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经济要闻

娥江周末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总编信箱

 

娥 江 周 末


海涂:“我热恋的地方”

——谨以此文献给为上虞海涂事业作出贡献的外地专家、教授

      

(本报记者 贺陶)《海涂志》上说,崧厦联丰、新建到沥海的百沥公路以北大片土地,原先曾是苍茫大海,一片浑沌漂流的沙滩,公路所在的浙东海塘,就曾是上虞临海的最前沿。从1969年起的20多年时间,经过上虞人民和农技专家们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沧海变桑田,浙东海塘以北26万亩的海涂终于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绿洲。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创造海涂“神话”的除了上虞人民,还有一批外地的专家,他们大部分时间吃住在海涂,为改良土壤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据沥海当地的一些老农讲,刚围垦出来的海涂搁置一段时间后,马上长出的是茂密的野草、芦苇,由于含盐量高、结盐斑等原因,当时的土质条件极差,种下的作物往往颗粒无收或广种薄收。

70年代初,我省针对东海沿线各市县围涂田大多使用效益低下等现象,把海涂综合开发利用列入到每个五年计划之中,并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蹲点研究,要求小范围内达到当年围、当年有效开发并立即中间试验示范的目的。

1975年,原省农科院副研究员、课题项目主持董炳荣带着在萧山小试成功的经验,怀揣进一步开发海涂的抱负,和其余来自省农业厅、浙大环境资源学院、省林科院、绍兴市农科所、台州农科所等地的专家、教授,对上虞75丘3000多亩涂地进行中试。

用海涂改良课题组的元老董炳荣的一句话说,课题组成员来自不同的行业、地方,但他们是为了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地使用率这一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这批来自外地的课题组成员,二十多年前,带着知识、理想、抱负和年轻人的活力,告别亲人,只身来到上虞的“西伯利亚”,开垦改良海涂盐碱地。

二十多年过去了,皱纹悄悄爬上了他们的额头,但令他们欣慰的是“力”有所值,昔日无法耕作的涂地上,在他们及上虞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已成了农民增收的“聚宝盆”和全市效益农业的示范窗口。

他们留在每寸海涂上的每个脚印以及滴下的辛勤汗水都显示着一个真理:海涂无垠,方显创业者的英雄本色。

经笔者采访过的五六位专家都讲到,他们刚到海涂时各种条件十分艰苦:其一,行不便。杭州车到上虞百官要转乘当时惟一交通工具轮船才到当时的三汇前倪,再走二三小时才能到达75丘目的地,所以早上6时从家里出发要傍晚6时才能到海涂。其二,住简陋。由于来时匆忙,课题组只能凡事自己动手,在75丘搭了几间草舍,几人合住一起遮风挡雨。一些年事已高的老专家风趣地说:“当时是外面一下大雨,我们所有的杯子、盆子都派上了用场;西北风一刮,晚上从不敢脱外套睡觉。”一年后,他们搬到了离项目地有1个小时远的盐业管理站老房子住,再后来,省科委拨专款给他们造了5间二楼,从此,他们的住宅条件才有所改善。

对这些专家来说,客观上的困难和条件限制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如董炳荣,他是省农科院土肥所的副研究员,1963年他从原浙农大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海涂土壤改良与开发利用工作。为了系统、科学地完成他的课题,在70年代的第一阶段里,他起早摸黑,一年中有四分之三时间吃住在海涂,在80年代、90年代的第二、第三阶段里他依然把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时间放在上虞海涂上。现在,已退休两年多的董老仍奔波在上虞海涂一角,为上虞的海涂改良作应有的贡献。
与董炳荣老师差不多时间来到上虞海涂的吴玉卫说起海涂创业时的一段经历,深有感触,他记得,1996年时课题组生活水平已有明显改善,当时方圆几十里的海涂中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为了摸清中试区的具体情况,顶着炎炎夏日往往要在涂地上奔波五六个小时,口渴了,喝上自备的干菜汤,晚上七点多回到住宿地,背上嘴上以及手臂上已起了一个个水泡,全身骨头像散了架似的。就这样,他们一直坚持到任务结束,为省农业科学“九五”科教计划项目、省“海涂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谢凤根现已是退休的人了,可跟他接触过的人都会被他对工作的认真和对人的热情所感动,跟他一起蹲点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年四季中住在海涂时间最多的人之一。他在课题组中研究植棉机械,可他还有众所周知的“第二职业”,那就是修理各种家电。当时海涂生活是枯燥、艰辛的,在海涂里的承包户几乎没有业余生活,包括课题组的全体人员。于是,谢老师在工作之余,忙里偷闲成了一名家电维修工,同事们从家里带来的电视机、收音机,用的时间长了就会出故障,谢老师义不容辞地担起“排碍”重任,谢老师的“巧手”给大伙儿的海涂生活带来了快乐,也为大家的工作增添了愉悦。

把毕生献给林业事业的洪昌端与其他一些专家相比虽然到上虞时间稍短些,但他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令人佩服。为了表示“不搞成海涂农用林综合配套技术课题誓不罢休”的决心,他与既是同行又是爱人的的沈辛作双双来到海涂搞科研。他们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在工作中相互勉励,成为海涂建设上的一对“比翼鸟”。据现已退休但仍在海涂贡献余热的洪老说,海涂生活的确艰苦,那里的水是咸的,特别是夏天洗澡后,头发打结,身上粘滑难受,吃的几乎天天是滴几滴油的干菜汤。但这种生活能磨练人的意志,是出成绩的动力。

还有现年已60多岁的陈柏清以及50多岁的厉仁安、余同海等等这些老教授、老专家常年吃住在上虞海涂,用他们的智慧、知识改良我们的海涂土壤结构。

研发上虞海涂事业后继有人。1996年起,年仅34岁的省农科院副研究员、博士傅庆林接替董老,担任课题主持。

在科研技术上独挡一面的傅庆林在管理上也有一套。他上任伊始就懂得“打仗需先安营”的道理。第一件事就是接过董老的班,用尽心思争取资金。通过一段时间奔波、努力,终于有了回音,在省农科所及上虞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关怀下,20多位科研人员有了自己的新家:在大伙儿长期蹲点的市海涂实验农场里专门建造起了科研用房和生活用房,配备了生活必需品,并为科研人员进出涂区添置了交通工具。在此基础上,傅庆林有意识做好新老交替的衔接工作,一些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在田间、在实验室内身传、言教,培养年轻科技人员,让他们尽快能独挡一面。新分配来的年轻人如王建红、丁能飞等在老同志的带教下立即成为了课题组的主要技术骨干。

一些新配来的年轻人用“行内”的话说,傅领导是“粘合剂”也是“介质”,把我们的心与老同志的心贴得更近了。

王建红说,记得有一天上午风和日丽,他和傅庆林老师正在海涂采土样,谁知临近傍晚,气候突变,一时北风尽吹,天色阴沉,不久天就下起雨来,气温从十几度骤降至几度。第二天一起床,发现大地上已是白茫茫的一片,气温已至零度以下。他刚上班,办公室的电话铃就响了起来,提起一听,原来是董老师从杭州传来的关切声音:“衣服够不够”,“要不要寄衣来”,同时,董老师在电话里还说寒问暖,让在上虞的同事注意保暖。事情虽过去了多年,但每当王建红在工作中碰到困难就会想起此事:“就算自然界的风寒最刺骨,但我们的心里是暖洋洋的。事情虽小,但体现了老一代对新一代成长无微不至的关怀。”

老一辈的关心和爱护,为年轻一辈的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盐碱地改良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改良方法。浙江属滨海盐渍土,解放后,国家一直重视盐渍土的改良,通过一段时期实践,发现盐分下降较慢。为尽快达到一年中盐分脱掉60%-70%的目标,课题组直接参与,并以洪昌端、沈辛作等人主持项目,进行反复试验,最终筛选出了涂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第二代优质防护林树种及其优化结构,筛选黑杨、杉木、女贞等12个树种为海涂园区生态防护林带的第二代优质理想树种进行树种耐盐性试验。课组题在探明涂地盐斑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盐斑的技术措施,研制了海涂土壤改良剂液体生态膜,促进作物早发,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抑制土壤返盐。目前,年轻小伙王建红成为海涂土壤改良剂液体生态膜的应用高手。 

课题组的工作人员说,“在海涂工作着是辛苦的,但回报给我们的也很多。”在第一阶段的早晚稻种植中,从淡水育秧发展到盐水、尼龙小苗育秧,保持了较高的成活率。第一年双季亩产就达800公斤,达到内地的中等水平,该课题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一等奖。课题组又针对我省新围海涂淡水水源缺乏、盐重、土瘠、风大、地下水位高等障碍因素和低产不稳的现状,开始实施对旱地改良,逐步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1991年八四丘的海涂综合治理与农业利用研究正式列为省“八五”科研攻关项目,有28个单位的62人参加的该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实验区的棉花生产平均亩产已达100.2公斤,比市、省平均生产水平高出50%。据悉,仅1997年至2000年间课题组共示范推广农业适用技术覆盖面积达135万亩,社会经济效益2.3亿元,增加粮食16.87万吨、皮棉2.2万吨,林带覆盖率达到6%。

目前,我市海涂开发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生产条件等在国内名列前茅。在这批外地专家的带领下,大大提高了我市的农业技术水平,同时还培养出了一大批我市农业骨干科技人员近3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有七八人,如市科技局的颜红与市农林水产局的汪群两位女同志,经常与省、绍兴市的外地专家一起在基地做试验,搞示范,并经常在夏天烈日的野外搞观测。当时有人问她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工作源动力?她们的回答是:外地专家的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的敬业精神,是她们最大之一的鞭策。市农林水产局的王永土也被外地专家的工作热情所感染,他说,外地专家为支持上虞的海涂事业犹能如此,何况是土生土长的上虞人呢!在这一观点支持下,他积极主动地做好配合工作并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技能。而施茂荣就是一位外地专家嫡传出的典型的中级技术职称农民技术员,他在大勤成功推广了黄尿素在水稻中的应用,省工本和较高的安全系数获得了当地农民的称道。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