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让“沉睡”土地再“生金”

小越街道盘活低效工业用地谋发展新动能

  “从提出土地需求到试生产,只用了两个月时间,为我们产品投入市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近日,绍兴市霖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智能光电精密结构组件制造项目顺利投产。在小越街道工作人员的牵线下,霖航科技与一家低效企业“速配”成功,通过改造闲置厂房,迅速上马项目,达产后预期实现工业产值2.5亿元。

  面对新增优质项目无空间、新增土地指标稀缺且低效用地普遍存在的困境,小越街道审时度势、主动求变,探索形成了一条工业“腾笼换鸟”、产业有机更新之路。通过边角地综合利用、批而未供土地消化、低效企业盘整、存量土地定制化供给、大平台有机更新、优势企业“工业上楼”等模式,小越街道推动土地高效利用和项目招引落地,目前招引总投资22.5亿元的有机更新项目30个,盘活低效土地370亩。

  工业用地“大起底”

  小越街道是上虞工业发展集聚区,现有制造类企业4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81家,以汽车零部件引领产业发展,消防压力容器、新型包材、智能家电等特色产业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1+3+X”产业新格局初步形成。

  由于建设起步较早,辖区发展用地接近饱和,部分企业存在可利用土地不足和部分土地厂房闲置的矛盾状况。一寸土地一寸金,如何让闲置土地焕发生机?小越街道通过盘活低效工业用地,找到了“腾笼换鸟”的好办法。

  既然要“腾笼换鸟”,“腾什么”“怎么腾”“换什么”一系列问题提上日程。小越街道对闲置资源进行了“大起底”,全面摸清辖区土地使用“底数”。

  根据工业用地不同类型,街道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进行拉网式调查摸底,对厂房位置、土地面积等一一登记造册,绘制出小越街道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图谱,全面起底全域工业供需两侧资源,摸清现有企业产业类别、工业产值、亩均效益、土地要素、闲置空间、生活配套以及扩能需求、腾退意愿等生产力布局信息,用数字化手段整合供给与需求两侧资源,为“腾笼换鸟”提供数据支撑。

  摸清了“底数”,心中有了“底气”,哪些“鸟笼”应该腾出来,也就有了答案。

  “目前公司资金流和市场销售情况都比较理想,最大的诉求就是扩大产能,现在土地有着落了,春节后将建设新厂房。”绍兴上虞鸿达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德建告诉记者,新厂房内将引进新技术,制作新模具,目前已经定制了高精度注塑机、自动机械臂、自动供料机、自动研磨机等设备,达产后预计增加销售5000万元。

  原来,前不久,面对上门走访的小越街道工作人员,赵德建吐露了需要扩大生产的心声。之后,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开展实地勘察研判,依托全域规划和土地性质调整,将附近4.72亩的边角地进行盘整利用,与公司原先厂房共同规划考虑后,给出了新建一幢生产厂房的解决方案,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及时化解了公司的发展难题。

  (下转第二版)


上虞日报 要闻 00001 让“沉睡”土地再“生金” 2025-01-11 23177063 2 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