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塘镇新章村这场“农技课堂”
解锁乡村振兴“新技能”
全媒体记者 金伟 通讯员 肖松苡
当党课从会议室搬到金色稻田,当理论知识遇上高科技农业——无人机精准打药、AI智能识虫……5月15日,谢塘镇创新党课形式,组织30余名党员群众走进新章村戴氏农场,通过“实地观摩+技术讲解+实践操作”的方式,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稻种植实践党课,无人机的嗡鸣与AI的慧眼交织,科技赋能农业的“新画卷”在稻浪间徐徐展开。
第一站:聆听乡村“新农事”
活动伊始,新章村党总支书记梁剑钟向党员群众介绍了村里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成果,重点介绍了戴氏农场的建设背景与发展情况。作为村内现代化农业示范点,戴氏农场依托智能化农机和科学管理模式,已成为当地水稻种植的新“标杆”。返乡农创客典型代表、戴氏农场负责人戴志鹏扎根家乡,用现代化农机和生态种植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青年领头雁”。
第二站:农机展示“炫科技”
跟随戴志鹏的脚步,农机库大门缓缓打开——
可搭载北斗导航系统,实时了解作业数据,以便统计和分配作业量;
打浆机穿梭在秧田,快速将泥土打碎覆盖在秧盘上,速率远远超过人工;
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3分钟完成5亩地飞防。
“以前10人做1天的工作量,现在2台机器3小时搞定!”戴志鹏现场演示智能终端操作,银黑色无人机划过“碧浪”的画面,引得老党员们连连惊叹:“种田真的进入‘科幻模式’了!”
第三站:田间课堂“治虫有方”
在绿油油的稻田边,戴志鹏化身“田间讲师”,揭秘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密码”:
香根草“诱敌术”:田埂旁种植香根草,吸引害虫远离水稻;
太阳能捕虫器:环保灭虫,夜间自动工作;
物联网测报灯:虫情实时上传农技平台。
“原来防虫也能‘绿色环保’!”老党员潘叔连连点赞。村民张大姐表示:“以前听培训课总是感觉‘云里雾里’,今天在现场边看边学,非常生动,我都生怕一句没听就落下了,学得又快又扎实!”青年党员小吕说:“戴哥的创业经历让我看到我们谢塘农业大有可为,我也想回乡试试了!”
这堂党课让“书本知识”走进“田间地头”,既学到了实用技术,更凝聚了奋进力量。下一步,谢塘镇党委将继续创新形式,丰富党课内容,让党建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