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粽子
604班 李语欣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逢端午,家乡的街上歌谣传唱,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甜的味道。那香甜,仿佛都是从外婆做的肉粽里散发出来的。
从记事时起,每次端午临近,外婆就忙活起来。一早上山采摘箬叶,中午回家也顾不上休息,把腊肉放在热水里泡开,切好,然后赶着去买糯米。整个村子只有一个卖米的小店,村子比较大,她走上好几里路,赶到店里时,人早已挤得满满的,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回来时,她兴冲冲地说:“看!这可是我排了很久才买上的呢!”
端午那天,她把箬叶、糯米和腊肉统统摆成一排,然后拿起一张箬叶卷成三角形小筒,把糯米放进筒子大嘴里,再用筷子捣鼓两下,把腊肉放进去,最后把小粽子五花大绑,这样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一个,两个,一排,两排……外婆的粽子手牵着手、脚挨着脚,整整齐齐,个个神气十足。
包粽子时间长,容易困乏。这时外婆不禁哼上几句:“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我感觉那哼吟如摇篮曲般淳朴又温暖。
“外婆,到时候我要吃三个,不,不,四个!”眼看着快包好了,我急着说,“姐姐和外公不喜欢吃咸的,给他们两个就好了。”
“现在我咸甜通吃!”姐姐不服气地说。
到了太阳斜倚的时候,外婆起身吆喝起来:“粽子下锅啰!”我闻声“嗖”地跑过去,扒在灶台边。外婆把粽子一个个赶下水,盖上锅盖。此时眼前水汽弥漫,我脑子不停地幻想:粽子熟了吧,粽米煮得肿肿的了吧,颜色已经变成了浅褐色了吧,它的身子也该肿大了两倍吧。
慢慢地,夕阳余晖散尽,外婆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此时艾香和腊肉香弥漫全屋每个角落,我全身每处神经细胞早已陶醉。
不知不觉中,我在外婆的艾香肉粽中沉醉了十二年,那股熟悉的味道香甜了我整个童年。
指导教师:王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