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文化 YuShun WenHua | |
*** 虞 舜 文 化 *** ※ 10月21日—31日要目 ※ ◎ 前期回顾◎ 读书,因为有缘 (2001年10月31日)
读书,因为有缘 东山行 似乎是命中注定,自己这一生定然与读书有缘。 出身书香门第的我,从小就簇拥在满屋的书堆里,浸漫在缭绕的书香中。始读书,免不了令自己的头脑沦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如同启蒙习字依据描红簿描红一样。久久的,读过的书籍,留存在记忆库里的,除了一些零碎的故事情节以外,皆模糊不清,不可名状矣。 终于,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我得到了身为教师的外祖父和父母的点拨。“柳暗花明又一村”,渐渐的,我悟彻了读书的要领。于是乎,当自己将读书的目光紧盯在“为知(指识见智慧)、为己(指修身正己)、为人(指黎民百姓)”三重境界时,何以不如拂春风、如沐春雨?当自己不再囿于死读书、读死书,死搬硬套、泥古不化窠臼的时候,何以没有脱俗志新、豁然开朗的意韵?当自己不再受制于专业命题的学术,而尝试由专业学术边缘的某种文化关联引发自己阅读人文、阅读社会人生的感悟之时,何以没有唤回作默默思考的学人那份人格尊严和理性创造? 读书,自然不会是我一个人的福份。不论是谁,只要其与读书伴伍,便油然而生恋情,从此再也不能游离于读书,任意放弃了读书。有书读,书人竟“三月不知肉味”,笑容灿烂;无书读,则黯然神伤,痛不欲生。这大抵是书籍的魅力,这便是读书情结。 一生有书可读,且不曾懈怠,这是何等的缘份,何等的收获!报载,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光耀看了报告,非常生气,他在报告上批了一行字:你想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阳光就够了。后来,新加坡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花植草,在很短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见8月19日《新华日报》)其实,人赤条条来到世界,之所以能在人生戏台上“起舞弄倩影”,不也是因为有了读书的“阳光”么?是啊,读书就够了,读书足以支撑人生、充实人生。有人说:“上帝散布给人间的苦难与月光一样地均等。”然而,当读书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首要的组成部分时,它便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人们不再抱怨命运的乖蹇和不济,而是安于自己所处的境地,努力着,抗争着。 读书有缘,自不是为求“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有时恰恰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命状态,表现自己的生活姿态。忆起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男子马拉松竞赛中跑在最后一名的是来自战乱国家的高中生。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目的不在于拿第一或第二,而只是为了能在亚特兰大参赛。我只是想让世人知道,我们也在努力地活着。”这位选手虽无缘登上冠军宝座,然而他使自己的生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把自己所能拥有的那份生活演绎到了极致,不也与摘取金牌桂冠同样荣耀么? 哲人说:“没有书的世界,将是一个谜样的世界;不读书的社会,将是一个不文明的社会。”读书,不仅改变人生,不也同样改变了世界、改变了社会么?而这一切的发生,是不是因为我们与读书有缘呢?
那一杯,永远满着的水 陆晓波 每次回家,桌上总有一杯属于我的开水,一年四季,冷热相宜,我一饮而尽,身心的疲惫和劳累顿时化作云烟远飘万里。我刚一转身,水杯随即又会被倒满,盈盈的,泛着细碎的波纹,透着淡淡的温馨。而那倒水的声音,又分明来自一个空灵的世界,久久地传递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爱。 父亲,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出生于1939年的他,经历了共和国成立前后的黑暗和曙光,在得到了事业带予他的并不太多的荣耀的同时,却承受了历史和时间给予他的太多的沧桑,包括生理和心理。而我的父亲,却始终乐观地面对人生,用微笑去感染每一个人。他对工作十二分的专注和负责,对家人千万分地关心和呵护。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从来都是为别人着想,而独独让自己承载来自各方面的责任和压力。而我,更因为是他39岁那年才得的小女,被他百倍甚至千倍地宠幸着。自从二十三年前他给了我生命,我感觉自己生命之蝶的每一次蜕变,都无不凝聚着父亲热切的目光、聚焦着他无限的心血,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父亲对我的关心,总是淡淡的,琐碎而平常的,一如那杯永远满着的水,清清盈盈的,似溢非溢,似动非动。于是不谙父爱深浅的我,常常把这一杯水,这一份关心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全然不懂得珍惜和品味,也就尽情地奢侈着这般浓浓的深情,以至于吝啬地、从未向父亲流露出过多的感激和谢意,直到有一次—— 那个周末的晚上,我回家,母亲说父亲病了。面对我的询问,躺在床上的父亲装出一脸的无关紧要,而他勉强挤出来的笑,却让一脉相系的女儿感觉到了他无比的痛楚,他的腰一直不好。我习惯性地去拿我的水杯喝水——水杯是空的!?“哦,忘了替你凉开水了!”父亲的话缓缓地从床头传到我的耳畔,转过身,是父亲那张充满歉意的脸。 刹那,或者瞬间,反正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我的心猛地一颤,有一根弦,突然地被拨动了,它触及了我一直深埋于内心的,那份对父亲的刻骨铭心的感激和歉意。我分明感觉到了父亲对我的重要性,而向来我对父爱的漠视以及无所表示又让我懊悔不已。“爸爸!”我在心底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我的父亲,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好几回,我约了朋友聊天,深夜回来,父亲总是为我亮着一盏灯,且辗转不眠,担心我的安全,而我总是暗地里埋怨他的多心; 很多次,父亲为我准备好第二天要添加的衣裤,反复叮咛“天要凉了,注意冷暖”,而我总是面带不悦地怪他多事; 经常地,父亲问我今天去哪里出差,晚饭是不是要等我到五点三十分还是五点四十分,而我又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不屑的样子,心里想他是不是太烦了; 偶尔地,我为工作的事情烦恼,他总是反复地强调:“工作是什么,工作就是斗争”等那个时代的名句,而我总认为他迂得可笑。 而我的父亲,又总是不肯吃最好的菜,尝最时鲜的水果,一概地要留给我;嘴上常说“养女儿养强盗”之类的戏言,又一次次地往我的包里塞上一个礼拜也吃不完的点心;我因为上班住在单位,他总是希望我隔天打个电话回家,又怕我要多用电话费,狠下决心才说:“那就一个礼拜打一次吧!”满脸的矛盾和期待。 …… 我以为,这些都是太平常的父爱,我以为我可以坦然地享受这份浓得化不开的关怀,于是,我总是轻轻巧巧地喝着父亲给我倒满的开水,却从没有去仔细品尝水的滋味,以及他深邃的目光。到今天,我才醒悟:那是一个怎样的错误啊! 那个晚上,我睡得很迟。清晨醒来,父亲高兴地对我说,他的身体恢复得不错,可能是女儿回家的缘故。他说,在家躺了好些天,该下楼去散散步了,桌上有凉好的开水和热好的早餐。 父亲下楼了。母亲说,今天你起得晚,你爸他已经帮你凉了三次开水,热了三次早餐。我迫不及待地起床,走到桌边,水杯拿在手上,格外地沉,直往下坠,当即我的眼中就涌上了一种湿漉漉的感觉。杯里的水盈盈的,泛着细碎的波纹,比原先任何一次都平添了几丝温润和恬静。我忍不住轻轻饮了一口,冷热相宜;再饮一口,便觉一股甜滋滋的暖意;一饮而尽,顿觉有琼浆沁人心脾,九曲回肠。当然,那天我是用心在品尝这杯水,用心品尝这种亘古不变的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爱。 那天,我在日记里记了这么几行字:当懂得用心去体味一份情的时候,也就懂得了要珍惜这份情。我愿意我的父亲,永远陪伴在我的身边,我愿意和他一起分享我的生命。 后记:在一个静静的、疏星朗月的夜里,我轻轻喝下父亲给我凉好的开水,走进书房,写下了以上这些笨拙的文字。我能想象得出,父亲看完这篇文章后的淡淡的一笑。而这微溢于嘴角的笑,又将给予他的小女以多大的感动啊?
梅雨 好友A君,性格开朗,心胸豁达,上班勤于政务公务,工余乐于琴棋书画,泼墨吟咏之余,常隔窗相邀:“过来杀两盘!”我即应声而起,出门,下楼,穿草坪,过甬道,登门入室。 好友家住平房,家俱摆设亦如那60年代建的房舍,显得简陋陈旧。唯有一座落落后院,梳理得意趣横生。月季、海棠、黄金菊、冷箭荷……亲亲昵昵,依依拥拥,花姿斑斓,绿意葱茏,于都市的水泥楼群中,润染出几许山林情致几许田园风韵。更有四棵葡萄,因栽种多年,手肚粗的葡萄茎,呈仙鹤之姿,作龙凤之状,其古朴之美,遒劲之势,很有一种唐诗宋词的韵味,而幼茎新叶则窈窕如溪,纷披若瀑,爬满了为它构建的竹木棚架,也就有了一种高山流水的意趣。其间,设一青石棋盘,置两香樟木墩。好友说,此物都是老家乡亲所赠,老家是山区,产青石,多香樟。并说老家中堂的天井皆青石所铺,上镌二三棋盘,逢暑天日午,村人络绎而去,两人对奕,数人观战,其劳作之累,炎热之苦,皆随棋子的起落而消散在“楚河汉界”中。又说,凡事除了心境,也需相宜的环境。囊中羞涩,家道清贫,有一座后院,种点花草,实为举手之劳,便花香水气盈门,又何乐而不为?此话得体,一杯清茶,一支香烟,坐于香樟木墩,面对青石棋盘对奕,真还有点禅道仙骨的味道。初夏时日,日丽天明,惠风拂煦,眼前蝶飞,耳畔蜂鸣,不时有鲜嫩的葡萄花落入“车”骑“炮”台,渲染出“鏖战”中的平和气氛;若秋日,葡萄成熟了,一嘟噜一嘟噜坠满棚架,色泽紫红,汁液充盈,抬手摘下一颗,丢进嘴,边嚼边聊,边聊边奕,不经意间,那鲜红的汁液从嘴角溢出,濡了“马”头,染了“车”尾,于“厮杀”中又敷衍出几许轻松。一日,奕完两局,互相对视,不禁嘻嘻窃笑,且笑而不止。遂进屋,对镜一照,变窃笑为哈哈大笑。原来,葡萄汁将两人的脸、唇、下巴、胡髭,濡染得红一片紫一片,尽如戏台上的人儿,友人的妻子女儿也一旁笑得前合后仰!笑声中,友人疾步进房,抖开宣纸,浑毫泼墨:葡萄,棋子,满脸汗液,挤眉弄眼,龇牙咧齿,似有笑声扑出,空白处,狂书二字:童趣。 面对《童趣》,我细细品味,豁然达悟。棋者,物也,玩物既可“丧志”,亦可“长志”,皆因人而异。如我的这位好友A君,眼前发生的一些普通生活场景生活点滴因心之空灵情之高雅而拥有了崭新的意境,拥有了超越日常的联想和美感。于是,也使我受了感染,生发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当我告别A君,只觉我的思绪正沿着他毫端营构的艺术指向,向天真无邪的童年走去……
企业经营者要有“新闻眼” 陈晓潮 前几年,浙江春晖集团董事长杨言荣从联合国蒙特利尔多边基金组织一则对氟利昂进行替代转换改造的新闻中受到启发,立马把企业实施氟利昂替代改造的报告通过国家机械工业部送达联合国蒙特利尔多边基金组织,经联合国世界银行官员的实地考察论证,“春晖”获得了浙江省最大一笔联合国世界银行的环保赠款。 如今,无论是党报、行业报,还是经济类报刊,每天都以快捷高效的速度向大家提供各种政策信息、市场行情、经济分析、供求信息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报刊是一个含金量极高的“富矿”,只要大家重视它、挖掘它、研究它,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然而,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中,仍有不少经营者认识不到报刊的经济价值,认为读书看报是政治家的事,对企业并不重要。因此,报刊的经济价值在他们那里得不到体现。 眼下入世在即,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谁能以战略家的眼光深入审视新闻,并透过报刊新闻捕捉信息,谁就能捕捉到商机,从而抢先开发新品、抢先占领市场。因此,作为企业经营者不仅要有经济眼光,更要有新闻意识;不仅要有“生意眼”,更要有“新闻眼”。只要大家多订报刊,认真阅读,研究报刊,像“春晖”董事长杨言荣那样善捕报刊信息,慧眼识“金”,一定能从报刊中挖掘出财富来。
只做“向导”与不当“拐棍” 周 易 吉林省水利厅厅长汪洋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没有收过礼,没有谋过私利,清正廉洁是他生命中最圣洁的精神高地。对家里人,他严格有加。汪洋湖有3个女儿,大女儿从卫校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医院工作;二女儿高考落榜,至今是一个看仓库的保管员;三女儿中专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在生活开销低的市郊靠开一个小药店维持生活。对待孩子,他坚持一个原则:“当他们的人生向导,不当拐棍”。(见10月22日《人民日报》) 都说“外人好管,自家孩子难管”,听听倒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子女是领导干部的亲骨肉,与他们有着切身的利益关系嘛!然而,为领导干部的汪洋湖不仅管住了单位的人,而且也管好了自家的子女,他的秘诀在于:只做子女的“人生向导”,不当他们的“拐棍”。自然,汪洋湖为子女当“人生向导”,做的比说的多,做的比说的好,亦即他既重言教更重身教,注重自己日常行为对子女潜移默化的感染、影响,注重让子女从自己的举止中去体味、模仿、学习。 是啊,对子女们来说,漫漫人生路,他们多么需要有一个又一个好的“向导”呵!自然,在众多“向导”中,由于特殊情感的作用,为官的父辈该是他们首选和最为重要的一个“向导”。每当子女们面临人生隘口和岔路口时,他们总是油然地将目光转向父辈,定格在父辈身上,从父辈的榜样行为中去寻找力量,去明辨方向。如果父辈操守德行高尚,那么不是为子女提供了正确的路标么?而以自己的高风亮节为子女垂范,为子女迷途指津,为子女精神家园放哨守护,这是不是对子女最大的负责、一生的负责呢?是不是最生动最直观的父爱、母爱的表露呢? 然而,同样为官,有的则与汪洋湖的做法大相径庭。他们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过如何为子女做“人生向导”的问题,而是迫不及待地利用手中的权力替子女谋取私利,从而使自己的职位、权力成了子女们做交易捞好处的“拐棍”。原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不就是这样一位仁兄么?对儿子种种违法要求百呼百应,其手中的权力不是儿子谋私获利的“拐棍”又是什么呢?在这些为官者看来,自己有权不替子女们谋点利益,便是对不起子女。殊不知,有权在握的父辈为子女捞好处,是可以一时满足子女们的私欲,然而却难以长久,毕竟为官的父辈迟早有一天是要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呀!再说,依仗着父辈“拐棍”走路的子女们,其中有的人终究因为娇生惯养、无所用心而干不成事业,虚度了人生光阴;而更有的人则因私欲日益膨胀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放任子女,纵容子女,给子女当“拐棍”使用的为官者,是不是将孩子往火炕里推,且在害了子女的同时也害了自己呢? 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子女们的“拐棍”,追根究底,就是受了封建社会“封妻荫子”思想的沾染。如果说,在封建社会“封妻荫子”思想有其市场是封建社会的必然和封建制度的可悲的话,那么时至今日,再让类似的鄙俗陋念大流其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莫大讽刺,对共产党的莫大亵渎么?自然,为官者亦是有血有肉之人,诚如汪洋湖一样,在其内心世界何以没有对子女最柔情的一角天空呢?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就是能够大悟大彻,就是不能让这片感情掺杂权力与地位的色彩,就是不能让这片感情误导自己做出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 只做“人生向导”,不当“拐棍”,这是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呵!正人先正己,一个党的领导干部只有先管住自己、管住包括子女在内的身边人,才有资格有理由去管其他人。在汪洋湖面前,那些管不住自己、管不住子女在内的身边人的官儿,坐在台上大讲特讲人生理想、反腐倡廉,不是显得太虚伪太苍白太悲哀了么?
越窑青瓷名天下 尚虞人 火,让人类告别了一个茹毛饮血的时代;火,给人类开启了崭新的天幕。熊熊燃烧的烈火,激发起人类灼灼的灵念,于是,当精气、血脉融和一起的刹那间,华夏大地上伴随着文明之光的陶器便应运而生。 如同物种的进化一样,陶器何以不在漫长的时轮中嬗变?当人们发现陶器固有的缺憾以后,瓷器文化的胚芽便在制陶业的土壤中徐徐萌动。随着釉的发明,伴以烧成温度、焙烧气氛、胎釉收缩技术的娴熟,原始瓷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横亘在浙江东北部。其时,越国稳固,杭州湾南岸便成了原始瓷的中心产地。至东汉中晚期,从原始瓷蹒跚走来的成熟瓷器终于在浙江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区创烧成功。随着制瓷技术的播撒张扬,一个颇具规模的瓷窑体系迅捷在宁绍地区形成,其伟岸雄风一直接续到北宋,它就是人们普遍所称的越窑。 “人从月边去,舟从空中行。此中人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沈吟黄绢语。”上虞境内,一条以东汉孝女曹娥命名的江流,不仅记录了文人墨客寻山问水的雅兴事,更是见证了越窑青瓷的兴衰史。时移世易,俟及三国两晋,青瓷的烧结中心仍在曹娥江中游地区,考古人员发现窑址达140余处,比东汉增加了近3倍。三国鼎立后,“有吴之务农重谷,始于此焉”。农业的发展为制瓷业提供了保证,而人口的增长和厚葬风的盛行又使瓷器的需求量相应增加。此外,曹娥江中游一带瓷土和燃料充足,交通便利,令瓷器生产急剧发展,以至迎来了晚唐五代的全盛期。其时,在青瓷的发源地上虞,涌现了一大批如袁宜、范休可、项霸等制瓷名匠。在六朝建都的南京以及附近县市大量出土南京光华门外赵士岗“赤乌十四年”(251年)墓出土的青瓷虎子,器身刻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字;江苏金坛县出土的一只青瓷扁壶,器身两侧分别刻有“紫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土甲者也”、“紫是鱼浦(在上虞白马湖)土地”等铭文。 青瓷令人迷离如痴,衍变一个萦纡不绝的春日梦幻,自源于釉。青瓷之釉,从初期不稳定的青、青绿、青黄到呈现青中微泛绿的雅色调,从釉质精杂到细腻纯静,从釉的发色滞涩到均匀润泽,从中镶嵌着窑匠们对大自然独到的看察和感悟。是啊,这融和着山水之色、大自然灵魂之色的青绿,一旦沾染附着于瓷器,自是提升了青瓷的品位。当青瓷精品芸芸,几成贡品时,它便赢得了“秘色瓷”的口碑。周辉《清波杂志》云:“越上秘色器,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难怪唐代诗人陆龟蒙写下《秘色越器》诗,赞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陆羽《茶经》则评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不为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这对越窑青瓷的溢美之辞,不也是对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美的使者——窑匠们生动的褒奖么? 如果说,青釉之华已经够让人折心动容的话,那么其造型之巧和装饰之丽,则更令人以为观止矣。岁月的河床,可以将往古的事物冲荡得精光无遗,然而却永远洗涮不了镌刻在青瓷器上的深深印痕。那千姿百态的造型,那变化多端的装饰,似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而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是的,造型无不演绎一个政局一个社会不断变异的主题,装饰莫不点染人们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相互碰撞的观念。走进上虞博物馆青瓷陈列室,笔者看到,一件西晋青瓷佛寺罐上装饰着一组舞蹈胡俑,他们的头部用一个范子印成,而身体其余部分则捏塑成各种姿态,或抖擞击鼓,或翩然起舞,形象维妙维肖,栩栩如生,自然和谐,自不待言。青瓷的装饰可谓巧夺天工,各尽其妙,无论循规蹈矩的印纹印花还是潇洒飘逸的曲线纹饰,不论异曲同工的浮雕贴花抑或别开生面的点彩绘彩,皆打破了青瓷装饰单一的审美格局,开辟了新颖的别有洞天,为瓷器的装饰艺术注入了永恒不息的活力。 当青瓷出落得楚楚动人的时候,它终于藉海上贸易兴起之利,从海路大量出口,行销世界各国,成为跨越古代东西方世界的一条友谊纽带,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路誉为“陶瓷之路”。1976年和1977年,在朝鲜新安海域打捞出的一艘中国元代沉船,其中陶瓷器计6463件,青瓷占一半以上。远在埃及的开罗郊外福斯塔遗址,发掘出从唐代到清代的中国陶瓷片,达22000多片,最多的是越窑青瓷。著名的土耳其托普卡珀宫博物馆,收藏有8000多件中国陶瓷,最显眼的就是越窑青瓷。 入宋以后,越窑制瓷业始式微衰落。其何以奄奄一息,一时成为众多学者研究晚期越窑的一个难点。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时任上虞市文物管理所所长的李刚先生,不仅餐风沐雨、爬山涉水对宁绍地区五代北宋窑址及其地理环境反复进行了调查,还焚膏继晷地查阅了卷帙浩繁的古籍,最终考证得出:宁绍地区极度繁荣的农业所导致的燃料短缺和工匠雇值上升,于是敲响了当地制瓷业的丧钟,继而默默地消失于杭州湾南岸。 越窑青瓷带着昔日有过的辉煌和曾经的梦想,像那沉闷不变的湖面上的响雷,滚滚而来,远远地陨落在了苍茫的岁月之中。这不免让人将那份不羁情怀无可奈何地溶化在如水一般的月色里。然而,正如李刚先生所言,每一种优秀文化,总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时空中连绵和延展。越窑是衰萎了,然而作为曾经占绝对优势的瓷窑,何以不在技术上起着基因库的作用,通过辐射、传扬,造成一种雄伟的轰鸣,而由于质地的绵密,它填平了听觉的每一道缝隙,并在听觉与视觉的轮换中拟就了跌宕的情节——或在异地踽踽独行,或与他乡的窑业基因相融合而成为保留越窑青瓷某些特征的新瓷种?令越窑的制瓷传统发扬光大的龙泉窑的崛起,交替成为北方青瓷生产中心的陕西耀州窑和河南的汝窑的脱颖而出……便是明证。从这个意义上说,釉色清冽而典雅的青瓷是不是瓷器家族中的“母亲瓷”,终令我们自豪、欣慰呢?
翩飞九万六千里 叶文玲 英国和伦敦,在我们这代人心中,很久以来,只是一个“老牌资本主义”的概念。 伦敦在欧洲的地位无庸赘言,作为我们,到伦敦却不太容易——这些年来,中国作协派遣的代表团遍走欧洲,但因历史原因,应邀去访英国的很少。前年为采访常书鸿生平经历到了巴黎,虽然也想顺便看一看“大不列颠”,却未能遂愿——去英国,要另办签证。 除了这一“概念”,伦敦于我还有一个“概念”,是来自兄长叶鹏的一次游历:8年前他第一次出国,作为“曾宪梓教育基金一等奖获得者”,作为国家教委派遣的教育考察代表团团长,他说过这样一件事:飞机降落前曾在伦敦上空绕行几圈,为的是教乘客对这个“日不落”帝国有一种至深的印象。 这是“大英帝国”的硬性规定还是国际航空的礼仪?是否每架航班都如此?我忘了追问。我们的CA937降落时,我只忙着把表拨成与北京时差8小时的5点50分、没顾得从舷窗看看这块陌生的大地,竟没有留意究竟有没有绕行,以至忘了验证此说的真伪了。 下了飞机,等到使馆迎接我们的汽车奔驰在从希思罗机场进城的大道上时,我又丝毫没有感觉在空中飞行11小时45分有多么疲劳,而这个在夕阳照耀中的城市到底是否真的是“日不落”呢? 夕阳如金,蓝天晴朗。这晴朗的天,一扫从狄更思和勃朗特姐妹作品中所得的“雾伦敦”的印象——伦敦并不“雾”!于是,便又想:英国人所夸耀的“日不落”,到现在,则是过期的神话! 且慢评说吧,只不过是借道的匆匆过客,一切结论都为时尚早。 到住地的路程委实不短,车至城内已是暮色苍茫。来迎接的赵军公使和忻顺康参赞,请大家迳往唐人街的一间“中国城”饭店吃饭。 车子正要在一个小广场拐弯,忽闻一片噪声——原来是一小队“法轮功练习者”举着大小不等的小黄旗在游行示威,穿插其中的还有几个黄头发蓝眼睛。那杂七杂八的队伍和稀稀拉拉嘻嘻哈哈的样子,一望而知其中不少是受雇来的无业游民流浪汉——在异国他乡见到“法轮功”“残卒”们的拙劣表演,真有点看滑稽戏的味道。 “中国城”饭店是香港同胞开的餐馆。馄饨、包子、还有鲜美鱼虾,菜肴丰盛而又极合大家口味,这席饭菜,给我感觉就像在广东用餐。 按规矩和惯例,代表团下榻在老牌号的“兰汉姆希尔顿酒店”——中国大使馆就在离此不远的同一条街上。 我住在301室。所以要记下这间房号,是因为这一路,我们的行包曾贴过撕过撕过又贴过无计其数的酒店标签,但作为第一张的兰汉姆希尔顿酒店的“301号”标签,却奇异地牢牢粘在箱子上,直至回到杭州都不曾脱落——是否这小小行李签也向我证明:老牌毕竟是老牌? “兰汉姆希尔顿”是伦敦闻名的豪华酒店,它的豪华在哪里体现?大堂并不大,但客人若在大堂小憩,那坐椅却绝对是样式古老的比利时真皮沙发:大大的客房钥匙至少斤把重——这一来,客人进进出出必在柜台交取——但在兰汉姆希尔顿酒店,这种麻烦属于天经地义的服务;价格不菲的客房也不大,但整洁而完备的设施,是无可挑剔的…… 卧室的茶几上,摆着使馆备好的小礼物:塑壳里有个会眨眼的“皇家卫兵”:信封里有几枚英镑硬币;此外还有饼干、水果、咖啡和“龙井”茶……此后一路上,每个往访国的使馆都像“家里人”一样,细心备至地为我们准备了这些包含着无限心意的物品:而我们吃得最香甜的饭也总是“家里人”——使馆准备的饭。 我们往肯尼亚的飞机是在次日傍晚起飞,有限的时间想全面游览伦敦必须有精确的计算。为此调整了日程又舍弃了较远的海德公园,首选附近的特拉法尔加广场——这是大伦敦威斯敏斯特城内,为纪念1805年纳尔逊勋爵那场著名的海战而筑的广场,此后成了伦敦举行政治性集会的所在。据悉,纳尔逊当年在“胜利”号兵舰上所发的著名训令是:“英国期望各人恪尽职守”,被狙击负重伤的勋爵在弥留之际,终于听到了战胜拿破仑的消息。 矗立的纳尔逊纪念柱、水花飞扬的喷泉以及四周踞伏的黑狮子雕塑,自然是确立英国海军优势100多年的喻示。而今,大英帝国所宣示的赫赫威风已随日没落,而广场上成群翩飞的鸽子,倒真是21世纪的现代人渴求世界和平的象征。 就像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象征一样,伦敦的象征便是泰晤士河边的威斯敏斯特“大本钟”。大本钟因主持建钟的政府专员本杰明·霍耳爵士得名,但这座由贝克特男爵设计的塔式时钟,虽以准确度著名,却因13吨的重量而被很多人习惯地说成“大笨钟”;以泰晤士河以及这座安装在议会大厦东端塔楼的“大笨钟”为背景,是所有初到伦敦的摄影者又一种“必选”。 紧接的节目便是去白金汉宫,看每日上午必有的王宫巡逻队出巡。 我们到达此间,已是人头济济。虽然大铁门里这些戴着大黑翎帽、穿一身猩红制服的仪仗队,极有古老的皇家卫队派头,而门口那些骑着高头大马的皇家骑警、特别是骑白马的女骑警尤其英武飒爽,但当他们一一出现、蹄声得得按部就班地开始几十年如一日的操练时,按说这一切在我都是初睹,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太多的新鲜感——也许是当今最具时效的媒体——电视,早已将世界各地的风光“暴露”无遗?也许是前年看过巴黎罗浮宫和大小王宫、掠视了很多王族的奢华后,对这种略有所知的英国皇家气象,便有似曾相识之感因而不再惊异了? 不管怎样,这儿的游客还是很多,王宫前人头攒动,神气的女骑士们努力维持着游人的秩序——已经排列在宫前广场的仪仗队,是否会有更好看的节目?“精打细算”着时间的我们,却不可能从容等待整个仪式演绎完毕了。早在出发前,我们就得知:英国历来将“伊丽莎白女王诞辰日”作为最热闹的“国庆”而并无固定日期,这庆祝日一般又定在6月中旬。现在是5月,当然不会有太出人意外的光景,于是,“掠一眼”便走是上策。 不得不作出“掠一眼”的决定,还因为下午有着更吸引人的节目。
广场文化呼唤一流文化广场 陈胜龙 近年来,广场文化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和欢迎,除了为市民清晨参加打太极拳、舞木兰剑、跳扇子舞提供活动场所外,我市利用文化广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以文化为载体的活动,深受市民的喜爱。诸如广场文艺演出、科技书市、陶瓷文化展、葡萄节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名特优产品展销会等等。广场文化那种特殊的环境和独特的气氛,更是激起了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特别是那蔚为壮观的人山人海,绚丽多姿的火树银花,爽朗悦身的欢歌笑语,更是令无数市民流连忘返。 毋庸置疑,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在各种物质生活指数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可以说,广场文化的悄然兴起,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和可喜现象,从中折射出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并且必将显示其无限的生命力和不可抵估的作用。 但是,应该看到,作为承载广场文化的城市空间——文化广场还是相对滞后了。由原老火车站广场改建而成的文化广场明显存在着档次不高、功能不全的问题。今年6月底,为了隆重纪念建党八十周年,我市在文化广场举办了一次较高水准的文艺会演,但临时搭建的表演舞台由于受整个位置布局的局限,真正能一饱眼福、享受广场文化魅力的市民并不多,这不能不说是文化广场承载能力不够给广场文化带来的一大缺陷。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文化广场实际上是显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它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剧院,加上又是不用买票的乐园,市民不用任何的破费,都可以参与和欣赏广场文化,实在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但目前我市的文化广场还不能满足广大市民日常游憩、健身和户外文化娱乐活动等多种需求。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和发展的考虑,市建设部门目前正着手对原文化广场进行改造,通过高起点的规划设计,创造出一个空间层次丰富、环境优美舒适、设计功能齐全的高品位文化广场。据了解,整个改造工程充分考虑现状条件,既保留原有城市地段的历史文脉,又着重改善城市景观和风貌,使城市建筑景观与自然山水景观相结合,合理组织功能与空间。在功能结构上,用较为严格的中轴线以及自由弧形轴线组织主体广场,以圆形中心广场为核心,环状布置文化广场的各游憩空间,建立起承转合的过渡空间序列,形成表演广场、名人文化广场、市民休憩广场等功能结构,通过弧形轴线和转折轴线与中轴对称的中心广场空间相结合,使广场中各功能区有机融合,有望成为广大市民各得其所的好去处。特别是表演广场用拱柱围合限定,成为广大市民日常晨练、舞剑以及演唱、跳舞的场所,还设计有多个出入口方便群众进出。 诚然,广场文化也好,文化广场也罢,都是显示现代城市逐步成熟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广场必然是静态意义上的现代城市的一种标志,而广场文化则是象征动态概念上的现代城市的一种品位,缺少了它们的存在,那么现代城市社会缺少若许氛围和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希望文化广场的承载力能够强些、再强些。这样群众就会以更大的热情、更足的干劲来组织活动、参与活动。
锻炼孩子,还是呵护孩子? 丁卓芬 随着教育网点布局的调整和办学体制的改革,眼下在上虞,寄宿已远不再是高中和技校学生的专利。近年来,不少10多岁的初中生、七八岁的小学生乃至还带着乳香的低龄孩子纷纷走进学校,过起了寄宿生活。他们每周日傍晚或周一早晨到校,睡在学校,吃在学校,学习在学校,连玩儿也在学校,直到星期五傍晚离校返家。在山区,寄宿生的出现是由中小学的撤并而一下子形成规模的,总量数以千计。在城区,寄宿生的出现是随办学体制的改革而逐步形成的,托幼中心、鹤琴幼儿园、实验小学、阳光学校、实验中学、百官镇中共有寄宿生1220多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把孩子送到学校寄宿,对家长而言,很大程度上是无奈之举,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山区那些寄宿生,尤其是低年龄段寄宿生,他们的父母在把他们送到学校寄宿时,心里是老大不情愿、老大不放心的。他们说,如果不是因为村里的学校撤掉了,做父母的是绝不会主动让孩子寄宿的。在城区寄宿生中,一部分家长在市外从事建筑业施工或从事营销,一部分家长在乡镇经商办企业,既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又根本照顾不到孩子;一部分在城区工作的也是整日忙忙碌碌,工作起来没日没夜,也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家长是出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协作精神而送孩子寄宿的。在阳光学校348个寄宿生中,有近100个来自城区,这中间就有很大一部分是父母主动送孩子来校锻炼的。 记者同时也采访了城乡的一些学生家长,询问他们是不是愿意送孩子去寄宿?为什么不愿意让孩子寄宿?他们说这中间有三怕:一怕孩子小,吃不起苦,吃不好,睡不好,学习环境也不如家里好;二怕孩子离开父母后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亲人感情淡漠;三怕孩子在学校受到不良的影响,太调皮,太活络,以后长大了更加不好调教。 正是因为种种心理和舆论的影响,一定程度上牵绊了我们上虞这个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方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前进的脚步,影响到少年儿童能力的培养。教育界人士认为,在提倡计划生育的今天,在生存和发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让孩子寄宿有许多目前家长无法意识到的优势。在学校寄宿的孩子,不再像只“孤独的小蚂蚁”,而仿佛是多子女家庭中的一员。在集体生活中,他们的承受能力、竞争能力、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可以得到更多的、更快的培养。市托幼中心的杨老师说,今年托幼中心毕业的20多个寄宿生基本上都继续在实验小学寄宿学习,这中间很大一部分同学因能力强而成为班干部。实验小学校长沈徐建说,在今年暑期学校组织的wonderful feeling夏令营中,寄宿生和走读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分出高下。寄宿生起床动作快,叠被、刷牙、洗脸相当利索,而当他们快料理完了,一些走读生还在揉揉眼睛摸摸被角,不知从何做起。晚上睡觉前洗澡时,那些寄宿生有条不紊,一气呵成,完全不像个别走读生那样闭着眼睛“哇啦哇啦”叫。 其实,愿不愿意送孩子去学校寄宿只是一个表象问题,其本质的问题是:锻炼孩子,还是呵护孩子?是让孩子到相对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和考验,还是让孩子偎在父母身边得到精心的照顾和呵护?这样看来,事实上是不是让孩子到学校去寄宿倒成了一个次要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目标定位,以怎样的途径去培养我们的孩子。对于孩子,我们家长,特别是做父母的都有足够的爱心,关键是我们到底该怎样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爱。记者认为,经济上有能力的、学校条件还可以的、孩子性格能适应的,应该提倡把孩子送去寄宿。本来嘛,一个星期中有四个晚上住在学校,三个晚上住在家里,也是可以在锻炼和呵护、学校和家庭、集体生活和亲情生活间两全其美的。而对于绝大多数经济上承受不了、客观上没有必要或者学校没有接收条件的父母而言,在家庭教育中也应引入寄宿中的优势机制,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早一些独立料理自己的生活,多一些和同龄伙伴相处的时间,拓宽一些认知世界的空间。为人父母者一定要记住,不要再让过紧的拥抱窒息了你正在长大的孩子,因为,让孩子在锻炼中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研究,从这里起步 章海宁 《柳永、苏轼词风比较》、《论晋代的书法发展》、《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谁能想到,这一篇篇不乏真知灼见的论文竟出自一群高中学生的手! 在春晖中学,一个名为“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正方兴未艾。学生或三四人一组,或独自一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至几个不等的课题研究,这论文便是他们的研究成果。 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升学的压力,为何春晖学生热衷于与高考无直接关系的课题研究?学校教科室主任车春萌这样解释,以前学校虽也有劳动技术教育、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等必修课,但由于没有合理的定量评估体系,学生可以弄虚作假蒙混过关,其结果势必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去年,学校开辟“研究性学习”课程后,每学期都要对学生研究成果予以考评,其学分将决定能否从学校毕业,如此,促使学生不得不拓宽知识领域,培养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及科学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推动素质教育实施。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由学生自己提出,然后由任课教师上交教科室,教科室经过统一筛选、组合、分类,由学校课题指导小组选择不同学科的研究主题,通过主题展示、注明题号吸引学生申报选题,学生选题后,研究就宣告开始。 当然,研究不是抄袭,没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热情,没有接触社会、走向科学、体验发现、体验制造的压力,任何研究都不可能成功。于是,学生们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或奔波于社区农村,或埋头于图书馆阅览室,或开展调查访问,或进行相互切磋,他们在调查中思索、在实践中感悟,学会了合作,也锻炼了社会活动能力。 透过一篇篇论文、一份份结题报告,我们是否能体会到他们曾经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这是一篇关于橡胶研究的结题报告,实施课题的是高二年段的5个学生,他们要研究的是如何合成多种合成橡胶。为此,他们先是进行课题准备,到校图书馆、市图书馆、因特网上收集资料,从中掌握了合成橡胶的基本流程、生产原理以及它的优缺点和改良措施。为验证更好的改良措施,学生们先后提出了两个实验方案,做了两个不同的实验,最终获得了通过橡胶表面耐磨处理及“三明治式”橡胶轮胎抗氧处理改良的理性认识,并提出了运用纳米技术改良橡胶的大胆设想。 这是一篇关于中学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合作研究的6个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设置了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档次等3个问题,发放了200份问卷,通过汇总分析,揭示了当前学生阅读内容与时代错位、阅读时间短缺、阅读层次不高三种倾向;建议学校应加强引导、努力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与氛围。 这是一篇关于柳永、苏轼词风比较的论文,作者既例举了两人不同词风的具体表现,又阐述了两人词风的根本不同,尽管作者没有揭示两人词风之所以不同的背景原因,但她对于柳苏词风的总体分析还是有一定的独特见解。 正如春晖中学校长潘守理所言:“这些结题报告,是学生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平心而论,字里行间还流露着一些稚嫩,未必尽是创见,但也不乏真知灼见;尽管有很多偏颇之处,但是,恰似暗夜中的亮星,又似密林中的响箭,给人以震憾,给人以希望!” “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在于,她昭示了:研究,从这里起步。 谁敢说,含金量高的科研成果就不能从这里诞生?!
翰墨淋漓寄魂魄 易为水 哲人告诉我们:生活每一次发生跃进,都是潜在核心的诗与真被开掘出来的结果。它们一直存在着,不过藏在了深处,如果长久地掩埋它们,生活就会倒退,暗淡无光。中国书协会员、绍兴市书协理事、绍兴市书法创委会副主任、上虞市书协主席丁毅,便是一个虔诚的开拓者,他抡起书法的铁锤,不断开掘诗与真之核,对一切喧嚣置若罔闻,而忙着去迎接寻觅,试图沾上它的灵光,把诗与真交到越来越多的人手里。 闻丁毅声名,识丁毅作品,我先于见丁毅其人。然而,见到的丁毅与我原先想象中的丁毅有些不一样。想象中的丁毅似乎应老一点,亦更绅士派头点。于是第一次见面我就脱口而出:你好象应该老一点才对呀!这时,丁毅竟开怀而笑。脆亮的笑声,亦同时告诉我丁毅哪里老了哩! 丁毅迷好书法,缘于中学时代的写字。生性好强的丁毅,为多争老师批阅认可的“红圈圈”,竟练得如醉如痴,爱不释手。十七岁那年,丁毅高中毕业,适逢公社文化站举办书法展览,他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然而,让他犯愁的是,到哪里去弄宣纸?犹豫再三,他背着父母战战兢兢卖掉了八只鸡蛋,到二十里路外的老城丰惠买回了宣纸。当他的一幅以李白诗为题材的书法作品在展览室展出时,竟赢得满堂喝采,并为当地一名老书家丁天波先生识得。 丁天波先生,其时戴着“右派”的帽子,人生坎坷,家境贫困,自可想见。然而,他对艺术无怨无悔追求的精神,特别是他不为世俗的名利权势所动,而是万念汇于一心,回归“自我”,情动于中而形于书,我手写我心的独立人格、精湛识见,深深打动了丁毅的心。在丁天波先生笔下春秋,腕底波澜里,在其多沧桑感慨、多古今学养、多人生感悟中,丁毅吞吐其间,豁然开朗。然而,令丁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恩师的不白之冤被洗刷后,丁天波先生竟早早地撒手人寰。冰冷的泪水,化作悲恸的挽联:“时难家悲负生平,唯有诗书伴梅影(伴梅,为其笔名)。”在恩师墓前,丁毅悲切难已,一个好人,一个才子,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他叹岁月如驶,喟人生苦短。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便难以闭合。秦关汉阙、唐风宋雨、功名尘土、衣冠草芥、鱼龙曼衍、鸡虫得失,转眼都成陈迹,唯有笔底波澜,纸上云烟,永久留传人世。薪尽火传,让恩师递给的希望火种熊熊燃烧,不是可以告慰恩师地下的亡灵吗?丁毅别有会心,不觉精神一振,拭去满面泪水,自是打定了学书不辍的决心。 星霜荏苒,时势移易,丁天波先生其人其事深埋在丁毅心里,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失而减弱他的色彩,也没有因为磨难而改变丁毅的人生观,丁毅在灵魂里养育着做人的正直、善良、热情,始终要求自己保持一双明亮的眼睛,翻开生活书籍中崭新的每一页。转眼到了一九八九年,这是令丁毅难忘的一年。女儿才满两岁,妻子打的是临时工,自己每月的工资还不到八十元。自然,这样的家庭经济条件,对于生活在县城里的丁毅来说,住房肯定是租的了。更让人揪心的是,家徒四壁,空空如也,即便是一只煤油炉,亦还是从姐夫那里借来的。安贫乐道,中国知识分子的操守德行远没有在丁毅身上消匿,他乐呵呵地告诉妻子:“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妻子担起了所有的家务,丁毅则心无旁羁,犹如老僧入定,专注痴迷于那片书林、那池墨塘。同年,他赴杭州参加了由中国美院举办的浙江省书法培训班,有幸聆听了朱关田、陈振濂、马世晓、刘江等名家的辅导。课堂上,丁毅听得是那般的出神,然而,课余丁毅的心又何以静寂得了呢?每每想及七十多岁的老母在乡下无人照顾,妻子带着女儿上班又是那样的艰辛,丁毅不禁红了眼圈。唯有多听一点、学好一点,才是对家人的报偿,丁毅如此随想、这般践诺,竟成了学员中的佼佼者。 如果说,丁毅自参加浙江省书法培训班以后,对书法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的话,那么结识中国著名青年书法家赵雁君先生,得其指拨,则令丁毅书艺大进矣。每当有新的困惑袭来,丁毅耳旁便会响起赵雁君先生的叮嘱:书法创作艺无止境,学习与练习必须并重,不吸收新鲜的艺术成就,不多看展览,不多读论文,不多读碑帖,便会陷入机械练字而难以创新突破的窘地,不扎实苦练基本功,书法艺术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在探究书艺的道路上,丁毅确乎走得很辛苦。他从唐楷入手,又上师汉碑,后专攻行草书。九十年代初,他的这一路行草注重气势与形式,写得雄健奔放,颇有声色。但他总感到只停留在技法的表层,作品缺少内在的意韵和内涵,可以深味的东西不够。犹如盖叫天翻跟头比不过学生徒弟,徒弟可以翻得像玩体操,而盖叫天翻得不如徒弟利索,但他翻出了活武松的形象,每一角度的亮相都很完美。有些人弹钢琴,一个音符没错,但听起来没味,好的钢琴艺术家,演奏的过程是在创作,能进入意境。自此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丁毅处在一种否定与思考的状态。他清醒但不偏激,关注却不矫情,追求悠远境界但警觉着不堕入风花雪月。一番上下求索,他始把目光定格于二王、钟繇的作品上,追求一种宁静、典雅的文人书法风格。他的书法,用笔中侧互用,率意灵动,但不失精致,线条富于变化;其结体率意自然,字形略取扁势,同时又注重字形的奇正变化与虚实间的黑白对比变化的和谐,同时通过墨色的变化,表现出宁静淡雅的意韵来。丁毅的创作,犹如破土而出的春笋,日见其长,好评似潮。中国书协副主席、浙江省书协主席朱关田在看了丁毅的作品后说:“作品格调很高,能注重墨色的调和,宁静淡雅味较浓。”中国书协副秘书长、《中国书法》主编刘正成先生则赞曰:“作品气息很高雅,用笔变化多端,且能方圆结合,率意灵动,非常精致。” 在外人来看,书法无非是用饱蘸墨汁的柔毫,在宣纸上留下熟能生巧的符号而已。此言差矣,不必说日积月累的揣摩索研是如何的劳形伤神,即便是创作一幅作品,也定然令人冥思苦想而后悟得。一九九七年,在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征稿期间,一连几天找感觉,丁毅的脑子竟一片空白。每当皓月映空的夜晚,他独自躲进书房,夜耿耿而不寐,一泡就是十五个晚上。或许是为妻子递上一杯又一杯热茶的真情所触发,陷于“山重水复疑无路”尴尬的丁毅,刹那间灵感涌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全新境界訇然而出。丁毅一边呷茶,一边敲定了用六个团扇小作品组合创作一幅作品的方案。几天反复的推敲,一幅组合系列作品诞生了。伴随着灵性,夹杂着艰涩,涌动着渴望,丁毅第一次冲进了全国书展。从此以后,丁毅一发而不可收拾,频频冲入由中国书协举办的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二届正书展、第三届楹联展,同时他还在浙江省书协举办的第二届、第三届全浙大展中亮相,后又在浙江省国防交通书法大赛、浙江省“温泉杯”书法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并荣获绍兴市第七届“鲁艺奖”。丁毅的声名,随着其获奖频率的提高和其作品被《书法报》、《中国书法》等专业报刊竞相登载而震惊了书界。今年书法界权威刊物《书法》在第九期隆重推出“丁毅特写”栏目,专题向读者作大篇幅的介绍。明年1月,《丁毅书法作品集》亦将由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 丁毅是上虞市交通局下属一家交通工程企业的领导,职工的生存问题、企业的效益与发展问题,对他而言当是头等大事,自不敢懈怠。但只要觅得空闲时光,他便一头扎进自己的书室,静心读书,捉管临池。时间,对丁毅来说,真比金子还贵。每年的除夕之夜,他总是安排自己值班,在值班中最为重要的事,就是写字,他的许多好作品都是在那个时候写就的,或许就在那个时候他的心情是最轻松也是最放松的时间,企业和职工的问题可以暂且不理,所以笔下也就多了几分惬意,也宜于表现自我的情绪,宣泄自我的情感。 丁毅为书率真,为人亦如其书,淳朴厚道、真挚诚恳。一九九八年,他结识了一位在外地读书的上虞学生。假期里,这位学生携作品登门求教,丁毅看过作品,竟抛却了一般书家的忧虑,直面指出了作品的缺点,并发表了自己的见地,还现场作了示范表演。真诚、直率的言行,令这位学生感激涕零,赶紧作揖拜师。屡屡的交往,令这位学生日后书艺大进。当其将两次冲入全国书展的喜讯告诉老师时,丁毅何以不得意洋洋、心神朗朗? 丁毅曾说:“我于书法只是业余爱好,但须写出专业水平才好。书家的成功,并不在于作者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也不论名望和地位,重要的是能否留住一些值得品味的作品,书家以作品发言。”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丁毅不赶时髦,不凑热闹。他砥厉风节,褪去傲气,独存傲骨,居仁守正却又不墨守成规,狂而不妄却又咄咄逼人,他在书法艺术探求中沉稳渐进,坚持前足不定,后足不移。难怪有人窃语,丁毅的书法有“霸气”、“狂气”、“怪气”,但无人说他有“工匠气”。 诗与真之核存在着,它不会腐烂,但不能让其永远深埋地下。因为人世间需要它的光,迄今为止,人类一切快乐和幸福都来自它的光的照耀。丁毅独辟蹊径,取书法通途对其进行不倦不悔的挖掘,将深奥的费解的玄思的化为通俗的可感的可以触摸的,从而,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隐蔽的琴弦,并使之瑟瑟有声地颤抖了起来,使人对人类的内在力量、智力光彩赋予更多的憧憬。不是吗?他那率意灵动的线条,清风般掠过人们的心灵,循规蹈矩中激发了人们无数想象与叛逆精神;他那奇正变化、黑白对比的字形,使人感到生命的有限,感慨喟叹中使人感到光荣与崇敬;而他整体的意韵绵长的布局结构,却使人感到宇宙的和谐与心灵宏大的无边无际。从这个意义上说,丁毅是不是帮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并暗示了守护之道呢?
| |
建议使用IE4.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并将计算机分辨率设置为800×600,16位增强色或真彩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