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文化 YuShun WenHua | |
*** 虞 舜 文 化 *** ※ 11月01日—10日要目 ※ ◎ 前期回顾◎ 一生为科学耄耋犹耕耘 (2001年11月7日)
一生为科学耄耋犹耕耘 郑志勋 陈秋强 徐先生随和沉稳,轻言慢语似涓涓细流,走起路来却是昂首急走,似脚底生风,虽年届八十有二,仍谈笑从容。 1920年出生于山青水秀汤浦镇的徐光宪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两方面,徐先生作出了成就卓然的贡献。 在北京大学教工宿舍一间满是书香的屋子里,徐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走近虞籍乡贤”赴京采访团。深怀曹娥江水的乡情,徐先生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梦萦牵绕:“我是上虞人,我的血脉在上虞,家乡报《上虞日报》带给我许多振奋人心的消息,让我常忆故乡。” 在徐先生的办公桌案头放着一本《徐光宪教授八秩华诞志庆集》,打开这本由北大校长陈佳洱作序的文集,我们看到原国家科技部部长朱丽兰、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发来的贺信,贺信中称:“数十年来,您将全部的心血倾注了我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和高等教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要学习您热爱祖国、严谨治学的高尚情操和科研作风。” 在徐先生舒缓的回忆中我们梳理出先生求学报国的这样一条人生之路:1936年,曾在初中期间就获得过浙江省中学数理化竞赛优胜奖的徐光宪考入浙江大学附中就学,1939年毕业后转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48年,徐先生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化学系,同年夏天,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暑期试读班中成绩名列榜首,被录取为研究生,攻读量子化学并聘为助教。1949年夏,徐光宪获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50年7月被选为美国“PhI Lamda Vpsilon荣誉化学会”会员,被授予象征能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1951年3月,他完成了博士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成为当时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最快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并选为美国“Sigma Xi荣誉科学会”会员,再次被授予金钥匙。 1951年5月,朝夕思念祖国的徐光宪和爱人高小霞,满怀赤子之心和一腔爱国热血,毅然从大洋彼岸回到祖国,以后一直在未名湖畔的北京大学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历五十余年,乐而不倦。八十年代初,徐光宪、高小霞双双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夫妻院士中屈指可数的院士伉俪之一。 学养精博的徐先生科研领域广阔,学术造诣深厚,在量子化学和化学健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稀土化学、串级萃级理论及其应用等多个学科中都作出了显著的成就,先后发表论文400余篇。徐先生在从事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研究中,提出了适用于稀土溶剂萃取分离的串级萃取理论,这一理论可“一步放大”,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引导了我国80年代开始的稀土分离技术的全面革新,从而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向高纯稀土生产大国的转化,被国际上称为“China Impact”(中国冲击),影响十分深远。他主编的《稀土》上、中、下三卷,是介绍中国稀土科学技术最详尽的专著。由于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徐先生获得过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运用技术进步奖、北京大学首届自然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以及多项部委级、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和国家进步奖。 徐先生的一本《物质结构》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的科研历程,这部著作是国内该学科使用长达25年之久的惟一教材,1988年曾获国家优秀教材特等奖,迄今,全国化学类图书只有这一个特等奖,在培养中国年轻化学家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至为重要的经典作用。四川大学刘为涛老先生说这本书写得“一清如水”。 桃李天下的徐先生以自己的品格、学识和真诚折射出的人生观和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们,令人终生难忘。一位在大学高教研究所任所长的弟子回忆徐先生时说:先生是全国研究物质结构的著名学者,在讲授物质结构课程时他仍一丝不苟,精神总是那么饱满,语言总是那么铿锵有力,讲课那么引人入胜,把一门十分抽象难懂的课程讲活了。他的业务功底和精湛的讲课艺术,感染了所有听课的人。他一旦调整研究方向,就如他行路急走般上手得快,出成果快,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成果。 徐先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他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知识创新都有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所以勤奋学习,积累深厚的基础,加上追根到底,万事必问为什么的好奇心,就是创新的源泉。前者是学,后者是问,学而不问则殆,问而不学则罔。学而问,问而思,思而行,行而果,这就是创新。认真做学问,自然能创新。这是我学习60年的体会。” 在关注当代青年成长中,徐先生曾经从10个方面提出了“成才要素”,并归纳出一个公式:成长要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志向和目标)+(兴趣和爱好)+(决心和毅力)+(健康)+(天赋、灵感和创新)+(教育)+(方法)+(心理健康)(大环境)+(小环境)+(机遇)。他甚至提出了一个定量公式:成功的定量评估公式=强度因子广度因子=(工作的重要性)+(领先性)+(系统性)+(难度)(持久性)+(受影响地域的广泛性)+(受影响人口的普遍性)。这是一位化学家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给“成功”这样一个社会学概念所作的解读,其精髓在于教育青年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将个人的成功与国家的前途紧紧捆绑在一起。徐先生的这一治学和人生经验在《中国人才》上发表后引起热烈反响。 1998年9月1日和2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连续播出“东方之子——徐光宪高小霞院士伉俪”上下集,内容是为两位先生补拍金婚照,徐先生答记者问讲的那几句出自肺腑朴实无华的话,大意是“结缡相伴五十年,甘苦与共,今后难免有人天暌隔之日,愿留存美好时刻,作永久忆念。”那情景真是感人至深。 11月3日,徐先生应邀出席了我市春晖中学八十周年庆典和首届上虞科技节活动。在春晖中学,这位“中国稀土之父”向学子们讲述了宇宙演化的八个进程,2个多小时精彩的讲演赢得家乡少年学子的长时间掌声。 和蔼可亲的徐先生对春晖学子殷殷寄语:“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在新的21世纪,我国的中青年科学家将会取得震惊世界的辉煌成就,希望在于青年,希望老家的年少一辈能刻苦努力,为家乡发展和国家振兴共攀科学高峰。”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受先生教泽,我们相信,虞山舜水必将会有更多的学子进入科学之门。
春晖赤子 申奥功臣 经遵义 春晖中学创办至今八十年,数以万计的春晖学子从白马湖起航,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献身于祖国和人类的进步事业。真是桃李遍天下。在这芸芸学子队伍中,吴重远校友算不上凤毛麟角,却也称得上德馨功高。他以无愧的中国申奥功臣,为春晖人争光,为上虞人争光,为炎黄大中华争光,他永远值得春晖后学骄傲、学习。 吴重远是1939年的春晖校友,著名茶圣吴觉农的长子。1987年初夏,为纪念春晖中学创办人经亨颐先生诞辰110周年,笔者曾与当时的县政协秘书长蔡德亿先生赴京走访虞籍名人和经先生的学生友好。吴觉农先生自然是我们拜访的“重点目标”。在吴老家里,我们得到了好客的吴老夫人陈宣昭太太的热情接待。吴老当时正在北京医院疗养,在吴老夫人和吴重远先生的引荐联系下,我们去医院拜望了吴老。说起纪念经亨颐先生,吴老十分动情,翘起大拇指称颂经校长。他为因年时和身体原因而不能返虞参加纪念活动表示歉意,但欣然答应为纪念活动题词。这次拜访,我们只匆匆见吴重远先生一面。因为他当时在国家体委宣传司长等要职的任上。但他事后却为纪念活动帮了忙:身体尚未康复的吴觉农老已年过九十,用毛笔题词谈何容易,他写了一幅又一幅,总感到每幅都不十分满意,最后还是吴重远想了办法,挑一幅最好的,把其中几个不理想的字,用其他几幅中较好的字来补贴上,这份工作就由吴重远先生来完成,他细心剪贴,使题词初看如同一气呵成一般。我们回虞后不久,他就把这幅真正墨宝寄到纪念会筹备组,记得题词内容为“民主革命先驱,浙江潮震撼旧世界;启蒙思想遗泽,满天下桃李犹芬芳。”字虽少了年轻人的力量,但仍是那样隽秀端庄。 那次与吴重远先生虽只相见一面,但印象已经很深(其实这是笔者第二次见到吴先生,第一次是在前几年吴先生回春晖母校时见到过)。时隔四年的1991年,为筹备春晖七十周年校庆,笔者再次赴京。这时吴觉农老已经去世。但在吴老家,我们仍得到吴老太太的殷情招待,那次吴重远和他弟弟、任我国驻牙买加大使吴甲选都在吴老家,老太太和吴氏兄弟热情请我们共进晚餐。这样,在吴老家我们整整呆了半天时间。不大的客厅里我们共忆吴老功绩,共商在京联络校友与请名人题词等事,还一起合影留念。吴重远先生还送我们每人一件小礼品:一条体育协会的领带,并向母校赠送他有纪念意义的数帧照片。吴太太与雷洁琼等政界、文化界名人有很深交情,一家三人都认为可请这些名人为春晖校庆题词。我们当然求之不得。之后,在吴老太太、吴重远先生等的帮助下,学校果然得到了严济慈、费孝通、雷洁琼三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墨宝。吴重远先生还同时请何振梁先生也为春晖校庆题了词。领导的题词为七十校庆倍添颜色。 1995年,吴重远校友陪同何振梁先生来虞,再次访母校。在学校领导陪同下,他和何振梁先生游览校园,看体育馆和运动场,参观校史陈列室。校园重游,吴先生既是客人,又当主人,向何先生讲述当年学生时代的春晖。两位体育界名人十分关心春晖的体育教育,希望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多培养像叶联英那样的体育人才。两位老人都为春晖题了词,吴重远先生的题词是:“白马湖水清清,春晖育才经纬”。 谈起吴重远校友,最令人不忘的贡献自然是北京的申奥。1993年,身兼国家奥委会副主席、新闻委员会主任和奥委会新闻发言人的吴重远,是北京申奥报告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也是向萨马兰奇递交申办报告的代表团团长。在国际奥委会讲坛,吴重远以伟大祖国的使者形象,慷慨陈词,体现国人的坚定、自信和不卑不亢,驳斥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污蔑,让世人了解中国的发展与申奥决心。虽然,最后因说不清的原因,北京仅一票之差输给悉尼,但已见申奥不成功中的成功。如吴重远的名字一样,中国要申奥成功并圆满举办奥运会,真任重道远。 时过八年,北京进入第二次申奥冲刺。这位70多岁的申奥老功臣,再度出山,共同参与申奥报告的起草工作。这次申奥报告,内容更丰,要求更高,时间又紧。吴老与同志们夜以继日地干,为了北京申奥成功,再苦再累在所不辞。报告即将完成,吴老终因劳累过度,突患脑血栓倒在病床上。这一动人事迹在申奥成功后的报告会上,何振梁先生作为一个典型例子,讲得动人,惹得多少听众热泪盈眶。 今年6月,为春晖八十校庆联络北京校友,笔者陪同潘守理校长赴京,专程去拜访了吴重远校友。那时,吴老刚出院,但行动困难,住在他儿子家中。我原以为见面后,他总会向我们谈谈如何为申奥病倒的。谁料,他除了问母校的近况,校庆的打算和我们北京之行的意图,只字不提自己为申奥倒在病榻上。听说北京校友将聚会为母校祝福,他为因病不能参加表示歉意,并要我们向北京的同学们的聚会传达他的祝贺之意。他还让他夫人为我们拍了合影留念。最近吴重远先生又来电,为尚未康复而不能参加母校八十大庆表示遗憾,并祝校庆圆满成功。 新世纪第一年,北京申奥成功了,春晖中学又迎来了八十大庆,这位可敬的春晖赤子、申奥功臣,理应得到春晖后学的良好祝福,祝老人早日康复、快乐长寿。
有多少书可以重读 易子 面对纷至沓来的新书,读者自是欣喜有加。然而,经一番上下游览,读者心头不免掠过阵阵忧虑:其中“有多少书可以重读”? 虽说,在累累新书中,不乏为读者叫好的精品,但终究少得可怜,更多的怕只是些相形见绌的东西。只要细细审读,读者就不难捕捉流溢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浮躁心态。有一位年轻的女作家的四卷本文集,散文卷有篇数万字的长篇散文,记录的全是她女儿出生和成长的流水帐。这其中的猫腻很明显,为凑足四卷本计,便不得不拿这样无聊的文字来凑篇幅。这不是坑害读者又是什么呢?这样的书籍谁会去“重读”呢?而今,书坛上的抄风亦令人扼腕。有的人成天读书,可读的目的全是为了“著”,所选的书亦是围绕着“著”,边读边抄、边抄边“著”。不要说一般的书有人敢抄着“著”,就连词典都有人脸不改色心不跳而大部大部的抄袭拼凑哩!难怪有人说,现在成名成家实在容易,只要有胆量,凭一把剪刀、一瓶浆糊,足以编出几部惊世“力作”,赢得几顶骄人桂冠。 其实,不必说上述书籍的质量是如何如何的低劣,即便是那些够档次上级别的获奖作品,又有几部属“绿意盎然,大有四季常开,花香不败意蕴”之列,且能够让人读得有滋有味,以至几年以后“可以重读”的呢?怕是寥寥。 一本好书,就是一道迷人的风景。如果我们能够在屠格涅夫的草原上狩猎,在海明威的大海里捕鱼;因红楼梦断、春江水流而动容感怀,因三国英雄、梁山好汉而荡气回肠……如此这般,不该是读者的福祉么?与先贤交谈,与伟人相对,与诸子百家争鸣,与不同肤色、不同时期的思想者探讨,这是怎样的一种诗性情绪呵!这样的书籍,何止看一遍了得! 无论是历代中国学者推荐排在前十名的书,还是北大学子应读的书目;无论是中国人推荐的十部外国名著抑或外国人推荐的十部外国书目;无论是胡适开列的《中学国故丛书》目录或者鲁迅开列的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书籍绝对是让人“可以重读”的经典著作,不论何时何地,它们都将以特有的无可替代的魅力照耀全人类,照亮整个世界。前不久,我去电与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青年女作家王旭烽通话,问其最近在读什么书,她说:“国庆期间,我又重看了浙江文艺出版社的《鲁迅杂文选编》,以前是从鲁迅的思想性上看全文,现在是从文本角度看,1919年写下的文字现在读来依然充满着新鲜感,就像写在现代。鲁迅不愧为中国民族魂。”鲁迅的书,让人激荡重读的兴味,且常读常新,这不就是名著伟岸独啸的雄风么? 记得台岛诗人痖弦《寂寞》诗曰:“一队队的书籍们,从书斋里跳出来,抖一抖身上的灰尘,自己吟哦给自己听起来了。”有书无人读,就像秦宫女“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一样,这大抵是书的可悲命运。然而,且慢,倘若这“寂寞”是对那些让人不愿“重读”的书籍而言,这些书籍又何怨之有?不要说大可置之不理,即便是一掷了之,又有何妨?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读书人都需要正常的记忆力,但擅长记忆的人一定会擅长忘记,会读书的人一定会扔书——把一些丑陋心态和低智商的喋喋不休的书扔进垃圾堆,而这不过是下决心忘掉它们的物化行为而已。 如此一说,我的心不禁抽搐起来。是啊,如果我们不能为后人留下反映当今这个伟大时代伟大创造的“可以重读”的作品,我们何以接续永恒的春秋辉煌?留下让后人可以“重读”的作品,其实就是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民族精神遗产,就是将融和精气血脉的生命元素深深地嵌在了历史的碑壁上,后人承继这份深异饱满、高华弥漫的思想情采,吸纳这脉饱含生命不朽的浓浓芳烈,何以不能粹美其生命? “可以重读”作品的涌现,自寄希望于独具慧眼而有历史责任感的作家们。当作家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颇多意气风发的妙笔之时,便是源源不绝奉献“可以重读”的精品力作之日。如此,那么我们的作家直面来自灵魂深处的考问,在曲终人散之时,不是可以毫无愧色了么? 让更多的书成为“可以重读”之册,令更多的人去读“可以重读”的书,理应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和责任。毛志成先生曾说:“著书、读书是作为一种功利活动或职业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意愿,一种兴趣,一种时尚,一种民风?对于衡定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或文化意识及一个时代的思想品格或民俗质量来说,后者才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 妙哉斯言!
当过“代总统”的上虞人 蔡德亿 今年是辛亥革命九十周年,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众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上虞有个官做得最大、曾任过“代总统”的黄郛,上虞有许多人对他还比较陌生。 黄郛(1880-1936),原名绍麟,字膺白,号昭甫,别字天生,笔名以太,上虞百官人(《中国国民党史大辞典》载)。幼年随父寓居杭州,黄郛一生可分三个时期。 一是辛亥革命时期。1904年黄郛考入浙江武备学堂,不久被选派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学习。翌年加入同盟会。在振武学校,黄郛结识了蒋介石、张群等人。武昌起义后,黄郛应陈其美之邀赴上海,参加了攻占制造局、光复上海战役。陈其美任上海都督后,黄郛任参谋长兼沪军第二师师长,陈、黄、蒋三人结为“盟兄弟”。黄郛参与策应光复杭州与攻克金陵(南京)之役。南京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派他任兵站总监,后改任江苏都督府参谋长。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袁世凯通缉逃亡日本与美国。1915年护国运动起,回国参加策划浙军反袁运动。 二是北洋军阀时期。黄郛以促进“南北统一”为名,大搞“和平运动”,深得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的信任,后历任外交总长、教育总长等要职。1924年10月参与冯玉祥兵变,任代理内阁总理,又摄行总统职权。虽代总统时间不到二个月,段琪瑞复出,他被迫辞职,但“代总统”成了他一生仕途的顶峰。 三是国民党时期。黄郛成为蒋介石的红人。多次受蒋委托处理国内外重大事务。历任上海特别市市长、外交部长等职。在此期间,与张群关系极为密切,被称为“新政学系”。1933年5月受蒋介石委派在任行政院驻北平整理委员会委员长期间,与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为日本侵略华北洞开门户。这是黄郛一生中不光彩的一段,因此遭到全国人民的指责。1935年托病躲入莫干山,1936年复任国府委员,年底因患肝癌病逝上海。留下《欧战之教训与中国之未来》、《战后之世界》两部著作。 总揽黄郛的一生,还是一个既有功又有过、上虞任职最高的历史人物。
聆听白马湖 晓舟 这里有一个湖,湖中有一所学校。 湖是一个很普通的湖,在河道纵横、湖泊星罗的宁绍平原上,这样的湖是要多少有多少,虽然这湖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个姓周的人骑一匹白马入湖仙去,所以湖便有了这个名字。但类似有的传说也是要多少有多少。 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学校。它创办的历史虽然已经有八十年了,但在偌大的中国,百年老校又岂在少数?虽然从这里毕业的学生,足迹走遍了世界,声名远播于海内外,但是,又有哪一位学者名流,哪一位有建树科学家、实业家不是就读过某一所或几所学校的呢! 在六七十年前,“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赞美,早使白马湖和春晖中学名声远播。使这个既没有如洞庭湖之烟波浩渺,也没有如洪湖之碧浪连天的普通湖泊,使这所终究不能与清华、北大等名校相提并论的学校大大出名的,并不是旖旎醉人的山光水色,也不是作为一所私立学校敢于破除教育的陈规陋习,独领风气之先的不凡实绩,而是因为有了一群了不起的人,他们受当时的春晖中学校长、著名的教育家经亨颐先生之聘请,风云际会,云集于这个隐匿于杭甬铁路边上的乡间小湖。在这一大批博学有识之士中,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俞平伯、朱光潜、王任叔、匡互生等执掌过教席,何香凝、柳亚子、蔡元培、黄炎培、张闻天、李叔同、陈望道、刘大白、吴稚辉等前来讲学,白马湖一时成了英才荟萃,文人倾慕,游人向往之地,这才是使白马湖美名远播的最主要原因。 说起白马湖,总离不开春晖园,说到春晖园,总是离不开这些先生哲人们。 那么,他们又是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的专业知识非常精深,且广收兼蓄,触类旁通。他们的学识修养深厚,且澡雪精神,修炼灵魂。他们的心灵莹澈,滚滚红尘,却能烛照万象,无忧无惧,泰然相向,宠辱不惊。他们虽然形象消瘦,行动迟缓,看似无缚鸡之力,可在精神上,实在称得上是“无故加之而不怒,卒然临之而不惊”的一个个伟丈夫。是的,他们因博览群书而明察了世间万象,因洞悉世事而胸襟阔广,因精研学问而堪为良师,教与学如鱼入江湖,冷暖自知。这就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一份书卷气。有了这样的书卷气,李叔同做老师时,便是个好老师,做和尚时,便是个好和尚;有了这样的书卷气,朱自清情愿饿死也不肯俯首屈膝;有了这样的书卷气,丰子恺可以笑对人生的磨难历劫,护心显正;有了这样的书卷气,匡互生敢于为民主科学的流布争做马前卒,敢于为维护人格的尊严而愤然辞职…… 当我们今天把白马湖视为骄傲时,当我们以数不清的文字来赞美这个近在咫尺的美丽湖泊时,我们可曾想到,白马湖其实离我们很远。是的,许多时候,我们浮躁不安,急功近利,常常不能把学问当作护心显正的衣钵,而是把它作为求禄进爵的“敲门砖”。是的,在这浮华的尘世里,我们远离了平屋的踏实平凡,远离了小杨柳屋的飘逸俊爽,远离了长松山房的傲然风骨,远离了仰山楼的开阔疏朗,远离了曲院的优雅含蕴,作为现代人,我们已走得离白马湖太远太远。假如,如果有假如,让白马湖的先生哲人们生活在现代,恐怕他们也无法在这个幽静闲适的“绿杨城郭”中呼朋唤友,花旁喝酒,湖上泛舟了。“崖边的白马湖粼粼的水绕着校舍缓缓地流着,楼上教室都有栏杆长廊,凭栏远眺,山色水光,排空送翠,令人心旷神怡,湖水清澈见底……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当年,随着夏丏尊、丰子恺等一批友人的相继离去,对于暂时还留在白马湖的朱自清来说,虽然白马湖的山还是那么青,白马湖的水还是那么绿,但是白马湖已不如当初那样使他感到“莫名喜悦”和“许多惊诧”了,生活情趣与以前也大不一样了。正是蕴育了天地间的灵气,才有白马湖山和水的美丽,更是因了徜徉在湖畔的这一群志趣高远、学问渊博、多才多艺的人,才有了一方水土的令名,要是没有了这一切,那么,也许就什么也没有了,永远的走过去了!
春晖拾珠 陈荣力 晚晴山房 大师是一只翩飞的鹤 其实“晚晴山房” 平 屋 土是象山的土 学问是山一样高的学问 小杨柳屋 一轮新月挂在天空 阿宝说“再种一株小小杨柳吧” 朱 自 清 故 居 走出那座小院 走出那座小院
漫说春晖校名 蔡德亿 从二十年代开始,我国大地就有春晖中学这个校名,而且很快就声誉远播,闻名遐迩,曾一度有“北有南开,南有春晖”之美誉。至今已历八十春秋,仍然盛名不衰,现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全国出版十三所名校丛书列为其中之一。景色依然昔日一样的美:仍然是“红树青山白马湖,雨丝烟缕两模糊。” 八十周年校庆即将来临,诸多春晖学子将“少小离家老大归”,回到三面环山,水清如镜,景色宜人,与同伴共同回味一生中长知识,长身体,增公德最重要的中学时代。他们的母校春晖中学开学就提出“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倡导“人格教育,英才教育,动的教育”,以及“实事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能注重学生“增进知能”、“发展个性”,能与时俱进治学治校,突破陈规,革除积弊。春晖把选聘全国一流教师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夏丏尊、匡互生、丰子恺、朱自清、范寿康、杨贤江、朱光潜、吴梦非、王任叔(巴人)等一大批全国闻名的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在春晖任教。以后延聘的也都是名师,至今春晖仍有“名师工程”。他们如绵绵细雨般地无声地滋润着春晖学子,逐步铸就了“春晖风范”。 春晖这校名含蓄高雅,既包含自然美景,也反映人间的情感与志向,现在已成了学校文化的代名词,也是上虞文化形象的缩影。能策划春晖这样好的校名的前人,一定是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值得后人永远怀念! 时于1919年,上虞著名乡贤王佐,清光绪举人。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字子渊,多次去上海、小越与富商陈春澜会商,促成陈春澜在垂暮之年捐出20万银元创办中学培植人才,功垂后世。陈春澜于1919年12月写出《谨托校董书》,委托王佐、经亨颐等十一人为校董,全权处理定名、财务、建筑等筹办一切事宜。王佐为学校董事会会长,经亨颐为首任校长。王佐、经亨颐与多方酝酿征询,决定以春晖作为校名,并立即拟订《春晖中学校计划书》。 定为春晖作校名,一是为弘扬陈春澜出资办学之德。在这之前,王佐曾登门拜访陈春澜,劝导在上虞利用丰厚的自然资源,创办垦牧实业公司,取名“春泽公司”,以表彰陈春澜泽被桑梓。这次出巨资兴办中学,是为国育才,造福社会的义举。学校的建成,闪耀陈春澜德行的光辉,将创办的中学取名春晖,与已兴办的“春泽公司”还可相互连接。二是引用古人诗句,既使校名富有诗意,又可表达学校功能。唐朝著名诗人孟郊《游子吟》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诗是孟郊任漂阳县尉迎母归养时所作。全诗寓意深切,尤其是后两句,“寸草心”和“三春晖”,讲的是自己是嫩芽小草,靠的是慈母三春(孟、仲、季)的阳光滋育成长。取名“春晖”,比喻学校是滋育小草的春天阳光,培育小草茁壮成长。 经过一段时间筹办,春晖中学于1922年秋正式开学,由于白马湖畔风景幽美,名师云集,当时在教育界成为一面旗帜,成了众多学子的向往之地,全省各地学子纷纷来到春晖,还有不少来自省外的大城市。蔡元培、何香凝、黄炎培、陈望道、张闻天、刘大白、俞平伯、李叔同、张大千、柳亚子、叶圣陶、胡愈之等著名学者,先后来春晖讲学和留下足迹。 春晖中学的八十年,也经历了风风雨雨,1929年扩办了高中。1941年日本侵略军侵占了上虞,学校被迫迁至虞南山区泰岳寺,过着艰苦的生活。1945年才回到白马湖,恢复原来的春晖中学。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1956年5月学校由私立改为公立。“文化大革命”时因有人诬陷把春晖中学改名为继抗中学,并将校址迁至小越镇。1978年8月恢复春晖中学原名,并将校址迁回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1995年列为省级重点中学,逐年的修建和扩建校舍及各种教学设施,使春晖中学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春晖中学的历任后者,没有辜负八十年前乡贤的期望,牢记春晖的使命,实事求是,勤劳朴实地辛勤耕耘,使春晖永远闪耀着光和热,滋育着嫩幼寸草茁壮成长,培育出更多出类拔萃人才,为建设祖国的现代化作出贡献,使春晖的前程永远光明!
陈春澜“捡”个老板当 虞瑾 陈春澜是浙江上虞人,他生于清道光年间,卒于1919年,活了83岁。他是上海滩最早发迹的大老板之一,上海滩上的许多洋行都是他开办的。他的发迹不同于平常人,他的“老板”是从外白渡桥“拣”来的。 话说陈春澜出生在一个穷苦农人的家里,从小就替人放牛。14岁那一年,他到上海学做生意,好不容易才进一家外国洋行打工,干的是送信差事,这工作一干就是好几年。 有一天,他路过外白渡桥,远远地就看到那儿围了许多人。他走上前去,只见一个高鼻子的外国人坐在地上,面前铺着一块写满字的布。当时陈春澜是个目不识丁的人,只有靠耳朵静听别人的议论:“迭个外国人原来是个洋行的老板,破了产,连回国的路费都没有了。” “侬看,那个上面写着借三百两银子作路费,三年后他一定加倍还给借钱给他的人。” “啥人敢保证伊勿是骗子啊?”有人议论道。有的还说:“迭个外国人格达好几天了。我看啊,再坐一个号头(月)还是白搭。” 春澜听了这些人的话,闷声不响走出了人群,急匆匆的去送信了。回到洋行后,他问老板:“我想寄点钱给我妈妈,勿知我多年存的工钿有多少?” “四百两银子勿到。”老板答道。 “我想寄三百两银子回去,勿晓得可以吗?” “好格,去叫帐房先生给侬三百两银洋。”老板道。 第二天,陈春澜吃过中饭后,就带着银子往外白渡桥跑。到了那里,他抬眼一看,还是那么多的人在围观。那个洋人还是坐在地上,耷拉着脑袋,显出一副无精打彩的样子。陈春澜挤到外国人的面前,将三百两银子往布上一放,轻声地说道:“我借给你。” 外国人开始一惊,抬起头来一个劲地望着陈春澜,然后又低头捧起白花花的银洋,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个外国人霍地站起来,紧紧握住陈春澜的双手,说道:“真是多谢!实在太多谢了!我三年后一定还你。” 陈春澜给他弄得不知所措,忙说:“勿用急,勿用急!四年五年后再还也勿要紧。” 外国人掏出纸张和笔对陈春澜说:“快请告诉我,侬的地址。”陈春澜讲了地址后,就离开了外白渡桥,回到洋行。 回到洋行后,他照常上班。不过,心里一想到这件事就有点怕。不知“迭个外国赤佬是勿是个骗子”?又一想:我是做个好人,救人一命。同时,也希望这个外国人勿要缺德。开始时,他脑袋里还常常想起这件事,后来,慢慢地淡忘了。 一天,他和平时一样的出外送信,回到洋行刚刚踏进花园,只见一个大个子的洋人朝他扑来,紧紧的抱住他,吓得陈春澜不知如何是好。 “陈,陈,陈先生,我的大恩人啊!”那人万分地激动。 “侬是啥人啊?”陈春澜呆呆的望着这位似乎在哪里见过,而又一时想不起来的人,问道。洋行老板笑吟吟地上前说:“春澜,侬勿记得啦。三年前侬勿是借三百两银子给伊的吗?” 陈春澜这才想起,忙说:“哦!侬回来啦,还好吗?” “很好!多亏你的相助啊!我现在是来还钞票的。我想还给你四船呢绒,行吗?”那个洋人说道。 “我勿要,我勿要。”陈春澜连连摇头,“我没有地方放啊。” “陈先生,勿要紧。我给你找好了店铺和栈房。你可以做老板了。” 就这样,陈春澜“拣”了个老板来做。这是他做梦也都未曾想到的事。由于他的勤奋,加以精心的管理,他的事业也日益发达起来,生意越做越大,洋行越开越多。他在自己的家乡还捐了廿万银洋,办起了一个“春晖中学”,并常常回去住一阵,过过逍遥自在的日子。
| |
建议使用IE4.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并将计算机分辨率设置为800×600,16位增强色或真彩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