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新商都·品味

减肥必须“走正道”
切忌盲目跟风

专家提醒:科学减肥千万别踩“坑”

  去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16个部门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今年4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五花八门的减肥方法所困扰,减肥总是难见成效,甚至越减越肥。上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屠伟平表示,在减肥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减肥方式可能导致减肥效果不佳甚至损害健康,如果想要科学有效瘦身,千万别踩下面这些“坑”。

  误区一:体重秤数字下降=减肥成功

  屠主任表示,体重波动约等于体内水分+宿便+肌肉的排列组合。真正的脂肪像顽固的钉子户,减1公斤脂肪需要消耗7700大卡,相当于跑步13个小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周测一次早晨空腹体重。重点观测腰围、大腿围等围度的变化。体脂秤只能当参考,用手指捏腹部脂肪的方式测量更实在。”他说。

  误区二:吃“草”就能瘦成闪电

  “在减肥门诊接诊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减肥者崇尚极端低热量饮食,他们觉得这样会让身体启动‘饥荒模式’——肌肉分解加速,基础代谢率暴跌,变成‘易胖难瘦’体质。”屠主任表示其实不然。他说,正常减肥每日热量缺口控制在300—500大卡,大概一碗米饭的热量。“所谓热量缺口就是在满足日常消耗的热量供应中少一点,少吃一口更健康。而且蛋白质要吃够,例如体重60公斤,每天要吃3—4两瘦肉。”

  误区三:汗流浃背=脂肪在燃烧

  “脂肪分解产物84%通过呼吸排出,只有16%变成水,即汗液或者尿液。”屠主任表示,暴汗后体重下降,只是人体暂时脱水。他说,正确运动方式,应该是选择能持续30分钟以上的中低强度运动。“像快走、游泳这些都可以。运动后喝电解质水比称体重更重要。”

  误区四:迷信“零脂肪”食品

  很多人以为“零脂肪”就能敞开吃,实则不然。屠主任介绍,这类产品为弥补口感,往往添加大量蔗糖、果葡糖浆等精制碳水化合物,热量可不低。一瓶看似健康的“零脂肪”乳酸菌饮料,可能因高糖摄入让你一天的减重努力白费。“所以,我们看食品标签不能只盯脂肪含量,更要关注配料表与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总热量,选择低糖、高纤维、高蛋白的天然食物。”

  误区五:“外食”人群无法减重

  “在门诊中,我们发现不少人因为工作原因需要应酬在外就餐,也有很多人因为嫌自己做饭麻烦所以常常外食。”屠主任指出,其实外出就餐也不一定必然让人“越吃越胖”。他分享了4个技巧:一是选用料健康、口味清淡的餐厅;二是多吃蔬菜、豆类等高纤维食物,避开肥肉、油炸、高油高糖食品和动物内脏;三是随餐饮品首选矿泉水,避开高糖饮料、果汁和酒精;四是点餐遵循“一人一菜”,防止热量超标。“有些人爱吃麻辣烫、关东煮等等,其实选对料也能帮助减重。麻辣烫选清汤或番茄汤底,多挑蔬菜、豆腐、魔芋丝;关东煮选萝卜、海带、魔芋、金针菇、豆腐、鱼肉等相对较低热量又营养丰富的食材,避免蘸料中高油高脂高糖的调料品。”


上虞日报 新商都·品味 00008 减肥必须“走正道”
切忌盲目跟风
2025-05-12 上虞日报2025-05-1200008 2 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