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客流量超25万,营业额破千万,开街即成“流量担当”的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
既要古韵悠悠 又要新潮澎湃
全媒体记者 成波
给爱文艺和潮流的年轻人一个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交融的历史文化街区,给敢闯敢拼的年轻人一个愿意留下奋斗的曹娥里·十三弄。
5月1日,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盛大开街,一场以“曹娥万象 古庙藏福”为主题的“五一”假期活动同步开启,引得八方来客纷至沓来。
“五一”假期,客流量超25万,营业额破千万,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人气飙升,实力“圈粉”,开街即成“流量担当”。
人潮汹涌而至,为曹娥里·十三弄带来了澎湃活力。对外,通过万千游客的朋友圈,曹娥里·十三弄在长三角文旅圈脱颖而出,收获好评无数;对内,历史文化街区已入驻店铺、想入驻商家都坚定了信心。内外合力,推动着刚起步的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前路更加明晰——既要古韵悠悠,又要新潮澎湃!
打造 深谙年轻人喜好 的街区
“打死我也想不到,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远路过来就为了喝杯咖啡……”52岁的老朱到现在还想不明白,为何有年轻人愿意开车几个小时、花上千元油费来儿子小朱的老咖咖啡店喝一杯二十几块钱的咖啡。
“奇怪的年轻人”不止一两个,他们还在源源不断涌入街区。
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开街当天,制作区占地不足40平方米的老咖咖啡店里,5个创业小年轻一口气卖出了超过500杯咖啡。“真是忙得连上厕所的工夫都没有。”帅气的小朱一个小长假下来肉眼可见憔悴了。但曾被父亲数次否定“青瓷和咖啡”想法的他,如今眼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在曹娥里·十三弄,老朱没想到的事还有很多。比如年轻人怎么也会对他的民博艺术馆有这么大兴趣。这些天来,一批一批游客捧着咖啡走进他的民博艺术馆,欣赏他收藏的心爱瓷器,大方地和他探讨上虞青瓷文化。
“年代不一样了,思路不一样啦。”曾商海浮沉几十载的老朱不由感慨:“我们还是要相信年轻人。”
相信年轻人,相信年轻人的选择和追求。老朱和小朱的故事,何尝不是这片古老的土地力求焕新的突围故事。
在悠悠岁月长河中,这里曾是曹娥江畔繁华热闹的市井中心,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烟火气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辉煌的老街巷逐渐沉寂,老建筑在岁月的侵蚀下褪色,传统文化的声音也逐渐微弱。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上虞文旅产业,总投资10亿元的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历时三年精心打造,迎来华丽蜕变。
一步一景,步步皆画;一景一故事,处处藏乾坤。融合艺术匠心与文化传承的曹娥里·十三弄,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取景都出片,让游客每一步都是九宫格素材,每一步都踩在历史文化脉络上。发展城市文旅,历史文化底蕴重要,但满足年轻人需求同样不可或缺。
寻宝记、上虞尚品、老咖咖啡店等本地知名品牌和商家纷纷入驻街区,更有开心麻花剧场、锦江集团庭冉云居、一尺花园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品牌进驻曹娥里·十三弄,以多元场景成就多元沉浸式消费。“目前,街区已汇聚75个品牌商铺,集合城市首店、非遗体验、手作工坊、文化书店、开心麻花剧场、特色小吃等。接下去,我们还计划引入更多主题餐厅和特色主理人店铺,通过首店经济和品牌升级来完善项目体验,形成‘孝德传承地,江南不夜城’独有文化IP。”上虞文旅集团总经理任峰介绍,街区还定制行浸式演艺项目《灯绘曹娥》,围绕“一轴传承千年的越地画卷”的在地文化,结合行进式沉浸创新模式,为街区烙印下鲜明的文商旅融合印记。
“作为土生土长的曹娥人,这辈子都不敢相信在老曹娥这片土地上还能有这么热闹的场景!”“半个城的人都来这里了?值得一逛!值得一逛再逛!”“好拍、好逛,咱们大上虞也是越来越好了。”……一条条暖心评论背后,是大家对曹娥里·十三弄的肯定,更是深深期许。
打造 有蓬勃商业活力 的街区
如果说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历史文化街区带来十足的流量,那么多元而创新的文旅业态则是街区“留量”的保障。换句话说,文旅是流量,只有商业才能变现。归根结底,要各种文旅业态愿意来,留得下,肯发力。
曹娥里·十三弄的开街盛况,无疑给了街区已入驻店铺、想入驻商家合力打造有蓬勃商业活力街区的充足信心。
柴船弄里主营中式服装的家和吉财形象店门口放着两个花篮,但还未装上射灯的吊顶和略显空荡的挂衣杆,显示着这家店铺开业匆忙。即便如此,来自上海的“90后”主理人胡海妮还是忙得团团转。
“选址定晚了,装修时间确实来不及。这次‘五一’其实只是想试营业,没想到生意这么火。”身穿改良式修身旗袍的胡海妮活泼而干练。从父母开始,她家已深耕旗袍产业30余年,在上海经营着多家中式旗袍定制老店。机缘巧合下,她得知曹娥里·十三弄招商,亲自考察后被街区浓厚的人文气质所打动,动了落子街区的想法。首次选址时因一时犹豫铺面大小,错失了心仪位置,这下急得她联系招商人员直接视频远程选址、赶工装修,但一来二去还是影响了装修开业。
“五一”假期每天近万元的营业额,让胡海妮不再遗憾未及时完工的装修。她说,这里的生意比上海店还好,她得好好想想,接下去怎么装修、怎么经营。
在家和吉财形象店斜对面,是风雅的中茶·虞山茶铺,茶铺里各式茶、茶具摆放得满满当当,细节处装饰别有匠心,仿佛已经开业多年。茶铺主人章先生看着门外春光下游人如织,手里慢悠悠泡着一壶正山小种。
章先生早年在外做仪器生意风生水起,近年回虞转行做起废旧物资生意,将百年老字号中茶引入街区的主要原因是他本人喜欢茶、喜欢曹娥里·十三里。“很多朋友劝我把店开到城北商圈去,我就喜欢曹娥里·十三弄的格调,我也相信这里一定能旺起来。你看怎么着?一开街,朋友们都说我眼光好,远在南京的朋友看到街区的视频都赶来啦。”经商多年的章先生用经验推测,有酒店、有餐饮,有景点、有景致的曹娥里·十三弄,必将成为上虞商务待客的首选地。
最让他高兴的还不是街区的“爆红”,而是店里不断走进年轻人,“这几天来我店里拍照、喝茶的顾客,80%都是年轻人,这是我没想到的。”他希望他的“新式茶馆”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茶,喝对身体有益的茶。
毫无疑问,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在“五一”出圈出彩。“爆红”之后,流量能否长久?假期结束,如何面对人气回落的必然现实?曹娥里·十三弄的商家有自己的想法——文旅产业的未来,不在“流量泡沫”中,而在“品质深耕”里;不在“短期爆红”里,而在“长期主义”中。
差点没接住“五一”这波“泼天富贵”的“拾柒”手作糖水铺主理人崔菲菲说,这些天光忙着备料、出品,她有太多的想法需要时间落实,有太多的思考需要时间沉淀。“所有在曹娥里·十三弄的商家应该都和我有一样的想法,无论是产品出品、服务品质、环境布置,我们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打磨,我们和曹娥里·十三弄一起成长。”
和曹娥里·十三弄一起成长,共同把街区打造成为“外地人喜欢、本地人自豪、年轻人向往”的活力之街,这也是上虞文旅集团和街区运营团队的共同心声。这个小长假,街区为开街发放百万元消费券吸引游客,同时,针对五天小长假特别定制推出集合花神巡游、弄里开市快闪、曲艺大剧巡游、民谣故事会、“风起曹娥”祈福狂欢、哪吒和封神机甲巡游、运河水市和非遗市集,以及街头演艺、“古庙藏福”互动游园打卡等精彩多元的主题活动累计100多场次。
接下去,街区还将开发更多元的潮流活动与文创内容,将“优惠搭台、服务唱戏”的模式,从满足“吃饱玩好”的基础需求,转向“深度体验”的价值共鸣,推动文旅消费从“价格敏感”向“情感认同”跃迁。
打造 对得起过去未来 的街区
与街区开放带来的繁荣相比,站在时空维度之上,曹娥里·十三弄开街的意义远比可见的更深远。如果说“复活”一个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对得起当下、对得起历史的担当之举,那么以街区为载体,让上虞历史文脉绵延流长,让几十年、几百年后的人们由衷感叹“幸好他们做了”,才是打造这片街区最大的意义。
作为浙江省首批文化基因解码成果转化利用示范项目,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东濒曹娥江、西屏凤凰山,抬眼龙山在望,这里有国家级文保单位曹娥庙、世界文化遗产浙东运河,还有魁星阁、接官亭、汤公祠、关帝殿、巡检司、碑亭等记录在地历史的重要载体,街区更是毗邻上虞博物馆、中华孝德园、大舜庙、中鑫艺术博物馆……上虞的历史文脉在这片土地绵延不绝,熠熠生辉。
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是上虞“青春之城”建设的标杆项目,项目以“江南第一庙”曹娥庙为核心,以“一里三街十三弄”的空间布局,将上虞传承1800多年的孝德文化与现代文旅体验进行完美融合。为把街区打造成为“孝德传承地,江南不夜城”,曹娥里·十三弄围绕“孝”和“家”两大主题,布局在地闪光区、文化高光区、温情时光区、闲适风光区四大特色主题组团,做好传承创新、多元融合、主客共享文章。
通过在转角街头采用微缩手法、立体浮雕、灯光镂空等方式,一弄一主题,展示老曹娥的匠心百艺、风土民俗;从尊重历史原真性出发,在全国征集牌坊、碑碣、戏台、凉亭等相关的匾额、楹联、碑版刻文,重现老曹娥的人文风韵……“上虞区委区政府恪守‘修旧如旧’的修缮准则,践行‘整体保护’的先进理念,开创‘活化利用’的创新模式,既为历史建筑撑起保护伞,延续了传统街巷肌理,又通过功能再造和品牌业态植入,为其注入现代生命力。”省文广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认为,在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冰冷展品,而是转化为可触摸、可体验、可传承的生活场景,真正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愿景,为全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漫步在曹娥里·十三弄蜿蜒的街巷,往昔与今朝相互交融,处处展现着独特的魅力。运河码头昔日繁荣景象虽已远去,但如今水墨纱幔随风舞动,宛如流动的《灯绘曹娥》,给游客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游客轻抚《曹娥碑》,触摸的是历史的痕迹,感受的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精神力量。漫读书房在青石板上悄然生长,让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开心麻花剧场在古渡口开启,让潮流与传统激情对话;女儿红工坊在旧院落重生,让非遗文化可品可感……历史文化街区,沉淀着古朴而又真实的情感,刻满了城市历史文化的变迁回忆,如今,在快节奏生活常态下,这里变身为游客重返慢生活的主场。
曹娥江千年的潮声,是历史的回响;新时代文旅创新的脉搏,是发展的动力。二者同频共振,曹娥里·十三弄的发展才有了方向。而城市文旅经济在不断调整角度、温度、尺度的历史文化街区里聚能起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