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电子版

娥江周末 EJiang ZhouMuo 

*** 娥 江 周 末 ***

   ※ 11月21日—30日要目 ※                 ◎  前期回顾◎

贼手伸向三轮车 二十分钟即落网    (2001年11月27日)
鹤小学子风格高 拾包不昧还失主
    (2001年11月27日)
旅客车上失相机 调度及时帮找回
    (2001年11月26日)
工友不幸陷困境 众人解囊献爱心
    (2001年11月26日)
耄耋老翁酒量大 日喝白酒一公斤
    (2001年11月26日)
天蓝水碧气象新
    (2001年11月24日)
粗心司机丢乘客 幸遇道口热心人
    (2001年11月23日)
失主巧遇被窃车 民警智拿盗车贼
    (2001年11月23日)
主人死亡无人知 公羊报信又撞石
    (2001年11月23日)

 

贼手伸向三轮车 二十分钟即落网

本报讯 (通讯员 樊春苗 赵才根) 两窃贼做梦也想不到,在他们窃得一辆三轮车后不到20分钟,立即被抓获归案。这是发生在曹娥三角站的一件让人拍手称快的事情。

11月8日7时20分,正当三角站交巡警中队中队长赵才根驾驶车辆在104国道上虞火车站地方巡逻时,一个出租车驾驶员急匆匆地过来向赵队长报案,说有两个窃贼在百官西横河小区窃得一辆人力三轮车后向东关方向逃窜。接警后赵队长立即开车追赶,在追到狮子村附近时,发现两窃贼正骑着三轮车在非机动车道内匆忙逃跑。赵队长立即开车过去拦截。两窃贼见有警察追赶,急忙丢弃三轮车后向路边的农田中逃窜。赵队长与队友立即下车追赶,终于在农田中将一个窃贼抓获。根据管辖权限,赵队长将其送到百官派出所。经查,此人系河南人,叫周晓勇,该三轮车是他同老乡一起在西横河小区一居民楼下窃得的。在其交代下,10分钟后,警方又在他们的贼窝抓获另一窃贼,同时还搜出他们前段时间窃得的两辆三轮车。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返回到本期要目)            

 

鹤小学子风格高 拾包不昧还失主

本报讯 (通讯员 鹤小) 近日,市农垦航运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坤荣将一面“育人有方,学风高尚”的锦旗送到鹤琴小学领导手中,以感谢该校陈灵超等三位学生拾包不昧的行为,并高度赞誉该校师生高尚的社会公德。

11月15日下午,鹤琴小学陈灵超等三位学生在校园内发现有一只黑色拎包,他们来不及多想,便将包交给班主任,班主任了解情况后,立即将包送到校长室。该校领导打开包后,发现内有商务通、身份证、信用卡等贵重物品。想到丢包人肯定很急,该校领导便按名片上所留电话号码和失主取得了联系。失主看着包内物品完整如初,感激万分。为感谢鹤小学子拾包不昧一事,于是出现了文中开头一幕。

(返回到本期要目)            

 

旅客车上失相机 调度及时帮找回

本报讯 (通讯员 石勇生) 11月18日下午2时,当失主胡文祥的亲戚张世平赶到汽车西站,从站长手中接过遗忘在高速客车上的尼康照相机时,高兴得连声道谢,并代表失主送上一封感谢信。

17日中午12时许,上虞汽车西站调度员成功接到旅客胡文祥从杭州打来的电话,说他乘坐从上虞到杭州的高速客车,9时40分到杭州下车,匆忙中把一只摄影包忘在车子行李架上,包内有1只尼康照相机,价值3000余元。等他发现摄影包遗失时已经11时多了,连忙赶到杭州汽车站询问,才知车已开往上虞,他心中十分焦急,请求上虞西站帮助查找失物。

调度员接到电话后,立即与高速客车驾驶员董莹联系,要求查找车上摄影包,经驾驶员查看,发现该摄影包还在行李架上。于是,调度员立即打电话与失主联系,请他到上虞西站来领取。胡文祥接到电话后非常高兴,因一时抽不出身来,便委托他在嵊州的亲戚前来代为领取。

(返回到本期要目)            

 

工友不幸陷困境 众人解囊献爱心

本报讯 (通讯员 赵荣根) 我30元,他50元,你100元,众多企业员工争先恐后地解囊捐款,帮助工友一家摆脱困境。这是发生在11月21日绍兴柏联精密管公司的一幕感人场景。

原来,该公司一姓宋职工因妻子长期患有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数年来,用去医药费数万元仍难见明显好转,况且宋家还有年近70岁的老娘,一个痴呆的弟弟和尚在上学的女儿。前几日宋妻由于心脏病复发去世,这使得本就捉襟见肘的宋家无疑是雪上加霜,一时连料理后事的钱都无法筹措。该公司领导获悉后,立即拨款予以资助,又向全公司发出了捐款倡议,众多员工热情参与,纷纷伸出援手。短短数小时,全公司员工就捐款4000余元,连不少外来打工人员也都捐了款。当公司领导将捐款得来的钱专程送到宋家时,宋眼含热泪,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好久才连声说:谢谢,谢谢公司领导和员工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返回到本期要目)            

 

耄耋老翁酒量大 日喝白酒一公斤

本报讯 (通讯员 阮先羽) 老鹰山岗是丁宅乡境内一座最高的大山,山上住着一位81岁高龄的应六金老人,他在这里生活了25个春秋。提起应六金的酒量,应山村人无人不晓,也无人敢与他相比。老人几乎日饮50度左右烧酒一公斤,算起来已有60余年的酒龄,闻之者无不咋舌!

说起半个多世纪的酒龄,应老津津乐道:“10岁时偷喝了一次父亲的酒,便与酒有了不解之缘,慢慢地就上了瘾,从不间断。”提到喝酒,老人还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25年前,曾做过生产队长的他搬进了离村5公里许的老鹰山岗上的两间泥屋里,当起管林员。从此,他一边看好山林,一边还在屋旁开荒造林。由于独处深山,外人罕至,他常以喝酒来解孤寂,因此,他三天两头肩挑五六十公斤的竹木或竹笋下山去卖,换上廉价烧酒和家里取来的食品挑着上山。1998年老人“退休”了,儿孙们要他回家安享晚年,但他在家闲不住,不到几天,便又搬上山去生活,酒量不仅没减还稳中有升,他早上不喝酒,中晚餐各喝400克,临睡前喝200克。

老人酒量超人,身板硬朗,耳不聋、眼不花,记忆好。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近日笔者还看到他光着双脚,肩挑短木头健步下山的情景,过秤一算,这担短木头竟有62公斤。

(返回到本期要目)            

 

天蓝水碧气象新
——上虞市人大常委会监督环保工作纪实

通讯员 吕云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大诗人杜甫这一名句描绘的景象,如今在娥江两岸处处重现。我市生态环境的复苏,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目前,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环境保护工作围绕“蓝天、碧水、绿地”工程,正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在今年元旦前夕的“零点行动”中,顺利地通过上级“一控双达标”的考核验收。

“人民的生存权要维护好”

2001年7月26日,人大会议室里,以审议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重要内容的上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庄严的国徽和鲜红的国旗下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一位组成人员慷慨陈辞:“人民的生存权要维护好,就必须进一步抓好环保工作;生存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绝不允许受到践踏……”发言引起阵阵掌声。其实,作为推进环保工作的“维护人民生存权”的口号,代表们早就提出,并且人大一直这样抓。前几年,有不少代表和群众先后提出:不要让白马湖变成“黑马湖”。曾以山清水秀闻名的省级文保单位白马湖,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四周工业和农业等污染,其天然纯清的水质变得越来越差,坐落于该湖中心的春晖中学及周围百姓,日益受到水质污染的威胁。每当洪水过后,不少饮用湖水的人们都要发生1-2次腹泻。代表和群众的呼声,引起人大常委会的积极关注,环保部门全方位积极投入整治:针对一些工厂工业污水直排湖中的情况,责令他们限期安装污水处理装置;针对一些养殖户畜粪水污染湖水的情况,要求他们把畜粪引入农田;针对露天粪缸满溢入湖的情况,抓住厕改不放松,厕改率达100%……目前,湖水泛红变黑的现象一去不返,白马湖重现古代诗人笔下“碧玉绿缎”的风采。

萧曹运河是上虞沟通绍兴、杭州的主要水上通道,也是沿线40000多群众的主要生活、生产用水之源。今年人代会上,代表徐幼娟针对运河水质严重恶化、发黑发臭的状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要求治理萧曹运河的建议”。常委会十分重视,及时转交市环保局处理。该局通过认真查找,查清了污染源主要是开发区工业污水随雨水进入运河;沿岸部分企业向运河排放污水;沿河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的污染。找到“病”症,对症下药,在全面治理开发区排水系统,彻底做到雨污分流的同时,加强了对沿河工业企业污染源的督查,对违法排放企业进行了处理。通过2个月的努力,运河的水清了、绿了、活了,水质从原来的5类级别上升到3类标准,水中重现鱼跃虾跳的可喜景象。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视下,“维护人民生存权”已从口号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曹娥江是上虞人民的“母亲河”,目前,娥江两岸的环境保护已扩大到“水陆空”整个生态系统,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水,有计划地疏浚底泥,养殖能摄入藻类的鱼和螺蚌,栽植能净化水体的荷花和水草,各河湖藻类已平均下降45%;陆,截住污水流入河湖,岸边扩植树木,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0%;空,创建烟尘控制区,减少空气污染,从而引得鹭、鸥、黄郦、野鸭等10多种野生鸟类越来越多地飞翔遨游在曹娥江畔。

“抓好环保要从严执法”

车过高速公路上虞境内,旅客从车窗望去,原来“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的8家小土窑目前不翼而飞了。这8家治理无望且影响上虞对外形象的土窑,是去年春夏之交随着声声春雷被依法取缔的。这是“抓好环保要从严执法”的一个实例。

要维护人民的生存权,就要抓好环保;而要抓好环保,就要监督政府从严执法。这是上虞市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共识。时间上溯到3年前,1998年春,在上虞市第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代表们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纷纷提出:“针对上虞化工行业日益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支柱的实际,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有几个代表团10人联名提交了关于抓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议案。于是将“抓好环保要从严执法”这一精神,写进了大会决议。

从1998年至今的3年多时间里,常委会每年都要安排1-2次环保执法检查和审议,常委会领导每年实地视察、调研、督查环保执法工作达10多次。每次活动,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立即整改。1999年夏,常委会视察环保工作后,发现个别新办企业“环评”工作不到位,影响“治老与控新相结合”方针,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出了有关整改的《视察意见》书,市政府及环保部门据此完善了“先评价后建设”制度,并加大了“三同时”的执行力度,几年下来,效果很好,新批项目283只,总投资121874.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536.4万元,“环评”执行率不断上升,大型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有效地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2000年,是环保执法的重点年,根据国务院要求,该年要全面实施“一控双达标”。人大常委会抓住这一工作重点,把督促实施“一控双达标”作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支持环保局采取了几方面措施:一是对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且无打算的企业实行关闭;二是对治理态度消极、等待观望的企业实施停产治理;三是对已有污水处理设备、但未能达标的企业采取限产措施;四是对即将投产但污水处理设备不配套的企业,严格禁止投产。人大的重视,进一步促进了从严执法。例如,我市一些著名的化工企业虽然贡献较大,但在法律面前,同其他企业也是一视同仁,对于污染问题,市政府对其下达了从严整治、限产发展的强硬措施;又如有一家效益尚好的企业,由于污染严重,被环保局列为关停对象后,到处托人说情,但有关部门不为所动。这年,市政府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达到了高潮,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现场执法检查500余家次,查处了屡教不改、严重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26家企业,其中关停9家;通过努力,201家工业企业的污染点源基本达到了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全市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等12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指标内,主要环境质量指标在全省获3个第一……终于在12月6日通过了“一控双达标”上级考核验收。从严执法,使上虞许多地方重新成为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人间仙境。

“环保和发展要两不误”

素有“江南吐鲁番”美誉的上虞盖北及其境内的上虞港区,因“环保和发展两不误”,已日益成为各方投资者开发的热土。万亩葡萄园内,鸟语花香、鸡啼鸭欢,生态农业方兴未艾;省级精细化工园区,环保设施建设热火朝天,各家企业产销两旺。

“环保和发展要两不误”,是1998年春召开的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委员们提出来的。委员们认为,要一手抓环保,一手抓发展,影响发展的环保和不讲环保的发展,都是不行的。于是,在发给政府的《审议意见》中提出:要认真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把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大环境之中,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到为促进上虞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上。

市政府据此创办了“环保和发展两不误”的上虞精细化工园区。该园区是浙江省四个化工生产基地之一,北濒杭州湾,紧邻5000吨级上虞港码头,园区为大片海涂围垦地,地势平坦,四周无村居,环境容量大,水土资源丰富,在发展化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园区一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自1998年实施开发以来,已投入排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000万元,至今共引进投资企业35家,引进资金12亿元,出让土地3500亩,其中外资企业5家,协议引进外资6900万美元。台商独资浙江正裕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美元征地350亩的染料复制品项目、上虞昶和纤维有限公司投资5286万美元征地464亩的高档纺织面料织造染整项目、浙江闰土集团投资6000万元征地230亩的高效环保型染料分散剂项目和新昌国邦饲料有限公司投资1.225亿元征地225亩的医药中间体等项目已经落户。预计今年化工园区可实现产值30亿元。一个外向型、高科技、现代化的精细化工园区已逐步从开发期走向形成期。

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以此作为化工园区能否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园区内每家投产企业均拥有一台(套)废水处理设施,总投资2.1亿元、日处理能力10万吨级,旨在实行统一排放、集中处理的污水处理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为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化工园区“环保”和“发展”同抓的现状和趋势,今年的人代会上,形成了一个发展思路:“十五”期间,园区的发展定位是,在“天蓝水碧气象新”的环境保护中,建成国内最大的染料、颜料生产基地和有影响力的医药化工生产基地,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化工企业的集聚地;计划到2005年,化工园区的发展规模达到20平方公里,新引进项目80个,引进资金30亿元,出让土地8000亩,整个园区的工业产值达到150亿元。

(返回到本期要目)            

 

粗心司机丢乘客 幸遇道口热心人

本报讯 (通讯员 任宇庆 罗宁生) 11月18日上午,一名被客车司机遗忘在路边的乘客在高速公路上虞道口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终于与客车司机联络上了,从而使该乘客避免了钱物损失。

乘客名叫张文远,安徽界首县人,在宁波做爆米花生意,18日准备坐车回家。客车在进入高速公路前,司机让车上的旅客下车小便,可是张文远一不留神就被粗心的司机忘在了路边。张文远的两个包还在车上,包内有一年的辛苦钱及朋友托他带回家的钱……张文远焦急万分的情状,被高速公路上虞道口当班班长发现了。班长在了解情况后,一边安慰他,一边与监控分中心联系,要求出口收费站拦住车牌为“20280”的卧铺客车,协助查找。在高速公路员工的热情协助下,此车在杭州站被拦下,旅客的包还在车里。当张文远听到这一消息后,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并跪了下来,说:“要是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但回不了家,更无法向朋友交代……”班长连忙将其扶起,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赶快去认自己的东西吧。”

张文远眼含热泪走了,嘴里不停地说:“谢谢!谢谢!”

(返回到本期要目)            

 

失主巧遇被窃车 民警智拿盗车贼

本报讯 (通讯员 万驶高) 11月6日下午,我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车巡中队在上虞经济开发区抓获一盗窃摩托车犯罪嫌疑人。

11月6日14时许,车巡中队110巡逻车巡逻至上虞经济开发区舜杰路与德济路交叉口时,遇上一群众拦车报警,该群众称,上个月12日自己失窃的一辆牌号为浙DC7576白色两轮摩托车被其无意中发现停留在路口附近。民警王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认定犯罪嫌疑人就在附近,可以进行布控,待偷车者再来开车时实施抓捕。于是,一张无形的网悄悄地张开了,只等着盗车贼来钻。时间一分分地过去,大约过了一小时左右,终于有一男子过来将车子发动,布控人员即驱车前往追缉,并指令巡逻车在另一条道路对其进行包抄,将该驾车男子擒获。

经简单讯问,该男子姓金,33岁,家住东关。目前,此案已移交刑侦部门作进一步审查。

(返回到本期要目)            

 

主人死亡无人知 公羊报信又撞石

本报讯 (通讯员 先羽) 主人突然死亡,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一只公羊竟下山进村报信,后回到主人身旁撞石死去,令人称奇。

现年72岁的谢如新,是丁宅乡应山村的五保户,独自住在离村1公里许的山里。11月17日下午3时左右,谢如新的哥哥听到家门口有羊叫声,开门一看,原来是弟弟养的那只公羊逃下山来。于是他牵着公羊上山,走至山道转弯处,发现其弟躺在石路上,连呼其名无回音,急忙俯身一摸,才知谢如新身子冰凉,已死亡多时。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这只公羊回到主人身旁,大叫了几声后,猛然将头撞向大石头,自杀而死。

据悉,谢如新每年饲养三四头山羊,平常爱羊如宝。这只公羊是去年8月出生的,一直与主人生活在一起。

(返回到本期要目)            

 

本网站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和镜像
建议使用IE4.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并将计算机分辨率设置为800×600,16位增强色或真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