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疼痛误当咽炎治,竟查出喉癌
医生提醒:持续咽痛、声嘶超两周,务必做喉镜检查
本报讯 (记者 王淋玲 通讯员 蒋立明) “我喉咙痛了半年多,一直当咽炎在治疗,怎么就突然变成癌了呢?”日前,市民黄大伯因喉咙疼痛感加重,且吞咽时异物感明显,前往上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原以为是普通的慢性咽炎,却不料诊断结果直接给了他当头一棒。
原来早在半年前,黄大伯就曾因咽喉不适,在当地社区医院就诊,但症状始终反复发作,不见好转反而加重。“通过喉镜检查,我们发现患者的喉部会厌软骨上已经长出了菜花状肿瘤,初步诊断应该是声门上型喉癌。”耳鼻咽喉科虞娴波主任介绍,会厌是人体咽喉部的一个软骨结构,它就像一把“保护伞”,会在吞咽时盖住气管入口,防止食物呛入气道。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立即安排黄大伯入院进行会厌肿物活检。几天后,病理报告提示,会厌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癌变伴小灶浸润。经过科室综合评估和手术方案论证,最终,虞娴波主任及其医疗团队为黄大伯实施了经支撑喉镜下会厌癌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气管切开术,切除病灶的同时,尽量保留了其喉部的正常发音、吞咽功能。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会厌中分化鳞癌。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颈部开放手术不同,内镜下切除术创伤明显减小,既避免了颈部大切口,也缩短了术后禁食的时间。目前,黄大伯的吞咽功能保留良好,进食几乎无呛咳,发音完全正常,复查显示喉镜会厌创面愈合良好。
据了解,声门上型喉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最常见的是出现咽喉异物粗糙感,持续喉咙不适,类似慢性咽炎。但随着肿瘤增长,可能出现吞咽疼痛或进食困难,甚至痰中带血,而当肿瘤侵犯声带或喉部神经时,则会出现声音嘶哑。直至晚期肿瘤阻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淋巴结转移出现颈部肿块。
上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作为全区耳鼻咽喉相关疾病的诊疗中心,一直致力于耳鼻咽喉疾病的精准诊疗与临床研究,在治疗疑难耳鼻咽喉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显著的专业优势。虞娴波主任提醒道:“早期喉癌生存率较高,越早经过规范治疗,取得的效果越好。因此,建议长期吸烟饮酒、有家族癌症病史、咽喉不适或声音嘶哑持续超过两周的患者,务必定期进行喉镜检查,做到早筛早诊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