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城,遇见不一样的烟火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热门打卡地
本报记者 陈黎超
![]() |
![]() |
![]() |
![]() |
百官街道半山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梅琼丹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工作的地方会变成一处“网红打卡地”,从早上9点多开始到晚上8点多,半山1994的人流量一直不间断。“往往是在半山集盒点一杯咖啡,也有的会到党群服务中心内看看老百官的那些‘前世今生’,晚上的时候,4楼的露台也是一个很火爆的点,因为能看到重华塔和老大通的大钟,特别有feel。”梅琼丹说。
人们印象中“正襟危坐”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怎么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地,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周末下午两点,记者来到半山1994一探究竟。
“潮”外表很圈粉
大大的玻璃落地窗,街角的咖啡店,不规则的墙面,跳跃的黄色……暖阳照射下的半山1994扑面而来的温暖气息很难不吸引人。坐落在闹中取静的上虞老城区,这样时髦的建筑已经冲击了大部分人对党群服务中心的刻板印象。
“这里竟然是党群服务中心!”初次来半山1994的叶女士从宁波特意赶来,“我从小红书上刷到这里有个咖啡店很出片,就约了朋友来打卡,没想到居然是坐落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太意外了。”
和叶女士有着同样感慨的人很多,不仅来自外地的,就连上虞本地居民都感到惊叹。“太洋气了。我初中就在原来的百官镇中读,以前基本上天天经过这里,没想到老党校现在这么出片。”郑女士高兴地跟来自上海的朋友分享她与老城区的点点滴滴。
负责半山1994空间设计的九樟营造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老党校进行改造之初就试图将其打造成一个好玩的地方,让艺术、设计、新鲜的活动和热腾腾的人,在老百官发酵,所以在具体改造中,通过增加透明度的城市界面设计,在街角形成更加开放的空间,焕新城市表情,使得更多人群相互联系。
除了一眼圈粉的外表外,半山1994还有许多隐藏的小巧思:螺旋楼梯,可以看见重华塔和老大通大钟的大露台,老地名科普墙……
“遇见不一样的老城,遇见不一样的上虞。”“近几年见过的除上海之外旧改的成功案例。”社交媒体上的一系列评论无不是对半山1994的最好褒奖。
“潮”生活很松弛
“城市的发展不会忘记老人,正如我们享受着夕阳的美好,也不会忘记正午时分他给予的光。”近日,小红书上一张几位老人坐在半山集盒咖啡店的照片引发了诸多粉丝的共鸣。
如果说半山1994“火”的第一原因是因为“潮”,那么,它能持续“火”的原因肯定是因为“人”。“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在我们这里找到好玩的地方,主打一个松弛感。”梅琼丹打趣说道,在半山1994,社区办公室是相对没有“存在感”的一个空间,这里的大部分空间都用来服务群众。
的确如此,半山社区办公室只占了半山1994近5000平方米空间的一隅,里面大部分空间用作了半山食堂、半山书店、半山集盒咖啡馆、城市记忆展厅、多功能会议室、阶梯剧场、创客空间等区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区综合体,在满足创客需求的同时,还提供城市会客、长幼互助的功能板块。
“基本上可以一整天都‘泡’在这里。”市民孙女士是半山1994的铁杆粉丝,周末带娃来这里读会儿书、喝杯咖啡成了她的必备休闲。“这里不仅‘看上去很美’,活动场景也很丰富,不管是小孩还是父母,都能在这里度过惬意的周末时光。”孙女士说。
据了解,半山1994创客签约入驻率已经超过九成。“不少创客也是被朋友‘安利’,继而选择来这边开店,所以创客和创客之间,创客和居民之间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我们已经联动举办过冬至包饺子等活动。”梅琼丹说。接下去,社区将深化“党建+”文章,进一步优化阵地功能和服务品质,让创客加入基层治理,让游客“有事才来”变成“有空就来”,为展示“青春之城”老城焕新提供最佳视角。