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娥 江 周 末 *** ※ 03月16日—31日要目 ※ ◎ 前期回顾◎ 陈绍华,故乡为你骄傲 (2001年3月31日) 走进“童话世界” (2001年3月24日) 诗情文心踏春行 (2001年3月24日) 陈绍华,故乡为你骄傲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其中奥运会的会徽设计理所当然地成了国人瞩目的热点。你知道吗?这次奥申委会徽设计中标者陈绍华,恰恰是我们上虞人。 事情要追溯到1999年9月6日,那天,北京奥申会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会徽设计,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决定发布之后,全国人民、海外同胞和国际友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北京奥申委共收到了应征作品达2000余件,这是第一轮竞争,是拉开大赛的第一道序幕。 在第一轮公开征集会徽的基础上,北京奥申委于2000年元月专门在北京新侨饭店举办了会徽设计的邀请赛。大赛采取国际惯例,选择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与台湾的13位顶尖设计师参与了公开竞争,并请真正的专家、高手和设计评论家担任评委。 奥申委的要求非常苛刻:规定设计时间为两周,设计师们必须自费带作品亲自来北京;不发稿酬,包括路费自己解决。这些看上去不太合理的条件,“赶走”了设计过长野冬奥会,亚特兰大奥运会会徽、还有麦当劳、万宝路等著名商标的跨国公司——朗涛公司。因为他们投入同样的创作,至少要收100万到200万美金。而这次比赛强调了公益性,参赛的中国顶尖设计师们想到的根本不是什么收益,而是考虑如何创作出体现国家形象和中国设计水平的作品来,为民族、为国家争光!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一位远在深圳工作的上虞人,赴首都应征,他的名字叫陈绍华。 陈绍华,出生于1954年。故乡高中毕业后考入西安美术学院装潢专业;1975年—1978年,任陕西省展览馆设计师;1978年—1982年,又赴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深造;1982年—1988年,担任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讲师;1988年移居深圳创立万科广告业;1992年,成立陈绍华设计工作室任创作总监。 这位虞山舜水哺育成长的上虞乡人,因为后来一直学习、工作在西安,故既有江南水乡的细腻、精明和睿智,又兼有关中汉子的豪放、率真与硬朗。早在而立之年,他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大赛,以《绿,来自您的手》一幅创作画荣获金牌奖。1985年,他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1986年,出任电影《孩子王》美术指导,并荣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1988年,全国第二届广告展获平面创意银奖。1992年“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获海报银奖。 陈绍华的名字开始响亮了起来,引起了圈内人士对他的青睐。1995年他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设计了一套纪念邮票,国家正式采用。 他的知名度大大提高。1998年,法国文化部向他伸手,邀请他在篷皮杜文化中心举办中国现代设计讲座。1998年,在布尔诺国际平面设计6展上,海报《沟通》获大会主席奖。从就读北京工艺美院开始,陈绍华在百余件获奖作品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对于这一次设计奥申委会徽,开始他并不热心,因为根据他的经验,类似这种竞争,主办单位往往大搞“群众运动”,最后由政府官员“一槌定音”,征得的作品大多是一些画家、美院学生或业余美术爱好者的创作。按陈绍华观点:“设计师与美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当,这好比是理发师与木匠。如果你让木匠去给人家剃头,肯定剃得跟狗咬似的。”陈绍华认为美术作品是纯感情的东西,而设计师则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选择最佳方案,最终解决问题,这就是设计师与美术师最根本的不同。 而这次北京奥申委比赛比较“硬”,因为大家心中很清楚,如果这次出不了好作品,那是一件很丢脸的事,而且丢的是国家的面子,看到这个情况,陈绍华决定“搏”一下。 2000年1月15日,陈绍华怀着一腔激情,带着三件作品赶赴北京。经过两轮评选,产生了10个入围方案,但总体上看,大师们的思想还是偏于保守,套路仍限制在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上。 陈绍华决定另辟蹊径,他在寻找既符合现代感、国际性、又具有民族和传统内涵的新图形。在离决赛仅存两天的关键性时刻,他终于从一幅五星联结五环的草图中找到了感觉,他想如果从现代感和国际化的角度出发,把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感融入其中,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这是一种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悟性,是厚积薄发的一次飞跃。感觉找到后,他三易其稿,把设计稿交了上去。 评委们经过评选,一致认为陈绍华设计的作品匠心独运、内涵丰富,它至少表达了四层寓意:五环五星:五环是象征着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而那五颗轻松活泼的星星,则代表我国美好的前景。图案尤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它表现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图案还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的象形,相互环扣则象征着吉祥如意。 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2000年11月8日,北京奥申委郑重宣布,陈绍华设计的图案正式成为北京奥申会会徽。陈绍华从海内外的众多大师中脱颖而出,荣居“国手”宝座,一举中标,成为世界瞩目的一颗明星。 在荣誉面前,陈绍华没有陶醉,他现在把全部精力用在北京申奥上。在国际影星成龙赴京拍申奥宣传片的时候,他向张艺谋导演建议,要让整部片子虚实相间,要使成龙只见动作不见其人,表现出中华武术“以弱克刚”,“以静制动”的精髓。 陈绍华,故乡为你骄傲!
(返回到本期要目) 二十世纪初,上虞沥东镇钱庄村一户农民家庭诞生了一位著名儿童文学家金近,他的童话作品《小猫钓鱼》、《小鲤鱼跳龙门》脍炙人口,驰名遐迩,被冰心称为“真正的儿童文学家”。今天,金近的家乡学校接过金近写童话的笔,尝试“素质教育童话化”路子,把学校建成了一个童话世界。在乡村田野油菜花一片金黄的春天,我们来到金近小学——— 走 进 “ 童 话 世 界 ” 3月21日上午,金近小学校长室电话铃声响起,日本大阪外国语学院教授渡边丽玲女士打来电话,联系上虞金近小学与日本静岗县舞阪小学结成友好交往姐妹学校事宜。渡边丽玲女士在电话中对金近小学校长何夏寿说,童话没有国界,金近小学的童话教育创出特点,国内知名,现在我们应该让它走出国门,成为联结两国关系的友谊桥梁! 金近小学,一所普通的乡镇完小。近两年来,学校实施以童话教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确立了“童话教育素质化,素质教育童话化”的办学模式,创出了教育业绩。全校学生的认知、阅读和写作能力普遍提高,92篇以童话为主的学生文学作品分别刊出在全国和省级少儿读物上,其中在全国和省级获奖的作品达14篇。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参观金近小学后,认为学校的童话教育模式全国罕见。 国家教育部艺教处处长万丽君在实地察看学校童话教育活动后,肯定“学校的童话教育扩大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外延。”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鲁林岳检查了解学校情况后,高兴地称学校的童话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朵奇葩”。 空气中散发童话香 来到金近小学,立即感受到一股浓郁的童话香。学校校门口,立着一块金近先生笔下跳龙门的小鲤鱼造型大理石。每幢教学楼,都是以金近笔下的龙门馆、梦幻园这些富有童话情趣的名字命名,学校的大草坪、露天舞台也像童话仙境般的建造。 这里的蝴蝶会跳舞、小鸟会歌唱,连慵懒的小猫也会钓鱼。还有跳舞的枫叶,七彩的月色甚至会飞的小白兔。学生这些古怪精灵的想法在这里不但不会被批评,还会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置身校园,触目都是童话天地—— 读的童话。学校上万册的童话阅览室,借还图书学生人进人出,课间学生朗朗的童话阅读声从教室传出。学校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要读完10本以上童话读物。 写的童话。每月一次“我的童话”写作比赛在童话活动室里紧张进行,《小鲤鱼》报纸的小编辑们围在少先队队室将本月获奖的学生童话作品编版。学校鼓励学生动手写童话,规定四至六年级学生每学期至少上缴一篇童话作文。 听的童话。小鲤鱼广播正在播出“我是小小故事家”的童话故事和童话广播剧。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学校将学生中的一些优秀习作通过校小鲤鱼广播站广播。 演的童话。校园一角,有一群学生排练“小公鸡做好事”童话剧,小鲤鱼电视台录制下来,播放给全体学生观看和点评。 画的童话。每幢教学楼走廊的墙面上,共悬挂着40多只大镜框,学校及时将学生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获奖的童话作品打印出来,再让学生将童话内容配上图画,成为既有文字,又有图画的童话连环画,装上玻璃镜框,悬挂起来,让校园每一堵墙壁成为童话教育无声的教员。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晨会课,学校童话故事大王、六(2)班学生葛立丰面对千余名师生,演讲“小鲤鱼跳龙门”童话故事。在清爽宜人的晨风中,葛立丰绘声绘色、晓畅流利的演讲,倾倒了全校师生和外地教育界来宾。 又是一场精彩的童话表演活动。全校以班为单位表演自编自演的一只只童话故事。孩子们带着动物头饰,身披金光灿灿的鳞衣、蚌壳、龟套,表演形象真切,动作仪态万方。 再是一次有意义的童话研讨会。数十名各年级段的学生代表汇聚在学校电教室,研讨“新世纪的小鲤鱼精神”。学生代表各抒己见,切磋研讨。有人说,要研究小鲤鱼勤奋进取,勇于探索精神;有人说,要借鉴小鲤鱼依靠有利条件,借助外部机遇的方法;也有人说,要学习小鲤鱼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作风…… 童话是孩子美妙的梦,孩子正在充满梦一般童话的世界里学习和成长。 编写“童话”的人 如果我们把金近小学当作是一部正在写作的“童话”,那么,这部“童话”的主编就是绍兴市作协会员、金近小学校长何夏寿。这位儿童文学作者写过不少童话小说,也很早有了实施童话教育的念头。1983年6月,何夏寿在上虞沥东镇钱庄小学任教的时候,从一份中小学生读物中了解到著名儿童文学家金近出生地原来就在沥东镇钱庄村。他通过书信形式与定居北京的金近老人取得了联系,在金近老人的推荐介绍下,何夏寿认识了中国作协会员、浙江省作协儿童文学创委会主任倪树根,开始走上儿童文学创作道路。1996年,何夏寿调任沥东镇四埠小学校长。1998年,针对社会公众对应试教育议论增多,要求减轻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呼声强烈和素质教育理念初具雏形的现状。何夏寿想,素质教育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具体实施需要有效的途径。面对设施、师资、经费等严重不足的农村完小,推进素质教育只能从创办教育特色上下功夫。让童话“跳”进素质教育的“大龙门”! 何夏寿与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师和市教体委、乡镇负责同志进行了切磋论证后,认为实施童话教学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切实可行。原因有三条。 一是富有童话土壤。学校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享有中国安徒生之称的金近先生的家乡学校。金近先生的童话,诸如《小猫钓鱼》、《小鲤鱼跳龙门》可谓家喻户晓。而金近先生正是从这块土地上,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为一代儿童文学大师,首先其人格力量是巨大的。选择金近为之奋斗一生的童话这种文学形式,作为学校特色教育,将金近先生的人品和文品一起学,有贴近性和感召力,极易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感。 二是利于创新提高。童话这种文体,故事优美,结构奇特,对于开启少儿智慧,拓展少儿知识,提高少儿的表达水平,尤其是培养少年儿童丰富的想象力,科学的幻想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起到其它文学样式所难以起到的作用。 三是学生普遍喜欢。根据心理学表明,幻想是少年儿童的一种天赋和本能,富有幻想,好奇心强几乎是所有儿童共有的心理特性。而童话这种文体,正是以可读性、幻想性牢牢地吸引着儿童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根据学校(包括周边学校)对近300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对童话文体的喜爱率达95%,稳居他们所喜爱文体的榜首。 抱着这样的认识,学校在市教体委的支持下,紧紧依靠省作家协会,特别是省儿童文学创委会,推出“童话教育素质化,素质教育童话化”的办学模式,开展了扎扎实实的以童话教学为特色的素质教育。 首先,学校将原来的四埠小学更名为金近小学,从校名上亮出了办学特色——接金近的笔,写金近未写完的童话。让童话促进学科教育,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全校16个班级,统一开设每周2节的童话教育课。学校同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所联合开发了校本童话教材一套。统一教材,统一备课,统一检测,从课程上保障了这门学科的真正实施。 1999年8月20日,全国第一个儿童文学院——上虞市金近儿童文学院正式成立。学校以文学院为依托,加强童话教育,并着重抓好三支队伍。 顾问、客座教师队伍。学校聘请浙江省儿童文学创委会主任、金近先生生前好友倪树根等3位著名作家为顾问,并由这些顾问牵头,邀请或选派当今著名儿童文学家来文学院讲课。至今,已有包括中国作协高洪波、袁鹰、倪树根等在内的24位名家亲自前往指导。 童话教学教师队伍。学校从52位教师中挑选了5位文学骨干教师。每年两次请名作家来校对教师作怎样上童话写作课讲座;每年暑假,选派教师参加省文学社指导教师培训学习;要求每位指导教师每月至少撰写童话作文2篇;每学期在省级以上报刊发稿2篇以上;推荐教师上学校和市级童话教学公开课等,促进教师童话教学水平的提高。 童话写作学生骨干队伍。在全校1000多名学生中,挑选了40位具有相当写作水平的同学,组建了小鲤鱼文学社。通过每周三兴趣活动课,进行重点辅导,并不定期地组织进行个人优秀童话习作专版展。 素质教育童话化 有位教育界人士说,没有童话的童年是残缺的童年,没有童话教育的儿童教育是残缺的教育,没有儿童主体参与的童话教育是残缺的童话教育。金近小学将童话的根栽植儿童的心里,用童心的花编织出一个个新的童话,再用童话滋养一颗颗纯真、善良、美好的童年生活,走出了一条素质教育童话化的成功之路。 两年来,金近小学通过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穿针引线”、“举一反三”、“循果问因”、“移花接木”、“看图写文”等10多种童话教育练习方法,一篇名为《金近故乡的童话》一书,已由大连出版社出版发行,学校自行策划的《可读的童话》、《可听的童话》、《可画的童话》、《可演的童话》系统光盘正在刻录之中。 除了语文学科外,其他学科也同时进行着童话渗透。如数学中的龟兔赛跑应用题,美术课中童话时装设计,生活与劳动课中的“小鲤鱼跳龙门”手捏面食大餐等。学校还筹划编织一套《玩的童话》、《穿的童话》、《吃的童话》等全立体童话教学网络。 童话教育紧紧抓住了小学生的心,充分发挥了小学生学习、创作的潜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家住沥海镇的葛立丰同学为了接受童话教育,宁肯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骑半个多小时自行车到金近小学上课,也不愿就近入学。六年级,他获得校“童话故事大王”的美名。胡雷军曾在上海读过三年书,后来回到沥东镇温泾村,入学金近小学,受到童话教育薰陶后,他大胆地将上海的公路、立交路的亭台楼角理想化地移到了农村原有的乱坟堆、臭水滨、露天粪缸环境上,写出了童话故事《小青蛙冬眠时候》,通过冬眠醒后的青蛙和经历变化的鸭子之间游历和对话,反映小作者追求农村发展变化的良好心愿。作品获得《小学生时代》“祖国妈妈我爱您”征文一等奖。有位经历了家庭离异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创作了童话《神奇的电话机》。从好东西小动物大家分享的创作宗旨中,真切地流露出渴望父爱、期盼团圆的心态。 不少曾经讨厌作文、甚至讨厌语文课的同学因为喜欢上了童话,在梦幻的童话世界里,找到了可以任自己上天入地、海阔天空地去想、去写的翅膀。慢慢地,他们拓展了自己的想象能力,对作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有些同学还成了学校文学院的写作骨干。郭维同学,自从迷上童话后,写作表现能力突飞猛进,1999年6月,一篇《晚霞中的红玫瑰》文学作品,一举夺得中国青少年文学基金会等单位举办征文比赛一等奖,夏莉莉同学童话《大车与飞机》也获“迈向新世纪”首家全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大赛二等奖。 听老师说,校内有许多学生有即兴编演童话故事的能力,记者叫住了一名叫曹维杰的三年级学生,请他讲一段自编的童话。曹维杰当众演讲了自编的童话《乌龟也有造反的时候》。记者又从兜里摸出一盒烟和一张荣誉证,要求他编童话,想用两件不相关的物件来难为他,谁知曹维杰眨几下眼睛,一段以告喻人们吸烟有害健康、名为《吸烟比赛》的童话脱口而出,真令记者惊讶。 许多语文老师说,只要是上童话课,学生总会有编不完的想象奇特的故事。有时,老师为了保证课时,暗示他们停下来,可学生们就是一个劲地编下去,一口气地说下去,那神态、那表情,完全是一种沉醉在无限快乐中的样子,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主体参与。 不少学生家长告诉我们,自从学校开展了童话特色教育,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相应的学习能力也提高了。 在童话强烈的真、善、美思想的教育下,学生们良好的人文精神得到很好的培养。他们在家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他们还利用双休日时间,自发成立“小鲤鱼小队”、“小蜜蜂小队”、“小喜鹊小队”走村访巷争做好事。思想品德和个人情操得到了培养。 “金近”,创出了一个童话世界,而一个童话教育效应,也正在“金近”酝酿、延伸、升华。 (返回到本期要目) 诗情文心踏春行 ———省作家协会2001年上虞春季笔会侧记 “万紫千红非所爱,爱他新绿满平阡。春光迎得同心友,大好湖山诗画缘。”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春天,经亨颐先生这首记录与何香凝等文友同好三游白马湖的《白马湖新绿》,70多年后再次成为众多文人聚会白马湖时的诗情写照。 昨天下午,省作协30多位著名作家在白马湖畔春晖园浓浓感受了一番清静雅致的文人情怀。锦晖霞染白湖丽,阳春风拂象山秀。在春晖园长长的雨廊,在恬雅的曲院,在弘一大师的晚晴山房,在夏尊先生的简朴的平屋,在丰子恺先生诗意的小杨柳屋,作家们心怀虔诚地瞻仰了这所中国名校的历史风采,一次次动心于白马湖传统文化的厚重意味。 省作协主席叶文玲这是第二次拜访春晖,前次在谢晋从影五十周年时曾于暮色苍茫中与春晖朦胧相见。此番采风寻觅,她看得格外细致真切。叶文玲说:“向往白马湖,并非这里有多么美丽的风景,而是这里饱含着许多值得后人景仰值得后人念怀的人文的历史,那些二三十年代相聚在白马湖的光辉的名字,曾与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文化紧紧相连,他们光辉的教育思想曾哺育了多少杰出的英才,白马湖春晖中学是一所凝聚着光辉历史的名校,上虞市委市府和社会各界一定要重视发挥名校名人优势。”这位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文坛的翘楚人物在校史陈列馆历史的穿越后欣然题词说:“春晖无边,师恩绵长”。 浙江日报原副总编、省作协副主席傅通先是吟天画地的名家,走在绿满庭宇满目春意的春晖校园,他诗情盎然地脱口吟诵:“忆往昔名师云集,看今朝桃李满园。”这位全省资深的著名报人在惊叹春晖园丰厚的文化积淀时说:“在省内,除了杭州一中,没有哪一所中学能象春晖一样曾拥有中国一流的大师级人物,这非常了不起。”傅通先工书画,他兴致酣畅地写下了“永沐春晖”四个遒劲的大字敬赠今年春晖八十周年校庆。 “春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缩影。”省作协副主席、杭州市作协主席薛家柱说起春晖来心起波澜,他以“终于了却了一个夙愿”、“怀着朝圣一样的心情来到白马湖”来形容他亲临心仪已久的春晖园时的感受。薛家柱说,“白马湖现象值得研究,这所1921年办的学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英才,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名传史册的贡献。国家要富强,关键靠教育,只有高素质的名家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春晖精神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一直很向往明月清风伴读的白马湖,对经亨颐先生能号召那么多名家感佩之极。”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审、《幽默大师》主编王瑞芳笔名白虹,是省内著名的女作家,她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名言来披示内心的白马湖感受。白虹和另一位散文名家汪逸芳在平屋里瞻仰久时,又从后门登山拜谒了翁墓地,白虹说:“夏先生墓地周围盛开着灿烂的杜鹃小树,新绿葱葱,从山上望下去,白马湖水波徐徐,想象当年那一帮文化名人,那一帮青年学子,曾诗意地栖居在恬静的白马湖畔,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平屋里那些先生用过的桌椅,平屋后那口先生汲过水的古井,以及小杨柳屋窗外的那棵小桃,那黑的瓦,白的墙,仿佛都在不经意间,向我们透出了那一代文人画家的气质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白虹是复旦中文系门徒,又出自与春晖有着极深渊源关系的杭州一中(前身为杭州一师),他说有一种梦魂牵绕的亲情存于白马湖:“经亨颐、夏尊等等这些两校共有的名家,他们的治学、为人令我们无比尊敬,两校一脉相承的文化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我非常欣赏他们的生活态度,夏尊、李叔同、朱自清、丰子恺等等,这些在我工作和从文中曾无数次薰陶启示营养我的大家,就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上虞农村生活过,一站到湖畔我就能感受到那种文化的氛围,文化的气息,我非常感动。” 当作家们在平屋里看到叶圣陶、丁玲、夏衍、巴金、胡愈之、赵朴初、钱钟书等倡议纪念夏尊先生100周年诞辰的文书时,都一个个感慨而言:“上虞名家确实不了起。这些都是当年中国文化界重量级的人物啊。” 在春晖园期间,作家们还兴致勃勃地与白马湖文学社的学子们进行了对话交谈。文学少年们一个个精彩的提问,令这些名满省内外的作家大生少年出才俊,春晖满庭芳的感叹。 昨天上午,作家们专程来到江南第一庙曹娥庙,参观浏览了庙内饮誉海内外的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著名作家薛家柱赞叹说:“那四幅描写唐诗的木雕最是精妙绝伦,构图简括,极具艺术表现力,对于研究民国绘画史具有重要价值。” 傅通先则对曹娥孝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说,在江泽民总书记倡导以德治国的今天,弘扬孝文化更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永远是华夏子孙安身立命的基石,虽万世而不竭。 笔会期间,作家们还在一路茂林修竹中,逶迤登高,踏青赏看了蒿坝卧龙山普净寺风景区。曹娥江如银带蜿蜒北游,卧龙山苍翠欲滴,山间鸟语清丽,花香阵阵,梵音缭绕,令作家们妙赞上虞风光之秀美,拾级而上,佳句时时悦耳。 正如叶文玲在22日晚紫云阁品茶时为我市一文学青年所题:“文脉深厚,舜水绵长”。古虞悠悠,舜水长流,上虞,这块古越大地上的文化故土,每一寸土地上都飘逸着虞舜文化迷人的魅力。难怪,作家们用“人杰地灵”、“不虚此行”和“令人惊叹”说出了他们此次采风上虞的切身感受。 诗情文心踏春行,情至而文生。相信在不久,我们便能从这些名家的笔下读到美的上虞,亮的上虞和文化的上虞。
(返回到本期要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