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幸福“最优解”
做好服务“大文章”
陈溪乡“溪悦”民生品牌托起“一老一小一困”美好图景
本报讯 (记者 戚罗燕 通讯员 吴琢) 制作麦穗花束、品尝当季鲜果、聆听养生知识……近日,一场“溪悦银龄”节气活动在陈溪乡火热开展。今年以来,陈溪乡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多元资源,在银龄关怀、儿童成长、助残帮扶、文化惠民等领域精准发力,让“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困有众扶”的美好图景在绿水青山间徐徐展开。
依托“孝德文化”内核,陈溪乡探索“专业社工服务+乐龄中心托底+助餐体系覆盖”三位一体的山区养老模式,该模式覆盖全乡8个行政村,月均服务超千人次。此外,还组建了九二宣讲团、竹隐帮帮团、情暖“溪”阳红、爱心医疗、幸福“食”光等民生服务志愿队伍,依据年度服务清单,就近、及时、精准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作为民生服务主阵地,乐龄中心整合医疗护理室、棋牌休闲室、康复疗养室、图书阅览室等多功能空间,提供老年助餐、居家照料、医疗健康等八大类服务。为确保安全高效运营,乡政府引入专业团队实施“固定服务清单+限定自主经营”管理模式,同步配备老年虚拟情景互动康复训练系统等“AI+养老”智能设施,达成适老化设计与科技赋能的有机融合。
“3块钱就能吃上热乎饭,红烧肉炖得真香!”在陈溪乡晚晴餐厅,78岁的王奶奶边品尝午餐边竖起大拇指。针对山区留守老人“吃饭难”,陈溪乡建成助餐“中央厨房”——晚晴餐厅。60岁以上老人凭市民卡,每餐仅需支付3元(财政补贴9元),即可享用一荤两素的标准化套餐。
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一站式民生集市上,陈溪乡整合手工DIY、义剪缝补、家电维修、专家义诊等活动,同步设置医保宣传、反诈科普、垃圾分类推广摊位;针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推出儿童暑期托管,策划“友你真好”儿童人际交往等活动;以“溪悦助残”为主题,开展趣味游戏、春牛图创作及踏青等活动,结合健康养生课堂,通过艺术创作与自然疗愈多维度关怀残疾人群体,由残疾人之家联合社工站打造“互动+科普”融合服务模式。
民生服务的提质增效,离不开青春力量赋能。陈溪乡推出“黄金青年”养成计划,年轻干部常态化入户走访,认真撰写民情日记,及时梳理问题清单,推动民生问题实现工作闭环。利用“链上青春说”平台,围绕乡村产业发展、民生社会服务等内容,以“个人头脑风暴+小组实践落地”的形式,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而在近期举办的信访实践大赛中,年轻干部针对邻里建房纠纷、山林补助分配、漂流落水赔偿等矛盾案例提出解决方案,补齐能力短板。
文化浸润乡土,精神赋能民生。近日,一场由村民与青年干部自编自演的“溪山雅韵 富悦乡情”村晚活动广受好评。该乡持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送戏下乡、文化走亲等活动,组织摄影大赛、散文创作、年俗节庆等多元项目。同时升级浙东新四军后勤基地打造红色教育集群,建成“竹隐间”城市书房及连环画馆,构建6个“15分钟文化生活圈”。
从银龄餐桌到儿童课堂,从助残之家到青春舞台,陈溪乡“溪悦”民生服务品牌已形成“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的服务矩阵。陈溪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陈溪乡将继续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等关键群体,全方位构建“趣享、乐活、优养”新场景,积极探索具有陈溪特色的山区乐龄服务新路径,打响“溪悦”民生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