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济 要 闻 *** ※ 03月16日—31日要目 ※ ◎ 前期回顾◎ “自立”与武汉科大寻找“双赢”结合点 (2001年3月30日) 徐尧成兴办个人苗种繁殖场 (2001年3月30日) 一只马铃薯富了协力村 (2001年3月29日) 市职业中专学生未毕业就成“香饽饽” (2001年3月29日) 流转“转”出了新天地 (2001年3月29日) 我市头两个月自营出口增势强劲 (2001年3月28日) 农华农发与“肯德基”“拜堂成亲” (2001年3月28日) 沥海镇实行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2001年3月28日)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渐入佳境 (2001年3月27日) 盖北乡干部人人成为榨菜推销员 (2001年3月27日) 从电化铝到涂装(妆)业 (2001年3月26日) 东关私协分会乐为企业当“红娘” (2001年3月23日) 办起竹笋加工厂 (2001年3月23日) 丰惠镇请专家为水产养殖户上课 (2001年3月23日) 我市外向型经济向深度广度拓展 (2001年3月22日) 农业结构调整究竟如何调 (2001年3月22日) 下管50名个体工商户开发荒山1500亩 (2001年3月22日) 我市女企业家驰骋市场竞风流 (2001年3月21日) 应家父子包海涂 千亩鲻鱼来落户 (2001年3月21日) 我市农业星火科技注重整体推进 (2001年3月20日) 永和镇三百农民“持证上岗”调结构 (2001年3月20日) 大勤乡农业结构调整好戏连台 (2001年3月20日) 沥海七六丘400亩低产畈完成改造 (2001年3月20日) 丁宅乡营销服务组热心为农副产品找“婆家” (2001年3月19日) 借鸡生蛋 典型引路 (2001年3月19日) 祝幼尧的种菜经 (2001年3月19日) “自立”与武汉科大寻找“双赢”结合点 耐火材料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授牌 3月28日,在原特种耐火材料厂厂内举行了武汉科技大学与中外合资上虞自立炉料有限公司耐火材料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授牌仪式”。这一产学研合作之举,又为我市厂校“联姻”工作添写了新的一笔。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非金属材料工程系是我国高等院校中耐火材料专业师资和研究开发能力最强的专业之一。“自立”公司的前身特种耐火材料厂在1990年就与武汉科大合作,生产的产品满足了当时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进步的需要,在强手林立的宝钢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之后,该企业又与武汉科技大学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技术成果的研发和转让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并获得了直接的效益。由特耐厂参股的三个中外合资企业去年年产10多个系列近200多个规格、品种的特耐砖4.5万吨,利税达1148万元,其中承担的国家火炬项目高铝尖晶石座砖和国家经委颁发的金龙奖产品高硅腊石砖深受消费者欢迎,而高硅腊石砖90%以上出口,年创汇250万美元。 据悉,近年来,“自立”公司的主要业务单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锐意改革,其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钢铁新材料的层出不穷对耐火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耐火材料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的成立为双方寻找到了“双赢”结合点。
(返回到本期要目) 为水产养殖再添新彩 徐尧成兴办个人苗种繁殖场
3月21日,艳阳高照,在沥海环城东路北侧,几位挖泥的汉子已干得汗流浃背。用不了多久,这里将建成一个培育蟹种、鳖种的海成苗种繁殖场。据悉,像这样由个人投资创办苗种繁殖场的在我市海涂还甚少见。 创办海成苗种繁殖场的是沥海镇渔村养殖大户徐尧成。徐尧成1985年开始与淡水养殖打交道,至今已有20年的水产养殖史,养殖经验十分丰富,因其鱼蟹混养的产量较高,因而被冠以高产状元的美名。徐尧成目前承包着300亩鱼塘,在多年的实践中他意识到办一个以培育蟹种为主兼育鳖种的苗种繁殖场具有广阔前景,一来可满足自己300亩鱼塘的蟹种鳖种需要,二来可以为广大养殖户提供较大规格的蟹种及鳖种。办繁殖场需要场地,徐尧成看中的土地涉及到沥东镇,镇领导帮助他同沥东镇进行协商,共征地6亩,另有10余亩鱼塘又在协商中。 目前,徐尧成个人投资30万元的繁殖场正在兴建,预计6月份可完工。建成后,他的繁殖场里将培育出广大养殖户所需的大规格蟹种和鳖种。6月份他将放入母亲鳖。明年初培育蟹种,早期蟹苗经他的暖房即玻璃房培育2—3个月时间即成幼蟹,可提前放养,从而缩短了养殖周期,一般当年可成商品蟹,平均可达一两三左右,比常规养殖缩短一年时间。 (返回到本期要目) 从山头调整到田头 由春季延伸到秋季 一只马铃薯富了协力村 走进谢桥镇协力村,有两个显眼的现象:一是田间成片地膜覆盖的马铃薯,二是家家户户鳞次栉比的新楼房。据了解,协力村82户人家,近几年有78户依靠马铃薯的收入翻造了新楼房,一亩一作不低于2000元的经济收入,着实让当地农户尝到了调整种植结构的甜头。 协力村祖祖辈辈有种马铃薯的习惯。前几年,镇里动员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有两户芋农突发奇想,用高田地膜覆盖法尝试着把春马铃薯从山头推向田头,一举获得成功。一作大田马铃薯每亩稳收750公斤,平均每公斤价格3元钱,一亩马铃薯收成是一亩水稻的3至5倍。 大田马铃薯收成好,父老乡亲齐仿效。今年协力村在种植山马铃薯50亩的基础上,大田马铃薯面积达到100亩,超过全村粮田面积的三分之一,产量达到12万公斤。 为提高大田马铃薯的种子质量,协力村农民摸索出一套“山地留种、大田推广”的育种方法。村民陈荣康经过几年时间潜心研究,培育出一种黄皮黄心、荸荠大小的上品马铃薯种,人称“荣康种”。这个品种的马铃薯食用细糯粉嫩,满口清香,一直走俏上虞及周边县市,仅在百官农贸市场一天就能销掉装满一拖拉机的数量。 大田春马铃薯在全村推广成功,使农户对调整粮经结构信心大增。去年,村民陈炳夫在自己田头试种秋马铃薯,再次成功。秋马铃薯不用地膜,成本省,弥补了市场鲜马铃薯的供应空白,价格更加看好。为此,村党支部、村委会专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动员农户发挥本地农产品优势,大田连片种植秋马铃薯。目前,协力村芋农家家多留芋种,准备推广秋马铃薯。
编后语: 当前农业生产中最热门的话题当数结构调整。结构调整究竟怎么搞?各有各的主张,各有各的招数,不一而足,各显神通。协力村把小小马铃薯从山上种植移向大田种植,从春季种植发展到秋季种植,同时辅之以品种改良,既增加产量又提高质量,由追着市场脚步走变为牵着市场鼻子走,这一调,调得主动,调得成功。 协力村调结构的成功之道,在于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他们调的是祖祖辈辈习惯种植的马铃薯,有多年的种植经验打底,无论是对土壤、气候、作物习性还是对市场需求都心中有数,熟中生出巧来,和其他地方大量引进陌生的新产业新物种相比,更易成功。 协力村调结构成功之道还在于善于推陈出新。市场需求是喜新厌旧的,一些地方大量引进种养新产业新物种,追求的就是这个市场需求的“新”。协力村把老品种调出新花样的做法,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走了一条终南捷径,可谓事半而功倍。 (返回到本期要目) 增加技能训练项目 准备多种就业“通行证” 市职业中专学生未毕业就成“香饽饽” 田德俭是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98水电班的学员,拥有水电中级施工员证和电焊、电工操作等多种就业“通行证”。未到实习阶段,他就被舜杰建筑集团八分公司“相中”,实习才几星期,公司决意留住他。 据了解,今年,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进入实习期的学生,已早早被各单位“抢购一空”,不少都是单位老总上门“点将”。 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的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企业日益注重产品营销一样,从去年下半年始对将实习的学生给予高度重视。该校适时开出每周两堂的就业指导课,进行从择业观的指导到就业遇挫折怎么办的心理辅导教育;学校适时调整部分专业的教学计划,增加了学生技能训练项目和适用知识;学校适应劳动就业准入制度,为学生就业准备多种“通行证”。学校还不失时机推出“以身边榜样教育身边人”活动。在市首届“十佳”优秀职业生评选中,该校占5席,学校将他们的事迹在校务公布栏张榜。学校特别强化学生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吃苦耐劳精神。 在此基础上,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继续加强实习过程管理,老师们除面授机宜外,每学期至少两次赴实习单位访问,建立“跟踪卡”。该校还在网络上建立毕业生档案信息,实行跟踪服务。
(返回到本期要目) 流转“转”出了新天地 3月28日上午,蒿坝镇高旺村养殖专业户胡王明站在小圆涂承包塘边,忙着给美国青蛙种苗投放饲料,望着满池蛙苗,他的心中喜滋滋地。因为,近日他可把部分蛙苗转移到新承包的8亩农田上。他深有感触地说:“村里实施土地流转机制,为我再办一个养殖场带来了新希望。” 高旺村是蒿坝镇名副其实的农业大村,在前阶段开展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联村干部罗长铭和村干部在入户座谈中了解到:今年粮食实行购销市场化改革,对全村农户的生产安排带来了较大影响,有不少农户表示今年不准备再种早稻,同时,又有种养大户向他们反映要扩大规模。于是他们一合计,决定必须因势利导,抓紧推行土地流转机制,只有早推行,才能取得主动权。说干就干!联村干部和村干部一道,走进农家和农户一道分析今年的粮食生产形势,宣传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的好处,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同和支持,占全村78%的326户农户自愿将416亩责任田流转出来,这些流转出来的农田占了全村责任田的92%。400多亩农田还未进入储备库,就被早有打算的种养大户们抢包一空。 该村屠华海、屠华祥、屠伟民,去年分别在西洋畈60多亩低洼田上发展稻田养蟹尝到了甜头,这次他们争先恐后地在附近又分别承包了10多亩扩大养殖规模,使全村稻田养蟹面积达到102亩,成为蒿坝镇最大的稻田养蟹基地。种粮大户王德才和郑炳祥,原来都已承包了三四十亩农田,这次土地指标中,他们分别承包了112亩和102亩,成为全村两户最大的种养大户。通过土地流转,高旺村承包大户从原来的3户增加到了9户。 高旺村支部书记屠关水在谈到推行土地流转机制时说:“土地流转机制的实施既调整了农业结构,又避免了弃耕抛荒,还使集体得到了实惠,这次土地流转,村里仅承包款就多收了一万多元。真可谓是流转‘转’出了新天地。”
(返回到本期要目) 我市头两个月自营出口增势强劲 日前,记者从市外经贸局获悉,今年头两个月,我市实现自营出口1955.85万美元,同比增长74.87%,分别高出全省和绍兴市平均增幅56.87和30.67个百分点。 从企业类型看,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出口911.3万美元,同比增长27.77%,生产企业出口984.91万美元,同比增长205.07%,生产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总值的97%。特别是生产企业出口已占我市的“半壁江山”以上,是我市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所在。阳光、虞泽、龙柏、韩华、天龙、龙盛、昆隆、恒富等8家企业出口值分别达到100万美元以上,名列我市自营出口前八位。 从产品看,纺织服装类出口达949.97万美元,同比增长72.6%,占总值的48.57%;机电产品出口551.77万美元,同比增长83.15%,占总值的28.21%;化工产品出口320.01万美元,同比增长244.36%,占总值16.36%。 目前,香港、日本、韩国、美国仍是我市自营出口的四大传统市场,占出口总值58.1%。非洲市场的出口份额迅速扩大,从去年的14.16万美元迅速增加到今年的301.17万美元。
(返回到本期要目) 身在大棚内 眼望国内外 农华农发与“肯德基”“拜堂成亲” 3月22日,地处崧厦镇的农华农发有限公司与“肯德基”正式签订了有关农产品销售合同,自5月中旬开始,农华农发有限公司将每天向“肯德基”提供1.5吨R144以色列蕃茄。这标志着农华农发有限公司在拉长产业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外向型农业上又跨出了一大步。 农华农发有限公司成立于去年年初,该公司基地占地120亩,总投入为400万元,目前已建成钢架标准塑料大棚107只,先后从以色列、荷兰引进R144以色列蕃茄、R139樱桃蕃茄、麦卡比甜椒、高迪黄西葫芦、萨瑞格黄瓜、舍麦什黄色甜椒等6只进口农业品种,预计基地今年年产将达到360吨,创产值近150万元。 据介绍,“肯德基”是在对农华农发有限公司R144以色列蕃茄不断试销情况考察后,认定R144以色列蕃茄是肯德基优良品种后才慎重作出有关合作决定的。农华农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仲芬高兴地说,同“肯德基”这家世界著名企业联姻,对我们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动力,我们将竭尽全力生产更多更优品质的农副产品,然后让它飘洋过海销售到世界每个角落。 为加快实施外向型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农华农发有限公司最近又与日本三和服装株式会社结上了“亲眷”,目前正为该社培育2亩日本葱。据介绍,待试验成功后,双方将签订20多亩日本葱种植计划,三和服装株式会社将提供技术、种苗,并负责销售工作。 作为我市效益农业的典型和样板,农华农发有限公司注重一手抓市场,一手强管理,目前正积极探索工业化管理模式,该基地除积极推行统一规划、统一施肥、统一销售外,努力推行承包和奖罚制,此举大大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记者发现,基地大棚内的各种蔬菜不仅长势喜人,而且操作极为规范和科学,让人充分感受到了现代高新农业的浓厚气息。
(返回到本期要目) 沥海镇实行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土地流转一万余亩 建立农业基地八个 农业大镇沥海镇充分利用自身的海涂资源优势,通过委托转包形式实行土地有序流转,搞规模经营,发展效益农业。目前,万亩出口蔬菜基地一期工程、投资150万元的500亩出口蔬菜示范园区又在加紧建设之中。 沥海镇有许多农户在外搞建筑,建筑业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对种田没有兴趣;还有一些农户则因农田路途远,或因土地少而零散出不了效益,干脆把地送给别人耕种,甚至抛荒。针对这种情况,该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农户意愿,让各村把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按照“低田养鱼,高田种菜,滩涂种桑”的思路,搞连片开发,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土地储备库,为引进种养大户,鼓励工商业主反哺农业创造条件。凡是在外打工、经商、办企业等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的农户,都可以把土地委托给村委会,由村委会将土地发包出去,村委会制定规范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协议书与承租户签订协议。凡是大户包田涉及到村与村之间的土地,就由镇政府出面帮助协调解决。例如,来自绍兴的养殖大户鲁瑞国承包了800亩土地围堤养蟹,土地涉及到8个村,镇政府就帮助他进行了协调。同时,该镇还在水利、资金、技术等方面为承包户提供帮助,以鼓励其投资效益农业。对于那些想发展种植业的零星农户,镇政府尽力帮助其进行土地调整,以保证农户原有的种植田。 委托转包深受农民的欢迎,农民不费任何力气就可拿到租金,且可安心外出打工或另觅他业,不再为土地心存挂念。委托转包亦使土地得以顺利流转。今春,沥海镇新流转土地3700亩,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1万余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土地的有序流转使得本地和外地的承包大户纷纷冲着该镇良好的农业投资环境而来,促进了该镇农业发展多元投入机制的形成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加快。如今,沥海镇已有10亩以上农业承包大户529户,其中百亩以上外地承包大户16户。今春还新引进4位工商业主投资效益农业。目前,该镇已建成千亩水产基地、千亩蚕桑基地等8个农业基地。
(返回到本期要目) 丰惠镇调整农业结构又有大动作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渐入佳境 近日,来到丰惠镇西溪湖两边,只见各村的田畈上,随处可见穿梭忙碌的挖土机、推土机和一波波连片的泥浪。该镇广大农户正抢抓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契机,因村制宜,掀起了新一轮发展水产养殖业的热潮。 近几年来,丰惠镇积极鼓励并引导农户调整大田种养结构,在以西溪湖为中心的低洼易涝田中掘塘尝试养虾、虾鱼混养、虾蟹混养等水产养殖模式,已形成了以特种水产养殖为重点的农业块状格局。建成的2930亩水产基地年产青虾12万公斤,虾苗5000万尾,年产值700万元。去年,该镇被命名为省“青虾之乡”和省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称号,“青虾养殖技术推广”项目也顺利地通过了绍兴市级审查验收,并申请注册了“西溪湖”牌优质青虾商标。 今年,全省粮食市场的放开,为种养结构调整提供了发展新机遇。丰惠镇党委、政府精心规划,广泛发动,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提出三年建成万亩水产基地的目标,今年要完成新调大田种养6000亩的具体目标,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土地流转、结构调整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想方设法牵线搭桥,鼓励农户搞水产养殖。 开春以来,全镇农户发展水产养殖的热情高涨,该镇仓弄村村民赖伟忠原有76亩承包塘,养殖虾、蟹、甲鱼、鱼类等,年产值达18.29万元,亩净收入1575.4元。今年,他又一举承包了西泾畈、岙底、夏家三个村的连片水田140亩,总承包面积达到了216亩,计划今年投入资金40万元,养殖青虾106亩,河蟹40亩,鱼类30亩,甲鱼10亩,鱼蟹苗10亩,新品种20亩,争取年总产值70万元,净收入30万元。诸暨籍水产养殖户王苗园具有多年的育蚌珠经验,他看好丰惠镇水产养殖基地的良好条件及发展前景,一举承包了该镇吴弄村的108亩水田,养育蚌珠,已放养首批40万元的15万只成品蚌。 水产基地开发热的升温,使昔日里半耕半荒、无人问津的低产杂田成了“香饽饽”。据镇农办人员介绍,去冬今春,又有10多户农户加入水产养殖队伍,至今全镇已有108户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户,新增各类水产面积750亩,从而使基地面积达到了3680亩。
(返回到本期要目) 榨菜滞销莫犯愁 干部帮你去销售 盖北乡干部人人成为榨菜推销员 盖北乡四合村的榨菜种植大户秦尧祥这几天心里挺乐的,因为乡党政办干部王小海已为他的5万公斤榨菜联系好了包销户,只等收购货车一到,榨菜即可变现钱。同时,该乡农办干部汪牛耿等也为海南村带来了余姚市横塘镇贩销大户严小根的25万公斤的榨菜“订单”。该乡农民不由得赞叹,乡干部成为我们榨菜的“推销员”了。 今年,盖北乡榨菜种植面积达2.5万余亩,测算总产量可突破8万吨。前阶段,今春各地榨菜滞销的信息传到盖北乡,广大菜农忧心忡忡,他们纷纷向驻村干部反映,希望乡干部能在榨菜销售中提供服务。 该乡及时召开了榨菜收购工作会议,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号召全乡干部人人成为榨菜推销员,确保榨菜货畅其流。为使“金得冠”“海鹰”“海味”等几家农业龙头企业敞开收购榨菜,该乡干部一方面帮助龙头企业解决收购资金,及时消化陈榨菜;同时,积极鼓励贩销大户收购榨菜,开拓市场。估计3家龙头企业今春可收购榨菜650万公斤,已组织榨菜贩销大户450户,其中收购50万公斤以上大户达50户,乡干部分头进行走访和发动。 在培育本乡贩销大户和龙头企业的基础上,该乡还千方百计引进外地贩销大户。到目前为止,全乡已引进杭州、黄岩、海宁、余姚等地6家收购企业和贩销大户。像乡党委书记陈宝铨引进的桐乡胖子蔬菜有限公司,已初步达成2000万公斤的收购意向。乡干部们还各显神通,整修道路,落实资金等,为外地龙头企业和贩销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此外,该乡还专门制作网页,在网上推销榨菜,确保菜农多销增收。
(返回到本期要目) 从电化铝到涂装(妆)业 ——沥海镇块状经济产业延伸轨迹的调查 走进国内各大商场,“家化”、“乐金”、“艾丽碧丝”、“欧莱雅美宝莲”等国内外名牌化妆品琳琅满目,“泸州老窖”、“五粮液”、“全兴酒”、“郎酒”等酒类产品目不暇接…… 我们在惊羡这些名牌产品的同时,是否会被它们或清雅秀丽或雍容华贵的精美外包装所吸引?这些膏霜盖、口红管、香水管、粉饼盒和酒瓶盖都由我市沥海镇电化铝企业生产。沥海镇的块状经济现已由单一性的电化铝提升为综合性的涂装(妆)业,“配角”逐渐成为“主角”,并日益成为特色明显的地方块状经济。沥海镇已成为全国中高档电化铝产品生产基地,包装产品涉及化妆品、食品、医药、家电等领域,品种达数千个,化妆品包装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左右。 沥海的电化铝生产发轫于80年代初。1981年,填补国内空白的“露美”系列化妆品在上海家化研制成功并投产,它的外包装科研项目铝阳极氧化工艺就落户在沥海镇的一家装潢工艺厂。1984年,这家装潢工艺厂组建成第一家电化铝生产企业——绍兴装潢电化铝厂,厂长娄坤良聘请上海日化公司研究所的何兴章工程师作为“星期日工程师”,运用无铬铝阳极氧化工艺,专门为上海家化生产化妆品包装产品,成为该镇这一块状经济的“开山鼻祖”。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沥海镇电化铝产业的孕育期。1994年以前,一直是绍兴装潢电化铝厂一枝独秀,这一年,该厂年产值首次超过1000万元。 1995年开始,该镇电化铝行业步入壮大期,企业呈现群雄逐鹿态势。到2000年底,全镇已拥有电化铝企业14家 ,产值5.25亿元、销售4.99亿元、利税2812万元,均占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50%以上。1996年以来,该镇化妆品包装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每年提高10个百分点。 良好的经济效益背后,电化铝产业也潜伏着危机。一是产业发展依赖性强。企业生产的是化妆品、食品等厂家的配套、中间产品,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其他厂家,缺乏自主性;中间产品附加值低,效益差。如1997年,“三株”口服液公司倒闭、破产,为其生产包装产品的“宝丽”公司当年有160多万元应收款无法收回,全镇电化铝企业有12%左右的应收款只好以实物抵债。二是产品结构单一,同行竞争较为激烈,因此造成产品压价、偷工减料等行为,使整体信誉受损。如“艾丽碧丝”每只包装产品订价由1.40元下降到1.10元,仅此一项,企业每月直接损失20万元。三是企业生产有一定污染,给当地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曾有3家企业受到环保部门限期整改的处罚。 鉴于严峻的发展形势,沥海镇及时引导企业“忍痛割爱”、“激流勇退”,强化“既要我为他人作嫁,又要他人为我作嫁”的观念,走“拓展化妆、扩大食品、进军建材”的发展路子,延伸电化铝的产业链,大力发展涂装(妆)业。具体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单纯生产化妆品包装产品,不断向生产食品、医药包装产品转变,做到横向拓展,扩大市场占有率。二是由单纯生产中间、配套产品,逐渐向生产最终产品转变,实现纵向推进,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由单纯生产电化铝包装产品,努力向生产建材装潢材料、民用工业材料转变,实现梯度提升,增强企业自主权。 如今,这“三个转变”已付诸实施,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1998年底,上虞市永升包装有限公司(原化妆品包装厂)率先开发国内中高档酒的酒瓶盖生产工艺,泸州老窖、五粮液、剑南春等全国100多个品牌的酒瓶盖均由其生产,月产200多万只。去年,企业实现销售2100万元,同比增长110.4%,其中70%的销售收入来自酒瓶盖业务。去年以来,“永升”又投入800多万元,实施酒瓶盖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扩建项目。 2000年6月,上虞市宝丽电化铝制品有限公司在不放弃化妆品包装产品生产的同时,与台商合资创办建国塑胶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医药用塑料瓶产品,去年11月试生产,销往美、日、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今年销售额可达4000万元。今年初,“宝丽”公司又着手与香港、北京的2家企业合资在沥海建办“金合欢 ”化妆品生产企业,即将结束沥海电化铝行业无成品的历史。“宝丽”又在与西安理工大学洽谈,准备共同投资1000万元,开发铝镁合金表面处理材料,进军工民建材、军工材料领域。 最近,该镇决定建设一个以电化铝企业为主体、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涂装(妆)工业园区。一期开发280亩,目前已建立了开发领导小组,出台了优惠政策,着手土地预征和设施配套,实行统一排污,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在小区落户。最近,一期投资1800万元的伞布涂膜、高档伞件生产项目已破土动工。 今年一季度,该镇电化铝产值、销售、利税同比分别增长20%、19.5%和20.7%。我们相信,脱胎于电化铝的新兴涂装(妆)业必将蓬勃发展,并成为沥海镇块状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返回到本期要目) 拓展服务领域及时排忧解难 东关私协分会乐为企业当“红娘” 东关私协分会在摸索、开拓、创新中不断完善协会工作运行机制,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了当地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协会因此被省市工商局、省市个私协会评为先进集体和省级首批规范化协会。 该协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服务企业放在首位,专门设立“会员联系点制度”,发放会员联系卡。浙江爱乐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为首批联系点企业。协会派工作人员每月定期进行走访,听取会员意见,结合开展“走百家、访千户,做会员贴心人”活动,了解政策到位情况,及时为企业排扰解难。一次,浙江觉悟集团反映该公司某职工因违反操作规程,从吊车上摔下来负伤,治愈后出院,公司已支付工资、医药费及营养费,但受伤职工仍提出赔偿6万元的要求。协会知悉此情后当即会同市人劳局劳动争议仲裁中心、市私协领导一起,对这起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在事实面前,那位职工自知理亏,收回了赔偿要求,从而较好地维护了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在日常服务中,该协会做到有呼必应。市明新风机制造有限公司在参加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时,缺乏这方面的技术资料,协会了解实情后,马上与市科委取得联系,迅速为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料,为后来明新风机打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这几年,东关镇的工艺制烛业发展势头较为强劲,但客观分析,企业之间存在着各自为阵、互不协作甚至“鹬蚌相争”的现象,阻碍了这一块状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协会因势利导,于去年9月底成立了“上虞市私营企业协会东关工艺蜡烛专业委员会”,引导企业转变观念,加大技术人才引进和产品开发的力度,以龙头带基地,以窗口促规模,重点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促进了工艺蜡烛企业的发展。预计今年东关镇工艺制烛销售额可超过2亿元,自营出口达到500万美元。
(返回到本期要目) 贩销大户毛志方 办起竹笋加工厂 连日来,由汤浦镇达郭村贩销大户毛志方和毛金良投资兴办的竹笋加工厂正在紧张施工,两套笋干加工机械设备已全部到位,按计划在3月下旬即可投产。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镇雷竹生产发展迅速,产量年年大幅度递增,出现大量的鲜笋积压,导致价格下跌,挫伤了笋农的生产积极性。为了解决笋农卖笋难的问题,毛志方与本村村民毛金良投入26万元兴办竹笋加工厂,月加工能力可达12万公斤。
(返回到本期要目) 丰惠镇请专家为水产养殖户上课 3月8日下午,丰惠镇举办了由全镇水产养殖大户和水产重点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参加的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 镇政府聘请的常年水产养殖技术顾问、省淡水养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周志明,就青虾池塘立体养殖过程中池塘的标准、苗种放养、饲料投喂等实际操作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作了系统性的讲解。
(返回到本期要目) 外资利用水平提高 外贸重抓自营出口 我市外向型经济向深度广度拓展 市韩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洗涤剂中间体过碳酸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抢手,美国宝洁公司、奥兰杰公司都大量使用过碳酸钠产品,今年1至2月份,韩华公司自营出口额已达155.69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0.18%。美国奥兰杰公司主动提出与韩华公司合资,并已把50万美元的投资额汇入到韩华公司的帐下。这是我市外向型经济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后出现的可喜变化。 今年以来,我市外向型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个显著的亮点就是利用外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日益扩大。浙江阳光集团与全球500强的荷兰飞利浦公司合资,创办了浙江阳光照明有限公司,外方认缴180.73万美元。1至2月份,全市新办外资企业4家,增资3家,合同利用外资3327万美元,同比增长2306.86%。新办的4家企业除上虞昶和纤维有限公司即将启动建设外,上虞昱昌电子有限公司、绍兴高博旅游用品有限公司、上虞金裕针织有限公司3家已开始投产。随着我市投资环境的更趋完善,外商对投资上虞的信心日益增强,纷纷追加投资,独资企业上虞三荣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已到位增资资金90万美元,用于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台商准备在精细化工园区创办独资企业久田伞业,总投资220万美元,已到位资金20万美元,主要为崧厦、沥东配套生产伞骨架,促进整个伞具业升级换代,彻底改变我市无伞骨架生产的历史。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引导企业把扩大出口作为主攻方向,利用自营进出口权企业较多的优势,实现由代理出口、间接出口向自营出口转变。随着出口贴息的兑现、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和自营出口奖励基金的落实,许多企业依托自营出口,抢占国际市场的积极性大增,轻纺、化工、灯管等继续保持着较好的出口优势,到2月底,全市自营出口额达1955.85万美元,同比增长74.87%。昆隆毛绒、虞泽牛仔布、恒富袜业、阳光灯管灯具、龙盛染料、天龙漂染布、龙柏纺织等自营出口额均在100万美元以上,其中阳光集团自营出口额达336万美元。 在外经发展上,我市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建筑业发达的优势,用好企业外经权,大力开拓境外工程业务,取得了十分可喜的开局,至今已完成境外工程及劳务营业额441.7万美元,境外工程及劳务合同额334万美元,外派劳务137人,分别同比增长198.45%、91.95%和197.83%。
(返回到本期要目) 农业结构调整究竟如何调 我市农业部门经调研后开出六帖“药方” 日前,市农经委组织6个调研小组,对各乡镇和场圃专门进行了一次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加以分析研究,提出了6条对策措施。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各地抓住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有利时机,放手发动群众调整种养结构,有力促进了全市效益农业发展步伐。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三难”,即一些农民陈旧观念难转变,习惯于传统种植方式,调整结构难以放开手脚。二是思想意识难以适应,一些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存在怕政策多变、销售渠道难拓展等思想,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进程。三是“三缺”问题难解决,当前农村结构调整中缺少生产技术、产销信息、投入资金等“三缺”情况仍比较突出。 对此,市农经委对症下药提出6条对策措施:一要加强宣传教育,抓住粮改契机,讲清讲透这次粮改的内容要求及与以往粮改的不同点,真正让群众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二要加大扶持力度,各乡镇要抓紧出台扶农政策,做好政策引导工作,充分调动农民调整的积极性。金融部门要放宽农业贷款条件,推行联户担保等方式,简化手续,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三要加快实施土地流转,因地制宜,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打下基础。四要强化为农服务,有关部门、乡镇要按照农业区域特色发展要求,积极组建水产、水果、蔬菜、花卉、畜禽等专业研究中心,建立区域性专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更好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五要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举办各种展览会、订货会和信息发布会,主动吸引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大力引进外资投资农业,着力推进农业投入主体多元化,鼓励和帮助企业与农户建立协议购销关系,不断增强我市农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六要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今年要努力完成谢塘黄花梨、梁湖小公鸭等6只农产品生产标准的制订,努力改进农产品的包装,加快农产品商标注册,以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返回到本期要目) 下管50名个体工商户开发荒山1500亩 前些年外出跑运输经商的下管镇庙峰村村民徐宋良,最近又承包了期限为30年的高山茶园250亩。自此,他已累计承包荒山茶园400亩,连日来,他每天组织20多名青壮年劳动力,上山开荒整地,营造高山名茶基地。 像徐宋良这样跑运输经商办厂赚钱投入开发农业的,在下管镇已不下50人。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这些个体工商户承包荒山总面积达1500亩。 地处虞南山区的下管镇,经济较为薄弱。早些年,一些头脑活络、不甘贫穷的村民,纷纷到镇上或外出经商办厂搞副业,渐渐的积攒了不少资金,近年来开发农业日渐成为致富热门,这些个体工商户投入农业的信心大增。 在镇上从事水果经营的王双强,早几年看到板栗市场潜力大,回村承包了10亩荒山,将几年积攒下来的辛苦钱全部投入到板栗种植上,如今板栗已陆续挂果上市,尝到了甜头。在下管农贸市场搞水产经营的朱荣强,了解到种植青梅前景可观,回村承包了50亩靠天田,现在已基本成林。
(返回到本期要目) 发挥半边天作用 我市女企业家驰骋市场竞风流 我市女厂长(经理)们凭借勤劳、智慧和吃苦耐劳的坚韧品格,积极投身市场经济大潮,发挥出了半边天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为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倡导工商业投资农业,发展工业型农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我市部分女厂长(经理)及时把握住了这一商机。高信针纺织品有限公司和崧厦镇政府联合出资创办了由高信控股66%的农华农发公司,公司的掌舵人郑仲芬在经营中,大胆引进国外现代园艺设施技术,试种“绿高丰”品牌的生果型西红柿和甜椒获得成功。目前公司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已建成100多个钢架大棚,蔬菜品种达10余种。绍兴范师傅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德意,与农场、行政村、农户签订了供需协议,仅去年就建立了6250亩的基地。“范师傅”对基地内农户种植的小黄瓜、萝卜等原料实行保护价收购,还帮助基地农户引进种子、提供技术辅导等,使受益农户达5500多户。如今农华农发公司和“范师傅”这两家由女性当家的农业龙头企业已成为我市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典型企业,还被命名为省级“妇字号”农业龙头企业称号。 在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产业中,无论是崧厦伞件、丰惠的劳保用品,还是道墟的化工、东关蒿坝等地的工艺蜡烛等,我市的女厂长们也毫不逊色。虞北地区的崧厦镇是我国著名的伞件之乡,全镇最大的伞件龙头企业友谊伞件有限公司就是女厂长挂的帅。在吕苗芬的带领下,去年企业跻身市百强企业行列,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缴纳税金122万元,实现利润100万元,还完成了新厂房的扩建。 绍兴埃斯特皮件有限公司,是女厂长(经理)联谊会中的一家老大姐企业,厂长金明珠面对企业生产的皮件外贸量小、利薄、业务不足的困境,狠抓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终于使企业站稳了脚跟,去年她又果断地投资500万元,新组建了中外合资绍兴大大针织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外贸五指袜,当年10月就投产,到年底就生产了4万打袜,创产值120万元。
(返回到本期要目) 应家父子包海涂 千亩鲻鱼来落户 沥海镇养殖大户扩大规模搞特种养殖 3月19日下午,笔者在九六丘三期工程西半丘看到,养殖大户应阿寿父子的千亩鱼塘已全部挖好,鱼塘外围的内坡正在进行水泥浇筑,儿子应黎波指着偌大的一畈鱼塘对我们说,到四月中旬,这里将全部放入鲻鱼苗。 应阿寿系沥海镇和平村人,已有近20年的鱼蟹养殖经验。6年前,儿子应黎波高中毕业后也来到海涂,和父亲一道发展养殖业,三年前他们开始尝试养殖鲻鱼,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丰富的淡水养殖鲻鱼的经验。今年年初,其产出的鲻鱼光市场批发价就在每市斤20元左右。父子俩认为鲻鱼虽较其他鱼难养,但由于目前大规模养殖的极少,市场价格较高,因此,只要管理跟得上,经济效益肯定不错。 于是,父子俩不满足于已有的400亩鱼塘规模,在九六丘三期工程西半丘又承包1000亩左右土地,围塘养鱼。去年底开始机械化挖泥,目前已全部完工,共25只塘,每只40亩左右,全部连成片,外周的内坡全部采用水泥浇筑,不日将竣工。应阿寿已自繁自育鲻鱼苗20余万尾,四月中旬可全部投放完毕,预计明年上半年每亩可产出0.5公斤左右规格的鲻鱼100至150公斤,投放到杭州等地的水产市场。
(返回到本期要目) 我市农业星火科技注重整体推进 以创建“三个十”工程为平台以培育“三一五”农技队伍为抓手以实施五十项农业星火项目为载体 茫茫海涂,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研究”的攻关,在蔬菜、西瓜、优质棉、高档水产养殖和出口产品生产等方面进展显著,总产值提高66.6%,规模效益提高43.5%,增产增效中的科技贡献率达到70%。这是我市大力实施农业星火科技所取得的成果之一。 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我市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在发展效益农业中的推动作用。农业星火科技突出重点,注重整体推进,今年目标以创建“三个十”(10个农业星火基地、10家星火龙头企业、10所星火学校)工程为平台,以培育“315”(300名农村星火农技师、100名县乡农技师、50名外聘专家)农技队伍为抓手,以实施50项农业星火项目为载体,广泛开展“星火兴农家”活动,加快农业创新和产业化步伐。 据悉,我市在创建农业星火基地中,既可从事种植业,也可从事养殖业,对象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或是个体专业大户。通过建立不同类别的星火基地,较好地发挥自身的经济效益,为引导农民致富起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我市对创建规模提出了严格要求,种植业山地开发集中连片面积在300亩以上,大田开发连片面积达到200亩,其中大棚设施栽培面积50亩以上。同时,培育10家集基地开发、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于一体的直接从事农产品加工的星火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较为稳定的产销协议,在较大范围内带动农户开发优高农业和当地资源。 整体推进我市农业星火科技,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致富技能。通过创办10所乡镇星火学校,使更多的农民能够学习新科技,接受新知识,学会新技术,在此基础上,按照“蔬菜改季、竹笋改法、养殖改优、水果改特”的要求,从引进、开发、推广新品种和关键技术入手,对传统农业进行提升改造。在安排农业星火项目上,我市今年将优先支持面向产业化、辐射农户的项目,优先支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的科研项目,对技术落后、品种老化、经济效益低、开发面狭窄,起不到科技辐射作用和成果推广效益的项目,一概不予支持。
(返回到本期要目) 农函大里学知识致富路上觅效益 永和镇三百农民“持证上岗”调结构 3月15日上午,又有20余位农民走进了永和镇农函大辅导站的课堂,参加了淡水养殖知识培训班。如今,“到农函大学知识调结构”已成为该镇农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永和镇农函大辅导站以推动农业种养结构调整为己任,积极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该镇农函大辅导站在课程设置上与农户调整结构的重点相适应。根据广大农户要求和该镇种养结构特色,陆续举办了青梅栽培、蔬菜、养鸡技术等专题培训班。在培训方法上,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如该镇在青梅栽培知识的培训中,从青梅花期防病到疏果剪枝都与农时季节相一致,并把示范户的梅园作基地,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 农函大的开办也推动了该镇农户调整种植结构的积极性,自去年在该镇麻岙村举办青梅栽培培训班后,该村今年已新发展青梅150亩,全村的青梅种植面积达到了400余亩,有90%的农户种上了青梅。万家村村民张芳参加了农函大的培训后,陆续在承包山和承包田中种上了“中华猕猴桃”、“早冠8-2梨”等优质水果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正如学员们所说:“农函大让我们学到了调整种植结构的本领,让伢农民找到了致富的门路。” 据了解,永和镇农函大自1991年办学以来,有325位农户拿到了结业证书,15位农民被评为农业技术助理员职称,他们已成为永和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先行官”和“带头兵”。
(返回到本期要目) 大勤乡农业结构调整好戏连台 今年调整耕地比例超过粮田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 开春以来,大勤乡农业结构调整好戏连台:投资80万元的天鸟畜禽养殖有限公司肉鹌鹑养殖场工程进展快捷,40户农户可望于4月中旬进场从事起养殖业;新开发的200亩油桃和千亩桑园基地建设渐入佳境,新品引种后长势喜人;新发展的设施樱桃和600亩蚌珠相继完工,更为山区农民致富充实了新的希望。 今年,我省实施粮食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后,山区农民调整种养结构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难题。大勤乡党委、政府顺应形势发展,提前行动,分类组织村干部、种养大户、村民代表会同农科人员座谈研讨,分析新情况,确立发展新思路。在充分掌握实情的基础上,该乡确立“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种养结构调整总体思路,着力依托“范师傅”、“天鸟”两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全乡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该乡加大对绍兴范师傅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扶植,以此带动大田结构的调整,全年发展小黄瓜种植面积可达1000亩,榨菜、萝卜500亩,涉及全乡40%以上的村。通过多年积累发展的市天鸟畜禽养殖有限公司“龙头”作用日益呈现,今年,公司投资80万元,一举征地20亩,新建养殖舍130间,并探索“公司投资,集中办场,承包经营,分户养殖”的发展新路,全年发展散养户可超过150户,肉鹌鹑年产量可达1000万羽,可创产值2000万元,从而为该乡养殖业发展抹上亮丽的一笔。 设计有效载体开展“科技兴农”活动,提升科技在发展效益农业中的助推作用,这已成为大勤乡今年结构调整中的“重头戏”。该乡注重发挥“范师傅”农副产品深加工研究所和关山村果树研究所的科技优势,通过引种、选育、推广,开发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新品种10只以上;实施科技培训计划,以“绿色金桥工程”和“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为载体,加大对新一代知识农民培养;发挥已建成的农技信息网和农业星火培训学校的“阵地”作用,聘请专家教授来乡授课,分批轮训种养大户,首期300余份《农技小册子》已下发至村和种养大户手中,从而为发展效益农业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大勤乡注重抓好市场营销这一环节,乡党政领导率领种养大户、龙头企业负责人等主动分赴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找市场,已与上海供销合作总社、上海蔬菜公司等进行联系洽谈,进一步发展“订单农业”,并初步拟定在大中城市设立多个销售窗口。结合实情,该乡正着手筹建乡农副产品开发公司,以此拓展市场营销层面,努力打通农副产品销售瓶颈,使更多的农民尽快富起来。
(返回到本期要目) 为移民改善生产条件 沥海七六丘400亩低产畈完成改造 随着最后一块低洼田的改头换面,沥海镇七六丘低产畈改造工程已划上句号。 沥海镇七六丘低产畈涉及托潭、岭下、下越三个移民村,有400亩之多,是名副其实的低产田。由于地势低,排灌不畅,致使许多移民弃耕抛荒。 为此,沥海镇专门成立低产畈改造小组,具体由农业副镇长负责实施,专门设计了改造方案,在市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多方筹集资金30万元,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前期,低产畈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并于日前顺利结束。工程共挖土方23000立方米,新掘排涝河两条2000米,建便桥3座,涵闸1只,滴水缺10只,做机耕路1000米,铺塘渣路1200米,工程完工后净增耕地面积80余亩,有效地改善了周边400亩低产畈的生产条件。
(返回到本期要目) 沉下去听民声 走出去跑市场 丁宅乡营销服务组热心为农副产品找“婆家” 2月25日,看着曾积压在仓库无人问津的200箱笋煮干菜装上运往绍兴的汽车,转手换成6000元钱,一度愁肠百结的任洪涛终于眉开眼笑。 任洪涛是丁宅乡的一名建筑老板,创办了农业龙头企业红桃A有限公司,眼看毛笋收购在即,但还有200箱笋煮干菜躺在仓库无人问津,他只有干瞪眼着急。在今年开展的“学教”活动中,副乡长谢晓琪得悉情况后,向党委办公会议汇报。同时其他乡干部也反映:农副产品“卖难”,农民调整种养结构被束缚了手脚。 2月中旬,丁宅乡营销服务组正式挂牌,副乡长谢晓琪挂帅,抽调了4名乡干部,专门搜集信息、引进新品种,推销农产品。营销服务组在对全乡农副产品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全乡共有板栗、茶叶、青梅等9只农副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卖难”,年需推销额1500万元,其中每年有2万公斤笋煮干菜和40万公斤毛笋销售困难。营销服务组成员专程到上海、宁波、安吉、余姚、嘉兴等地跑市场灵市面,并进行推销。2月24日,他们与嘉兴文虎酱鸭罐头厂达成年销2万公斤笋煮干菜的协议,每公斤价格达48元;3月1日,又与安吉国强食品罐头厂达成协议,该厂以每公斤1.2元的收购价上门订购40万公斤毛笋。全乡1500多户笋农为之欢呼雀跃。 同时,营销服务组还从安吉引进1名老板,在丁宅创办了虞南竹制品厂,以每公斤0.36元的价格收购毛竹,短短一个月,丁宅乡农民就已出售给该厂20多万公斤毛竹。 据统计,到昨天止,该乡货值1500万元的农副产品已全部找到“婆家”。 营销服务组还个人筹资购买电脑,与杭州气象局合作,把丁宅乡的农副产品制成网页上网,在省农产品信息发布中心发布。同时,搜集全省农产品供求信息,每周张贴于各村村务公开栏,以指导农户调整种养结构。 丁宅乡党委书记胡富春告诉记者,营销服务组成员全部脱产,一心一意搞营销服务,实行目标考核,人均直接销售农副产品40万元,并通过联系乡贩销人员,间接贩销农副产品人均200万元,按季公布实绩。
(返回到本期要目) 借鸡生蛋 典型引路 吴家楼村加紧发展效益农业 3月16日,在梁湖镇吴家楼村尖子山上,50多名村民正忙着开沟整地、增施肥料。村干部告诉记者,他们将在这里再发展200亩名茶,品种为银霜,技术由市农技推广总站提供。 梁湖镇吴家楼村共有山林面积1700亩,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林资源,积极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有效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截至目前,该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已发展高效农业1000亩,对效益农业一块投入达100多万元。 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吴家楼村实施“借鸡生蛋”的方式,着力引进外资和人才,创办了面积达150亩的百合花基地,成立了吴家楼村特种养殖基地,共发展200多亩香樟、黑梨等。 为努力带领全村村民致富奔小康,吴家楼村还通过典型引路的方法,帮助村民提高科技种植水平,拓宽致富门路。该村村民郑志良依托科技发展雷笋、青梅等高效林业品种,去年增收1万多元。吴家楼村就通过郑志良等一些致富典型,引导全村村民注重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因地制宜着力发展黄花梨、茶叶等品种,从而形成了家家户户调结构,致力做深山文章的可喜局面。
(返回到本期要目) 祝幼尧的种菜经 丰惠镇西南门村的祝幼尧自80年代末期建棚种菜以来,蔬菜大棚一年比一年考究,技术参数越来越高,种植品种越来越多,经济效益也一年胜过一年,在西南门的田畈上构成了一道多姿多彩的风景线。 45岁的祝幼尧是丰惠镇上搞大棚种菜较早的专业户之一。1988年,他抱着“农民靠种地,种地也要种出个样来”的念头,在自家的2亩自留地里搭起了简易小棚,种植蒲子、茄子等常规品种。由于当时市场上的反季蔬菜不多,因而,他的茄子、蒲子的价格比别人的要高出好些,第一年便净赚了1000元,并逐年递增,1995年净收入更是高达4万多元。 连年丰收,连年投入,到1996年,祝幼尧的蔬菜基地面积扩大到了5亩,最初的小棚也为毛竹结构的塑料大棚所取代,棚内除了种植原有的茄子、蒲子以外,合理利用了立体栽培技术:蒲子、茄子二月种四月收,黄瓜跟着爬满架,韩国萝卜2元一斤,一只可卖3-4元。五月份采摘的日本南瓜瓜型均匀,口感粉糯,又卖到3元一斤,摘了黄瓜种小菜,20天后叶片嫩绿的小青菜又可以上市了。七、八月间,棚内芹菜郁郁葱葱,又招来了众多买主。 多年的种菜卖菜,使祝幼尧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拥有了一套根据市场安排生产、销售蔬菜的经验。1999年11月,祝幼尧投资4万多元,进一步建设蔬菜基地:造水塔、买水泵、建起了钢架大棚,棚内安装上自来水,并购置了以色列进口的施肥小喷管,接装到棚内的蔬菜畦间,实行科学均匀施肥。同时,在新建的大棚地下埋设了输水软管,以点滴方式向作物根区灌水,以提高地温,省水保墒,减轻病害。 基地建设完成后,祝幼尧又在“种什么”的问题上动起了脑筋,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到目前丰惠镇上种植草莓的农户极少,且规模很小,丰惠市场上的草莓有95%来自外地,为此,他决定辟出3个大棚种植草莓。主意拿定,老祝便赶到了省农科院,参加完草莓栽培技术培训后,带回了10株单价30元的草莓种母株和一批草莓种。3月份精心育苗,9月份小心下种,12月初,祝幼尧担着一篮子草莓上市了,又红又大的时鲜草莓每斤卖到了10元,每天少则二十斤,多则七八十斤,到2月底,仅此一项已收入18000元左右,并且一直可以采收出售至5月底。 日前,当我们来到祝幼尧的蔬菜基地里的时候,他正伺弄着套种在草莓棚里的玉米,他告诉我们说,到4月底,玉米棒也可以一块儿上市了。现在,他的9亩基地里除了1.2亩草莓、4亩秋桃、1亩雷竹以外,还有今年下半年可以出售的1万株青梅苗和基他诸如芥菜、蒲子、芹菜等一些品种。在管理经营好这9亩基地的同时,祝幼尧还有一个念头,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注册自己的蔬菜商标,让祝幼尧放心菜、放心果的品牌进一步闯出市场来。
(返回到本期要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