程派人赴富阳取经学习。如今,每当重大节庆,布龙已成为该镇民间艺术活动中的最亮点。

岭南乡白龙潭的吹打乐在群众文化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市或全镇性活动中,乡领导和文管站同志定组队名单、定参赛曲牌、定乐器配置,忙得不亦乐乎。

东关镇下堡村自从进行文化特色村创建以来,实施了“借古为今”、“借旧为新”的创建方略,开展以舞狮和民间吹打为主要特色的创建工作,一年中,开展了面对面的演、唱、跳、拉、弹、舞、吹、打等13次民间文艺活动,推动了村落文化的全面开展。

2001年11月27日至28日,上浦镇小坞村举办了创建文化特色村暨新世纪首届艺术节活动,头天晚上,由村民组成的业余绍剧团表演的《秦湘莲》、《龙凤锁》两本古装戏,让众多的中老年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据介绍,全市各乡镇常年参加演出的有16支舞龙队伍、4支舞狮队伍、3支彩船蚌舞队伍,还分别有高跷、大头娃娃、宫灯、伞表演、马灯等队伍各一支,有165支民间吹打乐队伍。像吹打乐队伍,一年中每支队伍至少要为农村喜庆节日或重大经济文化活动演奏6场以上,在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艺术奇葩 人才辈出

在弘扬我市民间文艺这朵奇葩中,从官方到民间,涌现出许多让人赞叹、值得花一番笔墨的人。

石元诗、屠仲道是活跃在我市群文战线上的两位干将。如今已退休在家的石元诗说起民间文艺活动用一个“累”字概括。那时,为了“哑目莲”的搜集,石元诗一天要跑10多户农家。记得有一次绍兴绍剧团的编剧罗萍跟着石到梁湖调查,只跑了一天就连喊吃不消,在民间文艺大会串期间,石说自己操劳过度,至今还不能恢复元气。

屠仲道是音乐家屠咸若的侄子,从小受家庭的熏陶而走上群文这条道路。在民间艺术发掘期间,一只小小的录音机伴着屠走遍虞山舜水。白天,屠仲道四处搜集民间音乐、歌曲等,晚上,他则着手整理,经常是一首歌反反复复地听上几遍甚至几十遍。“耳朵的茧子都听出来了”他说,其实在对待民间艺术上与搜集资料一样,必须耐心、耐心再耐心。

在民间文艺活动中,不乏为民乐的继续和发扬始终默默奉献的人,吕兴坤就是其中的一员。吕是原沥东镇西塘完小的老师。从少年起,他就将父母给他的零用钱用于笛子、二胡等乐器的购置上。初中毕业后,他被韶韵轩看中,从此与吹打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清晨吹、晚上拉已成了他生活的常规。而在他几十年的演奏中,他从未破过一条自定的戒律,那就是为了赚钱的营利性演奏一概不参加。

姚象耕是原谢桥镇人,是个草木才子,也是当地业余剧团的编剧。他看到群众喜爱传统的古装戏,就“今为古用”、“洋为中用”,将现代生活中的故事编成传统古装戏。他说,只要群众喜爱,我会一直编下去。

68岁的徐煜斋是上浦镇小坞村人,徐氏家庭是当地有名的民间艺术之家。其父“剪、念、敲、吹、拉、演、写、唱”样样在行,被尊称为“八把椅子”。其兄徐茶斋在我市抢救发掘民间文艺中出过大力。前些年,煜斋一场重病后,什么事都看开了。他决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晚年。近二、三年来,他陆陆续续地购置进绍剧的全套行头,还置办了道具、器乐、扩音器等,总计耗资3万多元。平时,只要他一声招呼,附近村落的绍剧爱好者都会聚拢来,全套行头由他提供,一场戏文就开演了。有时,他自己也上场唱唱粉调,悠哉乐哉!

与纯属爱好不同的是,长塘镇下堡村的娄尧根以演戏为生,11岁就开始学戏,其家族成员10余人组成了一个吹打班子、一个绍剧班子。娄尧根还将儿子娄伟龙培养起来,父子俩一年演出的收入分别达2万多元、1万多元。娄家班子一年共演出100多个曲目200多场。在娄家,娄尧根拿出一大叠戏文本,有的是其父传下来的,有的是他自己经过再整理而成。从戏文本上看,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程度的娄写得一手工整的毛笔字。

汤浦镇下漳村的一支龙是全市舞得最早的,舞龙头的就是至今还担任村支部书记的陈水夫。说起舞龙,陈笑意漾满脸上。他说,一支龙头20多斤,连带着布,舞动时需要用100斤的力气才行,故而舞时常要两个人轮换。虽已64岁年纪,陈水夫说,只要有活动,自己还要舞龙头。

(五)继承创新 活力倍增

“喜鹊枝头闹,腊梅迎春笑,山乡处处喜洋洋,家家舂年糕。”这是一支由章镇民歌改编而成的歌曲,在1998年和2000年春节,与梁湖年糕专题片一起上了浙江卫视,并向亚太地区播放。
这也是我市群文工作者为了使民间艺术长流传而作的努力实践,并且成功的范例。

与年糕歌一样经改编而流传,并被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还有很多,有歌曲、舞蹈、吹打等等,不胜枚举。

《东山随想》、《娥江春潮》、《鼓乐闹春》都是在民间吹打乐基础上,加工演练而成。三个作品,都在全市《娥江之春》上演出。

任何艺术,继承和创新是其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我市的一些传统民间文艺,经过多次的整理提高,推阵出新,在传统的基础上又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特色,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使我市的特色文化跨上新的台阶。

《山山湾湾风光崭》从一首曲调简单的放牛调,经改编成为歌颂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好风光和党的富民政策的男女声二重唱,获得绍兴市2000年“五个一”工程奖。同时,该调还被改编成笙笛二重奏的器乐曲,在全市“三下乡”活动中,多次被演奏,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

舞蹈《卧龙腾飞》由龙舞改编而成,从最初的追求形似到神似,屡被加工创作。卧龙集团职工表演的《卧龙腾飞》多次在绍兴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关文艺会演中获奖。此后,崧厦中学和丰惠镇又进行再加工演出。在2001年在浙江省乡镇文艺会演中,丰惠镇代表带着改名为“舜江龙”的节目参加了演出,并获得创作银奖,表演铜奖。民间舞蹈彩船蚌舞,是广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去年黄酒节上,我市将演出阵容由24人改为38人,中间一只大蚌高3米由3人叠起,节目高潮时,大蚌张开,其中一人手托硕大的“龙珠”亮相,场面宏大壮观,该亮相也使黄酒节文艺会演达到高潮。

民间文艺在上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综观我市的民间文艺,其生存至今的原因不外乎政府扶持、群众喜爱和参与,还有一些社会的资助。面对汹涌而来的外来文化,如何保持民间文艺的本土特色,又赋予其时代的特征,值得每个群文工作者思考和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市的民间文艺只要坚持不断继承和创新,一定会有强劲的生命力,一定会不断焕发青春的活力。

                                        相关图片   姜辉 摄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