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济 要 闻 *** ※ 04月16日—30日要目 ※ ◎ 前期回顾◎ “精耕细作”看房产 (2001年4月30日) 股份合作推动规模经营 (2001年4月30日) “五一”起泥螺等不洁小水产全面禁止上市 (2001年4月30日) 茫茫海涂今成渔家乐园 (2001年4月30日) 今春养猪仍有赚头 (2001年4月27日) 市区餐饮业开展卫生规范化管理 (2001年4月27日) 四个月笋市 八百万收入 (2001年4月26日) 芦笋俏销市头 农民喜上眉头 (2001年4月25日) 街头摆起锅台 现煮烧烤笋干 (2001年4月25日) 绿衣“下里巴人”入城来 (2001年4月24日) 谢塘镇“一片一品”特色农业建设方兴未艾 (2001年4月23日) “华鑫”两新产品昨通过省级鉴定 (2001年4月23日) 种粮大户换“把式” (2001年4月20日) 一季度商业系统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2001年4月20日) 今年我市第一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投产 (2001年4月19日) 我市出台多项支农扶农政策制度 (2001年4月19日) 驿亭镇两结合一带头推进大田结构调整 (2001年4月18日) 市工商局对拍卖市场监管有力有效 (2001年4月18日) 我市为发展效益农业大施“有机肥” (2001年4月17日) 今年首季我市个私经济持续发展 (2001年4月16日) 农民兄弟增收有四难四盼 (2001年4月16日) 收废品一年收来60万 (2001年4月16日) “精耕细作”看房产
经过前几年城市建设的“大规划、大开发、大拆迁”,城区的“地气”正在不断升温,不少有眼光的房产企业讲究“精耕细作”,积极追求小区格调的时代新潮,注重地段、环境、设计水平、套型结构、建筑用材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和谐统一。通过“精耕细作”后的房产,迎合了当前人民群众要求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住宅建设推动了城市化步伐,提升了我市的城市品位。 市建设局的领导介绍说,在新的开发理念,新的品牌意识,新的住宅概念在上虞这块土地上萌芽、滋生的今天,一些有规模、有品牌、有个性的房产开发越来越显示出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即使楼盘价格上扬,也仍被一些时尚又精明的消费者看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市新杜邦房产公司承接开发的省级住宅试点小区——“广济苑”北区,自去年开盘以来,尽管每平方米中心价高达1700多元,但302套住宅已售出270多套,发售率占90%左右。市城市综合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横街西苑”每平方米中心价也高达1500多元,但在不到半年时间内销售出的住宅房已在70%以上。这么高的房价竟有如此好的销售势头,在以往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细细琢磨,其实购房者并不傻,这是房产业步入“精耕细作”阶段后的必然反映。老百姓的心态已经从过去的“居者有其屋”转变到“居者求好屋”。过去,我们常常惊叹于上海、杭州等城市一些经典楼盘、住宅小区的标新立异,现在看来,它们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物。“精耕细作”并着力为住户提供舒适方便的生活居住场所,周边功能比较健全的房产在上虞同样有很大的市场和生命力。市海洲房产有限公司今年1月底在江滨西路开发了5000平方米的房产,目前期房销售就达50%以上。除了套型合理,价格适中,最重要的是附近有中医院、幼儿园和新规划建设的百官镇中、菜市场及休闲场所等配套设施,该公司因此下半年准备再开发1万平方米。 讲究“精耕细作”的房产,自然有其独特风格和价值体现,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靠住宅楼盘、小区自身环境的营造及环境质量的迅速提升,来展示居住环境的较高档次。房产商舍得投资在好地段上,再营造一个好环境,如大面积的绿化,错落有致的景观设计,这些不但能改善住宅环境,而且使城市景观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 二是讲究各类配套上等级,建筑用材上档次。“广济苑”小区等开始广泛应用信息高科技,除了智能化监控、宽带网接入、VOD视频点播,还有管道煤气、自动防火防盗报警系统等。住宅套型按居住区和生活区形成错层结构,观景阳台,花园式屋顶保温隔热,适宜于花草种植和健身活动。 三是注重抓创建优质产品和安全性能,诸如采用现灌浇板、深空灌注桩、混凝土桩基、外墙防水涂料等,使抗震能力增强,使用的空间增大。同时,对小区周围的环境、清洁卫生、安生保卫、公共地、道路养护等实施专业化管理,推行以人为本的物业管理,从管理到服务,从服务到亲情,使居民的生活质量真正得到提高。 (返回到本期要目) 股份合作推动规模经营 湖田村农户搞水产养殖逾千亩
秦炳生、秦灿是东关镇的水产养殖承包户,几年来他们积极开发水产基地,合股经营,跳出了单一的水产养殖圈子,实行多档水产养殖,养殖面积已逾千亩。 东关康家湖水域面积300余亩。三年前炳生与秦灿大胆尝试承包了这些湖面。如何利用资源、开发立体养殖?他们去诸暨、湖州等地参观取经,并迅速养起了蚌珠,河面上蚌珠串串,河底里鱼虾群群,合股经营者尝到了甜头。去年秦灿的哥哥国灿又在海涂承包了200余亩,进行高档水产养殖,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下达,使这个股份制水产养殖场挺起腰板,他们积极向附近的长安、桃园、外湾等村承包大田土地300亩,同时又承包了康家湖水系的上大江、下大江200余亩水面,走集中开发集约经营的路子。现在他们已在这些河域和承包的土地上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养起了高档水产。 在这个股份制水产养殖场的带动下,湖田村和周边村的农户鼓起了调整结构的信心,本村的秦海兴,秦尧荣已养殖水产160亩,外湾村张关富围塘养蚌40亩。他们的示范还推动了整个镇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现在东关镇已有水产养殖面积3000余亩。 (返回到本期要目) “五一”起泥螺等不洁小水产全面禁止上市 每年的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是食物中毒和季节急性肠道传染病好发期,市卫生行政部门4月23日作出规定:在5月至10月这段时间里严禁生产销售泥螺等不洁小水产品。 市卫生局根据《食品卫生法》、《浙江省实施〈食品卫生法〉办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条款要求,结合本市防治实际规定,在2001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全市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泥螺、咸枪蟹、白玉蟹、蟹股等不洁小水产品和醉虾、醉蟹等生吃或半生吃水产品。同时要求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个体工商户、农贸市场等,必须加强自身管理,禁止上述不洁小水产品上市销售,各宾馆、饭店、食堂不得上桌供应上述产品。同时,市卫生执法部门将加强检查,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返回到本期要目) 茫茫海涂今成渔家乐园 100亩以上养殖大户户均创产值35万元,净收入10万元以上 我市海涂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涂区实施的土地流转机制及扶持政策,吸引了众多市内外的养殖大户落户海涂。从3月底开始河蟹养殖户们已陆续投放蟹种。市渔业部门抽样调查表明,近一个月来,全市海涂已投放蟹种9.5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5吨。5月初,蟹苗的投放也将开始。 我市海岸线长45公里,潮间带达40万亩,地理气候条件十分适宜鱼类生长繁殖。经过历年围涂造田,海涂目前已开发水产养殖面积5万亩,占全市总养殖面积的67%,年产各类水产品1.5万吨,占全市淡水产品总产量的80%。其中河蟹养殖面积达4万亩,仅九六(2)丘已连片开发万亩河蟹精养池塘。2000年,全市河蟹产量为920吨,产值超亿元,成为全省河蟹养殖规模最大的县市。 据介绍,我市海涂水产养殖从无到有,到目前成为全省淡水商品鱼重点县市之一,实现了三次跨跃。1984年,在世界粮农组织的援助下,我市实施了“2700项目”,投资574万元在海涂七七丘连片开发了6000亩精养鱼塘,取得了零的突破。此后的1987年,海涂采用池塘鱼蟹混养技术获得成功,“四大家鱼”清一色养殖格局被打破,海涂水产养殖向高档化、特种化方向发展。该技术在省内属领先地位,还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渔业丰收一等奖。从1996年开始,根据海涂水源咸淡水交汇的特点,我市又大胆采用海水产品淡水养殖技术,大力发展鲻鱼、刀额新对虾、基围虾、白虾等海水产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还填补了绍兴市海水养殖的空白。 在发展水产养殖中,我市海涂承包面积不断扩大,使得农业产业化结构得以调整,规模效益尽显,承包大户的收入也逐年增加。目前,全市海涂承包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大户有57户,承包面积2.1万亩,超千亩的水产养殖大户5户,面积9852亩,其中最大的水产养殖大户是绍兴市越城区的何兴龙,承包面积2770亩。100亩的承包大户户均创产值35万元以上,净收入在10万元左右。
(返回到本期要目) 今春养猪仍有赚头 全市不断涌现新的万头猪场 虽然受饲料价格上涨影响,养猪效益有所下降,但今春养猪仍有利可图。据市畜牧兽医总站春季调查表明,去冬至今,我市毛猪价格维护在每公斤6.8至7.2元,每头猪可获利40至60元。 据介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生猪生产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的发展状态,养猪经济效益较好,每头商品猪获利为50至60元,若自繁自育户,其效益则可超过100元。受去年生猪形势的影响,今春全市养猪规模继续扩大,养猪数量上升。至今,全市生猪存栏近10万头,出栏肉猪6.5万头,比去年秋季增长7%。据了解,专业化、规模化养猪的稳固发展,使我市的养猪规模日益显现。今春全市有百头以上规模的猪场共260多个,其中万头猪场4个。 目前,已有更多人看中规模养猪的优势和前景。在沥海镇海涂,一个由数名下岗职工合伙投资的新的万头猪场建设已经启动,猪场租用了近4000平方米的市粮食系统的旧库房,第一批100头猪已经进场。
(返回到本期要目) 市区餐饮业开展卫生规范化管理 二十一家餐饮单位率先积极响应 4月19日下午,市区有一定规模的21家餐饮业主聚在一起,就做好市区餐饮业卫生规范化管理工作向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立下“军令状”。 近年来,群众对饮食、就餐的卫生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今年以来,不少单位、团体在安排选择餐馆时先要看看卫生质量。据市卫生监督所统计,就此事前来询问的至今已有二十余批次,因饮食卫生状况欠佳而调换地方的占30%以上。 针对这一消费趋势,市卫生局引导如“曹娥江”、“舜杰”、“卧龙”、“芳华”、“舜泉”等市区一定规模的21家大酒店,率先开展餐饮业卫生管理规范化达标活动,以此来推动全市餐饮业的卫生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 4月初,这21家餐饮单位立即着手开展以餐具消毒、凉菜加工、除“四害”达标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至今,这些卫生餐饮单位的软硬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其中许多餐饮单位还花资购买了过滤消毒器,建立了卫生跟班督查和聘用厨师索看健康证等制度。舜杰大酒店从去年年底起专门开展清蟑灭鼠工作,并对食品采购、储存等进行严格规定,杜绝呆、死海鲜产品进店;如在厨房两次发现有非工作人员在内,对当事人进行除名处理。
(返回到本期要目) 四个月笋市 八百万收入 汤浦镇三千笋农今春鼓起腰包 数着手中的钞票,汤浦镇的笋农毛水源心中乐滋滋的。今年笋季,他包的一块6分雷竹园竟然为他带来9000元的收入。 在汤浦镇,像毛水源一样创下雷竹高收入的虽只是少数。但近4个月的雷竹销售,给汤浦镇的3000多户笋农带来了较为丰厚的收益却是不争的事实。今年该镇已投产的4800亩雷竹园使该镇农户入袋800余万元,亩均收入1700多元。 汤浦镇雷竹面积曾达到万亩,大部分种植在胜江片。小舜江水库开发后,淹没了该镇的大批竹园。早在水库建造伊始,该镇就及时调整种植地块,引导汤浦片农民种植。至今,该镇建成了达郭、汤湖、越明等8个雷竹专业村。面积占全镇已建成5300亩总面积的90%以上,其中仅达郭村就有竹园1800亩。在镇农技部门的辅导帮助下,山民们精心饲弄竹园,采用砻糠覆盖等技术使笋早发多发。去年12月底,该镇竹园就开始产笋,笋价最高时达每公斤20元左右,竹园成了山民们的绿色银行。 今年,该镇的15名雷竹经纪人往返穿梭于上海、杭州、宁波、绍兴等老市场,将鲜嫩美味的汤浦雷笋,销上了那里市民的餐桌,还开拓了安吉、临安等笋产地新市场,将卖相一般的笋推销给那儿众多的加工厂。另外,该镇的一家雷竹加工企业胜江特色食品厂,也于笋季收购加工了20万斤鲜笋。 今年冬春两季气温偏高,故雷竹旺发期集中,致使笋多而难销,笋价下跌,曾经一度跌至每公斤0.7元。镇政府积极行动东奔西走帮助销售,扶持经纪大户毛志芳办起笋干加工厂。市领导获悉后也穿针引线,促成了商业系统的一家冷冻厂加工汤浦雷笋。 据介绍,为了再振汤浦雷竹之乡的雄风,打响汤浦雷竹品牌,使竹园真正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该镇还将把雷竹种植面积扩大至6000亩,与市科委联系,在达郭村建设1200亩雷竹科技示范园区。同时,着力研究笋的包装保鲜技术。
(返回到本期要目) 芦笋俏销市头 农民喜上眉头 东家村芦笋开发崭露头角 在笋市场四季红火的今天,“笋”的品种也日见繁多,但你是否见过或尝过芦笋?沥东镇东家村已将芦笋端上了城区一些宾馆、酒店的饭桌。 4月17日,笔者在东家村走访中了解到,该村12户农户试种的40亩芦笋已开开始俏销市场,市场价一直稳居在每公斤6至10元。在星期六大酒店和舜杰大酒店,芦笋鲜嫩爽口的风味备受顾客们青睐。目前,两家酒店与东家村实行约单销售,每天需求量在8公斤左右。 该村村文书吕建新告诉笔者,他今年的2亩芦笋仅在培育阶段,在市场上已销售80公斤左右,卖得700来元。芦笋天天可采掘,以春秋两季最旺,全年采摘旺期为110天左右。据吕建新估算,他的2亩芦笋下半年还可出售250公斤,预计明年芦笋亩产可达400公斤。 东家村村委会主任吕苗凤对芦笋的前景充满信心。她介绍说,芦笋产业链已被拉长,包装成罐头产品进超市也非常紧俏。杭州、绍兴等地已有好几家蔬菜加工厂上门订单。
(返回到本期要目) 街头摆起锅台 现煮烧烤笋干 下管经商户春笋增值有新法
最近,走入下管街头,你就会被一股浓郁的香味所吸引,只见街道两侧店摊前挨家挨户的摆放着锅台,烧烤着笋干。笔者走近一锅台前,一位姓徐的妇女忙碌着介绍说,今年我们这里流行着烧烤笋干,可以说街上的每家经商户都在烧烤笋干,我现在已有烤好的笋干120公斤了。 毛笋、燕笋、雷笋、角笋是下管山区的特产,现有竹山面积13000多亩,由于笋农依靠科学,精心管理,竹笋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春笋容易腐烂,销售一直是笋农的难题。近几年随着笋煮干菜的开发畅销,确实为农户解决了毛笋销路不畅的问题,但燕笋、雷笋、角笋滞销难卖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进入春笋销售旺季,各种笋一起上市,市场出现饱和,价格一路下跌,就拿燕笋来说,到了旺季,只能卖到每公斤1元。烧烤笋干每100公斤鲜笋能烧制成20公斤笋干,市场上每公斤笋干最少能卖到20元,可以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烧烤笋干的制作简单,一只三蕊煤炉、一只铁锅,将整支驳壳的笋肉加盐放入锅内煮烤4至5小时,烤成干状,表面有盐霜即可,放入食用塑料袋,容易保存,不会腐烂,保质期长。 据笔者了解,这些烧烤笋干,大部分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返回到本期要目) 绿衣“下里巴人”入城来 ——“龙浦仙毫”牌翠茗茶推介会侧记 4月18日下午,上虞宾馆1号会议室内,茶香幽幽沁人心肺。来自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三位专家、教授和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市人大以及市直属30余家单位的领导共70多人会聚一堂,现场品评“龙浦仙毫”系列之三——翠茗新茶。 翠茗茶是舜龙茶业有限公司继针形茶、辉白茶之后开发的第三只新产品,因其色泽翠绿而得名。翠茗茶以雪大岙有机茶示范园区为主产地,根据青叶采摘季节和质量等级,采用传统生产工艺与现代生产设备相结合的方法研制而成的,属无公害型中档茶。如果说“龙浦仙毫”针形茶是“阳春白雪”,那么翠茗茶就是“下里巴人”,是专为工薪阶层而生产的,其价位确定在每市斤80-160元,以城镇居民家庭用茶、企事业单位办公用茶为主要消费目标。会上,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沈培和、吴洵、傅尚文对翠茗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该茶色泽翠绿,汤色明净,叶底舒展,形若兰花,香味清纯,各项指标分值均在90分以上,属全国一类型名茶,有望冲击第三届国际茶博会金奖,是出口创汇的理想产品。 与会者对翠茗茶的质量都赞赏有加。市委副书记卢一勤,市委常委、副市长严永泰等市领导对龙浦乡近年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所作的努力,以及在有机茶开发过程中所表现的强烈市场意识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希望和建议,一要用工业经济的理念搞农业开发;二要牢固树立产品的品牌、质量意识;三要不断改良茶叶品种,改进产品包装,提升产品品位;四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展销售市场。
(返回到本期要目) 典型作示范 科技为支撑 谢塘镇“一片一品”特色农业建设方兴未艾 谢塘镇新岑村大棚蔬菜种植户贾元通,近日又在百官、谢塘市场租赁两只摊位,将自己生产的“日本蕃茄”、“美国南瓜”等七八种蔬菜投放市场,产销两旺,效益明显。他说,“我的每只大棚一般年收益在5000元以上。” 今年以来,谢塘镇把建设农业基地作为带动本地效益农业发展的立足点。该镇党委政府根据谢塘片、禹峰片、盖东片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先后建起了优质梨示范基地、养蚌育珠示范基地,甜叶菊栽培示范基地和大棚蔬菜示范基地的示范幅射,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到目前为止,全镇已形成6600亩“谢塘黄花梨”、2000亩“大种红荸荠”、1000亩“六月荷花藕”、1000亩“双季茭白”、100亩大棚蔬菜等“一片一品”特色农业格局。同时,基地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土地规模、集约化经营流转。截至3月底,全镇土地流转面积已达2418亩。这些土地的流转,主要用于种养大户发展梨、桃、甜叶菊、高档水产品、蔬菜等规模生产。 谢塘镇在基地建设中还树起了81户种养典型大户,这些典型涉及新技术应用的科技户、设施农业的效益户、低成本、高产出的养殖户等。该镇对典型大户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让广大农户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到3月底,全镇农民累计调整结构面积达1311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6.6%,培育畜禽养殖大户325户,共引进农业新品种10只。 此外,作为“省级黄花梨之乡”的谢塘镇,为提高“谢塘黄花梨”的品质,全面实施“梨树开心”、“梨果套袋”、“梨园棚架”三项梨栽培新技术,并投入资金,建设“千亩优质翠冠梨”。
(返回到本期要目) “华鑫”两新产品昨通过省级鉴定 新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两项国内空白 昨天,由浙江华鑫实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S1240-8孔信号连接器和GSM-G4导流条两只新产品通过了省级鉴定。 地处梁湖镇的浙江华鑫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GSM-G4移动通讯、程控交换机、汽车、航空航天、精密仪表等系列配套产品的通讯行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做深做透通讯配套大文章,去年该公司兼并了宁波三爱互感器厂等二家集体企业,并且跨入全市综合十强私营企业行列。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今年有望实现产值8700万元,创利税3000万元。 强劲的发展势头来自于锲而不舍的科技创新。由省信息产业厅、杭州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上海电子仪表标准计费测试所等众多单位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S1240-8孔信号连接器和GSM-G4导流条2只新产品的开发成功,不仅填补了二项国内空白,而且产品经上海贝尔公司使用,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两新产品开发成功,将使华鑫公司新增销售收入2200多万元,新增利税1000多万元。
(返回到本期要目) 种粮大户换“把式” 4月17日上午,百官镇路工村种粮大户许海山的田头,来了几位操余姚腔的外地人。一打听,原来是余姚市林业局和林业特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技术人员传经送宝给许海山换“把式”来了。 今年许海山已决定不种一亩早稻,全部改种适销对路的各类经济作物,他四处联络,了解市场信息,寻找合作伙伴。这次余姚市林业局和所属的林业特产技术推广总站前来的几位技术人员,是许海山新结识的朋友,他们有意向与许海山优势互补,相互合作发展效益农业。 经过现场踏看,余姚市林业局的高级工程师何元荪对许海山说,你承包的地块地理位置、水质和灌排条件都比较适宜发展种植花卉,你有土地、劳力和一定的资金优势,而我们有技术、市场销路等方面的优势,两者互补,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许海山说,种粮大户结构调整后,可以说是换了一个新行当,一切要从头开始了。何元荪善解人意地说道,整个种植规划、品种搭配、病虫害防治等都由我们包下来!你只要按要求抓好培育管理好了,到时候定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临近中午,双方达成初步协议,今年先种植50余亩木本乔木、灌木、球类等苗木。记者不解地问许海山,剩余的土地不种早稻种什么?海山神秘兮兮地笑着说,种桑树苗。 种桑树苗?那会有什么销路,现在蚕茧生产形势也不是很景气啊?看着记者颇有几分猴急的样子,许海山娓娓道出原委:发展蚕桑业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重点,列入当地的指令性计划。去年萧山等地的农户栽培桑树苗销往中西部市场,赚到了丰厚的利润,每亩净收入达4000多元。今年许海山已与萧山新界的一位农户签订联营协议,共同栽培桑树苗,并且与客户挂上了钩。看来,许海山换“把式”还真换出了一些新名堂。
(返回到本期要目) 加大投入力度 突出发展主题 一季度商业系统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在去年全面扭亏转盈的基础上,我市商业系统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发展主题,今年一季度全部企业实现利税266.83万元,同比增长26.85%,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扭亏增盈40多万元,整个商业系统的经济运行质量呈稳步提高态势。 今年以来,市商业总公司对已基本完成改制企业实施“二次改革”,置换原国有企业职工身份167人,重新调整了股权结构,促使企业“轻装上阵”,企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各改制企业分别依托自身优势、勇抢市场制高点,发展势头趋猛。如市食品公司一季度通过扩大生猪进点屠宰范围,提高进点的屠宰率,加大生猪经营调拨力度,一季度实现利润5万多元,与去年同期亏损14万多元相比增盈近20万元。商办工业更是抢抓春节旺季市场的机遇,加班加点,扩大生产,一季度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138.7万元,同比增长18%。 在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企业发展上,各企业更是争先恐后。以一百五金电料商场、一百批发仓库和源河不锈钢速冻蔬菜生产线为代表的3只项目,总投资达545万元,已先后完工;另有食品公司崧厦屠宰场新建工程和饮服公司皇中皇酒楼扩建工程等项目已完成投入资金一半以上。
(返回到本期要目) 今年我市第一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投产 蓝星公司年产4万吨高强度瓦楞原纸开始投放市场 昨日上午,上虞蓝星实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年产4万吨高强度低克重瓦楞原纸项目正式竣工投产并举行庆典仪式。这是我市今年排定的31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中第一个上马的项目。中信实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王越,市委副书记徐尧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维均,市政协主席章永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毕飞和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投产庆典仪式,向该项目的建成投产表示祝贺。 蓝星公司是由市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特别是能源综合利用而独资创办的经济实体。在项目创建之初,公司曾作了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和论证,最终确定发挥自身供电、供热的独特优势,搞综合利用,跨行业扶持发展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原料来源于废纸回收属国家鼓励产业的高强瓦楞纸项目。项目立项后,蓝星公司合理配置资源,利用热电公司现有的供热和废水循环系统以及项目所需的土地、人力资源,减少投资成本,确保了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优势。据悉,通过综合利用,该项目共节省投资成本近2000万元。同时,该项目竣工投产后,不但使热电公司闲置人员得到了置换,而且盘活了闲置土地。 该项目自今年1月17日成功试产出第一卷合格纸以来,经工程技术人员的反复摸索和创新,目前日产量稳定在100吨左右,车速达每分钟188米,宽幅为3至4米,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一位,全国前五位。由于高强度瓦楞纸市场定位准,产品档次高,主要用于加工高档出口包装纸,因此在试生产阶段,产品的销售形势十分看好,客户几乎天天等着要货。每吨高强瓦楞原纸价格达到2450元,预计全年销售额可望突破7000万元。 根据市场预测和发展态势,该公司今年准备再申请立项10万吨高强瓦楞纸项目,明年开工建设。到“十五”期末,达到年产30万吨瓦楞纸、15万吨纸箱的生产规模。
(返回到本期要目) 鼓励向非农产业转移 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 我市出台多项支农扶农政策制度 记者从市有关部门获悉,我市针对粮食生产“一取消三放开”的新形势,结合本市实际,出台多项政策和制度,积极鼓励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有效推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据了解,我市已规定,今后凡在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生产的农业特产品,只征收农业税。结构调整后的种养业生产用电,经办理用电审批手续后,供电部门将优先予以安排,属农村综合变以下的免交业扩增容费,并按照有关规定,在一定时期内给予适当优惠。种养大户在结构调整中所需晒场、仓库、临时管理用房等用地,只办备案,不用办理审批手续。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我市从今年起,取消价外加价补贴,粮食的购销价格随行就市,市财政原用于定购粮的价外加价补贴资金全额用于扶持效益农业发展。同时对种粮大户采取必要保护措施,市级储备粮轮换所需粮源,由市粮食部门与承包面积在10亩以上种粮大户签订产销合同,在一定时期内按保护价收购。 此外,我市还积极鼓励农民离土离乡进城落户,规定进城入户农户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今后凡农民进城镇落户的,可保留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并允许在3年内执行农村生育政策。对已转为城镇户,并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农民,如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以享受城镇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待遇。
(返回到本期要目) 驿亭镇两结合一带头推进大田结构调整 去冬今春以来全镇共挖塘养虾700余亩 4月13日,记者在驿亭镇茅溪、群英、下闸等村采访时看到,这些村的村民正在挖塘围堤、修筑机耕路渠。陪同采访的镇干部告诉记者,驿亭镇着力调整大田种植结构,围绕建设高效水产园区的发展思路,狠抓落实,去冬今春以来,全镇已挖塘养虾700余亩。 驿亭镇有不少村处于水网地带,适宜于发展水产养殖。去年底以来,驿亭镇党委、镇政府根据粮食“一取消三放开”的形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决定用两年时间建立2000亩高效水产养殖示范园区,并以此带动全镇结构调整的进一步发展。 经过多方调研和征求村民意见后,该镇采用“两结合、一带头”的方法进行土地流转,推进大田结构调整。一是种粮大户结构调整与农户自愿调整结构相结合。该镇种粮大户张建林眼看着湖州人来本镇包田养虾赚了钱,觉得自己的15亩田再种水稻不合算了,但搞青虾养殖面积欠大,村领导闻讯后,主动上门提供帮助,最后将连在一起的下闸村的45亩田包了过来。目前,张建林的60亩承包田里全部养上了青虾。在张建林的带领下,同村的沈国方等5户农户在自家的承包田上也挖塘养起了青虾。二是种养大户搞水产养殖与农户口粮田互换相结合。为了使水产养殖面积集中连片,便于经营管理,该镇的群英、前岙、河头等村,想方设法把承包田中间的50多亩口粮田调整出来搞水产养殖。群英村村委会主任张伟元为了10多亩口粮田的调整,连续2次去与外出到宁波邱隘承包鱼塘的口粮田户主商议,最后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使养殖大户的连片开发经营愿望得以如愿以偿。三是党员、干部带头搞水产养殖,推动结构调整。群英村村委会主任张伟元、妇女主任孟焕炎带头养殖青虾30亩和25亩后,村民纷纷仿效,使全村青虾养殖户迅速发展到26户,占全村务农户数的24%。 据介绍,该镇为吸引更多的农户从事水产养殖,目前已经搞好了水产示范园区的规划,并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余万元,新建机耕路3条,扩建2条,正在建造桥梁3座,到今年下半年水产养殖面积可以达到1500亩。
(返回到本期要目) 严把市场准入关 监管拍卖全过程 市工商局对拍卖市场监管有力有效 随着拍卖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市拍卖市场日趋活跃。市工商局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监管职能,加大执法力度。自去年以来,该局共参与现场监拍30场,签证委托拍卖合同542份,签证拍卖成交确认书223份,促成拍卖成交额1348万元,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拍卖业的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市工商局注重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按照《公司法》、《拍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细致地审核开办拍卖企业所必须具备的各项注册条件,保证注册一家,合法一家。该局通过年审、回访、分期检查等多种形式,积极有效地开展清理整顿活动,对拍卖企业进行跟踪监督,同时对不符合拍卖条件或无此项经营范围的企业实行“一刀切”,禁止其从事拍卖活动,以确保拍卖市场的正常秩序,维护拍卖企业的合法权益。该局还建立健全拍卖企业档案,要求每家拍卖企业依法提交主管部门的审核资料,并装订成册,存档备案。 为确保监管工作有力有效,市工商局采取事前审查,事中督查,事后检查的方法,监管拍卖活动全过程。提前主动介入拍卖企业,实行拍卖活动备案制度,同时依法进行逐一审查。每场拍卖会该局均派出两名以上合同管理干部到场监拍,核查拍卖师、竞买人资格,公布举报电话,现场签证成交确认书。在拍卖活动结束后,拍卖企业如实向该局报送拍卖情况总结和财务报表,该局对拍卖的各类文书、记录、标的物等进行仔细核对,以有效防止拍卖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参与竞买、拍卖企业在拍卖活动中拍卖自己的财产、恶意串通等违法行为的出现。
(返回到本期要目) 我市为发展效益农业大施“有机肥” 今年安排扶农资金一千四百万元 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单位和个人将享受更优惠的政策扶持。市委市政府日前出台了有关进一步促进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单今年就安排扶农资金1400万元。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全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市委市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今年市财政将出资1400万元用于扶持全市效益农业发展。这是近年来我市用于效益农业发展最大一次资金补助。 据了解,我市计划从今年开始,通过3年努力,在杭甬高速公路沿线建成一个面积达万亩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市财政将安排总额不少于10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今明两年,市财政每年将安排25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稻田连片发展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建设等,许诺对新发展稻田水产养殖或种植经济作物连片100亩以上奖励5000元,200亩以上奖励1万元,300亩以上奖励2万元。种草养鹅、羊、兔等食草动物,年饲养在2000羽(只)以上奖励5000元,5000羽(只)以上奖1万元。新增大棚连片面积在20亩以上的,每只标准钢管大棚补助800元。 市委市政府还决定,从今年起3年内,市财政每年安排150万元资金,专项扶持全市老茶园改造和品种更新。老茶园改造每亩补200元,品种更新每亩补350元。今明两年,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专项扶持万亩海涂出口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市财政每年还将安排100万元专项贴息资金,对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改投入在50至300万元及以上项目分别给予1.5%和2%的贴息扶持。 为积极鼓励全市工商企业反哺效益农业,加快全市开放型农业发展步伐,我市还决定,工商企业投资新开发农业种养、加工、销售的,除享受基地扶持政策、农业龙头企业优惠政策外,凡当年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奖5000元,100万元以上奖2万元,500万元以上奖3至5万元。农产品出口创汇企业获有关质量体系认证的奖5000至1万元。对农副产品自营出口的,规定每出口1美元奖人民币0.02元,组织本市鲜活农产品出口的,每1美元奖0.06元。
(返回到本期要目) 今年首季我市个私经济持续发展 完成产值、销售和上缴国税分别同比增长23.2%、44.8%和26.3% 记者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获悉,今年前3个月,全市个私经济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势态,已经实现工业产值73.56亿元,完成销售21.42亿元,上缴国税760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3.2%、44.8%和26.3%。 今年以来,全市广大私营企业进一步加大发展与投入的力度。随着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第一季度全市新开业私营企业达160家,注册资本总量已增至1.4亿元,同比增长49.5%和16.7%。与此同时,全市私营企业面对市场抓投入,如上虞旦旦劳保用品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实施年产3000吨棉纱处理等项目,上虞化学工业公司投资800万元开展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浙江华通汽车塑料件有限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等,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 一季度我市个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力实施了“走出去”战略。据介绍,面对我国加入WTO的临近,我市一些私营企业开始纷纷转产或新办生产出口产品企业,从而进一步做大了个私“蛋糕”,推进了全市个私经济可持续发展。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私营企业共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7.92亿元,实现自营出口96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7.5%和46.3%。全市有3家私营企业与外商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合作企业,外方认缴出资额达57.1万美元。另外,新设立手套、袜子出口加工企业达10多家。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全市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我市许多私营企业开始对效益农业开发产生巨大的热情,纷纷跻身投资效益农业行列。到今年3月底,全市涉农私营企业已发展到375家,其中从事种养殖的40家,从事农副产品加工有65家,最多的是从事农副产品贩销,共有270家。今年一季度全市从事农业的私营企业实现产值2190万元,实现销售19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2.6%。这些不仅有力推动了全市效益农业发展步伐,也促进了个私经济进一步发展。
(返回到本期要目) 面对新形势下发展新特点 农民兄弟增收有四难四盼 笔者在下村入户走访中听到不少农民兄弟说,如今政府和各部门都把农民增收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也取得了成绩,但农民要真正实现增收,还存在着“四难”与“四盼”,应引起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据了解,农民兄弟增收中的“四难”首先是结构调整难。今年粮食生产实行市场化改革,这为广大农民调优种养结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究竟如何调,调什么?普遍存在想调又怕调的心理,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路子,对新品种、新技术等农民兄弟一脸茫然。其次,资金投入难。调整结构需要投入一定资金,但农民是弱势群体,往往积蓄不多,有的农民有了新项目,只因资金短缺,又借贷无门,只好忍痛割爱。有的农户说,过去农村金融部门对困难户“情有独钟”,常常给予照顾,如今支持力度不如以往大了 。第三,掌握新技术难。农民一般文化偏低,掌握新技术能力相对较差,直接影响了对新品种筛选、引进和新项目的开发,以至出现“年年管田头,种种老套头”的状况。第四,农产品销售难。农民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指望有个好年成,可是随着农产品市场日趋饱和,农民时常遭遇“卖难”问题,致使农产品价格偏低,好货贱卖,增产不增收,着实让农民心痛不已。 同时,农民兄弟也有“四盼”:一盼政策稳定。调整农业结构不仅需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有的投入需较长时间才有回报,例如围堤养蚌。如果政策多变,农民朋友的投入和希望便变成了未知数,更会影响调结构的积极性。二盼资金扶持。农民企盼农村金融部门加大扶农力度,增加农业信贷资金投放量;乡镇拨出专项资金扶持新项目、新良种的开发和引进,扶持种养大户的结构调整。三盼政府引导。通过政策宣传,让农民尽快了解国家有关农业农村工作、农产品价格及收购政策,使农民在结构调整中做到心中有数;加强信息指导,通过市场调研,掌握行情,及时向农民发布各种市场需求信息,以利于农民确定生产经营项目;注重典型引导,挖掘一批身边调结构增效益的成功典型,供农民学习借鉴,让农民受到启发教育。四盼提供服务。即产前良种服务,产中技术服务,产后销售服务。
(返回到本期要目) 吴弄村人勤劳致富另辟蹊径 收废品一年收来60万 丰惠镇吴弄村,活跃着一支特殊的购销队伍,他们收来废铜烂铁旧报纸卖到废品商店,这一变“废”为宝的行当,使吴弄村民一年增收60万。 吴弄村原先经济并不富裕。改革开放以后,勤劳精明的吴弄人有的创办起了竹制品加工厂,有的外出承包工地搞建筑,也有一部分人把目光落在了别人不屑一顾的铜、铝等废旧物品上。农闲时节,他们挑着箩筐,带上秤,到附近村挨家挨户地收,回家后把废品归类整理,卖到废品收购商店和废品回收站。由于品种多、数量大,这其中的差价也足以让吴弄人的日子过得滋润舒畅。以后,村里从事废品收购的农户日渐增多,有夫妻搭档,也有姐妹合伙,最多时有60多人。38岁的杜立娟与她的小伯母是大家公认的最佳搭档,两人从1990年起开始从事收废旧物品行当,这些年来,她们早出晚归,走街串巷收废品,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也尝到了劳累之后的甘甜。 队伍扩大了,吴弄人的收购步子也走出了本镇,永和、陈溪等乡镇及嵊县等地也时常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最初的扁担箩筐也被三轮车、自行车所取代,如今,还有了2辆拖拉机、2辆货车运送旧货。 吴弄村收购旧货出了名,余姚、慈溪等地的从事塑料、铜、铁制品加工的一些厂家慕名而来,采收一些需要的材料。目前,为改变解决由堆放废品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村党支部会同村委会一班人商量,决定在村内辟出一亩地,建起垃圾安放点,既不耽误村民的收购、销售,又能保持村容村貌整洁卫生。
(返回到本期要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