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灿烂群星的民族脊梁上,有一位“高山仰止”的巨人章学诚让世人颂扬。
乡贤章学诚(字实斋),故乡道墟人。他是我国方志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方志之祖”,是我国杰出的历史学家,是一位世界文化名人。 今年是乡资章学诚逝世200周年。我们在纪念先哲的同时,应该回眸乡贤的大师风范,展示乡贤的高风亮节,从而使故乡人民从中受到教育和激励。 “有道之墟”孕育了乡贤 章学诚原名文学攴,字实斋,号少岩。其族祖章慎一,字德卿,元末与朱元璋一起打天下,后来见朱元璋功成定鼎,便回家隐居农耕。朱元漳建立明朝之后,欲招他辅政,曾三次礼聘,但章慎一坚辞不出;人往往是这样:越是得不到反而更想获取。朱元璋大概出于这种心态,竟放下皇帝的架子,亲自登门求访。 话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率臣南下,但见会稽山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不免龙心大悦;那一日来到东乡,只闻书声琅琅,车盘辘辘,所见村人知书达礼,文明礼貌,不禁赞曰:“此乃有道之墟也!”事后章慎一虽然不肯出山,却给故乡争得了荣誉。从此东乡改名为“道墟”,在街上还竖起了一座巍峨的行碑,上书“绣衣乡”三个大字。 至清朝乾隆年代,道墟章氏已有万余人,是绍兴一带很有名气的旺族。故乡有民谣曰:“道墟章,蛏浦王,鲜鱼鲜虾皇甫庄。” 章学诚曾祖子正,祖父如璋皆住在道墟。如璋又名君信,有候选经历,家有一定藏书,对历史颇有研究,史载他“忄享行隐德,望于乡党,尤嗜史学。晚岁闭关却扫,终日不见一人,取司马《通鉴》,往复天道人事,而于‘惠迪从逆吉凶’,所以影响之故,津津益有味乎其言”。 章学诚父亲名镳,字骧衢,亦曰双渠,号励堂,又号岩旃。骧衢出生后,家道中落,贫穷不能购书,常常借读于人,随时心记笔录,孜孜不倦。不久学问大进,于史学、古文辞及书法等均有研究。曾得郑氏《江表志》及五代十国史料数种,欲抄存之,嫌其文件破碎,便随笔删润,文省而意周,题为“章氏别本”。又喜书法,手不知疲。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有道之墟”孕育了乡贤章学诚。 坎坷人生磨砺了乡贤 乾隆三年(1739),一个身体孱弱、瘦骨伶仃的章学诚呱呱落地。他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幼年的他却天资迟钝,记忆力很差。几百字的文章,从清晨读到夜里,还是结结巴巴背不出来,更不要说背诵较长的古文了。 面对着学习上的重重困难,急坏了乡贤的母亲。章学诚的母亲史氏本身就是一个大家闺秀。她是赠朝仪大夫、颖州府知府史义遵的第九女,贤淑端庄,知书达礼。她面对儿子的困境首先从树立自信入手,专门给章学诚讲了明代从“笨猪”变成才思敏捷的文学家的故事:明朝有个文学家叫张傅,小时候天资十分愚笨。“吃过肚肌,看过忘记”,气得往往自己打自己的脑袋。后来他觉得光打自己的脑袋不解决问题,于是采用了“笨鸟先飞”的办法,每天读一篇文章,就整整齐齐地将文章抄上一遍。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诵。抄完后投入火中,重新再抄。至七八次,直到背熟为止。通过苦学,最后成了一名大文学家。 年幼的章学诚也照着张傅的方法,为了加强记忆,他把生字抄上十遍百遍,边抄边读,加强印象。遇到难词难句加倍努力,一一将它们摘抄下来,反复认真地诵读。直到弄懂了意思,然后再把心得体会端端正正地写在书本的空白上。不论寒冬酷暑,从不间断。 乾隆十六年(1751),父亲章镳被选用为湖北应城知县。是年,他与俞氏结婚,随父迁至应城。 从十五六岁开始,他对文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用来追求名利的应举文章却十分冷淡,立下了“不羡慕不费工夫而得来的虚名,不计较世俗庸人褒贬”的志向。 他爱读书,但家里贫困。房子破了没钱修理,连夜间的灯油也买不起。寒冬腊月,鹅毛大雪卷进屋内,冻得他没有安身的地方,他就持一张芦苇编织的帘子,挡住风雪,仍不停地读书。要是夜里没有油灯,就借着雪的反光读书。无钱买不起书,就到处借书阅读。一次,他借到一本《春秋内外传》,爱不释手。为了能经常阅读钻研,决定把它抄下来。但又无钱买纸墨,便和妻子商量,用她的首饰去典当,然后欣喜地拿着纸回家,通宵达旦地将这本书抄了下来。乡贤就是凭着勤奋与刻苦,孜孜不倦,博览群书,从而打实了他的学术基础。 乡贤27岁参加了《天门县志》的编修工作,还特为其写了《修志十议》一文,对编修方志提出了十点系统的看法,为后来章氏方志理论的建立开了先河。 乾隆三十三年(1768),章镳卒于应城。步入中年的章学诚厄运连连。他在北京教馆谋生,苦饥谋食,碌碌依人,日子十分惨淡。他虽然生活困顿,但又不愿趋炎附势,后来干脆弃职出京,浪迹江湖。虽数十年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对他钟爱的史学研究却一直是孜孜不倦,撰述于车尘马足之间,终老不息。 44岁那年,为向前辈名流请教,他带着一只装有自己20多年来所写文稿的箱子去江南,不料中途遇盗,文稿被窃。这重大打击几乎使他发狂,然而却没动摇他对文史的爱好与事业的追求。在回家的当天晚上,又重振旗鼓地干了起来。妻子给他送饭菜去,他常常是热了又凉,凉了又热。有一次,为修改一个句子,竟然误把两支毛笔当作筷子,直到将菜送入口中,发觉又苦又涩,才赶快吐出,弄得满嘴都是乌墨。 河南遇盗之后,乡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处在“几无生人之趣”的境地。但依然一如既往地奋斗于他的文史研究事业,达到了“饥之可以为食,寒之可以为衣”的境界! 乡贤在62岁那年,双眼失明,住在绍兴塔山下。在贫病的凄凉晚年,他矢志不移地修改他的学术专著,直到灯尽油干,于64岁那年黯然去世。 方志学成就了乡贤 作为方志学的开山鼻祖,乡贤章学诚创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修志文例和方法。他在总结前人修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别具匠心地提出了《修志十议》。使得以前不大被重视的地方志,从理论到实践,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并随之发展成为专门的学问——方志学。而乡贤本人被世人誉为“方志之祖”、“方志之圣”。 乡贤在史学方面贡献最大的著作是《文史通义》。乾隆三十七年(1772),即他35岁那年,开始撰写此书,全书直至逝世尚未写完,撰述时间历经37年。据乡贤自述,他撰写此书的目的,有以下几点:一是继承发扬唐代史家刘知几和南宋史家郑樵的史学思想,进一步阐发史学的“义”;二是为著作之林校仇得失,甄别名实,品藻流别;三是在驳正前非以后,树立己见,成一家之言;四是评论当时学风流弊,与当时的不正之风进行论证。《文史通义》是一部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著作,它不仅是史学评论著作中不可多得之书,而且也是文学批评园地里的名作。此书不仅具有唯物主义的天道观与进化论的进步史观,而且开拓了新的史学理论。人们称《文史通义》与唐代大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是我国历史上史学理论的“双璧”,史学家白秦彝先生是唯一受江泽民总书记表彰的史学界老前辈。他认为《文史通义》比刘知几的《史通》要高一个层次。 乡贤另一部著作《校仇通义》是一部集封建社会校仇学之大成的巨著。 乡贤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有三:一是提出了“经世致用”的理论,从而提高了史学著作与地方志的实用价值。二是提出了“六经皆史”之说,从而否定了封建经典理论的神秘性。三是提出了“史学必具史德”这一很有战略眼光的观点。 正因为章学诚为拯救学风,反对烦琐考据的流弊,不为当代人所容,不仅生前倍遭冷落,死后也一直被埋没。其著作迟至离世120年之后才全部刊载于世,而且第一次系统介绍他的生平事迹竟是一位外国的学者——日本的内藤虎次郎和他的《章实斋先生年谱》。 乡贤的学术思想影响早巳越出了国界,他是一位国际文化名人,日本、法国、美国等国都有学者对他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发表论文,出版名著,方志学造就了乡贤章学诚的辉煌。 乡贤的大师风范,亘越千古,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