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章海宁) 数十辆自卸车来回穿梭,上百名民工挥汗筑堤……入冬以来,在曹娥江上游,上浦人民正以史无前例的气魄,构筑一条降伏洪魔的巨堤——长达5公里联江埂标准堤。 据上浦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冬以来,该镇共投入巨资2000万元兴修水利,其中1700万元用于建设联江埂标准堤,300万元用于加固病险水库及小型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总投资将超过历年投资总和。 联江埂内有13个行政村、10家企业、4所学校、1.17万人口、9933亩良田,历史上,该埂曾因倒塘,致使300间房子倒塌,9000人受灾,9000亩农田受淹。 近年来,上浦镇先后投入700余万元,加固加高了小江保卫埂、大湖岙埂、上浦保卫埂与和平堤,极大地提高了堤塘防洪能力。鉴于联江埂的特殊地理位置和防洪作用,上浦镇党委、政府在多方征求广大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实施联江埂标准堤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堤耗资巨大,资金从何而来?镇党委、政府通过开发黄沙资源,很快筹措到了必要的启动资金。联江埂标准堤建设于今年初动工后,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灌砌石9306方、江砌石1500方,完成总工程量70%以上,预计年底可望竣工。 在不惜血本建设联江埂标准堤的同时,上浦镇党委、政府还致力改善水库灌溉条件。由于长年受风浪作用,上浦镇部分水库坝脚被严重冲涮,蓄水、防渗、抗压能力日益减弱。为此,从8月份开始,镇党委、政府先后投入近60万元,对象田、大善、倪马湖、小坞等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增加了这些水库蓄水量,提高了抗水压能力,明显改善了灌溉条件。 鉴于上浦镇山多田少,集雨面广、低洼田多、易受内涝影响的实际,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以改善排灌条件为重点的低产田改造。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王家汇牛场畈路沟渠配套、俞傅村三面光渠道硬化、梅坪排涝渠清除加固等工程,总投入近2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