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托运”
为宠物构筑“温情世界”
畅言
4月8日起,铁路部门将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旅客提前2天及以上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可同车托运1只家庭驯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单只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的猫、犬类宠物。(见4月8日新浪网)
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铁路12306同步推出“宠物托运”功能,这无疑是铁路部门持续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适应广大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在广泛听取旅客意见、深入开展市场调查基础上,经过专业测试评估而推出的一项特殊服务。从提供服务的内容及其举措看,铁路部门“采用专用装备,实行隔离运输,全程独立存放,实行人宠分开,加强监测巡视,实行专人看护”,这样的服务,既保障了宠物福利,又不干扰其他旅客,展现了公共服务精细化、人性化的发展方向,可谓细心周到、安全无虞,自是受到了广大养宠家庭的欢迎和点赞。
而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养宠物热便随之而起。其中家庭所养宠物,大多以猫、犬类动物为主。家庭养宠物,一方面为家庭生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色彩,诸如为孩子带去一份欢乐,给老人送上一丝抚慰,但另一方面也给家庭带来了一个烦恼,尤其是碰到外出旅游做客,对于家庭没有车辆,或路远不方便驾车的家庭来说,宠物就成了一种额外的累赘。虽说,社会上有提供寄养服务的店铺,暂且不说宠物不习惯,时间长了容易生病或诱发性格孤僻,单论节假日那高昂的寄养费,就让一些家庭望而生畏。此外,除了影响宠物旅游,其他像异地宠物医疗、跨城宠物赛事等衍生业态的发展也受制于交通。因此,寄希望于公共交通开放宠物托运,便自成为养宠家庭的共同呼吁。
众所周知,养宠物最基本的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满足其基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二是要为它们提供跟野外生存至少同样好的生活。虽说养宠物只是养宠家庭的自我行为,但一旦融入家庭,特别是随着养宠家庭范围的急剧扩大,宠物产业的衍生,也便自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经济业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规范管理。但不管采用何种管理服务,我们必须将它们视作鲜活、独立、有感情的生命个体,并从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细节上彰显对它们的尊重和爱护——不仅不能随意抛弃和虐待宠物,还要为它们构筑一个人与动物互相陪伴的美好温情的世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高铁托运宠物”之举是值得点赞的,它体现了社会治理的文明温度与多元智慧,更标志着中国社会在人与动物关系认知上的深化。
据统计,2023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已达3000亿元,养宠家庭数量突破1亿户。如果说,交通受限是制约宠物经济发展的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的话,那么,随着高铁开放宠物托运,在直接创造新的服务收入的同时,也是打通了发展宠物经济的一个痛点和堵点。因而,我们期待在高铁破题以后,结合试点更多去发现关乎安全标准、收费价格等方面的问题,在把宠物托运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好的同时,去带动更多交通工具扩面提质增效,进而把交通运输业主动拥抱新经济形态这篇文章做大做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