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新闻·乡镇

白马春晖文化园焕新境

多维蝶变绘就农文旅共富新图景

  波光微澜的白马湖,青春正好的春晖园,群星闪耀的名人故居带,山环水绕的传统村落群……作为“青春之城”建设十大示范性区块之一,白马春晖区块经过近几年的基础打造和点位焕活,正散发出历久弥新的人文魅力,展现出愈发蓬勃的生命张力。今年,它正式命名为“白马春晖文化园”,以项目建设为基石、业态招引为羽翼、文化赋能为灵魂,全力构建全域联动的农文旅矩阵,精心打造“形神兼备”的精神家园。

  点上开花,业态创新激活文旅新体验

  点一杯以“荷塘月色”命名的特调,尝一口缀着“白马春晖”的甜点,读一册白马湖散文奖作品……这个春天,位于驿亭镇春晖村白马湖畔的“野有咖·白马湖城市书房”悄然出圈,成为不少人“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理想之选。白墙黛瓦间,书香与咖啡香交织,雕花窗棂外,湖光山色一览无余。

  面对创下单日咖啡销量破300杯、甜品日均售罄的亮眼业绩,“90后”主理人王浙芳坦言,是白马春晖的百年沉淀和满园桃李,让这家改造于闲置用房的“村咖”,从一“出生”就自带光环和底气。而这也不是她在此的“初落子”,与其呼应的,是位于不远处山坳中的姊妹业态“野有茶小院”,两者一中一西、一近一远,形成体验闭环。

  不止于此,众多特色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悬于赵岙湖心岛的“春晖茶社”,营造出宁静淡泊之境;“白马营地”集萌宠互动、临水露营、农事体验于一体,成为亲子游热门地;“苦甜列车营地”以废弃列车为载体,打造咖啡烘焙与简餐饮憩的复合空间;燕子客营养工作室传递健康饮食新风尚。同时,1000多万元投入的风貌提升、夜间亮化、“民国风”改造等项目也已基本完工。

  作为灵魂的“春晖文化”基因也正在被进一步激活。正式成立春晖文化研究会,白马湖寒之友社也迎来揭牌,将有力推动“春晖文化”研究、传播进入到一个有组织的发展阶段,使之在百年之后焕发新的生机;携手人民文学杂志社,设立“白马湖散文奖”,完成首届评选,再续春晖文化中悠久深厚的文学传统,再现朴素清新、淡雅隽永的“白马湖散文流派”韵味。

  面上成势,融合发展擘画未来新蓝图

  “春晖学友社”预计年底完工投用,将成为集文化展示、休闲聚餐、亲子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春晖·舜元美术馆项目、民国餐厅建设如火如荼;环白马湖交通道路开工建设,断头路打通指日可待;返乡村民赵栋灿自发改造祖宅,打造“白马湖·季青”新中式茶饮空间……

  按照“季度破局、半年出新、两年成片、三年成形”的推进计划,“白马春晖文化园”规划正迎来加速落地中,更多新项目新实践正在孕育,包括名人故居带改造提升,白马春晖门户客厅、沿湖滨水文化公园新建,湖心岛风貌提升等共计10个项目也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形成了从部门齐头联动,到民间力量汇聚迸发的良好氛围。

  未来,文化园将通过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30分钟水陆游览环线和20公里沿湖交通环线,将春晖记忆、文学底蕴、名人故事融入游线节点,构建无边界的文化展陈空间,并匹配导入运营项目。

  通过“文化+”“生态+”“科技+”多维度融合创新,未来的白马春晖文化园值得更多期待和想象。这里,将以白马湖生态为底色,串联研学与体验集群,培育新型文旅业态,铺就生态共富路径;依托春晖园青春基因,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完善智慧文旅体系,搭建区域协同发展平台,让白马春晖文化园不仅成为承载百年文脉的精神家园,更跃升为长三角文旅产业新地标、全国文化创新发展示范区。


上虞日报 新闻·乡镇 00011 白马春晖文化园焕新境 2025-04-29 上虞日报2025-04-2900005;23321889;23321890 2 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